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0)
2023(16000)
2022(13837)
2021(12959)
2020(10767)
2019(24531)
2018(24304)
2017(47435)
2016(25811)
2015(28783)
2014(28510)
2013(28197)
2012(25891)
2011(23535)
2010(23439)
2009(21494)
2008(20996)
2007(18697)
2006(16649)
2005(14225)
作者
(76582)
(64332)
(63338)
(60392)
(40342)
(30765)
(28536)
(25171)
(24258)
(22659)
(21591)
(21390)
(20093)
(20058)
(19726)
(19575)
(19417)
(18977)
(18327)
(18122)
(16222)
(15582)
(15523)
(14704)
(14490)
(14296)
(14136)
(14056)
(13057)
(12732)
学科
(102401)
经济(102268)
(78754)
管理(72158)
(56466)
企业(56466)
(49241)
方法(44536)
数学(39264)
数学方法(38827)
农业(32554)
(26192)
中国(26069)
业经(25947)
(21554)
(21353)
地方(20561)
(20019)
贸易(20013)
(19487)
(16744)
技术(16465)
环境(15908)
(15566)
银行(15502)
(15496)
财务(15430)
财务管理(15402)
(15151)
(14769)
机构
学院(368530)
大学(365745)
(148229)
管理(147017)
经济(145154)
理学(128553)
理学院(127192)
管理学(125030)
管理学院(124392)
研究(124201)
中国(92554)
(83027)
科学(79561)
(76414)
(65405)
业大(64977)
农业(64566)
(63370)
研究所(58085)
中心(57360)
(53488)
财经(52635)
(48195)
北京(47504)
(46805)
师范(46295)
(43888)
经济学(43160)
(42919)
农业大学(41133)
基金
项目(257583)
科学(201473)
基金(187004)
研究(184748)
(165038)
国家(163623)
科学基金(139319)
社会(116327)
社会科(109974)
社会科学(109946)
(101345)
基金项目(99836)
自然(92248)
自然科(90091)
自然科学(90067)
自然科学基金(88473)
(85228)
教育(82931)
资助(76199)
编号(75798)
成果(60135)
重点(57285)
(56392)
(55536)
(53551)
课题(50896)
创新(49928)
科研(49218)
计划(47599)
国家社会(47508)
期刊
(162400)
经济(162400)
研究(103779)
(82253)
中国(67086)
学报(65205)
科学(57386)
农业(55543)
管理(48745)
大学(48613)
(46662)
学学(46408)
教育(34827)
(34667)
金融(34667)
业经(32239)
技术(28790)
(26969)
经济研究(24568)
财经(24442)
问题(22420)
(20830)
(19578)
科技(19094)
业大(18434)
理论(17473)
技术经济(17431)
图书(17101)
现代(16434)
世界(16263)
共检索到528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邦熹  王雅鹏  
通过建立供给需求方程分别测度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在此基础上,对农户的长短期消费者福利效应和生产者福利效应进行有效测度并比较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之前与实施之后所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作为主粮之一,小麦供给和需求均缺乏弹性,其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值分别为0.461 5、-0.387 2和-0.173 1。2农户福利明显受到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影响,该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户福利的增加;具体而言,它带给农户的福利变化以生产者福利为主,且其福利变化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基本一致。基于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构建小麦最低收购价价差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婧  曹宝明  李宁  
自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来,国家实施了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与此同时,以化肥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对农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着盲目、过量施用而导致化肥施用强度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粮食流通中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典型托市收购政策为例,探索政府托市收购对化肥施肥强度的影响。利用199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阐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三重差分、事件分析等估计方法,着重分析该政策实施如何影响小麦化肥施用强度的问题,并联系中国的农地制度背景,进一步分析农地权属构成对该政策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促使种植户在增产的目的之下提高了化肥施用强度,且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效应;(2)同时,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受到了农地权属构成的调节,表现为自有农地比重增加会弱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租赁农地比重增加会强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3)在这一调节作用之下,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与种植面积呈现出了U型关系。本文对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效应的评估和阐释,对探求农业经营规模背景之下协调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杨洋  张世龙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9—2019年中国14个小麦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SBM模型对小麦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小麦主产省份生产效率整体上偏低,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前小麦主产省份的生产效率均呈下降态势,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后小麦主产省份的生产效率呈稳定波动变化态势,但政策执行省份和非执行省份的生产效率有明显差异,前者呈上升态势,后者呈下降态势。在双重差分方法的因果识别下,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引入竞争性政策、排除省份宏观经济发展因素和安慰剂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普蓂喆  
本文以小麦为例,从消费者、生产者、私人粮企、政府等多个角度分析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社会福利影响,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初期达到了社会效益和参与主体效益双赢的局面,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生产者、私人粮企和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害。基于此,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功过兼有,目标价格制度也存在一定不足,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应谨慎渐进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青青  胡亚光  
近些年来,国内粮食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趋于弱化,不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供需宽松、库存高企、国内外粮价倒挂、供需结构错配、收购主体异质性以及收购行为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相机抉择的粮食产业政策、加大粮食加工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馨乐  胡迪  杨向阳  
本文基于政策目标这一考察视角,结合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选择以小麦为例评估可能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初始"保供给"目标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粮食产量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政策执行的常态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逐渐成为该项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2)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初始阶段,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粮食生产成本低速增长条件下,产量和收益目标得到有效均衡;(3)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最终依赖于单产,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增加和粮食生产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政策增收边际效应递减甚至消失,产量和收益目标矛盾性逐渐显现。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聚焦于回归政策初始目标,逐步降低最低收购价格,着重建立健全和加强配套措施,保障粮食种植户利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认知度、对托市价标准的高低评判总体偏低。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下,大规模营粮户趋向于扩大产能与提高储量,而较小规模营粮户则相反,总体呈现储粮量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较大规模营粮户在售粮地点就近化、售粮时期集中化、售粮方式便捷化上显著高于其他营粮户。伴随不同规模营粮户储售粮行为趋异,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增收效应也随农户营粮规模的扩大而渐次增大,但增幅偏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晨  宣烨  
“优粮优价”是增加优质粮食有效供给,更高层次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优粮优价”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构建“充分统计量”模型,基于2016~2021年粮食市场交易数据,实证估计了市场化收购中质量变化对市场价格的边际影响,并据此测度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优粮优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最低收购价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化收购中的“优粮优价”效应;二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市场化收购中的“优粮优价”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三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在2018年前对市场化收购未发挥“优粮优价”效应,但在2018年后却产生了明显的“优粮优价”效应。据此,文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多渠道助力“优粮优价”,统筹并举强化两类收购质量导向,重质保量稳步推进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丰  胡舟  
本文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主产区稻农的供给行为模型。采用GLS法对2004-2014年稻谷主产区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三个品种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考察了农业种粮成本上升时的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对主产区稻农的种植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类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抑制了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洁  张照新  徐欣  
粮食最低收购政策运行两年来,在粮食市场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为例,对河南省两年来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效果、存在问题和影响等进行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姗姗  龙方  
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一项重点,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小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我国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整体偏低,需提高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保护小麦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模型的因果识别下回归结果显著,即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了粮农的增产增收协调指数,且经过稳定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对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应增强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弹性,采取渐进式改革实现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双目标的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满德  严西南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稳定生产者预期、保护和调动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DEA-Malmquist方法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其改革调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小麦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策的改革调整总体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年际波动较为明显。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稳预期、稳信心功能和对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增强政策弹性和实施灵活性,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政策改革调整时要注重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种粮基本收益,防范对粮食生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冲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  韩一军  付文阁  
为了估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利用2009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0日小麦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通过将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引入GARCH模型,实证研究政策对平抑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并从政策执行区和非执行区的视角比较政策在不同地区维护小麦市场价格稳定方面的效果,对模型结果和价格传导路径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对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并通过期现货市场间的联系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但政策对期货价格波动的作用方向则相反;政策在平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