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8)
2023(8472)
2022(7415)
2021(6732)
2020(5980)
2019(13640)
2018(13433)
2017(25446)
2016(14408)
2015(16451)
2014(16133)
2013(16149)
2012(15345)
2011(14000)
2010(14220)
2009(13504)
2008(13719)
2007(12805)
2006(10990)
2005(9793)
作者
(47209)
(39690)
(39595)
(37391)
(24932)
(19270)
(17958)
(15608)
(14848)
(14222)
(13501)
(13155)
(12821)
(12756)
(12657)
(12639)
(12434)
(11913)
(11559)
(11510)
(10212)
(9951)
(9761)
(9149)
(9076)
(8999)
(8949)
(8784)
(8334)
(8256)
学科
(56947)
经济(56889)
管理(41222)
(40862)
(33762)
企业(33762)
方法(27474)
数学(24039)
数学方法(23796)
(15846)
(15537)
中国(15070)
(14659)
技术(14072)
业经(11823)
(11298)
地方(11219)
(11048)
贸易(11043)
(10703)
农业(10404)
技术管理(9870)
(9496)
银行(9438)
理论(8999)
(8998)
(8954)
金融(8949)
(8897)
(8618)
机构
大学(214517)
学院(212506)
(83078)
经济(81200)
研究(79011)
管理(75368)
理学(64579)
理学院(63761)
管理学(62456)
管理学院(62070)
中国(57422)
科学(54050)
(51684)
(46684)
(43922)
农业(41778)
研究所(40403)
业大(39947)
(37273)
中心(35648)
(33930)
财经(29356)
北京(29172)
(27567)
(27055)
(26818)
农业大学(26764)
(26566)
(26538)
师范(26356)
基金
项目(142765)
科学(109422)
基金(101528)
研究(96001)
(92861)
国家(92105)
科学基金(75432)
(58244)
社会(58189)
社会科(54957)
社会科学(54935)
基金项目(53436)
自然(51795)
自然科(50610)
自然科学(50579)
(49778)
自然科学基金(49672)
教育(43945)
资助(41803)
编号(37346)
重点(33277)
(32146)
(31500)
成果(30874)
计划(30735)
(30646)
创新(30420)
科研(28514)
科技(28214)
课题(27276)
期刊
(90119)
经济(90119)
研究(58680)
(47130)
学报(47051)
中国(44767)
科学(38421)
大学(32769)
农业(31244)
学学(31190)
(29697)
管理(27738)
教育(21025)
技术(17964)
(17919)
金融(17919)
(17866)
经济研究(14810)
财经(14757)
业经(14439)
业大(13003)
(12908)
(12737)
科技(12254)
问题(12066)
技术经济(11427)
农业大学(11219)
图书(9924)
(9778)
理论(9569)
共检索到31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鑫  许为钢  王根松  胡琳  张磊  张建周  董海滨  
【目的】周98165对河南省当前流行白粉菌生理小种具有较好的抗性,并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明确其抗白粉病基因及遗传特性,筛选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抗源和理论支撑。【方法】将周98165与中国春杂交、自交、测交,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鉴定,用小麦白粉病菌08B1进行遗传分析,利用SSR、EST-SSR技术对双亲及抗感池进行筛选和电泳分析,并结合中国春缺四体材料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周98165对3个白粉菌高毒力小种抗性良好,其抗病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将该基因暂命名为PmHNK。筛选了与PmHNK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在遗传图谱上的顺序为Xbarc77、Xgwm54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常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既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措施。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该措施正在成为小麦抗病基因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 ,小麦中正式定名的抗白粉病基因位点已达 30个 (Pm1~Pm30 ) ,其中 16个位点的 18个基因已成功地标记和作图 ,为这些抗病基因的鉴别和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RFLP、RAPD、AFLP、SSR等技术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  彭福祥  刘祜宇  耿妙苗  董宏图  李映辉  刘婉辉  刘鑫  李峰  解超杰  孙其信  
为明确小麦品种Bogatka抗白粉病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感病亲本薛早和Bogatka以及其杂交所得"薛早/Bogatka"F1与薛早回交得到的BC1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Bogatka中含有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暂命名为MlBogatka。进一步利用BSA法对BC1分离群体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与MlBogatka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STSBCD135、Xgwm501和Xwmc332,并构建遗传连锁图。根据这些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信息,该基因位于小麦2B染色体长臂。综合对该基因的标记定位和Pm6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推测该基因可能是Pm6或与Pm6位点紧密连锁的抗白粉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唐晓伟  陈贵林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并寻找到了1个与抗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S329,其距离为6.81±1.67个遗传单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雅宁  徐有  张业伦  兰素缺  裴翠娟  李杏普  王伟  
从小麦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育种后代抗病基因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河北省保存的65份小麦遗传资源为材料,利用STS标记技术,对其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携带Pm21、Pm4a和csLV34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各一个,分别为金禾7178、河农7069和秋麦。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抗病亲本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顺达   兰彩霞  
<正>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不同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其中,由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发病严重时可分别造成小麦产量损失高达60%和50%。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防制这些病害最为经济、环保且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秋英  吉万全  王长有  薛秀庄  王亚娟  
 抗性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资源编号: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为了研究其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用感病品种阿勃、中国春、陕160、陕优225与该种质正反交,结果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为3∶1;以小麦缺体系与其杂交,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除"5B"偏离3∶1外,其余均为3∶1。表明N9134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位于"5B"染色体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瑕  张超  张明  徐林涛  王洪刚  
为明确小麦种质系山农10103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特点,利用山农10103与高度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品种辉县红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辉县红高度感染白粉病,山农10103和山农10103×辉县红F1对白粉病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F2群体抗感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例,证明山农10103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暂将其命名为PML10103;在2 606对SSR、ETS-SSR和STS引物中,筛选得到7个与白粉病基因PML10103连锁的标记Xcinau188、Xcau127、cFE164、cWM109、SWES231、XcnL113和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建力  王敬东  惠红霞  张增艳  
为了明确不同抗小麦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的抗性表现,通过复合杂交,将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4 b,Pm13,Pm21聚合并转入推广品种,其后代(F1,F2)进行人工接种和表型抗病调查。结果表明,F1中凡是含有抗白粉病基因之一的材料均表现高抗或免疫。F2中Pm4 b,Pm13和Pm21抗病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最大(71.82%),Pm13和Pm21,Pm4 b和Pm21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次之(66.67%,64.14%),Pm4 b和Pm13抗性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较小(63.93%)。2个抗病基因聚合体中含有Pm21基因的抗性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齐君  盛宝钦  段霞瑜  周益林  
采用携带有不同毒性基因的白粉菌菌株进行苗期接种,通过与已知抗病基因材料抗谱的相似性比较分析,对30多个小麦抗白粉病材料的有效抗病基因进行了测定,其中1份抗源材料具Pm2+6;7份具Pm4a;10份具Pm4b;2份具Pm5;4份与小白冬麦的抗性相同,小白冬麦含有一特定的抗病基因;另外有8份材料的抗谱异于所供试的所有已知基因系,从中可能鉴定出新的抗病类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长有  王耀勇  张改生  王秋英  吉万全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合选育N95175和远丰175,并以N95175、远丰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为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和远丰175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从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特异条带,而在2个感病亲本咸87(30)、小偃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媛  傅体华  贾明娟  
来源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稳定小麦品系101-3含有1个新的抗白粉病显性基因,暂命名为PmX,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已定位于染色体6B上。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2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2.40)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莹莹  王长有  吉万全  王秋英  刘雪利  
为明确小簇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效应和基因位点,采用常规分析法结合SSR技术进行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抗性基因常规分析结果表明,N95175分别与高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两个杂交组合的F1均现高抗,F2抗感植株比例分别为115∶43和111∶48,经χ2检验,符合3∶1的显性单基因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即该抗白粉病基因为显性单基因遗传。利用208对小麦微卫星引物对N95175×陕优225的F2抗感分离群体分析结果表明,Xgwm570和Xwmc553均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3.38和12.03 cM。Xg-wm570和Xwmc553两者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海  何方  鲍印广  明东风  董磊  韩庆典  李莹莹  王洪刚  
【目的】小麦白粉病是世界范围内对小麦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途径。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是普通小麦的近缘物种,蕴藏着丰富的抗病、抗虫、抗逆和优质等优异基因。利用远缘杂交途径,将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培育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为小麦白粉病抗性遗传改良提供新抗源。【方法】通过细胞学分析和结实率调查,明确TA002及其与普通小麦杂种的细胞学稳定性和育性特点。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掌军  刘妍  王姣  付青青  刘凤楼  张双喜  张文杰  张晓岗  刘生祥  
【目的】本文拓宽了宁夏小麦遗传基础为育种提供优异资源。【方法】以外引和宁夏自育的81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借助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手段,对不同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部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成株期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1)依变异系数大小,9个农艺性状依次为有效穗(14.77%)﹥穗粒重(14.41%)﹥穗粒数(8.94%)﹥穗下茎长(7.03%)﹥结实数(5.69%)﹥小穗数(5.03%)﹥穗长(4.98%)﹥株高(3.21%)﹥千粒重(0.65%);(2)过多的有效穗不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经济系数,穗长越长有利于增多穗粒数和提高粒重,较多小穗数有利于提高单株粒数和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在距离为21.83时,将81份种质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材料平均有效穗最多(6.83±1.986)个,第Ⅱ类群材料平均株高最矮(83.94±13.42)cm,第Ⅲ类群材料穗下茎节最长(51.50±0.500)cm,第Ⅵ类群材料的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均最高[分别为(11.00±2.370)cm、(61.00±4.359)粒、(2.69±0.303)g、(44.13±0.006)g、0.533],第Ⅶ类群材料的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最多[分别为(24.33±1.528)、(23.33±1.528)个];(4)9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引物,检测到携带1、2、3、4个基因标记的材料分别为11、23、38和5份。【结论】总体上,地方和农家品种平均有效穗最多,自育和外引种质平均株高最矮,而唯有外引种质携带有Pm~21基因,携带Pm6和Pm~21基因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