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6)
- 2023(10832)
- 2022(9747)
- 2021(9370)
- 2020(7949)
- 2019(18766)
- 2018(18853)
- 2017(36726)
- 2016(20147)
- 2015(22883)
- 2014(22955)
- 2013(22531)
- 2012(20334)
- 2011(18203)
- 2010(18271)
- 2009(16666)
- 2008(16021)
- 2007(13768)
- 2006(11832)
- 2005(10156)
- 学科
- 济(78840)
- 经济(78754)
- 管理(56149)
- 业(53361)
- 企(45572)
- 企业(45572)
- 方法(41479)
- 数学(36388)
- 数学方法(35708)
- 农(19300)
- 中国(18540)
- 财(17907)
- 学(17775)
- 业经(16730)
- 理论(15167)
- 地方(15049)
- 贸(13523)
- 贸易(13516)
- 易(13124)
- 和(13013)
- 农业(12828)
- 技术(12445)
- 制(12307)
- 务(11734)
- 环境(11690)
- 财务(11660)
- 财务管理(11640)
- 企业财务(10982)
- 划(10982)
- 教育(10483)
- 机构
- 大学(282652)
- 学院(281875)
- 管理(114902)
- 济(105569)
- 经济(103169)
- 理学(100885)
- 理学院(99769)
- 管理学(97604)
- 管理学院(97122)
- 研究(90345)
- 中国(64641)
- 京(60144)
- 科学(59625)
- 农(46946)
- 财(46052)
- 所(45855)
- 业大(45371)
- 研究所(42296)
- 中心(40890)
- 江(39036)
- 财经(37945)
- 北京(37885)
- 农业(37205)
- 范(36906)
- 师范(36523)
- 经(34482)
- 州(32516)
- 院(32495)
- 技术(31311)
- 经济学(30573)
- 基金
- 项目(199984)
- 科学(156290)
- 基金(144018)
- 研究(143479)
- 家(126402)
- 国家(125375)
- 科学基金(107477)
- 社会(87061)
- 社会科(82427)
- 社会科学(82402)
- 省(79447)
- 基金项目(76628)
- 自然(72906)
- 自然科(71249)
- 自然科学(71235)
- 自然科学基金(69908)
- 教育(67147)
- 划(67038)
- 资助(61015)
- 编号(59170)
- 成果(47166)
- 重点(44705)
- 部(43427)
- 发(41726)
- 创(41722)
- 课题(40714)
- 创新(38794)
- 科研(38584)
- 大学(37285)
- 计划(37186)
- 期刊
- 济(108315)
- 经济(108315)
- 研究(77768)
- 中国(48924)
- 学报(46959)
- 科学(42597)
- 农(42070)
- 管理(41243)
- 大学(34505)
- 财(33216)
- 教育(33149)
- 学学(32508)
- 农业(29696)
- 技术(26147)
- 融(19207)
- 金融(19207)
- 业经(18291)
- 经济研究(17370)
- 财经(17195)
- 业(15913)
- 图书(15527)
- 经(14500)
- 科技(14470)
- 问题(13952)
- 理论(13910)
- 技术经济(13870)
- 统计(13397)
- 实践(12997)
- 践(12997)
- 版(12846)
共检索到39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月 刘兵 刘小军 刘蕾蕾 范雪梅 曹卫星 朱艳
对国际上较知名的小麦生育期模型进行比较,为作物生育期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以CERES-Wheat、APSIMWheat、WheatGrow中的生育期子模型为对象,从阶段划分、参数设置、模型算法和模拟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阶段划分上,CERES-Wheat和APSIM-Wheat均以累积热时间为尺度;WheatGrow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并提出以茎顶端发育为主线预测生育期。参数设置上,WheatGrow模型较CERES-Wheat与APSIM-Wheat模型增加了基本早熟性和温度敏感性参数。模型算法上,CERES-Wheat和APSIM-Wheat均以折线型函数描述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亮 朱艳 刘铁梅 曹卫星
【目的】以油菜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油菜对温度(包括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的反应,构建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的油菜生育期模拟模型。【方法】每日生理发育时间由每日生理效应累积形成,而每日热效应、春化效应、光周期效应与品种灌浆速率互作共同决定每日生理效应大小。模型通过引入温度敏感性、生理春化时间、光周期敏感性和基本灌浆因子4个参数反应不同油菜品种的遗传差异,从而使得每个油菜品种达到特定生育时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恒定。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和肥料处理的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结果】播种到抽薹、初花、终花、成熟期的模拟值与预测值RMSE(根均方差)分别为1.37%、1.52%、2.6...
关键词:
油菜 生理发育时间 生育期 模拟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根据FAO(1991)推荐的参考作物需水量(ET0)计算模式(FAO Penman Monteith),并通过作物系数、农林复合系统作物光胁迫系数及风速减弱系数的综合订正,建立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小麦潜在蒸散量计算模型,并利用Li 1600稳态气孔仪实测得到小麦蒸腾量,经转换后得出蒸散量对模型进行验证,旨在探索农林复合系统中作物蒸散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水分生态特征的研究提供可行性途径。结果表明:小麦拔节 乳熟期间,模拟值与测算值吻合效果较好,二者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 9630(n=51),相对误差平均值为9 68%,t=0 07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铁梅 曹卫星 罗卫红 潘洁 严美春 郭文善
采用菲波拉奇数列来模拟小麦个体拔节前理想条件下的茎蘖动态 ,并将小麦分蘖能力作为品种遗传参数来修正不同品种的分蘖潜力 ;采用叶面积指数影响因子和群体同化物供应状况来描述群体自身对茎蘖发生的影响 ;采用水分和氮素丰缺因子来模拟水分和氮素条件对群体茎蘖数的影响。拔节后群体茎蘖数的下降受到同化物供应状况和有效热时间的影响 ,并将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的茎蘖数作为不同品种最小茎蘖数。利用不同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对小麦茎蘖动态的预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可靠性 ,预测平均误差小于 10 %。
关键词:
茎蘖动态 模拟模型 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晓伟 董燕生 沈家晓 孟鲁闽 冯海宽
【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4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和2013—2014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 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
关键词:
AquaCrop模型 冬小麦 灌溉 干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晓伟 董燕生 沈家晓 孟鲁闽 冯海宽
【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4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和2013—2014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 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
关键词:
AquaCrop模型 冬小麦 灌溉 干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根据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水分传输理论原理 ,充分考虑农林复合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建立太行山低山丘陵地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SPAC水分运移模拟模型 ,该模型具有二维空间属性。采用数值计算法求解模型方程 ,利用土壤水分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16 8对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6 89% ,线性相关系数r可达 0 836 7,t=0 19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一罡 徐践 郭大鹏 敫健
北京地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不同,灌溉量会影响冬小麦播种、生长和收获质量及产量。利用专家咨询法和文献查询法,得到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湿度的致死下限、较适宜下限、最适宜、较适宜上限、致死上限值及其权重。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湿度适宜度模型。在了解北京有效降水量及小麦各生育期需水量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量辅助决策模型对其各生育期灌水量进行改良。以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湿度适宜度模型为基础,研究建立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量辅助决策模型。
关键词:
冬小麦 适宜度评价模型 灌水量 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龚绍先
研究指出:在影响春小麦生育期的众多环境因于中,温度是主导因子,其他环境因子的作用表现在对温度有效性的影响上。求出了各阶段的环境因子有效性系数,该系数能够综合定量地衡量环境因子对生育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当量积温为环境因子有效性系数与活动积温乘积的概念。认为在环境因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春小麦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的当量积温。因春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采用逐步订正法建立了生育期动态预报模型。该模型预报精度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尊富 刘小军 汤亮 刘蕾蕾 曹卫星 朱艳
【目的】研究小麦生长模型在区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并利用WheatGrow和CERES-Wheat两套模型模拟区域小麦生育期,以检验和评价模型区域应用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首先利用薄盘样条法(thin plate spline,TPS)对各站点逐日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研究区域气象要素表面数据;其次利用TPS方法对各站点历史多年小麦播种期进行空间插值,并将插值后的结果进行多年平均得到研究区域播种期表面数据;进一步将Markov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与生长模型相结合,利用典型站点历史多年小麦生育期实测数据,估算出典型站点的品种参数,并将其作为各省份的代表性生态型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蕴倩 刘雪 张巍 亓春杰 汤开磊 赵杨 张岩 李刚 王斌 赵春江 罗卫红
【目的】定量研究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扬麦13号和宁麦9号为试材,通过设定灌浆期4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100%、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弱光逆境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定量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弱光逆境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将上述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与SUCROS模型结合,建立灌浆期弱光逆境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模型,并使用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陈效民 张聪聪 虞凯浩 张勇 潘根兴 张旭辉
[目的]以T-FACE(temperatur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模拟的气候情景下的田间实测数据为参照,对DNDC模型在太湖地区的适用性及拟合效果进行分析,并预测农田土壤中无机氮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的T-FACE田间试验,采用DNDC模型研究了温度升高和CO2含量升高对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DNDC模型对试验区耕作层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较为吻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 1(P<0.0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年降水量和氮肥使用量的敏感性指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卫星
作物生长模拟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预测和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小麦生长模型的特征和发展,生长模拟的支持研究,并对生长模型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傅抱璞 金之庆 卢其尧 林振山
应用ARIDCROP模型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Yq分布图,继而研究了水分保持最适状况时的光温生产力Yw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分增产力Q(Q=(Yw-Yq)/Yq)分布图。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变幅在3750~9750kg/hm2之间,总的趋势北低南高,黑龙港地区出现了一个3750kg/hm2的低值区。水分是黄淮海北部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当水分完全适宜时,南部淮河流域冬小麦气候生产力仅可提高5%~10%,而黄淮海北部地区气候生产力则可提高75%~100%。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记录与生产力模拟值进行了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晓飞 谢云
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精确模拟冬小麦产量能够帮助生产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验资料调整了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部分参数后,用其对该地区的冬小麦生长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ALMANA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值为1.0552,可决系数R2为0.7021;生物量模拟的最大误差为-6.01%,经济产量模拟的最大误差为-5.41%。模型还可以揭示影响冬小麦生长的主要胁迫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