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2)
- 2023(4966)
- 2022(4454)
- 2021(4121)
- 2020(3685)
- 2019(8324)
- 2018(8252)
- 2017(15303)
- 2016(8942)
- 2015(10114)
- 2014(10207)
- 2013(10173)
- 2012(9472)
- 2011(8605)
- 2010(9036)
- 2009(7985)
- 2008(8345)
- 2007(7275)
- 2006(6372)
- 2005(5521)
- 学科
- 济(35071)
- 经济(35036)
- 管理(27258)
- 业(27010)
- 企(23619)
- 企业(23619)
- 方法(18234)
- 数学(15854)
- 数学方法(15642)
- 财(11155)
- 学(9406)
- 农(8565)
- 务(8294)
- 财务(8269)
- 财务管理(8253)
- 企业财务(7907)
- 中国(7725)
- 业经(7183)
- 制(6693)
- 理论(6459)
- 贸(5779)
- 贸易(5777)
- 地方(5760)
- 农业(5757)
- 技术(5728)
- 易(5543)
- 划(5390)
- 银(5351)
- 银行(5289)
- 策(4941)
- 机构
- 大学(135426)
- 学院(133346)
- 研究(48301)
- 济(47846)
- 管理(47674)
- 经济(46793)
- 理学(41885)
- 理学院(41269)
- 管理学(40149)
- 管理学院(39933)
- 中国(34270)
- 科学(34119)
- 农(32595)
- 京(29192)
- 所(27258)
- 业大(26582)
- 农业(26324)
- 研究所(25271)
- 财(22718)
- 中心(20748)
- 江(20730)
- 财经(18353)
- 范(18123)
- 北京(17890)
- 师范(17851)
- 农业大学(17607)
- 经(16684)
- 院(16632)
- 省(16618)
- 州(16109)
- 基金
- 项目(92950)
- 科学(72268)
- 基金(67846)
- 家(62662)
- 国家(62152)
- 研究(60595)
- 科学基金(51240)
- 省(37343)
- 社会(37308)
- 自然(36562)
- 基金项目(36449)
- 自然科(35748)
- 自然科学(35734)
- 社会科(35317)
- 社会科学(35304)
- 自然科学基金(35125)
- 划(32341)
- 教育(29398)
- 资助(27895)
- 编号(22469)
- 重点(21866)
- 部(20501)
- 计划(20110)
- 创(19549)
- 成果(19144)
- 发(18930)
- 科研(18567)
- 创新(18291)
- 科技(17874)
- 业(16993)
共检索到192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宣亚南 吴源英 贾高峰 颜景义 张荣铣
在小麦旗叶展开后至成熟期间,用尿素处理小麦植株,结果表明:在开花、灌浆前施用尿素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对下部叶片的作用尤为明显),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叶源量,从而提高千粒重和穗粒重。统计分析表明:叶源量与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千粒重和穗粒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叶源量是叶片光合特性的综合性诊断指标。
关键词:
小麦,旗叶,叶源量,氮素调控,穗粒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松洁 王文静 宋家永 阎耀礼 夏国军 罗毅
以大粒小麦兰考 86 (79)、中粒小麦豫麦 4 1号为材料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大粒品种灌浆期叶片叶绿素、总糖、全氮含量高 ,光合强度大 ,茎鞘中总糖、全氮含量高 ,但下降快 ,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 ,后期氮素相对缺乏 ;粒重增长快 ,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高 ,变化平稳 ,不受子粒积累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后期灌浆不充分 ,子粒饱满度差 ,子粒中GA3/ABA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旗叶与子粒中GA3/ABA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大粒品种 源库关系 穗粒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利 米国华 张福锁
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衰老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间的光合特征及氮肥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绿熟型小麦莱州953具有后期光合强度高、叶绿素和绿叶面积下降缓慢、后期籽粒形成比例高等特征。氮素可提高小麦生育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面积,减缓光合速率和叶绿素下降速度,延缓光合能力的下降。氮素对莱州953的调节作用比鲁麦14显著。
关键词:
小麦 衰老类型 氮素调控 光合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松洁 王文静 陈时良
以大粒小麦新品系兰考 86 (79) (源限型 )、豫麦 18号 (库限型 )和大穗小麦新品系黄 812 4(源库互作型 )为材料 ,对其生理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源限型和源库互作型品种“源”的形成和发展较库限型品种更为合理 ,其光合势大 ,叶面积持续时间长 ,光合生产率高 ,叶片光合性能强 ,粒重增长快 ,穗部性状优良 ;子粒灌浆速度前期增加快 ,后期下降平缓 ,粒重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库限型品种这种相关关系不明显。叶片对源限型品种、叶鞘对源库互作型品种、茎秆对库限型品种子粒增重贡献较大
关键词:
小麦 源库关系 生理特点 穗粒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连杰 田奇卓 李娜娜 王树亮 刘国伟 裴艳婷
采用剪摘叶片、包穗方法研究了4个冬小麦品种开花期不同光合源构成及其对穗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不同光合器官占总绿色面积的比例为:叶片49.82%~55.27%,茎鞘24.76%~30.83%,穗部19.11%~21.68%;4个品种非叶器官绿色面积与叶片面积的比例依次为1.00∶1,1.01∶1,0.81∶1和0.96∶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不同光合器官对穗粒重的贡献率分别为:叶片37.62%~55.49%、茎鞘23.78%~31.72%、穗部20.73%~30.65%,不同穗型品种比较,大穗型品种的茎鞘和穗部贡献率均大于多穗型品种,而叶片的贡献率则相反;不同叶位叶片的贡献率为: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平 郭天财 刘胜波 朱云集 王晨阳 王永华
以超高产小麦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旗叶光合与水分利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大,超过一定的光强后反而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与豫麦49相比,兰考矮早八在较高光强下旗叶仍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
关键词:
冬小麦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 光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方竹 周广生
对大、中、小 3种不同粒型的 6个小麦品种主要营养器官的横切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维管组织对穗粒重贡献程度是维管束数量大于维管束面积 ,且维管束面积与粒重大小成正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 ,旗叶、旗下叶及茎、穗轴维管束数量可以作为“流”对生产力性状影响程度较大的鉴定指标。研究结果可以启示小麦育种工作者在进行外部性状选择时应结合植株解剖结构特征共同选育高产品种
关键词:
小麦 组织解剖 粒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郭嘉莲 万琳涛 徐林峰 丁明全 周伟
粒重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围绕粒重形成的遗传特征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如何高效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小麦单产是育种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围绕小麦粒重形成的构成要素、遗传特征、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遗传定位、籽粒质量形成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分子调控机制解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同时总结了以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对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全面阐明小麦粒重形成的调控机制,后续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瑞国 张敏 尹燕枰 王平 张体彬 顾锋 戴忠民 梁太波 邬云海 王振林
【目的】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进一步揭示其关系。【方法】试验选用多穗中粒(MM)型品种藁城8901(GC8901)和大穗大粒(LL)型品种山农1391(SN1391),设12gN·m-2(LN)和24gN·m-2(HN)2个氮肥处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色素含量、氮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抗衰老酶活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小麦开花后旗叶氮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量子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花后14d左右开始下降,光系统Ⅱ的最大...
关键词:
小麦 光合特性 抗氧化代谢 氮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磊 索全义 王金莲 刘景秀 李树凤
为了解氮肥调控下春小麦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在不同施氮量下,对小麦开花后非叶器官(包括旗叶鞘、穗下节间、芒及穗)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及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拔节期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各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并能有效延缓各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的降解,但不同施氮量之间对各非叶器官光合特性的影响有差异。从非叶器官光合特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看,适量氮肥的施用,提高了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 何建国 熊淑萍 马新明
针对专用小麦栽培的氮素合理利用问题,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能提高强筋小麦豫麦34、中筋小麦豫麦49旗叶的GS和GOGAT活性,硝态氮(NO3--N)则能提高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的GS和GOGAT活性。施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NH2-N)有利于提高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而NO3--N则不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GS活性呈正相关。NO3--N可提高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NH2-N能提高中筋小麦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雪霞 王姣爱 党建友 王秀斌 张定一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的穗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穗结实粒数相近,粒重和品质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的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3个小麦品种不同小穗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千粒重、粒重、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评价值和软化度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分布,第1粒位、第2粒位和第3粒位的粒重及品质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第1粒位和第2粒位的粒重相近,都高于第3结实粒位;第2粒位增产潜力较大,是粒重变化的主要因素;临优2018和临优2069第2粒位,临优145第1粒位的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和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海 刘海俊 柳伟哲 舒国平 焦学磊 刘晓英 徐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可控环境中满足灌浆期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光密度。[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试验材料,自然光照+自然春化为对照(CK),设置人工光照(650μmol·m-2·s-1)+自然春化(T1)、人工光照(500μmol·m-2·s-1)+自然春化(T2)、人工光照(650μmol·m-2·s-1)+种芽春化(T3)、人工光照(500μmol·m-2·s-1)+种芽春化(T4)4个组合处理,研究了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对光密度与春化方式的光合响应。[结果]T1、T2、T3和T4处理的千粒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