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6)
2023(4722)
2022(3967)
2021(3636)
2020(3180)
2019(6899)
2018(6734)
2017(11754)
2016(6466)
2015(6788)
2014(5846)
2013(5725)
2012(5327)
2011(4856)
2010(5023)
2009(4709)
2008(4713)
2007(4311)
2006(3811)
2005(3404)
作者
(20783)
(17914)
(17401)
(16367)
(10966)
(8488)
(7708)
(6834)
(6467)
(6439)
(5916)
(5896)
(5681)
(5536)
(5484)
(5369)
(5347)
(5340)
(5034)
(4960)
(4531)
(4406)
(4369)
(3994)
(3992)
(3985)
(3917)
(3814)
(3732)
(3687)
学科
(21201)
经济(21185)
管理(18996)
(18534)
(16650)
企业(16650)
技术(10599)
技术管理(8614)
(7062)
中国(6865)
方法(6353)
(5452)
业经(5319)
数学(4860)
(4815)
数学方法(4742)
(4636)
地方(4427)
理论(4232)
(4222)
银行(4170)
(4056)
(3976)
金融(3973)
(3688)
贸易(3680)
关系(3610)
(3550)
农业(3515)
(3254)
机构
大学(85150)
学院(84365)
研究(35803)
(30847)
经济(30247)
管理(27091)
科学(25546)
(25509)
中国(24708)
理学(22956)
理学院(22621)
管理学(22003)
管理学院(21839)
农业(20546)
(20326)
(18899)
研究所(18773)
业大(18550)
中心(15055)
(14285)
(14214)
(14160)
农业大学(12980)
(12648)
科学院(12456)
(12322)
技术(12256)
(12247)
北京(11625)
(11037)
基金
项目(60563)
科学(46713)
基金(43471)
(41779)
国家(41457)
研究(38489)
科学基金(33560)
(26065)
自然(23491)
社会(23476)
自然科(23044)
自然科学(23032)
自然科学基金(22597)
基金项目(22463)
社会科(22268)
社会科学(22258)
(21858)
教育(16948)
(16360)
资助(16278)
创新(15617)
计划(14648)
重点(14572)
科技(13919)
(13730)
(13233)
编号(12947)
科研(12091)
(11756)
(11515)
期刊
(34829)
经济(34829)
研究(24780)
(24558)
学报(24371)
中国(23199)
科学(18886)
大学(16359)
学学(15536)
农业(15514)
管理(13277)
(11356)
教育(10090)
(9650)
科技(7389)
业大(7375)
技术(7274)
(7267)
金融(7267)
农业大学(6273)
经济研究(6158)
(6075)
财经(5486)
业经(5400)
中国农业(5054)
(4860)
林业(4738)
技术经济(4564)
问题(4153)
(4052)
共检索到134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红飞  杨文香  褚栋  刘大群  
【目的】建立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8特异的PCR标记。【方法】以Thatcher为对照,以TcLr38和TcLr38×Thatcher F2代单株构建的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TcLr38远缘亲本中间偃麦草特异的SCAR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单一条带,并以50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对该标记特异性进行检测,Mapmaker3.0软件计算该标记与Lr38的遗传连锁距离。【结果】中间偃麦草特异的SCAR标记引物在TcLr38中获得单一扩增片段大小为982bp,50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检测表明为TcLr38的特有条带,F2代分离群体验证表明为与Lr38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命名为Y38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红飞  刘春燕  高士刚  杨文香  刘大群  
【目的】建立小麦抗叶锈基因Lr45SCAR(sequenced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序列特征扩增区域)标记。【方法】以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材料TcLr45和感病材料Thatcher为亲本,利用黑麦基因组特异的RAPD标记引物OPH20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与预期大小相同的1.5kb的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根据该序列设计一对特异PCR引物LRYR和LRYF,对TcLr45×Thatcher F2代单株构建的分离群体进行扩增,验证该标记与Lr45的连锁关系,Mapmaker3.0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结果】该标记在TcLr45中扩增出单一条带,片段大小为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立强  潘文嘉  马继芳  瓮巧云  董立  全建章  邢继红  董志平  董金皋  
【目的】研究谷子抗源的抗锈遗传规律,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谷子抗锈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谷子锈菌单胞菌系93-5接种十里香和豫谷1号及杂交后代F1、F2进行抗锈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AFLP技术筛选128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从中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根据AFLP分析结果进行抗锈基因连锁分析并进行SCAR标记转化。【结果】根据十里香×豫谷1号杂交后代F2群体(131株)抗感谷锈病分离比例,确定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筛选获得3个与谷子抗锈基因Rusi1(暂命名)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经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伍玲  夏先春  朱华忠  李式昭  郑有良  何中虎  
【目的】明确CIMMYT观察圃273个小麦品种(系)在慢病基因Lr34/Yr18/Pm38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进一步验证抗病基因功能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Lr34/Yr18/Pm38紧密连锁的STS标记csLV34和基于该基因第11外显子(exon11)等位变异开发的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新引进的273个CIMMYT小麦品种(系),同时在成都和北京分别对其进行田间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并结合CIMMYT的田间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TS标记csLV34与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文霞  褚栋  高士刚  闫红飞  缑丽倩  杨文香  刘大群  
【目的】分析经叶锈菌诱导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8的基因表达情况,寻找与抗病基因表达相关的片段。【方法】应用cDNA-AFLP技术从mRNA表达水平研究TcLr38和感病对照Thatcher与小麦叶锈菌05-22-65(THTS)互作时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76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约3800条条带,平均每一对选择性引物可以获得50条条带,其中28对能够在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38和感病对照Thatcher之间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划分为8种类型,其中3种类型可能与抗病基因相关。最终得到95条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8的特异性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DF),其中19条差异TDFs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欣雨   康占海   王羽   李艳艳   高维芳   李星  
选育抗性品种是小麦叶锈病防治举措中最经济、可行的方法。为进一步挖掘抗病基因,选取河南、河北、山东等8个省小麦产区50个小麦品种。首先在苗期将16个叶锈菌生理小种(THFS、TGTS、THJS、FHKT、FGJN、KHKS、FCJQ、RFKS、THFM、MHGT、KHGS、KBGT、FHGT、PHHT、FHJT、FCJT)接种在36份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以及50个供试小麦品种上。因各菌种带有不同毒力,可根据表现型的差异,再将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分子标记与之结合分析,进而推测50份小麦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通过基因推导、分子标记以及系谱分析综合鉴定抗锈性基因,结果表明,在50个品种中共检测出9个(Lr1、Lr2c、Lr10、Lr16、Lr26、Lr34、Lr37、Lr45和Lr46)已知抗叶锈性基因和少量未知基因。含有Lr1基因的有淄麦12等22个品种;含有Lr2c基因的有鲁麦14等10个品种;含有Lr10基因的只有莱州9361一个品种;含有Lr16基因的有科农199等25个品种;含有Lr26基因的有徐州24等15个品种;含有Lr34基因的有宝麦3号和京冬8号;含有Lr37基因的有淄麦12、鹤0927和荷9946;含有Lr45基因的有连麦2号等11个品种;含有Lr46基因的有山农19等38个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娜  杨文香  闫红飞  刘大群  褚栋  孟庆芳  张汀  
利用AFLP技术对小麦抗叶锈基因Lr45进行了标记,从60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亲本及TcLr45×Thatcher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P-AGG/M-GAG和P-ACA/M-GGT。其扩增片段为261bp和105bp,2个标记与Lr45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cM和1.3cM。测序比较261bp片段与大麦属VulgareHotrI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86%,105bp片段与一粒小麦磷脂酰丝氨酸脱羧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高达96%。2个测序片段均包含开放阅读框(ORF)序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星  杨文香  李亚宁  刘大群  闫红飞  孟庆芳  张汀  
选取小麦感叶锈病亲本Thatcher、6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开展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从13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亲本及TcLr19×Thatcher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Xgwm44,并获得了1个与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44139bp,此标记位点与Lr19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9cM。该研究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构建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雅辉  闫红飞  杨文香  孟庆芳  张汀  刘大群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的F2植株为材料,首次应用SRAP技术开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一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命名为M73,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 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和最终实现Lr19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星  杨文香  李亚宁  刘大群  闫红飞  孟庆芳  张汀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AFLP技术开展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分子标记研究。共获得7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P-AGT/M-GAG289bp(3.3cM)、P-ACA/M-GGT102bp(4.1cM)、P-ACA/M-GGT106bp(4.1cM)、P-AAC/M-CAG123bp(4.9cM)、P-AAC/M-GGT203bp(5.0cM)、P-ACA/M-GGT290bp(5.7cM)和P-ATC/M-GAG293bp(9.6cM)。这些特异性片段经回收、克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仲齐  
含有偏凸山羊草2NS染色体的普通小麦易位系带有三个紧密连锁的抗锈基因Lr37、Sr38和Yr17。以内切酶EcoRI和分子探针Xm wg682为基础,发现来自偏凸山羊草2NS的易拉片断在1.8kb 处有一条独特的RFLP标记。通过DNA克隆和测序,这条RFLP被成功地转换成为引物UI和LN1为基础的PCR标记。回交后代的鉴定结果表明, 该PCR标记的灵敏度和专化性与RFLP标记基本相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媛  傅体华  贾明娟  
来源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稳定小麦品系101-3含有1个新的抗白粉病显性基因,暂命名为PmX,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已定位于染色体6B上。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2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2.40)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晓翠  李在峰  杨华丽  张换换  Gebrewahid Takele Weldu  姚占军  刘大群  周悦  
【目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控制该病害。论文通过基因推导结合系谱分析、分子标记及成株抗病鉴定对小麦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进行鉴定,从而确定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方法】选用18个小麦叶锈菌菌系(PHGQ、THJT、PHJT、KHJS、PHJS、THTT?、KHHT、FHRT、FHJQ、PHTT、THTT?、PHTT、FHTR、FHHT?、FHHT?、TGGT、FHTT、FGMT)接种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中国的30个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春燕  郭楠  闫红飞  刘大群  
利用黑麦基因组特异SCAR标记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45和其背景材料Thatcher进行PCR扩增,在TcLr45中获得了单一条带,而在Thatcher中则扩增出2条与其大小不同的条带。进一步利用49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进行扩增,经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该片段为TcLr45特有片段。经TcLr45×Thatcher F2分离群体验证,该标记与Lr45基因连锁距离较远。对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片段长度为650 bp,与该引物在黑麦中的扩增序列有差异(643 bp),进一步经BLAST2对这2个序列分析,相似性为97%,表明该片段为由黑麦向小麦转移的外源片段。100个小麦品种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倩  王海燕  刘大群  李星  杨文香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NBS,LRR等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对小麦全套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进行RGA分析。引物对Pto-kin1IN/XLRR-INV1从近等基因系TcLr35中扩增获得一条747 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小麦基因片段Triticum urartu clone BAC 210J24,Triticum monococcum DV92的BAC克隆231A16等具有较高同源性,为Lr35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