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8)
2023(14899)
2022(12335)
2021(11395)
2020(9244)
2019(21155)
2018(21235)
2017(40455)
2016(22285)
2015(25031)
2014(25386)
2013(24847)
2012(22834)
2011(20653)
2010(20777)
2009(18845)
2008(18230)
2007(16172)
2006(14432)
2005(13059)
作者
(66020)
(54553)
(54179)
(51295)
(34651)
(26086)
(24474)
(21607)
(20778)
(19533)
(18483)
(18465)
(17365)
(17326)
(16781)
(16777)
(16234)
(16144)
(15516)
(15441)
(13577)
(13575)
(13225)
(12430)
(12322)
(12152)
(12146)
(12102)
(11124)
(10809)
学科
(93687)
经济(93589)
管理(60400)
(59476)
(47271)
企业(47271)
方法(35849)
数学(30235)
数学方法(29914)
中国(29513)
(27342)
地方(25354)
业经(23150)
(19866)
(19664)
农业(18673)
(16224)
(15966)
贸易(15951)
(15372)
(15135)
银行(15092)
(15080)
理论(15070)
(14980)
环境(14924)
技术(14906)
(14665)
金融(14664)
(14533)
机构
大学(314737)
学院(314682)
(122906)
管理(122407)
经济(120089)
研究(111099)
理学(104970)
理学院(103739)
管理学(101956)
管理学院(101397)
中国(82102)
科学(70098)
(69316)
(56767)
(55208)
(55022)
研究所(51664)
中心(49417)
业大(48270)
(47274)
北京(44390)
(44170)
师范(43752)
财经(43674)
农业(42829)
(40206)
(39638)
(39008)
经济学(35730)
师范大学(35258)
基金
项目(213357)
科学(166952)
研究(157596)
基金(152091)
(132935)
国家(131727)
科学基金(112179)
社会(97430)
社会科(92149)
社会科学(92125)
(84646)
基金项目(80837)
自然(72298)
教育(71563)
(71219)
自然科(70570)
自然科学(70554)
自然科学基金(69258)
编号(65482)
资助(61825)
成果(53497)
(49664)
重点(47953)
(45839)
课题(45796)
(44242)
创新(41204)
科研(40169)
项目编号(39766)
发展(39559)
期刊
(142649)
经济(142649)
研究(95995)
中国(65719)
(52070)
学报(51160)
科学(47259)
管理(46277)
教育(40671)
(39629)
大学(37954)
农业(36113)
学学(35386)
(29051)
金融(29051)
技术(27958)
业经(25105)
经济研究(22096)
财经(20607)
问题(18845)
(18838)
图书(18689)
(17502)
科技(16021)
理论(15488)
技术经济(15037)
现代(14831)
实践(14266)
(14266)
(14240)
共检索到47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英  赵春江  杨宝祝  
从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小麦小花发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即:小花原基形成期、雌雄药原基形成期、药隔形成期、花药四分期、花药伸长期、冠毛形成期、羽状柱头形成期、花药黄化期(开花期)。可以利用活动积温预测小花发育阶段。小花退化集中在冠毛形成期—羽状柱头形成期,但是当小花发育到花药伸长期时还处于花药四分期以前的小花都将退化。退化小花多分布于基部小穗各小花和中上部小穗的上位小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龙  曹卫星  戴廷波  周琴  
以 97鉴 1、扬麦 15 8和河南 86 79为代表基因型 ,研究了特大穗型、大穗型和小穗型小麦品种在小花发育与结实特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小麦小花的分化动态符合二次曲线方程模式 ,小花的退化动态符合一次方程模式 ,不同穗型品种在方程参数上有明显区别。特大穗型小麦小花分化速率快 ,每穗分化小花数多 ,形成的可孕小花数和结实粒数最多。不同穗型小麦的小穗结实率、小花结实率和可孕花结实率均为穗型越大 ,结实率越高 ,其中以可孕花结实率的级差最为明显。不同穗型小麦的强势位小花在结实特性上差异较小 ,但弱势位小花依穗型不同有明显的级差。特大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在幼穗分化后期输入穗中的干物质相对较多 ,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郭晓维  李鸿祥  康书江  杨宝祝  
以北京地区主栽品种之一的北农2号为材料,通过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供水处理,用对比方法研究了水分对小麦小花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小麦生育给水量(次数)的减少,各类型茎蘖穗小花发育明显加快,呈现出高位蘖小花追赶低位蘖同位花,高花位小花追赶低花位小花的趋势,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加速并提前了小花的两极分化,小花成花数减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  张鑫  黄翠  骆永丽  李勇  金敏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动态、结实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 2个水分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Spd对水分亏缺下小麦强势小花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加快了弱势小花的发育进程。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Spd显著提高了小麦穗基部的可孕小花数(FF)、结实粒数(GN)和结实率(GS)。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提高1,2,3,4花位的结实粒数,分别提高4. 6%,9. 1%,21. 8%,57. 1%和0. 7%,1. 4%,4. 1%,31. 5%,同时提高弱势小花内源Z+ZR的含量,在开花前2~6 d,强势小花的Z+ZR高于弱势小花,水分亏缺处理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AB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从开花前14 d至开花期,小麦小花中Spd、Spm和Put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处理后提高小花中内源Spd和Spm,降低Put的含量,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 01%和20. 83%。因此认为,水分亏缺条件下外源喷施Spd,增加了弱势小花内源Spd、Spm和Z+ZR含量,提高弱势小花(Z+ZR)/ABA的比值,同时加速弱势小花的发育,抑制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进而改善结实特性,从而提高小麦穗粒数,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中  李扬汉  
对寄生植物菟丝子初生根的发育与退化研究结果表明:菟丝子种子具胚根,由它形成初生根.根尖不存在根冠和典型的分生区等,根毛着生在根的最前端,由表皮细胞外突而成.初生根的生长未见细胞分裂,仅是细胞的伸长和中柱的分化。菟丝子的种类不同,幼苗的生长对根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幼苗萌发后3d,初生根开始退化。在退化之前,细胞器等解体成可溶性物质,连同贮存的营养物质通过中柱转运到幼苗的上部。文中讨论了营养物质在幼苗体内再利用和根的退化对寄生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宾  赵亮  张坤普  朱占玲  田宾  田纪春  
【目的】检测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控制株高的条件QTL和非条件QTL,揭示株高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获得更多调控株高的遗传信息。【方法】以两个主栽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F1获得的含有168个株系的DH(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自拔节至开花期,每隔7d取样测定株高(分蘖节至穗顶端)。根据3个环境下株高的表型数据和含有323个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小麦株高的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8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在18个非条件QTL中,Qph5D-1在前4个取样期(3月9日—4月23日)均能检测到,Qph4D-1在后3个取样期均能检测到,分别是挑旗前、后阶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书勤  吕印谱  宋保谦  
通过 7个不同生态型的小麦品种在郑州 4a 16个春、秋播期中的生育表现 ,提出了不同生态型品种在不同播期中的主茎叶片数 ,主茎叶龄等指标。如在秋播条件下的主茎叶片数春性品种为 12片 ,半冬性品种 13片 ,冬性品种 14片 ;主茎生长锥伸长时叶龄春性品种为 3片左右 ,半冬性品种为 4片左右 ,冬性品种为 5片左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宇振荣  毛振强  马永良  
为了消除在计算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积温时不同条件造成的差异 ,用相对发育理论对积温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 :与积温相比 ,相对发育阶段 (RDS)表达的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更加清晰 ,更具有可比性。邯 5 316的拔节、抽穗和灌浆期的 RDS分别约为 0 .4 7,0 .5 9和 0 .6 9;连续 5茬不施 N肥使这 3个时期的RDS分别增大到 0 .5 2 ,0 .6 2和 0 .75 ,说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水分和盐分胁迫与缺 N胁迫的效应相似 ;推迟 2 0 d播种时冬小麦前期的发育较快 ,上述 3个时期的 RDS分别为 0 .39,0 .5 2和 0 .6 4。以R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振强  宇振荣  刘洪  
研究了田间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叶位叶片生长发育的积温需求。结果表明 :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水分、播期条件下 ,品种邯 4 5 6 4和邯 5 316完成整个的生活周期所需的积温差异很大 ,但在 180 0~2 30 0℃ .d均可正常成熟 ,适时播种水肥适宜条件下为 2 2 0 0℃ .d左右 ;开花到成熟期的积温占小麦全生育期积温的 1/ 3~ 1/ 4 ;叶片的出叶积温为 70~ 10 0℃ .d,比较稳定 ,多为 90℃ .d;返青后出现的叶片的出叶积温略大于冬前叶的出叶积温。叶片功能期的积温随该叶片在主茎上叶位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适时播种则第一片叶的功能期积温为 30 0~ 4 5 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罗远培  刘晓英  
利用温室管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拔节期与开花期复水能激发冬小麦根、茎、叶、冠生物量显著增长,三叶至分蘖期控水的处理绿叶面积日增量最大;前期一直干旱灌浆期复水能明显减缓植株的衰老速率。冬小麦前期经受中度或重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后增产效果最大,前期经受中度水分胁迫,开花期复水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确定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5%为冬小麦分蘖期水分胁迫效应增产节水的水分临界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黄钢  胡晓蓉  饶世达  
将多小穗小麦10-A与普通小穗小麦绵阳11和矮孟牛,及其杂种F1的幼穗分化特点作了系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具有小穗分化持续期长和小穗分化速率高等两个显著特性;其中,小穗分化持续期长的特性未在杂种F1中表达,而小穗分化速率高的特性不仅能在杂种F1代中表达,且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迪峰  王建中  王晓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林区中药材地黄有效成分梓醇、麦冬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为检测指标 ,考察其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退化过程 .通过 40、55、70℃静态恒温、恒湿水浴试验确定了梓醇、总黄酮降解阶数 ,分析结果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进而通过不同热风温度、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风速下薄层干燥试验 ,测定不同时间梓醇、总黄酮含量 ,经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模型参数 ,获得了地黄、麦冬干燥过程中的质量预测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黄、麦冬质量与干燥温度、时间及含水率的关系 ,数值拟和程度良好 ,可用来进行地黄、麦冬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模拟 ,为干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王玉平  于运华  罗诗铭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运华  冯素莲  杨培珠  田晓莉  何钟佩  
以两个冬小麦品种京冬6号和农大142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丰安对小麦产量器官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壮丰安处理调节了小麦穗的乙烯释放量和籽粒中 IAA,Z+ZR 等内源激素水平;加快了小麦籽粒乳熟中期以后的灌浆速度,可使穗数、结实小穗、穗粒数和穗粒重不同程度增加,表现一定的增产作用;收获后的种子经生物学方法测定,药效残留很少,正常施用对环境和产品安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红  李文雄  魏自民  解宏图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无硼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缺硼不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但影响小麦的生殖生长。 (2 )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的穗分化 ,在一定施硼范围内 ,随着硼施用量的增加 ,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增多。 (3)不同年份 ,气候因子不同 ,对硼的需要量不同。1997年 ,在 0~ 1μmol/L范围 ,1998年 ,在 0~ 10 μmol/L范围内 ,随着硼浓度的提高 ,结实率呈增高趋势。 (4)小麦需硼的关键时期为孕穗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