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
2023(1870)
2022(1586)
2021(1519)
2020(1336)
2019(3101)
2018(3159)
2017(6059)
2016(3384)
2015(3485)
2014(3393)
2013(3394)
2012(3158)
2011(2720)
2010(2731)
2009(2461)
2008(2403)
2007(2186)
2006(1868)
2005(1752)
作者
(10872)
(9293)
(9168)
(8760)
(5629)
(4499)
(4135)
(3647)
(3500)
(3207)
(3161)
(3031)
(2985)
(2948)
(2909)
(2883)
(2835)
(2804)
(2698)
(2546)
(2372)
(2354)
(2339)
(2241)
(2062)
(2032)
(1991)
(1986)
(1952)
(1907)
学科
(12938)
经济(12935)
(9183)
(7999)
企业(7999)
管理(7875)
方法(6239)
数学(5704)
数学方法(5662)
结构(4841)
(4174)
(3920)
产业(3773)
(3535)
中国(3281)
(3078)
(2924)
财务(2923)
财务管理(2919)
产业结构(2900)
(2852)
企业财务(2850)
体制(2596)
地方(2469)
业经(2460)
(2186)
贸易(2184)
(2152)
金融(2152)
(2138)
机构
大学(47298)
学院(47100)
(19102)
经济(18708)
研究(18295)
管理(15661)
理学(13896)
理学院(13685)
管理学(13322)
管理学院(13225)
(13104)
中国(13055)
科学(12955)
农业(10550)
(10294)
(10078)
业大(9565)
研究所(9559)
(8375)
中心(7995)
(6992)
财经(6882)
农业大学(6658)
(6599)
经济学(6522)
(6358)
(6338)
科学院(6194)
北京(6125)
(6107)
基金
项目(33904)
科学(26370)
基金(25385)
(23822)
国家(23677)
研究(20903)
科学基金(19548)
自然(13944)
自然科(13641)
自然科学(13632)
(13605)
自然科学基金(13432)
社会(13314)
基金项目(13246)
社会科(12724)
社会科学(12721)
(11714)
资助(10731)
教育(9502)
重点(8269)
计划(7811)
(7537)
(7362)
编号(7340)
科技(7211)
(7041)
科研(6841)
创新(6736)
(6580)
大学(6106)
期刊
(19304)
经济(19304)
学报(12625)
研究(12055)
(11912)
科学(9656)
中国(9088)
大学(8469)
学学(8321)
农业(7739)
(6609)
管理(5843)
(4484)
(3993)
金融(3993)
财经(3667)
业大(3661)
经济研究(3655)
技术(3357)
(3209)
农业大学(3166)
(2897)
业经(2769)
中国农业(2734)
问题(2634)
教育(2460)
科技(2407)
技术经济(2221)
林业(2139)
统计(2081)
共检索到66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章建新  赵明  王美云  苏宝林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小麦单核期、双核期小孢子和单核期花药壁对高温的敏感性研究表明 :小麦单核期花药中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对高温 (4 5℃ )最敏感 ,处理仅 10min就可引起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内膜系统破裂或破碎 ,而花药表皮内壁和中层需高温处理 30min才能发生相同的超微结构变化 ,随着小孢子的发育 ,其对高温的敏感性下降 ,发生相似变化的高温处理时间为 30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新  赵明  王美云  苏宝林  
在春小麦花粉母细胞期和单核期进行短期高温杀雄处理(培养箱中穗位气温(45±0.5)℃持续30min)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麦花器官和旗叶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短期高温直接使小孢子(或小孢子母细胞)和城毡层细胞中线粒体等双层膜细胞器严重破坏,并且使绒毡层细胞膨胀与小孢子粘连。而胚囊的线粒体和旗叶叶片中的线粒体及叶绿体结构变化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新国  毕玉平  赵世杰  孟庆伟  何启伟  邹琦  
通过测定荧光参数、膜脂脂肪酸组成、活性氧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研究了短时低温(4oC)胁迫对冷敏感甜椒叶片光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6h低温弱光(100μmol·m-2·s-1)胁迫结束时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35.6%,氧化态的P700下降约60%,而暗中低温处理对二者没有影响。低温弱光胁迫对膜脂脂肪酸组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比暗中低温胁迫严重,而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有所下降,活性氧积累。因此,叶绿体膜系统的完整性与活性氧积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低温弱光胁迫引起了PSII和PSI的光抑制,而活性氧的积累可能是氧化态P700下降的一个原因,而且PSI对低温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振生  王瑶  黄丽丽  魏国荣  赵杰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研究了非亲和组合中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非亲和组合分别由小麦品种牛朱特与条中 2 8号小种、杂种 4 6与条中 2 9号小种、天选 882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 ,对照亲和组合由小麦品种辉县红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小麦条锈菌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 ,菌落形成延迟或败育 ,病菌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量明显减少。寄主细胞的坏死与条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 ,免疫组合中病菌的受抑程度高于近免疫组合的。电镜观察发现 ,在抗病品种上 ,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德滋  李洪杰  李香菊  张艳敏  郭北海  王贵启  
以 2 4个冬小麦品种 (或品系 )为试材 ,研究测定了冬小麦对莠去津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苗前土壤喷 30 0 0mL/hm2 莠去津的条件下 ,出苗后 30d有 6个品种表现不敏感 (T) ,7个品种表现中感 (MS) ,4个品种表现中抗 (MT) ;小麦根部受莠去津的为害重于地上部。观察了不同反应型小麦品种之间杂种F1、F2 和BC1的敏感和不敏感植株分离比例 ,小麦对莠去津反应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基因无关。该基因属单基因遗传 ,敏感性为隐性 ,不敏感性为显性。研究了莠去津对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 ,低浓度莠去津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影响 ,高浓度莠去津降低了愈伤组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树新  王建琼  
以上市公司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市场敏感性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来研究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的市场敏感性反应。研究发现,其窗口期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都为负,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引起负的市场敏感性反应;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市场敏感性反应和证券市场类别、上市公司的风险性、收益性、成长性有关系,但不显著。同时还发现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前存在信息泄露,信息披露日前的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都为负,说明保荐人变更信息在信息披露前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泄露,内幕消息让一些投资者提前做出了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瞿波  
研究了玉米Mo_(17)核背景下雄性不育细胞质(T、C、S)与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T型细胞质系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线粒体嵴和基质出现异常,S型细胞质系单核后期药室中单核小孢子内、外存在着许多具有外壳包裹的圆形至椭圆型小体以及二核花粉期不规则膜状团聚体的出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灵  肖培村  谢从简  曹厚明  赵鹏  陈勇  
【目的】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成熟花药的育性,进行系统的细胞学研究揭示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形态观察与光镜分析,运用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外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以及内部细胞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1)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减数分裂前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绒毡层细胞质浓缩,细胞内呈现空泡化,内质网清晰可见,此后逐渐消失。(2)空泡期早期花药表皮细胞外部逐渐增厚,最终形成具有保护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扬花结实期旗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统计了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和基粒垛数。结果表明,从扬花期至灌浆初期,叶片结构变化不明显;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间隙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基质浓厚,易形成突起;线粒体嵴发达,充满浓厚基质。从灌浆中期至灌浆末期,叶片结构衰老迅速,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开始解体,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解体,基质淡薄,嗜锇颗粒增多,线粒体嵴和基质减少。还发现从扬花期至灌浆中期,高基粒片层数增加,灌浆中期之后,高基粒片层数减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芳  杨修  林而达  居辉  熊伟  
采用英国Hadley 中心PRECIS 模型输出的B2 气候情景,结合CERES-Wheat 作物模型数据,依据产量的变化率和GIS 技术对中国未来(2070s)小麦的气候变化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雨养小麦有3 个大的负敏感区: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中国灌溉小麦对气候变化普遍较敏感,其敏感区的分布与雨养小麦大体相同,但程度有所减轻。东北和西北地区是中国灌溉小麦的强度负敏感区,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为中度负敏感区。在考虑适应措施的条件下,雨养小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脆弱,出现增产现象。中国灌溉小麦的脆弱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灌溉小麦生产面积的2/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福年   刘江   杨红燕   张强   雷俊   陈莉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旱地春小麦产量增加的品种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为区域小麦品种选育和作物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布设春小麦长期定位试验(雨养处理),开展不同播期以及播前和生育期间不同灌水处理试验,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划分春小麦气候年型,并利用参数化后的春小麦生长发育模型设置不同气候情景,模拟研究半干旱区雨养春小麦产量对气候年型的响应及其与品种干旱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春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年型,其主要由播前土壤含水量和生育期大气干湿程度(潜在蒸散与降水量之差)决定;所构建的春小麦模型对发育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以及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比,一致性指数均大于0.8,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0%。通过模型模拟发现在播期与播前土壤含水量固定的情形下,当生育期降水量小于140 mm时,对干旱敏感的春小麦品种产量高于与对干旱呈中性的品种,而在生育期降水量大于200 mm时,对干旱不敏感的春小麦品种获得的产量最大。[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春小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春小麦发育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形成。对干旱敏感的春小麦品种在极端干旱气候年型下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而对干旱不敏感的春小麦品种则在水分条件相对适宜的气候年型下容易高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树兴  房薇  
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了生产微生物肥料用的8种细菌对10种化肥和代表不同类别的5种农药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10种化肥在实验质量浓度达200.00 g.L-1时,对8种细菌均无杀灭作用。化肥中碳酸氢铵抑菌作用最强,对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ACCC8011抑制作用最大。5种农药在实验质量浓度达10.00 g.L-1时,对实验菌株均无杀灭作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ACCC10013,圆褐固氮菌ACCC 8011,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61A76和细黄链霉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宇洋  于双恩  廖明玲  董云伟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刺参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1980―2020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2046―2050年3种CMIP5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和RCP8.5)下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刺参半致死温度(LT_(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1.27℃/10 a和2.15℃/10 a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3种RCP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泗城  杨其伟  孙建华  毕平  
用透射电镜观察镉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dCl_22.5H_2O浓度较低时(10×10~6),可见被观察的细胞表现为核膜凹陷、胞核变形、染色质稍显凝聚;同样浓度下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变化.CdCl_2 2.5H_2O浓度较高时(80×10~6),则见细胞核膜破裂.崩解、染色质显著凝聚;线粒体内膜解体,嵴模糊或消失,表现为不可逆转性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