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8)
- 2023(10924)
- 2022(9064)
- 2021(8091)
- 2020(6467)
- 2019(14532)
- 2018(14025)
- 2017(25928)
- 2016(14277)
- 2015(15538)
- 2014(15121)
- 2013(14996)
- 2012(14382)
- 2011(13260)
- 2010(13240)
- 2009(11968)
- 2008(11767)
- 2007(10468)
- 2006(9488)
- 2005(8769)
- 学科
- 济(62528)
- 经济(62461)
- 业(36910)
- 管理(36249)
- 企(26688)
- 企业(26688)
- 方法(20631)
- 中国(20608)
- 地方(19436)
- 农(19412)
- 数学(17888)
- 数学方法(17718)
- 业经(15123)
- 学(14462)
- 农业(13683)
- 贸(12893)
- 贸易(12881)
- 财(12768)
- 易(12439)
- 融(11000)
- 金融(11000)
- 环境(10986)
- 银(10968)
- 发(10952)
- 银行(10911)
- 地方经济(10897)
- 制(10843)
- 行(10600)
- 技术(10303)
- 产业(8533)
- 机构
- 学院(206378)
- 大学(205200)
- 济(83945)
- 研究(83389)
- 经济(82263)
- 管理(72233)
- 理学(61753)
- 中国(61447)
- 理学院(60900)
- 管理学(59678)
- 管理学院(59336)
- 科学(55802)
- 农(51070)
- 京(45942)
- 所(45624)
- 研究所(41881)
- 农业(40635)
- 业大(38786)
- 中心(36459)
- 财(36037)
- 江(32768)
- 院(30540)
- 北京(29406)
- 省(29235)
- 财经(28044)
- 范(27772)
- 师范(27257)
- 科学院(26655)
- 州(25838)
- 农业大学(25646)
- 基金
- 项目(142335)
- 科学(110037)
- 基金(101688)
- 研究(95285)
- 家(94269)
- 国家(93443)
- 科学基金(76739)
- 社会(60371)
- 省(57360)
- 社会科(57197)
- 社会科学(57183)
- 基金项目(53639)
- 自然(51962)
- 自然科(50730)
- 自然科学(50711)
- 自然科学基金(49821)
- 划(49433)
- 教育(41957)
- 资助(40941)
- 发(37133)
- 编号(35727)
- 重点(33342)
- 计划(30059)
- 创(29939)
- 部(29712)
- 发展(28285)
- 创新(28084)
- 科研(27995)
- 成果(27906)
- 展(27826)
共检索到321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袁美丽 陈浩
为阐明小麦Triticum sestivum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依据萌发率、苗高、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节节麦幼苗生长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的化感胁迫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节节麦幼苗相对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昌孝涛 袁美丽 陈浩
为探讨利用化感物质香豆素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生物防控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0, 100, 150 mg·L~(-1)等3种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香豆素溶液显著降低了节节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根长的生长。从抑制率(RI)可知,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质量浓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处理对根长的RI值均明显大于苗高,表明香豆素对节节麦幼苗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幼苗生长试验中,仅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0天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第5天时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节节麦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香豆素造成的损伤进行积极修复的结果。而1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5天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较第10天时增加不显著,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香豆素150 mg·L~(-1)溶液处理第15天已超出节节麦的适应承受范围。以上结果显示:150 mg·L~(-1)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途径调节节节麦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文 祁鑫 王海永 张巧玉 郭玉海 董学会
为研究转Bt基因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外源Bt蛋白的释放是否会对后茬作物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本试验以转Bt基因玉米及其受体品种(非转基因)郑58秸秆浸提液作为处理,采用以小麦(多抗一号)为材料进行室内培养,通过测定对小麦发芽率、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浸提液对小麦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2种秸秆浸提液的质量体积比较低(1∶100)时对小麦萌发处理效应与对照差异不大,当浸提液质量体积比为1∶25时表现轻微抑制作用,以非转基因秸秆表现明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幼苗的形态上低质量体积比(1∶100)的转基因秸秆浸提液处理的株高(9.70cm)和根长(10.84cm)均显著高于对照和非转基因玉米秸秆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晴 代梦雅 胡乃月 张英华
为明确磷、铁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活力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NaH_2PO_4和Fe_2(SO_4)_3作为处理溶液,选择不降低种子发芽率的最大摩尔浓度处理种子;测定苗期正常水分(T_1)和干旱处理(T_2)下冬小麦幼苗干重、株高、叶面积、SPAD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0.05~0.3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2.00%~14.00%,0.01~0.04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4.01%,而0.50~0.9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6.00%~24.00%,0.05~0.07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0.00%~24.00%,在本试验条件下,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对种子萌发生长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30和0.04 mol/L;2种水分条件下,NaH_2PO_4处理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干重和株高,Fe_2(SO_4)_3处理只在正常水分下显著提高幼苗的株高;NaH_2PO_4和Fe_2(SO_4)_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新生叶片的叶面积、叶片的SPAD以及叶片SOD和CAT活性,但对POD活性无显著提高。总之,适宜浓度的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能促进冬小麦种子的萌发,同时可以提高冬小麦幼苗的有效光合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改善了幼苗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幼苗活力和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园园 董淑琦 原向阳 温银元 宋喜娥 杨雪芳 郭平毅
为探明谷子连作障碍机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开展发芽和盆栽试验,分析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对谷子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原液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73.2%和56.6%,根长、芽长、鲜重、干重也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原液显著抑制谷子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的生长;稀释10、50和100倍液处理下的谷子种子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为正值,表明其对谷子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原液处理下,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稀释10倍液处理下的幼苗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化感效应指数均为正值;不同浓度茎秆水浸提液处理下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与对照相比均受到了抑制作用;谷子苗期叶片的SOD、POD活性经不同浓度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处理,随着浓度的增加,分别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谷子茎秆中的化感物质在高浓度(原液)下对谷子自身有较强的自毒作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适当浓度(稀释10、50和100倍液)下,表现出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谷子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谷子 水浸提液 发芽 幼苗生长 自毒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丁志刚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由7个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类化合物,它对大麦等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但能增加萌发过程中的干物质重量,最终增加作物的产量[1]。以β-CD为母体进行化学修饰,合成的β-CD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亚亚 杨梅 陆姣云 杨惠敏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草地成功建植是该模式建立的基础。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草地建植。本研究分析了陇东苹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浸提液提高了黑麦草种子萌发数,但减小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数,但对二者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与无落叶相比,落叶残留时土壤浸提液加快了种子萌发,并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趋势。土壤浸提液抑制了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的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琴琴 缪丽华 洪春桃 王媛 季梦成
为了探讨外来物种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化感潜力,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香菇草叶及根水浸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等3种植物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香菇草叶及根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种子萌发抑制率与浸提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50.0 g.L-1香菇草根水浸提液处理下,萝卜、黄瓜和白菜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29.3%,14.6%和41.4%。香菇草根水浸提液对萝卜、黄瓜和白菜种子萌发后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5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亮亮 宋伟杰 齐英杰 宋涛
为探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鲁麦18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ATP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性状、生理特性及苗期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15~20 mg/L)ATP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和种子活力较对照处理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 83~10. 00百分点,14. 61%~30. 52%,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浓度ATP浸种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在ATP浓度为20 mg/L时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根系活力增加11. 70%,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7. 32%,根系干质量增加24. 15%。表明ATP浸种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种子萌发性能,同时还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倩 彭祚登
【目的】探究豫西浅山丘陵区不同经营世代刺槐和不同质量浓度根际土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揭示刺槐多代经营培养下根系分泌物对刺槐更新的化感效应,为刺槐破解连栽障碍和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刺槐不同经营世代林(一代、二代、三代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各设置3块样地进行基本林分调查,分别制备1、5、10、50、100 mg/mL不同质量浓度刺槐根际土浸提液,进行刺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相应指标。【结果】刺槐根际土浸提液会对刺槐种子萌发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在一代林中,随着根际土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二代、三代林中,仅在二代林5 mg/mL时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余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三代林中,随着根际土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刺槐根际土浸提液会对刺槐幼苗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在一代林与三代林中,均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幼苗生长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再转为抑制作用,一代林和三代林在100 mg/mL时均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最强;在二代林中,不同质量浓度刺槐根际土浸提液对刺槐幼苗生长均为促进作用;裸地中,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在50 mg/m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多代经营的刺槐林根系分泌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刺槐种子萌发,但对于种子萌发以后的幼苗生长阶段并不存在抑制作用,甚至有利于其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任明见 王阳阳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000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
关键词:
镉 小麦 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春花 张媛 李亚妮
【目的】盐碱地的形成,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藜麦具有耐盐的特性,能够缓解部分盐胁迫。中国是稀土含量最多的国家,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镧可能对盐分胁迫有缓解作用。本试验通过硝酸镧浸种后对藜麦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探讨该浸种方法对藜麦种子萌发以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盐害、提高藜麦抗盐性研究提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藜麦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硝酸镧浓度浸种(25、50和100 mg·L~(-1))对藜麦种子萌发及不同浓度盐胁迫下(100、200和300 mmol·L~(-1) NaCl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0 mg·L~(-1) La(NO_3)_3浸种时,藜麦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并与其他浓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2)相同La(NO_3)_3浓度浸种时,300 mmol·L~(-1)NaCl以内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OD、SOD、MDA、可溶性糖、脯氨酸都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相同浓度盐胁迫下,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POD、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均随硝酸镧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随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4)藜麦在300mmol·L~(-1)NaCl范围下均能生长,在300 mmol·L~(-1) NaCl时,幼苗各项指标基本最好,其中50 mg·L~(-1)硝酸镧浸种处理下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最佳。【结论】低浓度50 mg·L~(-1)硝酸镧能够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以及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加强藜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盐胁迫起到缓解作用;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本文结果表明硝酸镧浸种可提高藜麦对盐分胁迫的抗性。
关键词:
藜麦 种子萌发 幼苗 硝酸镧 盐胁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晓丽 舒欣 王晓耘 熊艳丽 熊毅 刘伟 马啸
为探究外源添加褪黑素(MT)对NaCl胁迫下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缓解效应,并筛选出促进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MT浓度,以国审品种‘雅江’老芒麦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MT (50、100、300、500、800、1 000μmol·L~(–1))处理对NaCl胁迫(100 mmol·L~(–1))下老芒麦种子萌发率及其幼苗生长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MT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且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100μmol·L~(–1) MT的效果最佳,此处理下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较NaCl胁迫下提高了12.7%、61.3%、37.3%和75.0%,幼苗的根冠比提高了59.9%,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75.1%和153.4%,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29.3%。这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MT处理能增强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并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ROS),抑制细胞膜质过氧化,以此提高老芒麦幼苗的耐盐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和优化‘雅江’老芒麦在盐碱环境下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茜 何俊 吕雯 张硕新
【目的】为探明核桃叶水浸提液对白术、板蓝根、远志和丹参4种药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为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生物测定,研究核桃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4种不同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鲜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板蓝根种子的发芽势呈抑制作用,对白术种子的发芽率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而远志在整个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浸提液有很好的适应性。核桃叶水浸提液中的水溶性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的幼根比幼苗更为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丹参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核桃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和化感作用强度因受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选择性和专一性,初步确定远志为核桃间作的适合药材品种。
关键词:
核桃 水浸提液 药材种子 化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