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2)
- 2023(10113)
- 2022(8794)
- 2021(8031)
- 2020(6772)
- 2019(15807)
- 2018(15707)
- 2017(29655)
- 2016(16634)
- 2015(19169)
- 2014(19620)
- 2013(19582)
- 2012(19094)
- 2011(17611)
- 2010(18160)
- 2009(17017)
- 2008(17269)
- 2007(16128)
- 2006(14214)
- 2005(13181)
- 学科
- 济(77338)
- 经济(77257)
- 业(43072)
- 管理(42834)
- 企(32444)
- 企业(32444)
- 方法(29871)
- 数学(25799)
- 数学方法(25487)
- 中国(23354)
- 农(23052)
- 地方(22192)
- 学(16861)
- 业经(16765)
- 财(16180)
- 农业(15434)
- 贸(14460)
- 贸易(14449)
- 制(13920)
- 易(13903)
- 银(13109)
- 银行(13066)
- 融(12836)
- 金融(12833)
- 行(12618)
- 地方经济(12376)
- 发(11838)
- 和(11688)
- 环境(11245)
- 理论(10959)
- 机构
- 学院(252081)
- 大学(250854)
- 济(100535)
- 经济(98142)
- 研究(93465)
- 管理(88234)
- 理学(74034)
- 理学院(73033)
- 管理学(71511)
- 管理学院(71039)
- 中国(70739)
- 科学(60573)
- 京(55856)
- 农(52997)
- 所(50953)
- 财(46154)
- 研究所(46012)
- 中心(42533)
- 农业(42043)
- 江(41313)
- 业大(41028)
- 北京(35933)
- 范(35757)
- 财经(35478)
- 师范(35339)
- 州(33274)
- 院(32511)
- 经(31843)
- 省(31450)
- 经济学(30393)
- 基金
- 项目(156622)
- 科学(120253)
- 研究(112655)
- 基金(108951)
- 家(96321)
- 国家(95437)
- 科学基金(78870)
- 社会(68079)
- 社会科(64263)
- 社会科学(64238)
- 省(63831)
- 基金项目(57162)
- 划(53775)
- 教育(51793)
- 自然(50819)
- 自然科(49583)
- 自然科学(49564)
- 自然科学基金(48642)
- 编号(47027)
- 资助(45674)
- 成果(39730)
- 发(39699)
- 重点(36157)
- 课题(33979)
- 部(33612)
- 创(31782)
- 发展(31364)
- 展(30841)
- 计划(30051)
- 科研(29924)
- 期刊
- 济(122450)
- 经济(122450)
- 研究(75960)
- 中国(58001)
- 农(50569)
- 学报(45811)
- 科学(39520)
- 财(35912)
- 农业(34058)
- 大学(32973)
- 管理(32767)
- 教育(31770)
- 学学(30939)
- 融(25549)
- 金融(25549)
- 技术(23012)
- 业经(21157)
- 经济研究(18923)
- 业(18472)
- 财经(17772)
- 问题(16269)
- 经(15349)
- 版(13375)
- 图书(13272)
- 技术经济(13256)
- 贸(13075)
- 商业(12158)
- 统计(11818)
- 理论(11717)
- 世界(11707)
共检索到39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利艳 王爱丽 李小辉 晏月明
以京411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清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三个亚蛋白组的合成与积累特征.采用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利用双向电泳(2-DE)和生物质谱技术(MS)、SDS-PAGE电泳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主要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初步得到了三种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特征,为今后小麦发育蛋白质组学以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蒋晓菲
为揭示小麦籽粒蛋白质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籽粒蛋白质对麦芽品质影响的机理,以皖麦38、扬麦13和小偃6号3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澳大利亚啤酒大麦品种Stilling为对照,系统分析了参试材料在降温发芽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总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小,仅变化了2.09%;可溶性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大,制麦前后相比可溶性氮增加了约4.8倍;隆丁区分的高分子氮变化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约为48%),中分子氮变化不大(约为7%),而低分子氮在40%~48%变化。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地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差异较大,揭示其制麦工艺应与啤酒大麦有所不同。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啤酒 小麦制麦 蛋白质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羊杏平 张曼 徐锦华 刘广 姚协丰 李苹芳
[目的]通过对西瓜幼苗根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来揭示西瓜幼苗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西瓜根系不同时期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图谱分析和MALDITOF/TOF质谱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对候选蛋白基因进行表达验证。[结果]共得到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2个差异蛋白表现不同的表达趋势,其中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2个,不规则表达6个。经质谱分析,11个蛋白得到鉴定,对鉴定出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其中10个蛋白分别涉及蛋白质生物合成(20%)、代谢相关(40%)、防御应答(30%)和GA信号途径(10%),1...
关键词:
西瓜 根系发育 蛋白质组 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涛 李耕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层面探讨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胁迫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分析其功能,揭示籽粒自身防御系统的分子调控机理。【方法】大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为供试材料,67 500株/hm2密度下种植,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第3、5、10、15、20、30、40和50天(DAP)取果穗中部籽粒。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籽粒总蛋白,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 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匹配Uniprot玉米蛋白数据库鉴定籽粒总蛋白,并且用基因本论(GO)注释按照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亚飞 汪学德 郑永战 梅鸿献 魏安池 刘艳阳
【目的】研究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组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生长环境对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为芝麻蛋白质育种及芝麻蛋白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豫芝11号芝麻品种,在周口,驻马店和南阳试验点同期播种,于盛花期一次性标记5 000朵同一天开放的花朵,在芝麻授粉第10天开始取样,此后每5 d取样一次至芝麻成熟。测定种子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芝麻种子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授粉后35 d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随后处于稳定;周口试验点粗蛋白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启 李玉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晓燕 朱艳 汤亮 曹卫星
【目的】建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以期为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状况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水氮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过程,构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随花后生长度日(GDD)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清蛋白含量随花后GDD的动态变化,对数函数方程描述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化过程;并以籽粒氮素和水分因子描述了不同水氮状况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的定量影响。同时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灌浆期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预测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44%、0.58%、0.53%和0...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蛋白质组分 模拟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分析了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 ,但对各组分含量提高的幅度存在差异 ,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的比例升高 ,而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比例下降。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提高吸水率。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麦谷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现增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变了蛋白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 ,增施氮肥是改善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冬小麦 蛋白质组分 加工品质 施氮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分析了484份普通小麦型和16份圆锥小麦型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①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1.23%)高于圆锥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0.68%);②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具有3种类型:第Ⅰ类型≥14.0%,第Ⅱ类型介于10.0~14.0%之间,第Ⅲ类型≤10.0%;圆锥小麦地方种只有第Ⅱ、Ⅲ类型;③56份普通小麦地方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圆锥小麦地方种的相近或更低,为珍贵的饼干小麦种质资源。四川地方小麦中高蛋白质普通小麦的存在与分布,从根本上否定了“四川气候不能生产优质小麦”的观点。
关键词:
小麦地方种 籽粒蛋白质 资源 小麦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秀丽 曹玉贤 田霄鸿 杨芳 陆欣春 刘丙然
【目的】探讨施Zn方式对小麦籽粒不同脱皮层次中Zn、植酸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为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小麦全粒尤其是可食部分(胚乳)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715(Zn高效基因型)和西农889(Zn低效基因型)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锌肥(对照)、土施锌肥(15 kg/hm2)、喷施锌肥(质量浓度为3 g/L,总量为1.5 kg/hm2)、土施+喷施锌肥4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并利用JNMJ3型碾米机对小麦籽粒进行脱皮分层(从外向内依次为P1、P2、P3、P4、P5、P6,其中P1~P5主要为麸皮部分,P6主要为胚乳部分),分析了小麦籽粒各层中Zn、植酸和蛋白质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冬丽 高金锋 党根友 冯佰利 柴岩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研究了荞麦的2个栽培种苦荞与甜荞的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的谱带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而苦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谱带的多态性有限;荞麦清蛋白主要由低分子量的亚基构成;甜荞球蛋白组分包含由中等到低分子量范围的5~12种亚基,苦荞球蛋白主要由8种亚基组成;甜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43~66.2 kDa之间的3~5种亚基组成,苦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31~43 kDa间的2种亚基组成。
关键词:
荞麦 蛋白质组分 SDS-PAG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张秀英 闫长生 肖世和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I-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一些蛋白在已知的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种子休眠的解除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环境胁迫反应(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NAD(P)H脱氢酶)、细胞循环(生长素反应蛋白)、信号转导(钙调素相关蛋白)和贮藏蛋白(2S种子清蛋白)代谢等生理活动。为研究H2O2打破小麦休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小麦 休眠 ABA 过氧化氢 蛋白质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启燕 高暝 吴立文 汪阳东 陈益存
[目的]对油桐种仁不同生长时期的油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研究,鉴定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的组成,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种仁油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提取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质检合格的蛋白经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对转换的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聚类分析。[结果]在3个生长时期成熟油桐种仁油体亚细胞器中共鉴定出5 632个蛋白,其中,2 639个具有催化活性,401个蛋白质参与脂肪酸及油脂的合成与代谢。在种仁成熟的3个生长时期中,共有3 430个油体蛋白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油体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发现,具有催化活性这一分子功能的差异蛋白主要在油脂积累初期发生富集。在桐油和桐酸积累时期,参与脂肪酸代谢和油脂贮藏的酰基辅酶A氧化酶、DGA蛋白和油质蛋白(Oleosin)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这些蛋白在调控桐油和桐酸的积累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获得油桐种仁成熟过程中动态特异的油体蛋白质组表达谱,揭示油体蛋白质组的组成、主要调控桐油合成的关键酶和结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油脂的合成与油体的装配等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栓明 郭银巧 王克如 谢瑞芝 戴建国 肖春华 李静 李少昆
【目的】筛选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波段并建立优化模型,可实现快速、无损测定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田间便携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速测仪设计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2个灌溉量共6个处理,建立丰富的样本类型,共采集176个小麦籽粒光谱数据;将ASD Field Spec Pro光谱仪采集到的基于全反射下垫面的整粒小麦籽粒反射光谱通过公式A=log(1/R)转换为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采用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基线校正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背景噪声,然后采用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特征波段压缩;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占玲 刘宾 田宾 谢全刚 李文福 田纪春
【目的】检测灌浆过程中控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的条件及非条件QTL,阐明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段内QTL的表达方式,揭示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以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取样,对小麦GPC进行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影响GPC的9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QGpc3A为整个灌浆过程都能表达的非条件QTL,其余条件和非条件QTL只在几个或单独一个时期表达。花后12 d,控制GPC的基因表达活跃,非条件QTL和条件QTL总共能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42.6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