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4)
- 2023(3116)
- 2022(2526)
- 2021(2317)
- 2020(2008)
- 2019(4466)
- 2018(4466)
- 2017(7759)
- 2016(4771)
- 2015(5348)
- 2014(5127)
- 2013(5091)
- 2012(4926)
- 2011(4471)
- 2010(4677)
- 2009(4090)
- 2008(4389)
- 2007(3899)
- 2006(3485)
- 2005(3063)
- 学科
- 济(14339)
- 经济(14311)
- 业(9687)
- 管理(9661)
- 学(7898)
- 企(7834)
- 企业(7834)
- 方法(6250)
- 数学(4983)
- 数学方法(4856)
- 农(4425)
- 财(4298)
- 中国(3781)
- 税(3493)
- 税收(3230)
- 业经(3215)
- 收(3197)
- 制(3077)
- 农业(2993)
- 理论(2909)
- 务(2845)
- 财务(2843)
- 财务管理(2838)
- 和(2789)
- 企业财务(2730)
- 环境(2631)
- 贸(2571)
- 贸易(2567)
- 银(2532)
- 银行(2507)
- 机构
- 大学(73172)
- 学院(71398)
- 研究(31140)
- 科学(24606)
- 农(22219)
- 中国(21955)
- 济(21825)
- 经济(21269)
- 管理(21061)
- 所(18673)
- 理学(18272)
- 农业(17938)
- 理学院(17885)
- 研究所(17587)
- 管理学(17189)
- 管理学院(17081)
- 京(16640)
- 业大(15834)
- 中心(13267)
- 室(12249)
- 江(11627)
- 实验(11565)
- 农业大学(11423)
- 财(11385)
- 省(11249)
- 实验室(11194)
- 范(11138)
- 院(10944)
- 师范(10924)
- 科学院(10880)
- 基金
- 项目(52078)
- 科学(40329)
- 基金(38738)
- 家(37878)
- 国家(37613)
- 研究(30992)
- 科学基金(29769)
- 自然(22668)
- 自然科(22109)
- 自然科学(22098)
- 自然科学基金(21706)
- 基金项目(20552)
- 省(20109)
- 划(18844)
- 社会(17736)
- 社会科(16657)
- 社会科学(16650)
- 资助(15343)
- 教育(14067)
- 计划(13246)
- 重点(13221)
- 科技(12092)
- 发(11083)
- 科研(10996)
- 编号(10980)
- 部(10894)
- 创(10474)
- 专项(10452)
- 创新(9976)
- 农(9780)
共检索到10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一见 杜先锋 许阳 郭丽
【目的】对小麦淀粉进行退火(annealing)处理能够使其发生物理改性,以处理后淀粉的糊化温度(起始温度To、峰温Tp、终止温度Tc)为依据优化退火条件,并研究其颗粒形态与退火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并结合DPS数据分析软件对小麦淀粉退火过程中的水分含量、退火时间、退火温度3个因子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PA)研究退火处理对小麦淀粉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结果】根据DSC测得的热力学参数分析得出小麦淀粉退火的最优条件为:80%水分含量的条件下,45℃退火3 d。退火处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彦 左迎峰 张彦华 翁向丽 顾继友
本文通过用酒石酸对玉米淀粉进行酯化处理制备酯化淀粉胶黏剂,然后用异氰酸酯对淀粉胶黏剂进行改性。讨论了反应温度和PVA用量对淀粉胶黏剂合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固含量和异氰酸酯对淀粉胶黏剂胶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55℃,10%的PVA用量为淀粉量的15%时,胶液性能最佳;固含量为50%,加入少量异氰酸酯后,淀粉胶黏剂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有显著提高,达到杨木GB/T 9846—2004II类胶合板指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异氰酸酯改性淀粉胶黏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可以加快淀粉胶黏剂的固化速率,提高其热稳定性。
关键词:
淀粉胶黏剂 木材 耐水性 表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军 何中虎 杨金 徐兆华 刘爱峰 赵振东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menya、Karl92和Sunco ,淀粉品质较好的国内品种有扬麦 5号、扬麦 15 8、绵阳 2 6、鄂恩 1号、豫麦 4 1、豫麦 4 9、郑 81 1、豫麦 5 4、豫麦 2号、豫麦 4 7、鲁 95 5 15 9、鲁麦 15、鲁麦 2 1、陕优 2 2 5、关封 2号、冀5 0 99、北农 4号和津麦 2号等 ;国外品种...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糊化特性 膨胀体积 糯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法茂 齐霞 张天英 李天骄 毕建杰 王宪泽
【目的】阐明小麦淀粉去分支酶(Debranching enzyme,DBE)的结构和酶学特性,为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糯麦2号为材料,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对异淀粉酶(Isoamylase,ISA)同工酶聚合体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ISA聚合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小麦籽粒胚乳中异淀粉酶(ISA)形成2种不同聚合体,即ISA1同源四聚体和由4个ISA1与1个ISA2组成的异源五聚体,分子量分别约为320 kD和380 kD。ISA1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瑞国 尹燕枰 赵发茂 张敏 张体彬 梁太波 顾锋 戴忠民 王振林
【目的】揭示强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特征,探讨小麦挑旗后不同阶段弱光对其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遮荫棚设挑旗-开花、花后1~10d、花后11~20d、花后21~30d弱光处理,以大田种植小麦为对照,对2个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济南17)在不同弱光处理下胚乳中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分布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小麦胚乳不同粒径淀粉粒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变化,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变化。B型淀粉粒(直径<10μm)占胚乳淀粉粒数目、体积和表面积的百分数分别为99.89%、46.85%和84.43%,A型淀粉粒(直径≥10μm)的值分别为0.11%、53.15%和15.57...
关键词:
小麦 淀粉 粒度分布 弱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刘晓梅
聚乙烯醇(PVA)用于胶合板制造具有粘接强度高、胶膜性能好等特性,但其耐水性较差。利用淀粉和硼砂改性制得了具有高强度耐水性能好的胶合板用PVA/淀粉胶黏剂,研究了胶黏剂配方中PVA与淀粉的配比、氧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PVA/淀粉胶黏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高强耐水PVA/淀粉木材胶黏剂的较佳配方是,淀粉、过硫酸铵、硼砂用量分别为PVA质量的40%、0.3%和0.2%~0.3%,双氧水用量占淀粉质量的4%~5%。该胶黏剂制备的杨木胶合板的开胶时间为24 h,胶合强度达到4.73 MPa,达到室内用Ⅱ类胶合板的性能标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PVA与淀粉之间形成了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健蓉 张清东 蒋琪英 郑林用
为了探索川麦冬普通粉和超细微粉间表面特性和溶出性的差异,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普通粉和超细微粉的形态学观察,并对粒径、分布宽度、比表面积、松密度、压缩度及其浸出物等测定对其普通粉和超细微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粉相比,超细微粉颗粒大小均匀,中位粒径D50为15.274μm,较普通粉降低7倍;松密度和压缩度下降;比表面积提高2.4倍;水、醇浸出物的干膏率分别增加40%和328%。因此,川麦冬经超细粉碎后,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均质度明显改善,比表面积及水、醇溶性物溶出量显著增加,从而生物利用度提高。
关键词:
超细粉体 川麦冬 粉体特征 溶出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健民 李豪圣 戴双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针对目前有关淀粉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小麦籽粒淀粉需要的几种关键酶:ADP-葡萄糖、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脱分支酶,其次对国内外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小麦淀粉 关键酶 淀粉合成酶 表达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卫丽 尹钧 黄晓书 孔维威 邓德芝
【目的】分析TrxS基因对大麦种子发芽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为TrxS基因对大麦种子代谢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以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株系为材料,从分子水平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明TrxS基因在RNA水平上能够表达;转基因大麦籽粒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明显提高,发芽1-5d转基因大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5.86%、75.24%、118.51%、71.02%和22.99%,β-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9.29%、14.68%、35.47%、23.62%和2.67%;种子的发芽能力提高。【结论】TrxS基因能够促进种子发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晨阳 张艳菲 卢红芳 赵君霞 马耕 马冬云 朱云集 郭天财 马英 姜玉梅
【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小麦花后土壤渍水(WL,花后5—14 d全天进行)、高温(HT,花后5—14 d,每天10:00—16:00处理)及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T)对小麦产量、淀粉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WL、HT及WL+HT胁迫均导致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2011—2012年分别下降28%、46%和52%,2012—2013年分别下...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高温 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润琪 付凯勇 李超 祖赛超 李春艳 李诚
【目的】磷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小麦淀粉粒表面存在微孔和微通道结构,对淀粉的生物合成和理化特性有重要影响。探索磷素对淀粉粒微观特性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可为研究不同磷素条件下小麦淀粉的生物合成及品质变化机理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设置3种施磷水平,不施磷(CK:P_2O_5 0 kg·hm(-2))、常规施磷(CP:P_2O_5 105 kg·hm(-2))和高量施磷(HP:P_2O_5 210 kg·hm(-2)),所用肥料为重过磷酸钙,于小麦播种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梦婕 魏祥东 吴锦标 蒋超
在对天然海泡石进行铁锰改性并表征的基础上,通过盆栽试验,设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天然海泡石的处理,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CK),共7个处理,探究天然海泡石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对土壤pH、锑(Sb)的形态及Sb在土壤–小白菜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铁锰改性后呈现孔洞状结构,比表面积增加18.11%,Fe、Mn质量百分比大幅增加,且Fe、Mn以非晶体形式存在;与CK相比,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均提高了土壤pH,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影响最大;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增加了土壤晶型铁铝结合态Sb和残渣态Sb的百分比,降低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和专性吸附态Sb、无定形铁锰氧化物和非晶型铁铝结合态Sb的百分比,与添加天然海泡石相比,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后的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百分比下降了2.48%~43.31%;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后,土壤Sb迁移受阻,能显著降低小白菜各部位Sb质量分数和富集系数,根和茎叶Sb的质量分数分别下降6.83%~44.26%、19.51%~59.23%,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石降Sb效果最佳,在相同施加量时,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的降Sb效果相较于添加天然海泡石的更佳。可见,铁锰改性海泡石对锑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阻控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梦婕 魏祥东 吴锦标 蒋超
在对天然海泡石进行铁锰改性并表征的基础上,通过盆栽试验,设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天然海泡石的处理,3个分别添加0.5%、1.0%和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CK),共7个处理,探究天然海泡石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对土壤pH、锑(Sb)的形态及Sb在土壤–小白菜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铁锰改性后呈现孔洞状结构,比表面积增加18.11%,Fe、Mn质量百分比大幅增加,且Fe、Mn以非晶体形式存在;与CK相比,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均提高了土壤pH,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石的影响最大;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增加了土壤晶型铁铝结合态Sb和残渣态Sb的百分比,降低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和专性吸附态Sb、无定形铁锰氧化物和非晶型铁铝结合态Sb的百分比,与添加天然海泡石相比,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后的土壤非专性吸附态Sb百分比下降了2.48%~43.31%;添加天然和铁锰改性海泡石后,土壤Sb迁移受阻,能显著降低小白菜各部位Sb质量分数和富集系数,根和茎叶Sb的质量分数分别下降6.83%~44.26%、19.51%~59.23%,其中,添加2.5%铁锰改性海泡石降Sb效果最佳,在相同施加量时,添加铁锰改性海泡石的降Sb效果相较于添加天然海泡石的更佳。可见,铁锰改性海泡石对锑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阻控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益强 郭银清 卢泽湘 陈铭川 孙盈盈 赵莹婷 黄镇永 黄彪
以毛竹粉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98%浓硫酸为反应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液化制备竹粉生物质油。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液固质量比4个因素对竹粉液化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原料、液化残渣及竹粉生物质油的表面官能团;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竹粉生物质油的化学组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竹粉液化率的影响都存在一个优选值,分别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min、催化剂用量2%、液固质量比12∶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影响竹粉液化率大小的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竹粉的液化率可达86.44%...
关键词:
竹 无水乙醇 液化 生物质 产物表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文阳 尹燕枰 时侠清 闫素辉 王振林
以提纯的小麦胚乳A型和B型淀粉粒为测定对象,比较研究了A、B型淀粉粒的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A型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B型淀粉粒,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B型淀粉粒。与B型淀粉粒相比,A型淀粉粒含有较高的直/支链淀粉比。B型淀粉粒RVA参数中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均显著高于A型淀粉粒。原因可能是小颗粒淀粉(B型淀粉粒)内部结构紧密,淀粉糊化较大颗粒淀粉(A型淀粉粒)困难。
关键词:
小麦 淀粉粒 淀粉 糊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