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8)
2023(8726)
2022(7224)
2021(6559)
2020(5480)
2019(12106)
2018(11579)
2017(22075)
2016(12221)
2015(13191)
2014(12697)
2013(12554)
2012(11584)
2011(10456)
2010(10077)
2009(9140)
2008(8991)
2007(7866)
2006(6710)
2005(5934)
作者
(40028)
(33527)
(33279)
(31338)
(21257)
(16405)
(14751)
(13122)
(12678)
(11752)
(11580)
(11089)
(10911)
(10744)
(10577)
(10388)
(10226)
(9978)
(9705)
(9626)
(8758)
(8289)
(7876)
(7716)
(7631)
(7493)
(7232)
(7164)
(6864)
(6838)
学科
(45621)
经济(45556)
(33723)
管理(33674)
(26363)
企业(26363)
方法(22727)
数学(20319)
数学方法(20116)
(13581)
(13174)
(12583)
中国(11542)
(10199)
贸易(10197)
(9965)
业经(9742)
农业(9066)
(8858)
(8411)
财务(8404)
财务管理(8385)
技术(8212)
企业财务(8089)
(7665)
银行(7613)
(7495)
金融(7495)
(7223)
环境(6852)
机构
大学(176009)
学院(173820)
(70221)
经济(68962)
研究(66804)
管理(63059)
理学(55913)
理学院(55215)
管理学(54056)
管理学院(53780)
中国(48159)
(47956)
科学(46446)
农业(38976)
(37301)
(36921)
业大(36444)
研究所(34486)
(30157)
中心(29328)
农业大学(25129)
(25106)
财经(24824)
(23782)
(23002)
北京(22692)
(22311)
科学院(22059)
经济学(21927)
(21487)
基金
项目(129167)
科学(100464)
基金(96589)
(91164)
国家(90472)
研究(81024)
科学基金(74554)
自然(53064)
社会(52759)
自然科(51914)
自然科学(51892)
基金项目(51270)
自然科学基金(51053)
社会科(50101)
社会科学(50084)
(49415)
(43821)
资助(39374)
教育(36126)
重点(30119)
计划(28664)
(28256)
编号(28212)
(27140)
(26933)
科研(26415)
创新(25561)
科技(25488)
(25256)
国家社会(23080)
期刊
(67978)
经济(67978)
研究(44881)
学报(43780)
(42447)
科学(35421)
中国(33115)
大学(30584)
学学(29649)
农业(28910)
(22601)
管理(21720)
(16283)
(14713)
金融(14713)
业大(13159)
经济研究(12516)
财经(12341)
教育(11543)
农业大学(11314)
业经(11125)
(11097)
技术(11033)
(10556)
科技(9594)
问题(9464)
中国农业(8592)
林业(8349)
技术经济(7792)
世界(7748)
共检索到244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晓牧  龚豪  刘小侠  李建成  张青文  马永安  陈冬梅  焦宏业  
2004-2005年在冀南棉区研究了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小麦收获期共设3个水平,分别是6月5日、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结果表明:2004年3个时期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天敌和棉蚜的比值)无显著影响(t>0.05);2005年6月5日收获小麦,显著增加了棉田的益害比(t0.05)。说明在麦套棉田中,麦田天敌到棉田的有效转移受麦蚜-天敌-棉蚜三者发生高峰期的影响,不同年份天敌的转移情况有所不同。麦蚜发生高峰期早则小麦天敌向棉田转移早,并能有效控制苗期蚜虫的危害,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对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勇  刘家成  王向阳  沈光斌  王顺建  江俊起  
在对安徽省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极点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演变的主要阶段。结果表明,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可以分为7种类型;演变可以分为形成和发展阶段(棉花营养生长期)、鼎盛阶段(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衰退阶段(棉花生殖生长期)3个主要阶段。研究结果为科学制订棉花不同生育期害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金杰  雒珺瑜  王春义  李树红  李春花  
比较研究了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转双价基因 (Bt+CpTI) 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喂饲的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两种转基因棉处理的棉铃虫捕食量明显高于常规棉, 捕食功能反应仍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 与常规棉相比, 用两种转基因棉处理的棉铃虫或棉蚜的功能系数 (即瞬间攻击率 ) 有增有降, 但日最大捕食量及处理一头棉铃虫或棉蚜所用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娟  刘爱芝  茹桃勤  武予清  韩松  
应用群落生态学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小麦与油菜、荷兰豆间作和单作麦田3种栽培模式条件下对麦田麦蚜及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的丰盛度和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麦套荷兰豆最高,其次为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最低;麦套荷兰豆田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单作麦田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较好。麦蚜亚群落主要特征值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麦套荷兰豆>单作麦田>麦套油菜,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油菜>单作麦田>麦套荷兰豆;主要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单作麦田>麦套油菜>麦套荷兰豆,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荷兰豆田>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新元  丛斌  钱海涛  董辉  
【目的】探索大豆田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方法】根据基因库NCBI中的一段大豆蚜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Y842503),设计了2对大豆蚜特异引物A和B,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约为197和253 bp,应用DNA标记方法检测天敌对大豆蚜的捕食行为。【结果】种特异性检验表明,所设计引物只对大豆蚜DNA具有扩增效果,对与其同域发生的其它种类不具扩增作用;室内以引物对A与B分别检测喂食单头大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和大草蛉成虫腹内靶标食物的衰变情况,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阳性比率的半衰期分别为喂食后3.371 h和2.814 h,大草蛉成虫分别为喂食后1.312 h和1.03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传华  刘华林  邓干生  雷朝亮  
通过田间调查,并以优质常规稻鄂中5号和杂交稻两优培九作为对照,对鄂香1号和武香988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香稻品种间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看,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和丰度武香988最高,两优培九最低;除鄂香1号外,不同品种样田的群落结构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升高,鄂香1号在水稻生育的后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显示出升高而优势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群落结构的稳定次序依次是鄂香1号、两优培九、鄂中5号和武香98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柴希民  
1982 ~1985 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等地, 记述了日本松干蚧的捕食性天敌13 科31 种, 其中属于蚂蚁类、蜘蛛类等7 种属为首次报道。瓢虫类和蚂蚁类在各种天敌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应为35 % ~51 % 和30 % ~35 % 。蒙古光瓢虫、刻点艳瓢虫和隐斑瓢虫数量最多。在日本松干蚧密度上升时, 瓢虫类数量明显增加, 在日本松干蚧密度较低时螨类和蝽类的数量增加。日本松干蚧和松蚜同时发生时, 蚂蚁类、螨类和蝽类的数量增加, 瓢虫类和褐( 草) 蛉类数量减少。图1 表2 参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玉洲  许明修  刘小林  苏远达  邹运鼎  张龙娃  
在我国,竹类是一类广为栽植的经济林和用材林树种,同时也发展成为城市园林重要的观赏植物,而竹蚜是竹林的一类重要害虫,常造成竹林生长衰退,进而引发的竹林霉污病可进一步加剧竹林残败,并降低城市园林竹类的观赏价值。据安徽皖东竹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钟  章家恩  张锦  骆世明  
【目的】探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及在资源分配上的内在关系。【方法】在对稻鸭共作和常规稻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生态位,分析各类群在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结果】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区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类群均为微蛛、园蛛、狼蛛和肖蛸科,以园蛛科的优势度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4999和0.6665。稻田养鸭对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格局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微蛛、园蛛和肖蛸的生态位宽度值低于常规区,微蛛与球蛛、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明和  黄仲岭  桑维君  张克勤  
对西洋参栽培土中北方根结线虫的天敌—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镜检到捕食线虫真菌共4个属,25个种。获得23个菌株的纯培养,其中有23个种为西洋参北方根结线虫的捕食性天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王建盼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ρ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种群聚集的原因和个体种群聚集时占据的最小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三突花蟹蛛和斑管巢蛛,其关联度值分别为0.812 0,0.768 1和0.757 2,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二者的关联度值为0.645 9。在聚块内有1~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学娟  施晓丽  王建盼  刘飞飞  毕守东  耿继光  周夏芝  邹运鼎  柯胜兵  覃盛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开展合肥地区"518"油桃园山楂叶螨和李肖叶甲与其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分析了山楂叶螨和李肖叶甲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23日—7月17日的油桃园中8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山楂叶螨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依次是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和八点球腹蛛;与李肖叶甲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八点球腹蛛。用生态位分析法分析油桃树冠不同方位上与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建荣  丁保福  唐艳龙  赵建兴  杨忠岐  
Rhizophagus grandis(Coleoptera: Rhizophagidae) is an important predator of Dendroctonus valens which is an invasive alien pest attacking pine trees in China.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2000 and mass rearing techniques had been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since then.This paper dealed with the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咏洁  张培毅  刘君  金幼菊  张真  
利用树木解剖及昆虫饲养选择的方法调查红脂大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发现一种鞘翅目颚甲科的昆虫为红脂大小蠹的天敌。利用Y-型嗅觉仪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油松挥发物、虫害油松挥发物及虫粪挥发物对该天敌昆虫都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尤其对虫害油松挥发物趋向行为更强烈。该天敌昆虫在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上述3类挥发物。4种单萜烯化合物对此种天敌昆虫的室内引诱实验发现,(S)-(+)-3-蒈烯对天敌的引诱作用较为强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宏伟  王竹红  王联德  黄建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