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3)
2023(5813)
2022(5225)
2021(4804)
2020(4357)
2019(10431)
2018(10384)
2017(19964)
2016(11439)
2015(13231)
2014(13558)
2013(13778)
2012(13212)
2011(12189)
2010(12487)
2009(11762)
2008(12145)
2007(11141)
2006(9544)
2005(8529)
作者
(37916)
(32228)
(31970)
(30472)
(20225)
(15392)
(14557)
(12603)
(11952)
(11549)
(11025)
(10676)
(10304)
(10216)
(10209)
(10189)
(9931)
(9487)
(9328)
(9222)
(8258)
(7967)
(7910)
(7403)
(7273)
(7228)
(7228)
(7155)
(6739)
(6640)
学科
(49213)
经济(49161)
管理(28978)
(28966)
方法(25641)
数学(22756)
(22557)
企业(22557)
数学方法(22513)
(13822)
(12944)
(12172)
中国(11586)
(9477)
贸易(9477)
地方(9333)
(9161)
农业(9078)
业经(8927)
(8374)
(7853)
(7482)
财务(7462)
财务管理(7438)
理论(7334)
(7209)
银行(7159)
(7100)
金融(7097)
企业财务(6997)
机构
大学(179984)
学院(177360)
(69243)
经济(67687)
研究(64440)
管理(63020)
理学(54301)
理学院(53582)
管理学(52395)
管理学院(52069)
中国(46355)
科学(44011)
(41098)
(38865)
(35948)
农业(33221)
研究所(33169)
业大(32084)
(31412)
中心(29008)
(27606)
财经(25257)
北京(24285)
(24253)
师范(23945)
(22794)
(21902)
经济学(21745)
(21651)
农业大学(21424)
基金
项目(117286)
科学(89536)
基金(83736)
研究(79910)
(75614)
国家(75024)
科学基金(61104)
社会(48195)
(46472)
社会科(45508)
社会科学(45488)
基金项目(44429)
自然(41424)
自然科(40415)
自然科学(40392)
(40189)
自然科学基金(39674)
教育(37166)
资助(35195)
编号(32194)
成果(27349)
重点(27325)
(26164)
(25384)
计划(24275)
(23609)
科研(23234)
课题(22722)
创新(22239)
科技(21865)
期刊
(74167)
经济(74167)
研究(48047)
学报(37403)
(37325)
中国(32216)
科学(30896)
大学(25821)
农业(24874)
(24814)
学学(24497)
管理(19845)
教育(16603)
技术(14035)
(14013)
金融(14013)
(13963)
财经(12532)
经济研究(11604)
业经(11596)
(10945)
(10711)
问题(10556)
业大(9830)
技术经济(9085)
统计(8791)
图书(8659)
理论(8622)
(8429)
农业大学(8347)
共检索到25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少奎  殷贵鸿  唐建卫  韩玉林  李楠楠  李顺成  黄峰  王丽娜  张倩  高艳  
【目的】探讨亲本对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和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筛选出其特异引物,用于检测周麦23号的品种真实性。【方法】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340个SSR标记对周麦23号及其亲本周麦13号、新麦9号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解析亲本的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中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同时可以筛选到若干个周麦23号不同于任一亲本的引物,利用周麦23号的姊妹系、衍生品种对这些特异标记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择1-2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并利用黄淮麦区的主推品种周麦22号、济麦22、矮抗58、郑麦366等14份材料对最终筛选的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双亲周麦13号和新麦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俊  万洪深  杨武云  王琴  朱欣果  胡晓蓉  魏会廷  汤永禄  李朝苏  彭正松  周永红  
【目的】解析突破性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的遗传构成,探讨双亲川麦42和川农16对其高产特性的贡献。【方法】利用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的176个SSR和683个DArT标记对川麦104及其亲本进行分析,了解川麦104的遗传构成;根据已定位到的产量性状QTL,分析来源于双亲的染色体区段对川麦104产量相关性状的贡献。【结果】在川麦104的双亲具有差异的859个多态位点中(22个位点缺失),有522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来源于川麦42,315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来源于川农16;川麦104更多地继承了川麦42的遗传成分(60.8%);川麦104中来源于双亲的遗传位点在A、B和D基因组分布不同,来源于川麦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莉  韩芳  马守才  亓佳佳  陈蕴文  余欣欣  薛小雁  郑雅潞  张改生  牛娜  
为明确豫麦2号及其衍生系的遗传差异,将之更好地运用于育种工作,利用40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引物对豫麦2号及其近年来育成的参加黄淮麦区预试或区试的51个衍生品种(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40对SRAP引物在52份材料中检测出941个等位变异,其中具有多态性的266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28.27%,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出6.65个等位变异。2)SRAP引物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106 3~0.738 5,平均值为0.477 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恩年  晏本菊  唐宗祥  张洁  邹裕春  任正隆  
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收集到的四川省2001~2005年新育成的44个小麦品种进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谷蛋白亚基有10种,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合类型共有16种;在Glu-A1位点有2种等位变异,分别是Null和1;在Glu-B1位点有5种等位变异,分别是7+8、7+9、6+8、17+18和20;在Glu-D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分别是2+12、5+10和5+12。最最常见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是N,7+9,2+12和1,20,2+12,出现频率分别是15.9%和13.6%。得分为8分和6分的组合类型最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5%和25%,除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鑫  
为解析百农AK58和周麦18的遗传差异,利用表型数据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305个SSR标记进行分析,以期为小麦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方差分析表明,百农AK58和周麦18在株高、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穗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百农AK58在株高和单位面积穗数上明显优于周麦18。分子标记比较发现,305对SSR引物中有130对引物在百农AK58与周麦18之间扩增出差异带,多态引物比例达到42.6%。2个品种在A、B、D基因组存在差异的引物数基本一致,分别有34,37,37个,多态引物比例表现为B基因组(43.9%)>A基因组(37.1%)>D基因组(33.5%)。百农AK58和周麦18的遗传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炜  唐宗祥  符书兰  任正隆  
利用竹通大麦染色体上的引物218条对小麦SSR引物对小麦及其近缘种共22个材料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到39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这些引物可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出213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38~0.89,平均为0.57。NTSYS软件分析表明22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6~0.9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偃麦草、大赖草、黑麦均各自聚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有较高的吻合度。这表明:①SSR可以应用于小麦与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②SSR揭示的小麦与其近缘物种间的多态性高,可以用来鉴定小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云  李伯群  余国东  马强  高志宏  杨明  
渝麦13号是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渝麦1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渝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白度)、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会杰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王春芳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亓佳佳  韩芳  马守才  张莉莉  余欣欣  陈蕴文  毕晓静  史秀秀  牛娜  张改生  
【目的】了解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小偃6号对各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方法】利用63对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小偃6号及其子1代到子6代的80个衍生品种(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共有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百分比表示小偃6号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结果】63对SSR引物在81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为1~6,平均2.78个;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067 4~0.836 4,平均值为0.480 4;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21~0.931,平均值为0.66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启环  张弢  穆平  刘雪华  董春海  杨洪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及TaNHX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鲁原502和青麦6号2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测定2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DA含量、N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小麦耐盐基因TaNHX1在根部和茎基部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0 mmol/L以上浓度NaCl胁迫下青麦6号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鲁原502;低浓度NaCl胁迫对青麦6号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150 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新贤  章振羽  龙海  潘志芬  余懋群  白志川  
本研究以自育5个小麦稳定品系为材料,在温室中人工接种川麦42致病条锈菌突变菌株CM42-X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并连续2年在田间观察其对当前流行条锈菌混合小种(主要包括条中31、32、33,水源4、11)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品系"CD011鉴46"在2种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抗病性。以"CD011鉴46"为母本与感条锈病品种"川麦28"杂交,构建F1、F2代分离群体。遗传分析发现,"CD011鉴46"抗条锈病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暂被命名为YrJ46。该抗性基因可能来自"贵农19"或"绵阳91-305"。本研究结果将对"CD011鉴46"中抗条锈病基因YrJ46的有效利用、选育抗条锈病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殷贵鸿  李慧慧  夏先春  阎俊  郑天存  吉万全  何中虎  
【目的】利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解析了周8425B衍生品种的遗传结构,并鉴定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1个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和83个SSR标记分析周8425B及其50份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并利用关联分析定位抗条锈病基因。【结果】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67.6%,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周8425B对其衍生一代、二代和三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7.7%、63.6%和58.8%,在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8.7%、62.0%和59.4%。周8425B对其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万喜  乔岩  盖琼辉  
陇育4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0年以西峰20号作母本,中210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陇育4号2008-2010年甘肃省及国家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22.50~4089.45 kg/hm2,比统一对照增产13.39%~6.05%,增产差异极显著,3年增产均居第1,第1位率100%,增产点(次)率86.7%;2010年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22.9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5.21%,2年国家区域试验Shukla变异系数3.9576%~7.3098%,变异系数17.19%~29.34%,适应度77.8%~80%,抗旱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