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
2023(724)
2022(640)
2021(608)
2020(570)
2019(1105)
2018(1121)
2017(1392)
2016(1234)
2015(1385)
2014(1368)
2013(1327)
2012(1352)
2011(1242)
2010(1214)
2009(1108)
2008(1129)
2007(1028)
2006(788)
2005(714)
作者
(7631)
(6662)
(6577)
(6128)
(4101)
(3308)
(2882)
(2744)
(2488)
(2408)
(2359)
(2296)
(2240)
(2170)
(2019)
(2010)
(2002)
(1977)
(1943)
(1891)
(1844)
(1830)
(1625)
(1618)
(1608)
(1606)
(1595)
(1589)
(1545)
(1533)
学科
(2993)
(1995)
(1947)
(1897)
水产(1761)
虫害(1693)
动物(1647)
小麦(1635)
病虫(1520)
病虫害(1520)
动物学(1461)
(1142)
(1117)
防治(1037)
(1032)
及其(1001)
工程(946)
(929)
植物(917)
基因(821)
(807)
生物(764)
基因工程(762)
病害(748)
(667)
遗传(665)
(609)
(585)
(569)
(563)
机构
学院(19374)
大学(19070)
(16812)
农业(14159)
科学(12630)
研究(11947)
业大(9967)
(9116)
农业大学(8883)
研究所(8827)
(8692)
实验(8564)
(8440)
实验室(8364)
重点(7908)
(7016)
中国(6338)
科学院(6115)
技术(5539)
生物(5485)
(4737)
中心(4678)
(4419)
农业科学(4382)
(4007)
(3705)
国家(3612)
科技(3566)
(3529)
工程(3506)
基金
项目(16870)
(13694)
国家(13604)
基金(11661)
科学(11347)
科学基金(9341)
自然(9157)
自然科(8964)
自然科学(8952)
自然科学基金(8787)
(8701)
(7758)
科技(7662)
计划(7437)
(6478)
基金项目(5986)
专项(5937)
农业(5444)
(5347)
研究(5212)
技术(4641)
重点(4581)
资助(4545)
科研(4170)
(3873)
(3867)
创新(3758)
产业(2818)
(2660)
b(2577)
期刊
(16552)
学报(15226)
农业(10769)
科学(9329)
大学(8656)
学学(8631)
中国(6234)
(6130)
业大(5453)
农业大学(4947)
中国农业(4506)
农学(3329)
华北(3329)
农业科学(3237)
(3170)
自然(3070)
自然科(3005)
自然科学(3005)
农林(2372)
(2372)
林业(2133)
科技(2043)
科技大(1939)
科技大学(1939)
水产(1929)
西南(1878)
(1860)
西北(1637)
(1385)
经济(1385)
共检索到25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冰冰  孙宝启  李光威  孙群  解超杰  
以近等基因系 R4A(含抗白粉病基因 Pm13)和中国春(CS)为材料,用 RAPD 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具多态性的引物。片段 OPV09-1140只在 R4A 中出现,可能与 Pm13连锁;而片段OPR10-2790仅在 CS 中出现,应当是外源遗传物质替换或插入的部位。本文还对 RAPD 技术进行了探索,证明用不同时期植物材料的 DNA 作模板所得扩增带谱基本上是一致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勇  孙其信  倪中福  杨作民  杨爱东  唐伯让  
选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抗白粉病育种圃中含有 Pm13抗白粉病基因的18个杂交组合,结合温室抗病性鉴定,利用与 Pm13基因紧密连锁的 SCAR 标记对 Pm13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Pm13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对北京地区优势白粉病菌15号小种表现抵抗。对18个组合处于不同遗传世代的68个抗感单株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抗病性鉴定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抗病植株中均可以扩增出575bp 的 DNA 片段,而感病植株没有扩增产物。利用这一 SCAR 标记对 Pm13基因进行检测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可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常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既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措施。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该措施正在成为小麦抗病基因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 ,小麦中正式定名的抗白粉病基因位点已达 30个 (Pm1~Pm30 ) ,其中 16个位点的 18个基因已成功地标记和作图 ,为这些抗病基因的鉴别和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RFLP、RAPD、AFLP、SSR等技术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曾士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利群  王长有  王秋英  吉万全  
采用SSR技术对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抗白粉病基因的N9659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与N9659杂交,F1表现高抗,F2苗期抗病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表明N9659苗期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采用208对小麦SSR引物对"陕160×N9659"F2抗感池分析,筛选出3个在抗感池间存在多态性引物WMS67,WMS408和WMS604;经分离群体验证,该抗病基因与小麦染色体5B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67,Xgwm408和Xgwm604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6.7,9.0和17.3 cM,该抗病基因可能来源于母本即野生二粒AS846,此基因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  彭福祥  刘祜宇  耿妙苗  董宏图  李映辉  刘婉辉  刘鑫  李峰  解超杰  孙其信  
为明确小麦品种Bogatka抗白粉病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感病亲本薛早和Bogatka以及其杂交所得"薛早/Bogatka"F1与薛早回交得到的BC1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Bogatka中含有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暂命名为MlBogatka。进一步利用BSA法对BC1分离群体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与MlBogatka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STSBCD135、Xgwm501和Xwmc332,并构建遗传连锁图。根据这些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信息,该基因位于小麦2B染色体长臂。综合对该基因的标记定位和Pm6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推测该基因可能是Pm6或与Pm6位点紧密连锁的抗白粉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竹林  李美霞  奚亚军  刘曙东  
采用室内苗期鉴定、大田人工接种鉴定和Pm4b分子标记对黄淮麦区的98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白粉病抗性分析。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被测品种中,抗病品种5个,占参试品种的5%。田间接种鉴定发现,抗病品种39个,占参试品种的39%。分子标记检测发现,98份供试材料中有3份样品检测到Pm4b基因的标记片段,占供试材料的3%。苗期感病而在成株期表现中等抗病有可能是慢病性品种,是一种更有利用前途的抗病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素缺  李光威  孟雅宁  李芳  张业伦  李杏普  
白粉病是威胁我国乃至世界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感病减产的一条安全有效途径。为了将合成六倍体小麦中的白粉病抗病基因Pm30导入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的优良小麦品种中,利用自育中抗白粉病的优良品系冀资356与合成小麦Synthetics(He-48)(T.dicoccon PI94625/Ae.squarrosa)杂交,经过连续6年的选育,选育出高抗白粉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7份。利用与Pm30连锁的SSR标记Xgwm159对这7份品系进行检测,用中国春和Pm30做对照,结果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静  乔麟轶  张晓军  李欣  詹海仙  郭慧娟  张小辉  冯建宁  畅志坚  
利用普通小麦测序草图可从基因组范围内对小麦单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区段进行分析。Pm43是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小麦2D染色体长臂上定位的一个抗白粉病基因。利用信息学方法分析Pm43所在物理图谱、遗传图谱和基因组图谱上的位置,可为其精细定位乃至候选基因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采用Pm43两侧标记序列进行比对,将Pm43定位于染色体C-2DL3-0.49区间的79~99 C m内,所在基因组区段为2DL_9835990~2DL_9823315。利用目前已克隆小麦抗病基因的保守基序作为探针,从目标区段内检索出89条包含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Rg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建荣  刘润堂  郭秀荣  侯变英  PeterLangridge  
对 4个小簇麦及小麦亲本和抗源供体簇毛麦进行了AFLP分析 ,确定了 4个小簇麦是均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从得到的 3个与该基因可能较紧密连锁的标记和 7个不太紧密连锁的标记中 ,推测 4个易位系中簇毛麦DNA的长短不一样。文中还讨论了AFLP作为一种准确、快速鉴定易位系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跃进  张剑侠  周鹏  郑学勤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 RAPD)技术 ,对抗病×感病的葡萄种间杂交组合白河 - 35 - 1×佳利酿的亲本及其 F1 代的 2 4株杂种进行了抗白粉病的遗传分析 ,从 196个随机引物中获得了 1个与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 RAPD标记 OPV0 3- 1380 ,并在中国野生葡萄华东株系和欧洲葡萄品种中进行了分析验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媛  傅体华  贾明娟  
来源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稳定小麦品系101-3含有1个新的抗白粉病显性基因,暂命名为PmX,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已定位于染色体6B上。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2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2.40)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长有  王耀勇  张改生  王秋英  吉万全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合选育N95175和远丰175,并以N95175、远丰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为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和远丰175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从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特异条带,而在2个感病亲本咸87(30)、小偃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雅宁  徐有  张业伦  兰素缺  裴翠娟  李杏普  王伟  
从小麦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育种后代抗病基因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河北省保存的65份小麦遗传资源为材料,利用STS标记技术,对其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携带Pm21、Pm4a和csLV34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各一个,分别为金禾7178、河农7069和秋麦。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抗病亲本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瑕  张超  张明  徐林涛  王洪刚  
为明确小麦种质系山农10103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特点,利用山农10103与高度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品种辉县红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辉县红高度感染白粉病,山农10103和山农10103×辉县红F1对白粉病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F2群体抗感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例,证明山农10103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暂将其命名为PML10103;在2 606对SSR、ETS-SSR和STS引物中,筛选得到7个与白粉病基因PML10103连锁的标记Xcinau188、Xcau127、cFE164、cWM109、SWES231、XcnL113和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