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0)
2023(8894)
2022(8041)
2021(7660)
2020(6416)
2019(15068)
2018(15130)
2017(29154)
2016(16090)
2015(18113)
2014(18080)
2013(17965)
2012(16250)
2011(14587)
2010(14312)
2009(12944)
2008(12283)
2007(10405)
2006(8866)
2005(7471)
作者
(47554)
(39460)
(39139)
(37094)
(24986)
(18963)
(17664)
(15819)
(15001)
(14005)
(13403)
(13053)
(12292)
(12250)
(12122)
(12101)
(11943)
(11819)
(11088)
(11059)
(9989)
(9477)
(9427)
(8938)
(8879)
(8802)
(8786)
(8622)
(7998)
(7967)
学科
(59821)
经济(59754)
管理(44619)
(42188)
(35814)
企业(35814)
方法(30416)
数学(26367)
数学方法(26056)
(15296)
中国(14351)
(14340)
(14306)
业经(13127)
地方(12134)
理论(10683)
(10374)
农业(10238)
(10232)
贸易(10228)
(9913)
技术(9895)
环境(9667)
(9622)
财务(9564)
财务管理(9550)
(9181)
企业财务(9050)
教育(8732)
(8534)
机构
大学(224533)
学院(222818)
管理(91185)
(81344)
理学(80195)
经济(79429)
理学院(79307)
管理学(77871)
管理学院(77495)
研究(73476)
中国(51213)
科学(49832)
(47993)
(40720)
业大(38350)
(37670)
(35266)
研究所(34962)
中心(32710)
农业(32437)
(30365)
北京(30050)
财经(29234)
(28998)
师范(28702)
(26645)
(26447)
(25441)
技术(24634)
师范大学(23286)
基金
项目(162520)
科学(125878)
基金(116699)
研究(115535)
(103296)
国家(102447)
科学基金(86868)
社会(69660)
社会科(65886)
社会科学(65866)
(64603)
基金项目(63175)
自然(59249)
自然科(57839)
自然科学(57824)
自然科学基金(56767)
(54659)
教育(52553)
资助(48177)
编号(47326)
成果(37758)
重点(36187)
(34938)
(34020)
(34004)
课题(32228)
创新(31660)
科研(31585)
计划(31174)
大学(29918)
期刊
(83933)
经济(83933)
研究(61344)
学报(41323)
中国(37606)
(37065)
科学(36124)
管理(31870)
大学(29521)
学学(27898)
农业(26267)
(24952)
教育(24089)
技术(18471)
(14607)
金融(14607)
业经(14138)
(13730)
图书(13271)
财经(13149)
经济研究(12907)
科技(12296)
理论(11896)
实践(11251)
(11251)
业大(11205)
(10961)
问题(10917)
(10775)
技术经济(10374)
共检索到30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会杰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王春芳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冯新常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作楫  金先春  揭声慧  张玲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抗性或耐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朱华忠  郑建敏  蒲宗君  伍玲  
利用近年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对品种籽粒灌浆参数的差异性和品种表现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对四川小麦品种,在相对理想的栽培环境条件下,籽粒平均灌浆速率R,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R1、R2、R3是影响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R和R1的作用最大。在10份材料中,3个大粒型品种(川麦43、川麦42和川麦60)为本试验灌浆特性优良型品种,其特点是灌浆速度R快,最大灌浆速率Rmax大,且灌浆速率在灌浆中后期也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5003。品种来源:Ta1C7不育株×(豫麦25×郸选912)。特征特性:弱春性,熟期适中,耐寒性较强,茎秆坚韧抗倒。纺缍大穗,结实性强。中抗条锈、叶锈、叶枯,中感白粉、纹枯病,综合抗(耐)性较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年的检验报告表明:金丰3号自然风干的种子含水量11.4%,容重790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涂洋  朱华忠  郑建敏  刘泽厚  王琴  罗江陶  万洪深  伍玲  
【目的】研究早熟小麦品种川麦1247的灌浆特性和功能基因,可为今后四川盆地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盆地目前推广种植的早、中、晚3种熟性的高产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利用小麦 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川麦1247全生育期较四川大面积推广中熟品种提早4~5 d,较晚熟品种提早7 d。与其他品种相比,川麦1247的抽穗期较早,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且平均灌浆速率较高。从灌浆3个阶段来看,川麦1247的灌浆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较短,而灌浆渐增期、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较高。从不同熟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变化动态来看,早熟品种能持续保持较快的灌浆速度,且灌浆高峰的峰值高。利用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分型表明,川麦1247含光周期基因Ppd-D1a、春化基因vrn-A1、Vrn-D1a以及正向控制千粒重基因(TaSus2-2A、TaGASR-7A、TaGW2-6B、TaSus1-7B、TaGS1a和TaGS-D1a)的聚合效应可能是川麦1247在早熟、高产性状上表现优良的重要原因。【结论】川麦1247灌浆速率高,可以弥补灌浆期缩短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聚合早熟、高产相关优异功能基因资源。因此,川麦1247在当前生产上和早熟小麦育种中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明全  徐向阳  
以黄淮南片主产麦区广泛种植和新近育成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及最大灌浆速度均与百粒重、籽粒体积和籽粒最大体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灌浆持续期仅与饱满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供试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和最大灌浆速度,均以郑州853、陕农7859为最快,灌浆持续期最短,属晚花基因型品种;冀麦5418和徐州21的灌浆持续期最长,属早花基因型品种.还探讨了黄淮麦区南片小麦籽粒灌浆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丽娜  张雅雯  朱娅林  赵凌霄  
为了给区域性小麦高产栽培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选择河南省6个主栽小麦品种,用三次多项式方程对籽粒灌浆特性进行拟合,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与粒质量的关系,并探究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籽粒干物质最终积累量以郑麦0943最高,千粒质量达50.64 g,许科316千粒质量最低,仅为45.02 g;各个品种之间灌浆速率存在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但模型参数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千粒质量与最大灌浆速率(Vmax)、理论最大粒质量(W)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平均灌浆速率(V)、有效灌浆持续期(Se)、有效灌浆持续期平均灌浆速率(Vs)间的相关系数亦较高,这表明优化Vmax、W、V、Se、Vs等灌浆特征参数值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质量。籽粒产量以豫麦49-198最高,显著高于其他5个小麦品种。提高籽粒产量除有效增加籽粒质量外,还应与穗数、穗粒数相互协调,以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白度)、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新  袁振东  
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品种来源:84WR(21)-4-2×洛8912产量表现:2004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预试,平均单产5323.5kg/hm2,2004—2006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区试,平均单产4539.75kg/hm2。1999—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470.4kg/hm2。2003—2006年度示范种植,平均单产3618.9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洪亮  马瑞昆  刘恩财  贾秀领  侯立白  张全国  
以8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不同的供水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对供水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处理下籽粒千粒重差异显著,旱区和灌2水的节水区的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中期灌浆速率等均高于灌4水区,从而千粒重高于灌4水区。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的不同特性参数对供水反应不同,但灌浆阶段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粒重积累量的比例大体一致,约为0.21,0.61和0.18。说明参试品种的前中后期籽粒积累与灌水无直接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晓伟  王淑芬  王继忠  王辉  贾永国  
以中、晚熟小麦品种(系)为对照,对早熟高产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和子粒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高产小麦品种在子粒灌浆期较多地利用了花前贮藏的营养物质,对同化物的利用较协调;灌浆高峰来得迟,高峰峰值高;高峰出现后,灌浆速率下降稍快于中、晚熟类型小麦品种(系),但在花后35 d内,灌浆速率仍显著高于中、晚熟类型小麦品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朱旭彤  
以湖北省种植的11个大、中、小粒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t测验分析了3组不同粒重品种灌浆参数差异;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灌浆各阶段,不同品种类型的部分灌浆参数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灌浆持续期T、平均灌浆速率R、快增期灌浆速率R2和时间T2、缓增期灌浆速率R3和时间T3对粒重作用显著。除此之外,各阶段灌浆速率和时间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可通过选育高平均灌浆速率、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延长缓增期时间而提高粒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