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5)
- 2023(6428)
- 2022(5171)
- 2021(4528)
- 2020(3567)
- 2019(7884)
- 2018(7432)
- 2017(13382)
- 2016(7459)
- 2015(7737)
- 2014(7290)
- 2013(7062)
- 2012(6377)
- 2011(5626)
- 2010(5380)
- 2009(4896)
- 2008(4670)
- 2007(3922)
- 2006(3342)
- 2005(2688)
- 学科
- 济(26553)
- 经济(26522)
- 管理(21895)
- 业(20680)
- 企(15601)
- 企业(15601)
- 方法(12493)
- 数学(11375)
- 数学方法(11291)
- 农(8828)
- 学(7930)
- 环境(7677)
- 财(7234)
- 贸(7151)
- 贸易(7151)
- 易(6985)
- 中国(6863)
- 业经(6503)
- 农业(6123)
- 技术(5440)
- 划(5122)
- 务(4484)
- 财务(4481)
- 财务管理(4477)
- 产业(4336)
- 企业财务(4253)
- 地方(4194)
- 制(4164)
- 银(4057)
- 银行(4009)
- 机构
- 学院(106786)
- 大学(106312)
- 济(41431)
- 经济(40790)
- 管理(39356)
- 研究(38908)
- 理学(35389)
- 理学院(34961)
- 管理学(34232)
- 管理学院(34075)
- 农(32759)
- 科学(29138)
- 中国(26935)
- 农业(26535)
- 业大(25964)
- 京(22046)
- 所(21474)
- 研究所(20356)
- 农业大学(17980)
- 中心(17402)
- 财(16414)
- 江(14505)
- 业(14014)
- 室(13974)
- 省(13940)
- 财经(13882)
- 院(13834)
- 科学院(13734)
- 实验(13346)
- 北京(13223)
- 基金
- 项目(84283)
- 科学(65235)
- 基金(62752)
- 家(59784)
- 国家(59322)
- 研究(50490)
- 科学基金(49236)
- 自然(35569)
- 自然科(34768)
- 自然科学(34748)
- 自然科学基金(34171)
- 基金项目(34138)
- 省(33641)
- 社会(33486)
- 社会科(31889)
- 社会科学(31877)
- 划(29019)
- 资助(23983)
- 教育(21798)
- 计划(19777)
- 重点(19595)
- 创(18280)
- 科技(18126)
- 发(18076)
- 科研(17364)
- 部(17213)
- 创新(17202)
- 业(17170)
- 编号(16684)
- 农(15446)
共检索到138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秋金 洪涌 肖清铁 林瑞余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麦,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看麦娘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78.0%,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理的看麦娘株高、SOD活性、PAL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长,刺激叶片SOD、POD、PAL活性提高,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晴 高丹美 李慧 刘守伟 周新刚 吴凤芝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小麦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是小麦间作西瓜减缓西瓜病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超 胡跃高 钱欣 任长忠 林叶春 郭来春 王春龙 曾昭海
以白绿11号和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0、60、90和120kg/hm2)对绿豆‖燕麦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燕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间作系统比单作系统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0%。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氮素吸收率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施氮或施氮量较低时,燕麦与绿豆间作通过种间氮营养互补机制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土地当量比(LER)、生物产量及氮积累量;高氮肥量和种间互作使作物发生氮素"奢侈吸收",且高氮条件下,豆科固氮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发生"氮阻遏"。
关键词:
绿豆 燕麦 生物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丛丛 刘守伟 吴凤芝
以黑龙江省的14个小麦品系和山东省的3个小麦品系为供体,以西瓜为受体,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根长、胚轴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化感效应(SE)表明,东农125和东农08-8013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促进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6.25%和20.28%。龙幅9和龙幅17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86%和0.61%。东农125和东农08-8013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和全株干重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处理后的第14天和21天,其株高、鲜重和干重...
关键词:
小麦 西瓜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悟生 刘东华 李毅 郭希铭 郭淑华
以50keVFe+和Cu+注入绿豆种子,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观察、分析低能重离子的注入对绿豆种子细胞形态的影响及注入离子的穿透能力。结果表明,Fe+和Cu+注入后的种皮表面细胞壁角质层被破坏,细胞表面呈现出许多孔洞;剥去种皮的子叶和胚根表面,细胞壁明显塌陷;注入离子可穿过种皮,进入胚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鹏伟 张达斌 王峥 曹群虎 鱼昌为 李婧 曹卫东 高亚军
【目的】研究不同豆科绿肥品种养分累积规律及其盛花期翻压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出最佳的绿肥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了夏季裸地休闲(对照)以及种植大豆、长武怀豆、绿豆4个处理,分析了3种豆科绿肥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动态,比较了其盛花期的养分还田量,并对3种豆科绿肥翻压后后茬小麦养分吸收量和籽粒产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长武怀豆和大豆干物质和养分累积相对较快,翻压前两者干物质和养分累积量明显高于绿豆。2)与对照相比,种植并翻压长武怀豆和大豆能显著提高小麦地上部N、P、K吸收量和籽粒产量。3)种植并翻压绿豆的后茬小麦基本苗和返青期总茎数明显降低,因而最终导致绿豆...
关键词:
豆科绿肥 冬小麦 产量 干物质 养分累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野 王巧兰 耿明建 郭再华 赵竹青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talamic acid(NPA)、2,3,5-triiodobenzoic(TIBA)、Anthracene-9-carboxylic acid(A9C)及Niflumic acid(NIF)对ET8和ES8苹果酸分泌的影响。【结果】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0、25、50和100μmol·L-1)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IAA 苹果酸 阴离子通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新 牟其芸 林于凯
为了评价外源ATP对Cd胁迫下绿豆根生长的保护作用,对绿豆细胞死亡程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及根中O2.-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TP(400μM)缓解了Cd(10μM)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了Cd诱导的根尖的细胞死亡。Cd诱导的根的生长抑制部分原因是由于Cd抑制细胞间质O2.-的水平。ATP处理对于Cd胁迫下细胞间质O2.-的水平有提升效果。因此,外源ATP可能通过维持Cd胁迫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而表现出其保护作用。
关键词:
ATP Cd胁迫 根 超氧阴离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玉玲 杨世杰 张蜀秋
用微注射法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 (GA3 )引入开花后 30 d的大豆种子幼胚的 2片子叶中间的质外体空间 ,同时给叶片饲喂 14 CO2 ,以种皮和子叶中放射性强度来比较分析 GA3 对同化物卸出的影响。分析了种皮和子叶中的酸性转化酶活性 ,发现 GA3 1× 10 -5mol.L-1使种皮中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而子叶中酶活性降低 ,从而促进种皮同化物的卸出和向子叶的分配。实验结果还表明 ,引入 GA3 影响了种子内源脱落酸 (ABA)水平 ,而且子叶中的 ABA含量变化和同化物积累相关 ,GA3 1× 10 -5mol.L-1使子叶中 ABA水平上升 ,伴随总糖、蔗糖和蛋白质的积累增加 ,GA...
关键词:
大豆 赤霉素 脱落酸 转化酶 同化物卸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勇 黄小芳 丁万隆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器官,研究根系分泌物对明确植物和外界环境的互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相关研究报道,从根系分泌物组成、产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 微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文钰 樊高琼 任万军 王竹 于振文 余松烈
为探明烯效唑对小麦的增产机理,通过常规田间试验和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条件下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叶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提高了根系活力,使根系对32P的吸收强度增加了20.2%,并大量分配给分蘖,比对照提高了5.7倍。叶面积显著增加,光合能力增强,单株对CO2的同化力提高了25.9%,14C同化物分配给根系和分蘖节的比例提高。生育后期,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强,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烯效唑的使用浓度以20mg·kg-1为最佳。
关键词:
烯效唑 小麦 根 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绿豆(Vigna radiata L.)属于医食两用作物,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已成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开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与大宗作物相比,绿豆的种质资源利用率较低,品种改良方法仍局限于常规育种手段,遗传研究进展缓慢,尤其是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绿豆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下,限制了绿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别从绿豆的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供中国绿豆科研工作者参考,并期望对提高国内绿豆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
绿豆 遗传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军民 王瑞斌 孟朝妮
【目的】明确绿豆品种间UV-B敏感性的差异与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累积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研究0.4W·m-2UV-B对两绿豆品种中绿-1和秦豆-20(PhaseolusraditusL.cv.Zhonglü-1andQindou-20)幼苗叶片DNA链内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的诱导形成及其光、暗修复,并对CPDs累积与绿豆UV-B敏感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品种绿豆幼苗经UV-B处理4d后,中绿-1叶片的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被抑制的程度明显低于秦豆-20,说明中绿-1对UV-B的敏感性低于秦豆-20。相应中绿-1叶片DNA中CPDs累积量和其形成能力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