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1)
2023(2839)
2022(2550)
2021(2323)
2020(2135)
2019(4719)
2018(4759)
2017(8644)
2016(5085)
2015(5782)
2014(5653)
2013(5903)
2012(5567)
2011(5211)
2010(5197)
2009(4886)
2008(4878)
2007(4352)
2006(3841)
2005(3505)
作者
(20351)
(17289)
(17120)
(15965)
(10882)
(8510)
(7580)
(6961)
(6666)
(6329)
(5890)
(5791)
(5782)
(5612)
(5583)
(5519)
(5219)
(5195)
(5058)
(5017)
(4698)
(4567)
(4294)
(4026)
(3979)
(3967)
(3963)
(3836)
(3761)
(3732)
学科
(19068)
经济(19038)
管理(12765)
(11997)
(10130)
企业(10130)
方法(9835)
数学(8516)
数学方法(8429)
(7607)
中国(4811)
(4667)
(4448)
(3582)
(3479)
贸易(3478)
业经(3433)
(3344)
地方(3312)
理论(3021)
农业(2993)
(2902)
及其(2808)
技术(2740)
环境(2732)
(2692)
金融(2687)
(2627)
关系(2585)
(2540)
机构
大学(80283)
学院(78000)
研究(35204)
(28633)
科学(27631)
(25741)
经济(25056)
中国(23660)
农业(23522)
管理(22964)
(21845)
研究所(20388)
理学(20144)
业大(20088)
理学院(19764)
管理学(19014)
管理学院(18931)
(18659)
农业大学(14890)
中心(14339)
(14302)
(13990)
(13569)
实验(12946)
科学院(12738)
实验室(12500)
(12489)
(12210)
重点(11931)
北京(11629)
基金
项目(56628)
科学(41835)
基金(40580)
(40568)
国家(40261)
科学基金(31186)
研究(30758)
自然(24639)
自然科(24093)
自然科学(24074)
自然科学基金(23668)
(22962)
基金项目(21062)
(20716)
资助(17787)
社会(17483)
社会科(16332)
社会科学(16324)
计划(15290)
科技(14748)
教育(14246)
重点(13803)
(12036)
(11989)
科研(11978)
专项(11682)
(11679)
(11646)
(11547)
创新(10908)
期刊
(28178)
经济(28178)
学报(27950)
(26440)
科学(20610)
研究(19612)
中国(18747)
大学(18389)
学学(17846)
农业(17711)
(9956)
管理(9610)
业大(9141)
(8327)
农业大学(7818)
教育(6398)
(6299)
中国农业(5963)
林业(5379)
(5188)
金融(5188)
自然(5072)
科技(4857)
经济研究(4799)
财经(4733)
技术(4672)
自然科(4531)
自然科学(4531)
(4100)
业经(3844)
共检索到11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古旭  胡道分  
对40个小麦、4个黑麦和2个小黑麦品种及品系的胚和盾片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抗病和感病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酶谱的主要差异在酶谱中部(B区).B区中一级酶带多,且在具有Rf0.50、0.56两条一级酶带的材料中,86%表现为抗白粉病.B区中一级酶带少的或缺少0.50、0.56带的材料中,91%感白粉病.因此认为用胚和盾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既简便易行,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通过对14个抗白粉病、23个感白粉病的冬小麦品种、品系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由于对白粉病反应不同,在拔节至抽穗期,抗、感品种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对田间大量育种材料进行早期预测,以防使用感病材料接种花药和进行杂交。用叶片同工酶鉴定抗病性,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可与育种试验同时进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艳芳  梁永超  娄运生  孙万春  
以抗 /感白粉病的南农 99 18和苏麦 3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硅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和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接种的情况下 ,施硅与否对抗 /感品种植株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无影响。而在感病情况下 ,施硅能显著提高小麦感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但对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降低小麦感病品种的SOD活性 ,但提高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 ,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 ,相对免疫效果达38.79%,其中硅的浓度以 1.7mmol·L-1为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I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延吉  李晴祺  尹承佾  
选用6个亲本组配成双列杂交设计,对普通小麦抗白粉病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情指数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低病情指数为部分显性。不同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含有的有利显性基因数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选配杂交组合应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注重其特殊配合力的选择。研究还表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萍  宇克莉  郝泗城  
冬小麦幼苗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后,对胚根、胚芽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有较明显影响。在常温(25℃)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不依品种、取材部位而异;在较高温度(30℃)下,则呈曲线式变化,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谱带数增加,到一定时间以后又减少,高峰值与品种特性、取材部位有关;在高温(40℃、50℃)下,谱带数呈减少趋势,处理一定时间以后锐减。不同品种耐高温的能力差异很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学平  杨恒山  郭宏  宋彩琴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冬小麦根 (三叶期 )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的影响 ,电泳结果显示 :1mg/ gNaCl胁迫电泳图谱A区酶带较对照组增加2条 ,B区酶带增加 1~ 3条 ;2mg/ gNaCl胁迫时 ,A区为 1条酶带 ,B区酶带增加了 3条 ;t检验表明 :1mg/ gNaCl胁迫时B区新增 3条酶带的品种的株高和穗长极显著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X同工酶总是比抗病品种多1条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蒙  张建华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来自山东境内黄河流域种植的20个谷子农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用极点排序的方法对谷子品种酶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个品种可分为六个类型,品种间、类群间酶谱相似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存在着近缘关系;同时表明从分子水平上分类更具有准确性。用极点排序的方法研究谷子同工酶酶谱可以达到差异定量比较的目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袁文海  金爱武  任孝蓉  
9年生檫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有A_1,A_2,B,C_1,C_2,C_36条酶带;以树冠中部的幼叶分析最好;在树冠阳面与阴面采样,酶谱无差别;在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采样酶谱分离无影响;不同种源、不同家系的酶谱基本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义贤  雷晓波  阎继耀  
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 (10 - 4~ 10 - 8mol/L)的Cd2 + ,Ni2 +和Hg2 + 对大麦根尖细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 4mol/LCd2 + 和Hg2 + 处理 2 4h均比对照增加 1条酶带 (Rf=0 .36 ) ,但前者缺失了 1条Rf 值为 0 80的酶带 8。处理 4 8h后 ,10 - 6mol/L的Hg2 + 处理组又增加 1条Rf 值为 0 36的新酶带。其余浓度的Cd2 + ,Hg2 + 和 3种浓度的Ni2 + 均可使同工酶强弱发生改变。Cd2 + 和Hg2 + 对过氧化酶的影响明显大于N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学平  杨恒山  侯立白  周立波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 18个冬小麦品种 4个发育期的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根和叶POD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返青期根POD同工酶谱变化较明显 ,在A区增加 1条RA1酶带 ,在C区增加 1条RC1酶带 ,而其他发育期无这 2条酶带或只有痕迹带 ;拔节期叶POD同工酶谱C区酶带比其他发育期多 1条LC1酶带 ;同时发现根RC4 酶带、叶LC5酶带在 4个发育期均较为稳定 ,表现为一级带 ;A区的RA2 酶带也较为稳定 ,在不同发育期均表现为二级带 ;冬小麦 18个品种间POD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俊涛  郭秀林  李广敏  崔四平  张荣芝  
以丰抗 8号冬小麦幼苗为材料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Ca2 + 和钙调素 (CaM )对叶片和根系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Ca2 + /CaM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干旱信号的传导 ,同时提高了POD同工酶活性、增强了小麦幼苗适应旱胁迫的能力 ,并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在多种逆境信使系统中 ,POD同工酶基因可能优先感受Ca2 + /CaM信使系统传导的干旱信号。小麦幼苗不同器官之间存在着干旱信号相互传递。与叶片相比 ,根系POD同工酶基因感受干旱信号的能力更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良峰  张弛  邓淑华  
通过对普通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两对)以及一个恢复系的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观察,发现在单核期和双核期,K型三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无差异。在三核期,K型三系的酶谱出现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玲  陈发棣  滕年军  房伟民  
【目的】揭示不同类型栽培菊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为栽培菊花品种分类、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生化依据。【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2个酶系统的12个同工酶位点,对栽培菊进行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栽培菊花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很丰富,93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多态位点比率(P)、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1.5699、43.23%、0.5699。其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紫宫翎管’,其有效等位基因数(A)、多态位点比率(P)、观察杂合度(Ho)分别是1.8889、66.67%、0.8889;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粉紫管’、‘粉管托桂’和‘丰收’,3个指标分别是1.3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