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7)
2023(2289)
2022(1989)
2021(1967)
2020(1650)
2019(3689)
2018(3696)
2017(6420)
2016(4060)
2015(4592)
2014(4708)
2013(4640)
2012(4622)
2011(4260)
2010(4515)
2009(4361)
2008(4563)
2007(4395)
2006(3908)
2005(3643)
作者
(16128)
(13645)
(13523)
(12778)
(8619)
(6780)
(6163)
(5431)
(5132)
(5069)
(4643)
(4572)
(4522)
(4456)
(4367)
(4339)
(4136)
(4073)
(4040)
(3877)
(3603)
(3580)
(3545)
(3231)
(3117)
(3035)
(3032)
(3003)
(2979)
(2975)
学科
(13976)
经济(13950)
管理(10371)
(9000)
(7649)
企业(7649)
方法(6880)
(5950)
数学(5732)
数学方法(5572)
中国(3958)
(3831)
(3656)
(3645)
理论(2964)
业经(2660)
(2654)
银行(2633)
(2623)
贸易(2620)
(2546)
(2542)
(2501)
(2455)
金融(2454)
及其(2379)
(2262)
财务(2251)
农业(2243)
财务管理(2239)
机构
大学(64872)
学院(63381)
研究(26063)
(21722)
科学(20806)
中国(18677)
(18436)
经济(17804)
农业(17663)
管理(17248)
(16261)
业大(15109)
(15034)
研究所(14871)
理学(14244)
理学院(13939)
管理学(13302)
管理学院(13210)
中心(11725)
(11540)
农业大学(11273)
(10941)
(10228)
(10217)
技术(9823)
(9781)
实验(9293)
北京(9269)
科学院(9242)
实验室(8976)
基金
项目(41339)
科学(29507)
基金(28375)
(27914)
国家(27683)
研究(23129)
科学基金(21261)
(17341)
自然(16191)
自然科(15817)
自然科学(15801)
自然科学基金(15509)
(14922)
基金项目(14319)
资助(12965)
社会(12425)
社会科(11627)
社会科学(11622)
教育(10973)
计划(10874)
科技(10689)
重点(9863)
(8549)
编号(8462)
科研(8455)
(8305)
专项(8142)
(8083)
(8066)
(7912)
期刊
(22759)
经济(22759)
学报(22422)
(21001)
研究(16711)
中国(16244)
科学(15382)
大学(14905)
学学(14171)
农业(13821)
(8262)
(7581)
管理(7466)
教育(7187)
业大(6995)
农业大学(6206)
(5662)
(5246)
金融(5246)
技术(4983)
图书(4436)
中国农业(4395)
财经(4157)
统计(4059)
自然(3906)
科技(3726)
(3631)
自然科(3602)
自然科学(3602)
林业(3601)
共检索到102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振生  曹丽华  郑文明  黄丽丽  李振岐  
用210条随机引物对中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5个主要生理小种进行了RAPD分析,寻找到了2个条中29号特异性的RAPD标记。根据其中一个特异片段的测序结果,设计了特异PCR引物,成功获得了条中29号小种专化的SCAR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勃  郝保军  王保通  李强  李高宝  郭海鹏  王芳  康振生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R专化型标记。设计并合成SCAR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进行SCAR检测。【结果】引物S1271从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长度为320 bp的特异片段,该片段可作为条中32号的SCAR标记。从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了筛选到的SCAR标记。【结论】成功建立了条中32专化SCAR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家秀  李晓  李云鹤  何文凤  刘述英  涂建华  林永寿  罗怀海  
本文论述了1990~1994年,四川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异动态。5年来从全省小麦主产区和小麦条锈病常发区的91个县(市),从75个小麦品种(系)和200余个杂交后代材料上收集2018份夏孢子标样,鉴定和重复鉴定了503份标样。鉴定出主要生理小种有条中17号、19号、25号、29号、30号和31号等11个;生理类型有洛10Ⅱ—Ⅴ、洛13Ⅱ—Ⅻ、88-1、88—2等20个;变异类型10个。新发现的条中30和31号,将直接影响我省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海涛  郭玉华  王悦冰  刘太国  蔺瑞明  徐世昌  
Spaldings Prolific是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和国内外重要抗源。以含有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SpP及其轮回亲本Taichung29为材料,用目的基因所在2B染色体上8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发现用WMC441引物在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间稳定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经F2代群体162个抗、感单株检测证实,该片段位点与抗条锈病基因YrSpP连锁,遗传距离为10.9cM,确定WMC441为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标记,并可用于该基因的检测和辅助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菊  顾中量  郭方  肖文祥  张玉萍  李月秋  吉勇  
利用19个鉴别寄主对采自云南德宏、保山、大理、昆明、曲靖、昭通6个地州12个市(县)的小麦条锈病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明确的标样有72份,涵盖54个寄主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复杂,小种类型丰富,本研究共监测到18个小种或致病类型,分别是条中17、条中18、条中21、洛10-6、条中31、条中32、Hybrid 46致病类群(Hy-5、Hy-6、Hy-7、Hy-8)、水源11致病类群(水-1、水-3、水-4、水-5、水-10、水-11、水-12、水-14)。其中,条中32处于首位,出现频率为44.44%,其次为水-14,出现频率为16.67%;处于第三位的是水-4,出现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丽华  康振生  赵杰  黄丽丽  魏国荣  
 以210条随机引物,对目前中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优势菌系进行了RAPD片段的规模筛选,寻找到了条中31号、条中29号、条中23号、水源类型4个流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标记。此结果表明,通过寻找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片段,能够建立起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詹刚明  王建锋  王晓杰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探索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毒性演化关系及小种间的亲缘关系,以期寻找生理小种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进而揭示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毒性变异机制。【方法】采用鉴别寄主分析毒性法和TP-M13-SSR荧光标记技术,对12年来收集的21个菌系进行毒性鉴定,并对其夏孢子基因组DNA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毒性分析和SSR分析各将供试菌系聚为4个类群,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21。另外,13对SSR引物中有2对引物显示条锈菌生理小种存在重组现象。【结论】中国条锈菌生理小种毒性多样性丰富,但遗传分化较低,条锈菌夏孢子阶段的体细胞遗传重组可能为毒性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保通  李高宝  李强  王芳  康振生  
为掌握小麦条锈菌种群动态,2001-2005年对采自陕西省7市20个县(区)主栽小麦品种和后备小麦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菌标样1 101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01-2005年陕西省共监测到已知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26个,分别为条中22、23、26、27、28、29、31、32号,Hybrid46-4、5、6、7、8,水源11-1、2、3、4、5、6、7、8、10、11、12、13、14。其中条中31号以前的生理小种已成为次要小种或稀有小种,条中32号出现频率一直居各小种首位,成为绝对的优势小种;Hybrid46类群和水源11类群为绝对的优势小种类群,频率总和维持在90%左右,成为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保军  张勃  王保通  李强  李高宝  王芳  康振生  
【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1)小麦条锈菌流行菌系之间,无论是毒性特征还是DNA指纹特征,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二者并不相关;(2)AFLP聚类分析显示,水源11类群的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遗传上不属于同一个来源。【结论】新出现的致病类型很可能由较近的共同起源菌系进化而来;AFLP技术非常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分析,能客观揭示小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玉路  孙权  张春宇  崔娜  林凤  徐世昌  章振羽  高阳  徐晓丹  
【目的】了解59份美国西北部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分析其抗病基因的存在情况,为培育中国抗条锈病新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对大部分具有高温成株抗性的美国59份小麦品种(系)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抗性接种鉴定,利用与当前有效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Yr10、Yr15、成株抗性基因Yr18、高温成株抗性基因Yr3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抗性鉴定表明,Expresso、02W50076、ACS52610、WA008012、WA008018等5份材料苗期与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朝月  王凤涛  郎晓威  冯晶  李俊凯  蔺瑞明  姚小波  
【目的】培育和广泛应用抗病小麦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措施。由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群体中毒性变异频繁,发生新生理小种常导致主栽品种抗病性‘丧失’,引发条锈病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我国主粮安全供给。本研究通过监测和评价已知抗条锈病基因对我国目前主要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抗性情况及变化,为抗条锈病基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室内,分别用小麦条锈菌强毒性流行生理小种CYR32、CYR33、CYR34和弱毒性生理小种CYR17对103份抗条锈病基因载体品系接种,鉴定苗期抗病性;在条锈病常发区域四川郫都区和甘肃清水县设置鉴定圃,田间人工接种条锈菌CYR32、CYR33和CYR34小种的混合菌株,在湖北襄阳鉴定圃自然接种气传菌源,鉴定抗病基因载体品系的成株抗病性。按照0—4级侵染型分级标准调查抗病基因载体品系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病表型级别。【结果】在86份全生育期抗病基因载体品系中,仅含有Yr5、Yr15和Yr45的载体品系全生育期高抗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其他品系苗期均‘丧失’了对条锈菌3个高毒性小种的抗病性,但其中30个品系如CN19(Yr41)、AUS 28183(Yr47)和CH223(Yr50)保留了成株期对条锈病的抗性。在14份成株抗性类型的载体品系中,Yeoman(Yr13)、RL 6077(Yr46)、PI 183527(Yr52)、Louise(Qyrlo.Wpg-2BS)、RIL 65(Yr36)、PI 178759(Yr59)和PI 192252(Yr62)中抗至高抗条锈病;成株期具有2个(S112)或3个(S113)温敏微效基因载体品系中抗条锈病,而仅含一个微效基因的载体品系S111中感条锈病。【结论】在所鉴定的具有单个或多个全生育期抗条锈病基因的品系中,仅有Yr5、Yr15和Yr45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具有全生育期抗性,但其中34.9%全生育期抗性类型品系仍保留了成株期抗锈性;小麦成株抗条锈病基因和全生育期抗病基因组合能提供较稳定持久的抗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保通  康振生  李高宝  李强  王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巩文峰  宛琼  马占鸿  
目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29、CY31、CY32和CY33已成为我国很多小麦产区的优势流行小种,为明确这4个小种间亲缘关系及其与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CY29、CY31、CY32和CY33的基因组DNA进行了AFLP标记分析,并与这4个生理小种的毒性分析相比较。结果表明:AFLP分析和毒性分析各将4个生理小种分为2个类群,两者的相关系数r=0.014。4个生理小种AFLP分析遗传多样性高于毒性分析遗传多样性,生理小种间遗传相似度较高,但两者相关性极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艳丽  蔺瑞明  张建周  王建华  孙建锋  徐世昌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鉴别寄主维尔的抗条锈病基因及其遗传特点,建立与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将病菌小种监测和抗病性分析提高到基因水平。【方法】由维尔为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含有小麦重要抗条锈基因YrVir1的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Vir1,用小麦条锈菌单胞菌系2E16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Vir1、轮回亲本Taichung29及其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分析;选用YrVir1所在2B染色体上的141对引物对近等基因系和轮回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结果】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Vir1对2E16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引物Xbarc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占军  蔺瑞明  徐世昌  李在峰  万安民  马峙英  
目的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对条锈菌(PST)菌系CYR27的抗性谱进行遗传分析,并运用微卫星技术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中的抗条锈性基因进行标记。方法将Taichung296/Lee与Taichung2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采用SSR技术,利用抗性供体Lee中含有目的基因Yr7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选用Yr7所在的2B染色体上88对和Yr22、Yr23所在4D、6D染色体上22对SSR引物,对供试的Taichung296/Lee、Taichung29和Lee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