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3)
- 2023(15100)
- 2022(13043)
- 2021(12081)
- 2020(10205)
- 2019(23302)
- 2018(23097)
- 2017(43418)
- 2016(24574)
- 2015(27542)
- 2014(27467)
- 2013(26717)
- 2012(24501)
- 2011(22114)
- 2010(22073)
- 2009(19841)
- 2008(19377)
- 2007(16797)
- 2006(14634)
- 2005(12464)
- 学科
- 济(87777)
- 经济(87665)
- 管理(65904)
- 业(61591)
- 企(50295)
- 企业(50295)
- 方法(41364)
- 数学(35659)
- 数学方法(35216)
- 农(25329)
- 学(24043)
- 中国(23687)
- 财(22091)
- 业经(19992)
- 理论(17915)
- 地方(17545)
- 农业(16797)
- 制(16719)
- 贸(16436)
- 贸易(16432)
- 易(15925)
- 技术(14838)
- 教育(14425)
- 环境(14416)
- 和(14406)
- 务(13730)
- 财务(13657)
- 财务管理(13633)
- 银(13511)
- 银行(13423)
- 机构
- 大学(345611)
- 学院(344311)
- 管理(130433)
- 济(125465)
- 经济(122566)
- 研究(119299)
- 理学(113914)
- 理学院(112510)
- 管理学(110171)
- 管理学院(109584)
- 中国(84149)
- 科学(81036)
- 京(74340)
- 农(70325)
- 所(62689)
- 业大(60918)
- 研究所(58239)
- 农业(56046)
- 财(55871)
- 中心(52603)
- 江(50449)
- 范(47237)
- 师范(46580)
- 北京(46297)
- 财经(45562)
- 院(43132)
- 经(41499)
- 技术(40845)
- 州(40570)
- 师范大学(37535)
- 基金
- 项目(245918)
- 科学(190028)
- 基金(174969)
- 研究(172497)
- 家(157306)
- 国家(156003)
- 科学基金(130634)
- 社会(104595)
- 社会科(98825)
- 社会科学(98797)
- 省(98645)
- 基金项目(93696)
- 自然(88755)
- 自然科(86657)
- 自然科学(86626)
- 自然科学基金(85037)
- 划(84255)
- 教育(80805)
- 资助(71586)
- 编号(70027)
- 成果(56540)
- 重点(56213)
- 部(52744)
- 发(51952)
- 创(51482)
- 课题(49787)
- 计划(48520)
- 创新(48037)
- 科研(47847)
- 大学(44721)
- 期刊
- 济(132574)
- 经济(132574)
- 研究(94969)
- 学报(69266)
- 中国(66814)
- 农(63404)
- 科学(58622)
- 大学(49975)
- 学学(47288)
- 管理(45459)
- 教育(44999)
- 农业(43690)
- 财(40548)
- 技术(29019)
- 融(24217)
- 金融(24217)
- 业(22841)
- 业经(22756)
- 财经(21285)
- 经济研究(21217)
- 业大(19496)
- 版(19073)
- 科技(18717)
- 经(18136)
- 图书(18104)
- 问题(17353)
- 农业大学(15892)
- 理论(15437)
- 资源(15281)
- 技术经济(15191)
共检索到488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香利 刘缙 郭蔼光 赵惠贤
为了确立适于小麦幼穗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体系,对8个小麦品种的幼穗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出愈率差异不大,而分化率却差异明显,其中绵阳19分化率最高,平均可达72.9%,洛阳8716次之,平均为61.2%;分化培养基对分化率也有很大影响,在选用的2种分化培养基中,郑麦9023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最大,而洛阳8716的差异最小;小偃22、西农88、郑麦9023和陕150的幼穗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B中分化率较高,而陕354、绵阳19和小偃107则在分化培养基A中较高;幼穗愈伤组织分化最佳温度为20-22℃,光照...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愈伤组织 分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琴 王志敏 王树安 苏宝林
利用离体穗培养方法研究了脱落酸(ABA)对小麦穗粒数的调节作用。在开花前15天和开花前8天进行离体穗培养,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1)ABA处理均显著降低穗粒数,ABA的作用一方面是降低了离体器官的蔗糖吸收量(源调节),另一方面是降低了穗器官的蔗糖代谢活性(库调节)。开花期穗培养,ABA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力较小,而且主要是通过降低蔗糖吸收量而起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穗发育过程中,蔗糖与ABA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穗粒数的重要生理调控机制。
关键词:
小麦 穗粒数 AB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炳山 屈映兰 张献龙 徐书卿 田长纬
采用小麦小穗离体培养法 ,研究了在含蔗糖和琼脂的MS培养基中添加BR12 0 或BR对颖果形成的影响。在开花前 4d小穗培养中 ,添加 0 .0 10、0 .10 0mg/LBR12 0 或 0 .0 1mg/LBR可使小穗颖果数由对照的 1.4粒增加至 2 .1~ 2 .5粒 ,而颖果重比对照提高 31%~ 84 % ;在开花后 2d的小穗培养中 ,则可使颖果数由对照的 1.9粒增至 2 .5~ 3.0粒 ,其颖果重提高 34 %~ 50 %。表明BR12 0 和BR可能通过改善受精过程 ,促进受精子房发育及防止其退化 ,而促进颖果的形成。同时证明经BR12 0 于母株上前处理的小穗 ,在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建兵 何光源
以 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 ,选用 5种不同培养基 ,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 ,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 ;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 ,幼胚优于成熟胚 ,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AA/ 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88.9%、5 6 .3%和 8.7%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99.1%、5 3.2 %和 17.6 %...
关键词:
小麦 外植体 再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运贤 周素英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曹远银
建立了一个以小麦幼胚为转化受体,转化后快速成苗的体系。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mg·L-12,4-D+0.4mg·L-1IAA+0.2mg·L-1KT,愈伤诱导率达94.87%~99.04%。幼胚接种后,暗处理与弱光、强光合理配置利于绿芽的快速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g·L-1活性炭或1mg·L-1多效唑利于小麦再生苗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组织培养 转化受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彦霞 王省芬 马峙英
幼胚(珠)离体培养是棉花远缘杂交胚挽救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棉花胚胎发育和纤维发育机理的基础技术。自1935年以来,棉花离体幼胚(珠)培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形成的幼胚培养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在不同胚胎发育阶段变换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才能实现幼胚发育成熟和植株形态建成。常用培养基为BT和MS培养基,幼胚的基因型、多种激素(IAA,KT,GA)、碳源和氮源及不同的NO3-/NH4+比例等诸多因素均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棉花 幼胚培养 植株形成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花 瞿素萍 吴学尉 杨秀梅 唐开学 张艺萍
以3个基因型的非洲菊未受精胚珠为试材,研究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及供体基因型对非洲菊未受精胚珠离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并以根尖染色体计数为基础对获得的33株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了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表明,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及供体基因型均极显著影响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频率,且①外轮舌状花完全水平展开、内轮管状花开放前1 d,剥取的胚珠诱导频率较高;②MS中的大量元素和有机物+Heller中的微量元素+1/2铁盐+0.5 mg/L 2,4-D预培养7~10 d有利于启动雌核发育诱导胚状体形成;③经胚状体或愈伤组织2种途径可再生植株,经胚状体途径再生的植株单倍体频率较高。
关键词:
非洲菊 未受精胚珠 离体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桂梅 王冲 吴海红 印东生 雷家军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油匠的花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君子兰花丝离体培养能通过愈伤组织和直接再生不定芽两条途径成苗。适宜花丝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加速了外植体的褐化,对花丝诱导和分化不利;暗培养和接种前4℃低温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外植体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在花丝离体培养中不宜采用;花丝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3.0mg·L-1+IBA1.0mg·L-1,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16.3%和50.0%。
关键词:
君子兰 花丝 离体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岗平 杜希华 尤勇 侯福林 范志强 张慧娟
The stem of Ginkgo biloba were cultured on MS,modified MS and DCR basal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NAA,ZT (zeatin) and two types of nurture-CH (casein hydrolysate) and Ade (adenin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光威 兰素缺 孙宝启
在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认为子房共培养可显著地提高游离小孢子胚状体愈伤率和再生率 ,子房共培养以 2 0个子房为宜。低温子房共培养胚状体发生和愈伤率低 ,但绿苗分化率较高 ,施加PAA、谷氨酰胺对游离小孢子形成的胚状体有促进作用。麦芽糖是游离小孢子培养最好的碳源 ,以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和果糖搭配作碳源均未获得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 ,唯有麦芽糖作碳源培养的小孢子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加果糖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当葡萄糖浓度达到 2 0mmol/L时就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且致死。当在麦芽糖培养基中培养 1d后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且随着...
关键词:
小麦 游离小孢子培养 诱导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慧 程永安 张恩慧 赵晓菲 许忠民
【目的】探究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胚状体诱导率和生根品质,增加再生植株数量,丰富西葫芦育种材料。【方法】以西葫芦"春玉一号"未受精子房为材料,分析MS、B5、N6和White 4种基本培养基的诱胚效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0,2.0mg/L)和NAA(0,0.2,0.5,1.0mg/L),筛选2种激素的最佳组合;之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0,1.0,2.0,3.0,4.0,5.0mg/L),筛选2,4-D的适宜质量浓度;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0.05,0.1,0.2,0.5,1.0mg/L),分析其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玉梁 刘彩虹 陈叶 尹增芳
管状分子是植物木质部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复杂的形态学特征,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分化或转分化的方式形成管状分子,为此建立了百日草、拟南芥、杨树等离体培养模式系统,用于观测管状分子分化细胞形态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子的调节作用,并取得较大的进展。研究资料表明:离体条件下不同植物细胞分化形成管状分子培养条件不同,其中植物激素、木质形成素、渗透压、Ca2+、起始细胞密度、pH等均参与管状分子的分化调控。迄今为止,百日草系统是研究管状分子分化较为成熟的系统,而杨树系统是研究管状分子分化最具前景的林木模式系统。这些模式系统的建立可为单细胞水平上研究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