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1)
2023(8790)
2022(7055)
2021(6201)
2020(5173)
2019(11418)
2018(10725)
2017(19755)
2016(11064)
2015(12079)
2014(11357)
2013(11195)
2012(10495)
2011(9356)
2010(9154)
2009(8332)
2008(8211)
2007(7156)
2006(6170)
2005(5499)
作者
(37842)
(31678)
(31534)
(29610)
(20070)
(15412)
(14025)
(12470)
(12055)
(10915)
(10775)
(10448)
(10366)
(10230)
(9996)
(9910)
(9821)
(9472)
(9120)
(9101)
(8344)
(7809)
(7393)
(7322)
(7135)
(7006)
(6895)
(6822)
(6598)
(6469)
学科
(43383)
经济(43326)
管理(30338)
(29049)
(22594)
企业(22594)
方法(20861)
数学(18762)
数学方法(18561)
(13184)
(11877)
(11598)
中国(11219)
(9474)
贸易(9471)
业经(9446)
(9245)
农业(8167)
(7435)
财务(7428)
财务管理(7413)
(7250)
环境(7166)
企业财务(7109)
技术(6871)
(6756)
银行(6695)
(6628)
金融(6628)
地方(6621)
机构
大学(163082)
学院(160320)
(63945)
经济(62845)
研究(62679)
管理(55856)
理学(49493)
理学院(48809)
管理学(47588)
管理学院(47340)
中国(44825)
科学(44802)
(44746)
农业(36332)
(35372)
业大(35075)
(34829)
研究所(32521)
(27604)
中心(27244)
农业大学(24147)
(23236)
(22716)
财经(22495)
北京(21705)
(21202)
(20916)
(20755)
经济学(20501)
科学院(20453)
基金
项目(120637)
科学(93736)
基金(90377)
(85831)
国家(85194)
研究(73430)
科学基金(70287)
自然(50811)
自然科(49700)
自然科学(49680)
自然科学基金(48835)
基金项目(47720)
社会(47623)
(46556)
社会科(45247)
社会科学(45234)
(41163)
资助(36681)
教育(32670)
重点(28312)
计划(27645)
(25536)
(25408)
(25325)
科研(24896)
科技(24842)
编号(24764)
创新(23886)
(23251)
专项(21143)
期刊
(61296)
经济(61296)
学报(43924)
研究(42247)
(39413)
科学(34655)
大学(30626)
中国(30364)
学学(29786)
农业(26349)
(20969)
管理(19508)
(14790)
业大(13484)
(12659)
金融(12659)
经济研究(12143)
农业大学(11264)
财经(11153)
(10826)
教育(10156)
技术(10086)
(9603)
科技(9464)
业经(9458)
林业(9448)
中国农业(8467)
问题(8402)
自然(7617)
统计(7317)
共检索到22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修启  李春喜  林东康  常绢  秦磊  
测定了河南省9个主栽小麦品种豫麦49号、豫麦47号、高优503、郑麦9023、豫麦34号、皖麦38、豫麦70号、孟12和河北8901的戊聚糖含量,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为6 25%~8 23%;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豫麦70号和豫麦49号,用64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评定添加1 2‰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AME)值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修启  陈杰  林东康  秦磊  常娟  
用32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研究高戊聚糖含量小麦品种皖麦38添加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值(AME)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木聚糖酶使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干物质基础)提高4 14%(P0 05)。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分析表明,木聚糖酶对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消化率分别提高5 19%(P>0 05)和5 00%(P>0 05);组氨酸和脯氨酸的消化率分别提高3 67%(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定媛  杨凤霞  张利敏  姚军虎  史宝军  周镇锋  王耀杰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木聚糖酶在家禽小麦型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只,研究含400g/kg小麦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0,500,1000,5000U/kg),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中葡萄糖、尿酸、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试验分1~21d和22~42d两期进行。【结果】添加木聚糖酶不影响1~21,22~42及1~42d肉仔鸡的体增质量、采食量及血液中葡萄糖、尿酸、胰岛素和IGF-Ⅰ的含量(P>0.05),但可显著改善1~21和1~4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霞  呙于明  赵剑  袁建敏  
为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不同类型日粮的代谢能值的影响,将细菌性内切木聚糖酶,酶A,活性5 000 IU/g和活性各为2 500 IU/g的真菌性外切糖酶和细菌性内切酶的复合木聚糖酶,酶B,分别添加到代谢能为12.13MJ/kg的6种类型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1~3周龄,酶A显著提高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酶B显著提高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其他类型日粮的AME与TME(P<0.05)。在肉仔鸡4~6周龄,2种木聚糖酶都提高了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的AME和TME(P<0.10)。前期,酶A在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桂芹  王佳丽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肉用雏鹅10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玉米型饲粮、小麦型饲粮以及在小麦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木聚糖酶的饲粮。结果表明:(1)小麦饲粮中添加0.2%和0.3%木聚糖酶能降低胃及十二指肠指数(P>0.05),添加量为0.2%时低于玉米组水平,添加0.3%木聚糖酶能降低空回肠及盲肠指数(P>0.05);添加0.1%和0.2%木聚糖酶时能降低肝脏指数(P>0.05);添加0.3%木聚糖酶时能降低胰腺指数(P>0.05)。(2)在小麦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够改善肉鹅蛋白酶活性,添加量为0.2%时比小麦对照组高出34.38%(P<0.01),效果最佳;木聚糖酶的添加同样能够改善肉鹅淀粉酶的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国兴  华雪铭  王俊丽  明红  宋东蓥  周洪琪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0.39±17.83)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8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细菌总量,并对需氧菌和厌氧菌进行鉴定,旨在研究木聚糖酶调控肠道菌群、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0.10%组和0.15%组前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5%组、0.10%组和0.15%组中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后肠需氧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5%组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修启  邢宝松  张兆敏  李春群  
结果表明,小麦日粮猪的日增重与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呈显著正相关;料重比显著降低,提示对小麦日粮来讲,木聚糖酶在提高猪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简单地用小麦大量代替玉米,添加木聚糖酶,在养猪生产上是可行的,适当增加酶的添加量,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盛清凯  赵红波  黄保华  
研究水溶戊聚糖(WSP)、碱溶戊聚糖(AEP)和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肉雏鸡器官发育的影响,探讨三者作用差异。350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每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外加50 mg/kg WSP、100mg/kg WSP、50 mg/kg AEP、100 mg/kg AEP、3 mg/kg木聚糖酶、6 mg/kg木聚糖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5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WSP、AEP和木聚糖酶显著增加了肉雏鸡体重、法氏囊、腺胃和肌胃重量以及肠道长度(P<0.05),对直肠中乳酸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无显著影响。WSP和AEP增加了食糜粘度,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培新  李同树  胥保华  王倩  苏鹏程  
将12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硒和0.05%的壳聚糖、0.2 mg/kg的硒和0.1%的壳聚糖和0.3 mg/kg的硒和0.15%的壳聚糖,进行42 d的生长试验。试验表明:添加硒复合壳聚糖各组在42 d时都能提高回肠食糜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并能显著提高回肠能量表观消化率,差异极显著(P0.05);42 d时各试验组与对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秋凤  宁志利  王振勇  张民  管秀界  曹敏建  
为揭示不同来源和特性的木聚糖酶对饲喂玉米小麦型基础日粮的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在玉米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真菌酸性木聚糖酶、真菌中性木聚糖酶和细菌中性木聚糖酶及其组合酶,酶活均为12000IU·g-1,组合酶为3种酶各4000IU·g-1。试验将105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期42d。结果表明:木聚糖酶能提高1~21日龄、22~42日龄肉仔鸡的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22~42日龄的料重比,分别为8.89%和11.90(p<0.05),显著提高粗脂肪6.78%(p<0.05)、钙、磷的表观代谢率分别28.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国兴  王俊丽  朱命炜  周洪琪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5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食糜粘度以及前、中、后肠的肠绒毛显微与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与0.05%、0.10%、0.15%木聚糖酶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分别为(15.21±0.29)cps、(13.75±0.45)cps、(12.23±0.16)cps和(11.92±0.22)cps,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木聚糖酶添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丽  于广丽  刘凯  关建义  聂国兴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试验对象,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75 d后测定其增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道指数、表观消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对照组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为258.24%,0.05%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对照组肠道指数和肝胰脏指数分别为1.90和2.82,0.05%组的肠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0%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雄  崔立  叶陈梁  陈鲁勇  
选用180羽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2羽,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对仔鸡养分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在基础口粮中添加500和1000 mg/kg戊聚糖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可有效地降低NSP的抗营养作用,添加剂量以1000 mg/kg为宜,此时,氮利用率提高7.0%(P<0.05),肉仔鸡的日增重提高7.3%(P0.05),成活率提高3.4%(P>0.0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芳  戴廷波  荆奇  潘洁  曹卫星  姜东  
2001至200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江苏徐州和姜堰3个不同的生态点,研究了播期(适播和晚播)对小麦(徐州26、皖麦38和徐州25)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极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播期、环境与基因型因子中,以环境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保定点和姜堰点的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徐州点。播期与生态点间、生态点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播期相同,环境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随着纬度的升高,播期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下降。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以花后气象因子的效应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