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9)
2023(9555)
2022(8105)
2021(7349)
2020(5991)
2019(13392)
2018(13375)
2017(24354)
2016(13753)
2015(15321)
2014(15427)
2013(15293)
2012(15034)
2011(13853)
2010(14359)
2009(13088)
2008(13134)
2007(12075)
2006(10939)
2005(10371)
作者
(45410)
(38136)
(38099)
(35875)
(24040)
(18604)
(16963)
(14801)
(14558)
(13852)
(13207)
(12775)
(12514)
(12450)
(12367)
(11629)
(11391)
(11369)
(11056)
(11034)
(9959)
(9723)
(9552)
(8647)
(8638)
(8592)
(8516)
(8430)
(8064)
(7758)
学科
(61043)
经济(60981)
(32566)
管理(32049)
(24375)
企业(24375)
地方(21022)
中国(20650)
(18473)
方法(18127)
(16920)
数学(15068)
数学方法(14794)
业经(14488)
农业(12522)
(12075)
地方经济(11955)
(11895)
(11033)
银行(10966)
(10936)
金融(10935)
(10893)
(10720)
(10360)
贸易(10345)
(9894)
环境(9743)
(9132)
产业(9092)
机构
学院(202583)
大学(199797)
研究(83557)
(75985)
经济(74107)
管理(65230)
中国(62709)
科学(57116)
理学(54149)
理学院(53250)
管理学(51854)
管理学院(51490)
(46814)
(46755)
(46668)
研究所(42683)
农业(36773)
中心(36542)
业大(35299)
(35168)
(34191)
(30520)
北京(30309)
(30272)
师范(30135)
(30035)
(27601)
科学院(27105)
财经(26500)
技术(25508)
基金
项目(131328)
科学(100427)
基金(91076)
研究(89826)
(83842)
国家(83115)
科学基金(67444)
社会(53524)
(53521)
社会科(50519)
社会科学(50506)
基金项目(47586)
(45905)
自然(45446)
自然科(44312)
自然科学(44297)
自然科学基金(43494)
教育(40457)
资助(37887)
编号(35768)
(34942)
重点(31839)
成果(29734)
课题(27574)
计划(27150)
(26876)
发展(26696)
(26434)
(26253)
科技(25524)
期刊
(97440)
经济(97440)
研究(63036)
中国(50060)
(44944)
学报(43348)
科学(37329)
大学(30685)
农业(30250)
学学(29155)
管理(26757)
教育(26446)
(25949)
(20892)
金融(20892)
技术(17522)
(17026)
业经(16947)
经济研究(15221)
财经(13270)
问题(12447)
资源(11957)
业大(11832)
(11621)
(11360)
科技(10956)
林业(10462)
(9544)
世界(9484)
图书(9355)
共检索到33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顶三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上升,叶表皮气孔缩小,密度增大,叶脉间的距离缩短;叶肉细胞变小,排列更紧密,单位横截叶面积中叶肉细胞的数目以及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增多,而叶绿体中多基粒片层所占比例有减少的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温星  程路芸  李丹丹  许馨露  高岩  张汝民  
运用植物气体交换测定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等分析技术,测定分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色素质量分数、光响应进程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毛竹叶片从幼叶生长到叶片成熟的各发育阶段,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加而趋于稳定,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和利用能力也随之增强。(2)叶片从伸出到成熟,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_(Po))的变化不明显。(3)毛竹叶片经放叶、展叶至第15天,PSⅡ反应中心数不断增加,其数量约升高54.4%。(4)PSⅡ电子受体蛋白QA被还原的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光伟  
为了掌握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与发育状况,为改进烤烟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于不同叶龄期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进行了测定,从定量角度分析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叶龄期叶片主要植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叶龄的增加,各部位叶片鲜重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无明显的变化规律。3个部位之间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差异均显著,不同叶龄之间叶片鲜重差异极显著;叶龄与叶片鲜重之间、叶片含水率与鲜干重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胥雯  曹福祥  李萌  刘志明  吴毅  吴习安  张雄锋  
珙桐苞片是重要的生殖器官和观赏部位。将珙桐各个生长期的苞片依据颜色和苞片横径比划分为4各阶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各个阶段苞片及叶片各阶段中的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ZT)、3-吲哚乙酸(IAA)4种植物内的主要内源激素含量,分析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将叶片各阶段激素动态变化做对比。本实验旨在阐明和揭示内源激素在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的的作用,有助于对珙桐苞片生长发育过程的了解,还可以进一步对开展珙桐苞片的生长,激素相关基因调控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庞春明  蒋春志  武金铭  刘洪岭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利艳  王爱丽  李小辉  晏月明  
以京411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清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三个亚蛋白组的合成与积累特征.采用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利用双向电泳(2-DE)和生物质谱技术(MS)、SDS-PAGE电泳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主要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初步得到了三种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特征,为今后小麦发育蛋白质组学以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何钟佩  韩碧文  
14 C活体示踪动力学和定期取样测定结合 ,研究了冬小麦京冬 6号籽粒发育期间旗叶同化物输出和分配特征。旗叶 14 C输出量、输出速率的动力学均符合负指数方程 ,用 14 C输出几率等参数比较了各期同化物输出特性的差异。开花期旗叶 14 C输出量的 90 %以上进入茎和颖壳 ,以后再分配到籽粒中。灌浆期籽粒是优势库 ,14 C分布占旗叶输出量的约 70 % ;蜡熟期 14 C仅有约 13%进入籽粒 ,2 5%左右先进入根系 ,完熟时再分配到籽粒。这些变化是整株源库关系的体现 ,生产中应据各期特点明确主攻方向和目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杨  卜柯丽  马元丹  栗青丽  王灵杰  高岩  高海波  张汝民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卫光  杨广超  刘玲  张春兰  沈其荣  李双喜  郑宪清  
采用湿润好气培养法,研究连作西瓜植株残体根、茎、叶腐解过程产生的自毒物质-酚酸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西瓜根、茎、叶残体腐解过程中均含有香豆酸、香草酸、阿魏酸等酚酸化合物。根和茎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酚酸化合物主要是香豆酸和阿魏酸,叶片主要是香豆酸和苯丙烯酸。3种器官中酚酸化合物质总量表现为叶>茎>根。根、茎在腐解30 d时酚酸量达到高峰,叶在腐解20~30 d时酚酸量最高;到40~50 d时酚酸量很少,基本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平  陈俊  吴媛媛  周健  郑文寅  张文明  姚大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形态和成熟胚乳中的A、B型淀粉粒进行观察。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花后5~10d,糯小麦胚乳中可见到一些体积较小的A型淀粉粒,10~15d以A型淀粉粒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为主;B型淀粉粒在花后15d已经形成,但此时B型淀粉粒的数量少;花后20d—成熟前B型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增长。糯小麦成熟籽粒胚乳中淀粉粒的直径分布为0.96~34.92μm。与普通小麦相比,糯小麦A型淀粉粒的形状较扁平;表面没有普通小麦光滑;B型淀粉粒的形状比普通小麦更无规则,且更容易发生聚集现象。另外,发现在A型淀粉粒上有许多孔洞;在5 000倍数下观察,发现这些孔洞结构从A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宾  赵亮  张坤普  朱占玲  田宾  田纪春  
【目的】检测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控制株高的条件QTL和非条件QTL,揭示株高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获得更多调控株高的遗传信息。【方法】以两个主栽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F1获得的含有168个株系的DH(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自拔节至开花期,每隔7d取样测定株高(分蘖节至穗顶端)。根据3个环境下株高的表型数据和含有323个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小麦株高的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8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在18个非条件QTL中,Qph5D-1在前4个取样期(3月9日—4月23日)均能检测到,Qph4D-1在后3个取样期均能检测到,分别是挑旗前、后阶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敏  王树安  苏宝林  
对4个小麦品种开花前穗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分析表明,在穗发育早期阶段,穗中WSC的主要组分是果聚糖,穗果聚糖浓度约在开花前11~12d达高峰,此后迅速下降。测定了穗中与果聚糖代谢有关的几种酶[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SST);果聚糖水解酶(FEH)和酸性蔗糖转化酶(AI)]的活性表明,在穗发育早期阶段,SST活性>FEH活性,而在穗发育后期阶段,FEH活性>SST活性;AI活性只在开花前的8d内维持较高水平。根据研究得出结论:果聚糖的积累和利用是麦穗开花前糖代谢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品种穗粒数的差异是与穗中果聚糖代谢能力的差异密切相关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瑞昆  贾秀领  蹇家利  刘淑贞  鲁建立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的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以离体2~3h为测定RWL的适宜时间。否定了国外多年延用6~9hRWL作为指标的结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存东  曹卫星  
在综合小麦阶段发育生理生态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析了阶段发育与温光反应机理的关系,阐述了叶片发生的生态特征,讨论了阶段发育与器官发生的协调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