- 年份
- 2024(6212)
- 2023(9039)
- 2022(8198)
- 2021(7805)
- 2020(6566)
- 2019(15274)
- 2018(15394)
- 2017(29276)
- 2016(16293)
- 2015(18464)
- 2014(18468)
- 2013(18180)
- 2012(16612)
- 2011(14884)
- 2010(14502)
- 2009(13023)
- 2008(12443)
- 2007(10487)
- 2006(8920)
- 2005(7487)
- 学科
- 济(58731)
- 经济(58665)
- 管理(44233)
- 业(41803)
- 企(35196)
- 企业(35196)
- 方法(29856)
- 数学(25802)
- 数学方法(25512)
- 学(16195)
- 农(15492)
- 中国(14212)
- 财(14078)
- 业经(13054)
- 地方(12181)
- 理论(10630)
- 农业(10481)
- 和(10388)
- 贸(10122)
- 贸易(10117)
- 技术(9915)
- 易(9808)
- 环境(9710)
- 务(9320)
- 财务(9263)
- 财务管理(9249)
- 制(9025)
- 企业财务(8757)
- 教育(8744)
- 划(8493)
- 机构
- 大学(228083)
- 学院(226143)
- 管理(90674)
- 济(80076)
- 理学(79858)
- 理学院(78905)
- 经济(78139)
- 管理学(77409)
- 管理学院(77033)
- 研究(76104)
- 科学(53586)
- 中国(52750)
- 京(48900)
- 农(44560)
- 业大(40310)
- 所(39782)
- 研究所(37113)
- 农业(35770)
- 财(34802)
- 中心(33779)
- 江(31136)
- 北京(30368)
- 范(29818)
- 师范(29434)
- 财经(28888)
- 院(27505)
- 技术(26528)
- 经(26331)
- 州(25888)
- 师范大学(23823)
- 基金
- 项目(166436)
- 科学(129236)
- 基金(120048)
- 研究(116497)
- 家(106951)
- 国家(106082)
- 科学基金(89781)
- 社会(69394)
- 省(66693)
- 社会科(65571)
- 社会科学(65552)
- 基金项目(65123)
- 自然(62447)
- 自然科(60950)
- 自然科学(60934)
- 自然科学基金(59811)
- 划(56656)
- 教育(52886)
- 资助(48933)
- 编号(47245)
- 成果(37659)
- 重点(37147)
- 部(35323)
- 发(34935)
- 创(34914)
- 计划(33153)
- 科研(32704)
- 创新(32521)
- 课题(32475)
- 大学(30398)
共检索到30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平 齐莉莉 陈佩度 赵寅槐 师丽华 刘大钧
以小麦Rht3的两个株高等基因系及其BC23F2分离群体为材料,分析了与Rht3矮秆基因连锁的赤霉酸不敏感基因Gai3的遗传规律及其与Rht3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赤霉酸不敏感性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F2分离比率为3∶1(不敏感∶敏感),非常符合χ2测验。Gai3基因与Rht3基因连锁紧密,交换值为0.060±0.012和0.055±0.01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平 师丽华 马正强 陈佩度 刘大钧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Rht3矮秆基因两个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Rht3、Gai3与α 淀粉酶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Rht3、Gai3能强烈地抑制萌发籽粒α 淀粉酶的表达 ,降低α 淀粉酶活性水平。高矮亲本间α 淀粉酶活性差异明显 ,矮扬 3、矮苏 3和扬麦 3号、苏麦 3号的α 淀粉酶OD值分别为 0 0 71 ,0 0 80和 0 6 35 ,0 72 0。经 χ2 测验 ,两群体中α 淀粉酶活性高、中、低的分离比率符合 1∶2∶1的理论比。株高与α 淀粉酶活性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91 5和 0 6 888达极显著水平。赤霉酸反应与α ...
关键词:
小麦 Rht3 Gai3 α淀粉酶 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江 丁在松 王金明 赵明
敏感型受体小麦品种鉴定的匮乏制约了农杆菌介导小麦的发展。以Gus基因检测及PCR检测为方法,对68个品种的成熟胚愈伤检测Gus基因表达,对8个品种的幼胚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石家庄5号、周麦18、山东01-35、泰山008、Y9-63、邯郸3475经PCR检测,检测到目标基因,为农杆菌侵染敏感型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侵染后,Gus基因能够表达,且以恢复培养14 d的侵染效果最好,Gus基因表达的愈伤数量增加与蓝斑体积增大,可作为体系优化的受体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游光霞 武淑祯 张秀英 王海波 肖世和
为了解小麦春化基因Vrn-1的遗传效应,以15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发育进程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标记鉴定了上述品种的Vrn-1等位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Vrn-1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品种抽穗期存在很大差异;3个显性Vrn-1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Vrn-A1>Vrn-D1>Vrn-B1;春化基因具有累加效应,显性Vrn-1基因的存在使基因型呈现春性特征,不携带任何显性Vrn-1基因的基因型则表现为冬性。因此,采用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预测品种的冬春性。
关键词:
小麦 春化基因 遗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翠萍 韩帅 张彦军 王立静 魏海忠 钟世宜 刘保申
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由于低用量、低毒、广谱及使用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对包括Wny-1和yn-6在内的8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烟嘧磺隆敏感性试验,并以Wny-1和yn-6为亲本进行烟嘧磺隆敏感性遗传研究。通过Wny-1和yn-6杂交、回交得到F1、BC1群体,进而分析烟嘧磺隆敏感性遗传规律;利用BC1群体中的烟嘧磺隆敏感单株对该敏感基因进行SSR标记定位。结果表明,81个玉米自交系中有8个敏感,73个耐烟嘧磺隆;yn-6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5染色体短臂上5S-96和5S-78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0.18 Mb,暂时将该基因命名为nsfy。
关键词:
烟嘧磺隆 敏感性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张福耀 詹鹏杰 于纪珍 赵婧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相结合把低木质素、高消化率基因bmr和光周期敏感基因PS聚合到饲草高粱中,以提高饲草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以含PS基因的EBA-3和含bmr基因的Tx623B配制杂交组合,构建了F2代分离群体。根据表型分离比例分析,光敏和褐色中脉可能分别受两对彼此独立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基因之间存在着互作。光敏基因之间存在互补作用,褐色中脉基因之间存在抑制作用。根据高粱的遗传连锁图谱,选取相应的SSR标记。经连锁遗传分析,找到了2个SSR标记,Xtxp7与bmr基因连锁,Xtxp20与PS基因连锁。由于Xtxp7位于连锁群B,Xtxp20位于连锁群G,据此认为高粱有一个bmr基因位于B染色体上和...
关键词:
高粱 bmr基因 PS基因 SSR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梦婷 朱宁 龚洪泳 侯应军 余心怡 渠慎春
【目的】对DkGAI2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并将DkGAI2转化烟草,分析转基因烟草的生理和形态指标,为GAI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南通小方柿’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中标注的GAI2为原始序列(未发表),利用RT-PCR,3′RACE和5′RACE技术从‘南通小方柿’中克隆得到DkGAI2的序列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DkGAI2在‘大方柿’及‘南通小方柿’5个不同物候期的表达特性以及DkGAI2在‘南通小方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构建瞬时表达载体pCAMBIA-GFP-1302-DkGAI2,并瞬时侵染烟草分析DkGAI2的亚细胞定位,通过构建DkGAI2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经过GUS染色、RT-PCR对转基因烟草株系进行鉴定;并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移栽,于第一朵花开放时测定转基因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叶片长宽比以及GA_1和GA_4含量。【结果】从‘南通小方柿’中克隆得到了1 827 bp的DkGAI2,DkGAI2核苷酸序列与猕猴桃(KF588651.1)、光皮烨(MF149049.1)、砂梨(KX078214.1)、苹果(FJ535245.1)、葡萄(MG738718.1)的相似度达72%-80%,DkGAI2具有DELLA蛋白家族特有的DELLA结构域,属于DELLA蛋白基因家族。DkGAI2编码60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5 kD,理论等电点为5.54,不稳定系数为50.41,无明显疏水区,无跨膜区,无信号肽。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kGAI2与葡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DkGAI2在‘南通小方柿’5个不同物候期的表达量都高于‘大方柿’;DkGAI2在‘南通小方柿’不同组织中表现出组织表达特异性,其中,在老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尖和幼叶,而在幼果中几乎不表达。pCAMBIA-GFP-1302-DkGAI2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信号位于细胞核中,表明DkGAI2编码蛋白位于细胞核。经过GUS染色和RT-PCR检测,共获得5个转DkGAI2烟草株系,转基因烟草叶片GA_1含量增加,GA_4含量降低,GA_1和GA_4总含量降低,且转基因烟草植株出现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长宽比降低及花期延迟的表型。【结论】DkGAI2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定位于细胞核,DkGAI2在‘南通小方柿’5个不同物候期的表达量均高于‘大方柿’。推测DkGAI2可能通过降低GA_4的含量进而引起植株矮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喜悦 何蓓如 马翎健 胡银岗 李宏斌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与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F2代及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敏不育系A3314的雄性不育性与K3314A的雄性不育性一致,除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外,还受两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且呈独立遗传。其中A3314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詹克慧 范濂 武跃廷 孙笑梅 范平
选用豫 麦3 号卵 圆山羊 草( Ae .ovata) 细 胞质不育 系,对 其育 性恢 复基 因的 遗传 进行 了研究。结 果表明, T 型 恢复 系中具 有显 性恢复 基因, 能够恢 复卵 圆山羊 草胞 质不育 系的 育性,普 通小麦品种 豫麦2 号 中具有一 对隐性 恢复基因 ,显性与 隐性基 因间 的互 作方 式为 基因 上位 作用。 在讨论中对 卵圆山 羊草细胞 质的利用 价值提 出了看法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景良 易玲 李林 龙海 邓光兵 潘志芬 余懋群
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克隆自强抗旱青稞品种的LEA3蛋白编码基因Hva1-hv转化到小麦品种Bobwhite中。经除草剂草丁膦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出4个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小麦株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T2代植株的RT-PCR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正常表达。采用离体叶片失水率作为衡量植物抗旱能力的指标,发现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T2代转基因小麦株系的离体叶片失水率较受体材料显著降低,证明转基因植株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强于受体材料。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va1-hv基因在抗旱小麦品种培育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HVa1-hv 干旱 青稞 小麦 转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保申 孙兰珍 高庆荣 张延传
用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B)和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R)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A/R),F2,B2(A/F1),B2′(A∥B/R)作为试验材料,对育性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恢复性遗传研究的最佳指标———套袋自交结实率为育性指标,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配子体不育,三个恢复材料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L783的恢复力强于太106和PH854。
关键词:
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结实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娜 张立平 田自华 赵昌平 单福华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因此杂种优势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麦雄性不育遗传的研究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环节,但利用常规的育种方法来选育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系已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成功,文章对小麦雄性不育的分类方法、类型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综述了小麦雄性不育的基因工程研究。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锋 董中东 程西永 詹克慧 许海霞 崔党群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德滋 李洪杰 李香菊 张艳敏 郭北海 王贵启
以 2 4个冬小麦品种 (或品系 )为试材 ,研究测定了冬小麦对莠去津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苗前土壤喷 30 0 0mL/hm2 莠去津的条件下 ,出苗后 30d有 6个品种表现不敏感 (T) ,7个品种表现中感 (MS) ,4个品种表现中抗 (MT) ;小麦根部受莠去津的为害重于地上部。观察了不同反应型小麦品种之间杂种F1、F2 和BC1的敏感和不敏感植株分离比例 ,小麦对莠去津反应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基因无关。该基因属单基因遗传 ,敏感性为隐性 ,不敏感性为显性。研究了莠去津对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 ,低浓度莠去津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影响 ,高浓度莠去津降低了愈伤组织...
关键词:
冬小麦 除草剂 莠去津 敏感性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金桂 张玉宗 周燮
采用赤霉素点滴法(苗期)、浸渍法(芽期)以及喷洒法(拔节期)对3种谷子矮秆突变体的赤霉素反应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宁黄和623C属赤霉素反应敏感型,它们苗期的叶片和叶鞘及拔节期的节间均可随外加赤霉素而显著伸长,达到正常株(苗)高;CH84113则属于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型,多种赤霉素(GA1、GA3、GA4、GA7、GA9)处理均不能使其株(苗)高恢复正常。用ELISA对3种矮秆突变体和正常品种伸长敏感期(拔节期)幼茎的GA1+3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矮宁黄、623C和CH84113的GA1+3含量均存在着显著的亏缺。
关键词:
谷子,矮化,突变体,赤霉素,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