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3)
2023(12779)
2022(11290)
2021(10519)
2020(8782)
2019(20334)
2018(20321)
2017(38938)
2016(21524)
2015(24215)
2014(24193)
2013(23808)
2012(21726)
2011(19630)
2010(19501)
2009(18181)
2008(17756)
2007(15502)
2006(13614)
2005(12206)
作者
(63565)
(53018)
(52685)
(49891)
(33437)
(25400)
(23682)
(20731)
(20111)
(18808)
(17913)
(17798)
(16738)
(16707)
(16313)
(16118)
(15925)
(15777)
(15032)
(14919)
(13132)
(12919)
(12711)
(11889)
(11793)
(11750)
(11726)
(11606)
(10719)
(10438)
学科
(81967)
经济(81849)
管理(67560)
(61434)
(52404)
企业(52404)
方法(38095)
数学(32490)
数学方法(32127)
(23358)
(22111)
中国(20328)
业经(19574)
(18935)
(18877)
环境(17138)
地方(16027)
(14789)
财务(14722)
财务管理(14693)
(14441)
贸易(14431)
农业(14415)
(14292)
(14182)
理论(14139)
(14038)
企业财务(13933)
技术(13537)
(13264)
机构
大学(308427)
学院(306198)
管理(121816)
(118464)
经济(115782)
理学(105797)
理学院(104603)
管理学(102842)
研究(102588)
管理学院(102300)
中国(74824)
(66155)
科学(65507)
(55965)
(53076)
(52050)
业大(49229)
研究所(47562)
中心(45789)
财经(44591)
(44492)
农业(41729)
北京(41602)
(40432)
(39309)
师范(38956)
(37177)
(35877)
经济学(35050)
财经大学(33213)
基金
项目(213902)
科学(167354)
基金(155105)
研究(154444)
(136377)
国家(135285)
科学基金(115447)
社会(96274)
社会科(91169)
社会科学(91144)
(83845)
基金项目(82677)
自然(76408)
自然科(74530)
自然科学(74512)
自然科学基金(73153)
(70640)
教育(69990)
资助(63536)
编号(62508)
成果(50686)
重点(47826)
(46734)
(44825)
(44517)
课题(43027)
创新(41592)
(41148)
科研(41080)
教育部(39735)
期刊
(129195)
经济(129195)
研究(88747)
中国(57974)
学报(52721)
(48688)
科学(47149)
管理(44881)
(42947)
大学(39210)
学学(37033)
农业(33391)
教育(32580)
技术(25570)
(23721)
金融(23721)
财经(21595)
业经(20839)
经济研究(19675)
(18323)
(17534)
问题(16931)
科技(15892)
图书(15891)
理论(15397)
(14969)
技术经济(14440)
实践(14190)
(14190)
现代(13833)
共检索到441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立元  茹振钢  
对强光、高温环境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及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连续测定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CO2浓度变化,计算1日内旗叶Pn与这些主要环境因子变化的相关程度推断旗叶光合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强光、高温天气条件下,制约旗叶光合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是PAR,其次是RH和空气CO2浓度。小麦旗叶光合日变化分为RH限制型、RH-CO2浓度限制型、PAR-RH限制型和PAR限制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俊涛  屈平  刘桂茹  肖凯  
在田间水、旱处理条件下 ,比较了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分析了供试品种抗旱性与开花期旗叶的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 (Pn)无明显差别 ;而在旱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gs)差别很大 ,幅度分别在 7~ 2 3μmol·m- 2 ·s- 1、 5 9 5~ 98 2mmol·m- 2 ·s- 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 33、河农 85 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 ;冀麦 32 35、中麦 9号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受到很大抑制 ,可能是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 ;昌乐 5号、温麦 6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朱旭彤  周广生  
光合作用是作物高产的生理基础。关于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对籽粒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作用,前人已有较多报道。但以往的研究试验的品种有限,测定的旗叶生理指标较少,更没有系统分析旗叶光合生理指标与光合产物——叶片含糖量之间的关系。以湖北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和育成的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不同粒型品种旗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叶片含糖量的关系,可丰富小麦高产育种和栽培理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丽  肖凯  李雁鸣  
为揭示不同亲本组合的化杀型杂种小麦旗叶光合优势形成的生理基础,对杂种小麦1F1和2F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1和2F1旗叶光合速率在旗叶衰老后期都高于亲本和对照,在全展初期则优势不显著或不具优势;1F1和2F1旗叶的叶源量均高于亲本和对照,但优势来源不同,1F1的优势起因于其叶片光合功能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延长,2F1的优势则由叶片光合功能期延长和光合速率提高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莹  
对在华北地区推广的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的解剖结构及光合速率日变化作了研究。新老品种相比 ,旗叶叶肉细胞环数增多 ,叶肉厚度逐渐增大 ,细胞层数增多 ;新品种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较轻 ,且利用弱光能力增强。研究表明 ,现品种抵抗光伤害的能力较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小娟  蓝岚  李雁鸣  肖凯  
在旗叶一生中,各供试双端体材料叶绿素含量均于叶片全展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染色体臂1BL,2BL,6BL,7BL,2BS和7BS对叶绿素含量有正效应;1BS,3BS,4BS和5BS对其有负效应。光合能量转换参数Hill反应和光合磷酸化活力也随叶片衰老进程逐渐降低,总的来看,染色体臂1BL,7BL,1BS,4BS,5BS和6BS对上述参数有负效应;2BL,6BL,2BS和3BS对其有正效应。各供试材料光合能量转换参数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片老化后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牟会荣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目的】研究长期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58、扬麦11、南农9918和南农02Y393等4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材料,从拔节至成熟期进行遮光22%和33%处理。【结果】灌浆前中期,遮荫对较耐荫的品种扬麦158和南农02Y393旗叶SPAD(Soil-PlantAnalysesDevelopment)值无显著影响,而降低不耐荫品种扬麦11和南农9918的旗叶SPAD值,但遮荫显著提高了灌浆后期小麦旗叶SPAD值。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与干物质积累量,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  贾志宽  韩清芳  杨万忠  杨宝平  丁瑞霞  杨海迪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建立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合理水肥管理模式。【方法】2011-2012年,以长旱58为供试材料,设置水分(W)和肥料(Y)2个因子,其中水分包括不灌水、低灌水量、中灌水量、高灌水量4个水平,肥料包括不施肥、低肥、中肥、高肥4个水平,共16个处理,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其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生物量。【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肥料,各施肥水平下,旗叶Pn、Gs、Tr与水分呈正相关。不论在何种水肥组合处理中,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冬小麦旗叶Pn、Gs、Tr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征宏  邓西平  刘立生  赵紫平  
【目的】研究干旱对小麦旗叶光合产物供应能力的影响,揭示小麦抗旱高产的生理机制,为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及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以旱地冬小麦品种长武134(抗旱性强)和水地冬小麦品种陕253(抗旱性弱)为试材,以适宜水分处理为对照(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研究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对不同冬小麦旗叶光合产物供应速率(净光合速率和蔗糖合成能力)和供应持续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缩短了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其中长武134降幅较小,净光合速率较高;干旱处理提高了冬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风华  居辉  欧阳竹  
采用人工模拟干热风方法,对灌浆期冬小麦进行重度干热风(重)、轻度干热风(轻)和无干热风(CK)平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重度干热风对旗叶光合速率(A n)、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胁迫指数(SI)为0.88,0.68,0.83,轻度干热风对A n、T r和G s的SI为0.32,0.19,0.39;在重-轻-CK 3个梯度上,G s-A n和G s-T r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轻干热风对胞间CO2浓度(C i)无显著影响,重干热风下C i显著升高。综合分析认为:轻、重干热风对灌浆期旗叶光合蒸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重干热风抑制作用要显著强于轻干热风;干热风引起气孔部分闭合G s减小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孙宏勇  张喜英  陈素英  裴冬  
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而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和CO2浓度。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非常有意义。试验于2006年3-6月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8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光照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浓度响应的特征参数,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瑞国  张敏  尹燕枰  王平  张体彬  顾锋  戴忠民  梁太波  邬云海  王振林  
【目的】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进一步揭示其关系。【方法】试验选用多穗中粒(MM)型品种藁城8901(GC8901)和大穗大粒(LL)型品种山农1391(SN1391),设12gN·m-2(LN)和24gN·m-2(HN)2个氮肥处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色素含量、氮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抗衰老酶活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小麦开花后旗叶氮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量子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花后14d左右开始下降,光系统Ⅱ的最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夏国威  
林冠是树木与大气环境进行交换的主要界面,同时也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冠层光合生产力是推动和支撑森林形成的原初动力,研究冠层梯度光合与呼吸作用对揭示树木生产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3年生、8年生和20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针叶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Chl(a+b))、比叶面积(SLA)、光合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和枝、干呼吸速率进行连续观测,比较了各冠层针叶生理和形态参数、光合特征和枝、干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各冠层最优环境因子,分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晓燕  汤亮  刘小军  曹卫星  朱艳  
【目的】准确预测区域小麦生产力,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定量评价、环境变化影响的评估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基于课题组研制的小麦生长模拟模型,探讨生长模型在区域化应用过程中升尺度连接的方法,进一步将模型与GIS相耦合,建立小麦区域生产力预测模拟模型;并以江苏省2000年小麦产量的区域模拟为例,借助GIS技术完成了气象、土壤特性、管理措施等模型基本输入数据的空间栅格化预处理,通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许多均质栅格,解决了研究区域内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实现了小麦生产力的区域模拟;并将江苏省内的栅格模拟产量空间变异图和平均模拟结果同实际产量变异和统计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模型模拟的产量空间分布图可以较好的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