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2)
2023(11240)
2022(10105)
2021(9676)
2020(8070)
2019(18756)
2018(18841)
2017(36127)
2016(20180)
2015(22743)
2014(22765)
2013(22504)
2012(20837)
2011(18711)
2010(18685)
2009(17019)
2008(16633)
2007(14558)
2006(12582)
2005(10967)
作者
(60372)
(50138)
(49788)
(47052)
(31758)
(24111)
(22643)
(19917)
(19012)
(17816)
(17280)
(16790)
(15638)
(15625)
(15453)
(15312)
(15255)
(14947)
(14179)
(14122)
(12523)
(12180)
(12090)
(11306)
(11266)
(11265)
(10978)
(10942)
(10222)
(10095)
学科
(75494)
经济(75394)
管理(54698)
(51641)
(42735)
企业(42735)
方法(36618)
数学(31481)
数学方法(31050)
(20897)
(18875)
中国(18500)
(17528)
业经(16765)
地方(15045)
农业(14008)
理论(13857)
(13244)
贸易(13238)
(12873)
(12830)
(12826)
环境(12319)
技术(12035)
教育(11454)
(11273)
财务(11205)
财务管理(11181)
(10876)
(10620)
机构
大学(287014)
学院(283993)
管理(111995)
(104069)
经济(101514)
理学(97553)
理学院(96397)
研究(95641)
管理学(94497)
管理学院(94015)
中国(69298)
科学(64154)
(62352)
(53643)
(49816)
业大(48439)
(45987)
研究所(45906)
中心(43148)
农业(42822)
(40689)
北京(39186)
(39157)
师范(38757)
财经(37425)
(34173)
(34005)
(33539)
技术(31694)
师范大学(31435)
基金
项目(198916)
科学(154222)
基金(142340)
研究(141911)
(126084)
国家(125028)
科学基金(105480)
社会(85816)
社会科(81128)
社会科学(81104)
(78339)
基金项目(76441)
自然(71088)
自然科(69398)
自然科学(69377)
自然科学基金(68087)
(66916)
教育(65313)
资助(58714)
编号(58676)
成果(47870)
重点(44549)
(43068)
(41922)
(40947)
课题(40210)
科研(38274)
创新(38168)
计划(37720)
大学(36729)
期刊
(111886)
经济(111886)
研究(79019)
中国(53840)
学报(52313)
(49095)
科学(45734)
管理(39579)
大学(37902)
学学(35463)
农业(34726)
教育(34436)
(33084)
技术(24032)
(20433)
金融(20433)
(18525)
图书(18104)
业经(17997)
财经(17129)
经济研究(16532)
科技(14850)
问题(14520)
(14492)
(14377)
理论(14345)
业大(14274)
资源(13547)
技术经济(13396)
实践(13388)
共检索到405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陈天朗  肖慎修  范红松  
磷矿粉与硝酸或硫酸团体解磷剂干法一次加工制成两种含氮磷复合肥——硝脲磷、硫脲磷。用示踪法研究了这两种磷复肥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时,小麦对其磷素的利用和肥效,并与普通过磷酸钙、磷矿粉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硝脲磷、硫脲膦两种复合肥对小麦全磷和干重的影响,与普钙——氮肥(以等量N、P计算)相当或略高,但小麦植株全磷中来自这两种复合肥的磷量低于普钙处理,肥料利用率也低于普钙。硝胀磷、硫脲磷使小麦植株全磷、干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的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克君  赵冰  卢其明  廖宗文  
【目的】探讨活化磷肥的磷素动态释放特性、分子结构及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的作用和肥效。【方法】采用连续浸提、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热重联用仪和盆栽试验。【结果】连续浸提表明,两种活化磷肥连续6次水溶性磷的累积释放量是磷矿粉的3.29、3.59倍;活化磷肥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发生化学作用,而且活化磷肥中H2PO4-特征吸收谱加强,并出现新的H2PO4-特征吸收谱,使磷矿粉中的磷向有效状态转变;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活化磷肥的磷肥利用率、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磷矿粉,甚至高于过磷酸钙。【结论】与磷矿粉相比,活化磷肥的水溶性磷含量、生物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兵丽   李艳行   杨文杰   于杰   苑爱静   李宁娜   邱炜红   王朝辉  
【目的】探究不同降水年型及夏闲期降水量下磷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优化管理旱地冬小麦磷肥施用及稳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陕西渭北旱塬2018年7月开始的冬小麦磷肥定位试验,设置优化施磷(+P)和不施磷处理(-P),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分析磷肥施用对冬小麦产量、降水利用效率、土壤贮水量、磷肥利用效率、冬小麦磷素吸收和土壤磷盈余的影响。【结果】干旱年和平水年小麦产量分别为3 432和4 549 kg·hm-2,而丰水年冬小麦产量可达7 634 kg·hm-2。与-P处理相比,+P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产量5.8%。冬小麦产量与年降水量、夏闲期降水量均呈线性加平台相关关系。干旱年,+P处理年降水利用效率和夏闲期降水利用效率显著低于-P处理,分别降低9.5%和8.0%,但在丰水年,+P处理年降水利用效率和夏闲期降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处理,分别提高13.1%和12.9%。平水年,1 m土层贮水量显著低于干旱年和丰水年,分别降低了10.8%和10.5%;在丰水年,磷肥施用对0—3 m土层贮水量无显著影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P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P处理显著增加了29.1%和17.8%;磷肥利用效率随着年降水量和夏闲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丰水年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较干旱年分别显著提高74.0%和176.3%。此外,丰水年,+P处理土壤磷盈余最少,与干旱年和平水年相比,分别显著降低了67.9%和62.9%。-P处理土壤磷均亏缺,且丰水年的土壤磷亏缺量显著高于干旱年和平水年。【结论】冬小麦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在不同降水年型有不同效应,故旱地冬小麦生产中施用磷肥时需要考虑降水量变化。夏闲期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应当更关注夏闲期降水量,以此来预测目标产量和优化磷肥施用量,保证合理施用磷肥和作物稳产增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箫璇  张敏  张鑫尧  魏鹏  柴如山  张朝春  张亮亮  罗来超  郜红建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小麦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土壤-磷肥-作物体系磷肥精准匹配及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砂姜黑土和红壤上设置不施磷(CK)、施用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FMP)、磷酸二铵(DAP)、重过磷酸钙(TSP)和聚磷酸铵(APP)6个处理,研究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磷库转化特征及其与植株体内磷素累积利用的关系。【结果】砂姜黑土施用磷肥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94%—662%,不同磷肥处理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为APP>TSP>DAP>FMP>SSP>CK处理。施用磷肥显著提升了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砂姜黑土中H2O-P和NaHCO3-Pi含量,降低Residual-P含量,其中H2O-P和NaHCO3-Pi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TSP和APP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对NaHCO3-Pi含量提升幅度最大,分别较不施磷提升了41.0和36.0 mg·kg-1。红壤施用磷肥后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84%—791%,其中DAP和TS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磷肥处理,红壤中根际土壤NaHCO3-Pi和NaOH-Pi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磷肥后红壤中NaHCO3-Pi和NaOH-Pi含量分别提高275.2%—848.3%和26.9%—58.3%,其中DAP和TSP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砂姜黑土和红壤上小麦植株磷素累积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砂姜黑土和红壤小麦植株磷素累积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每提高1 mg·kg-1,小麦植株磷素累积量分别提高0.87和0.37 mg/pot。砂姜黑土施用不同磷肥均可显著提高植株磷素累积量,较不施磷提高15.4%—50.9%,其中APP和TSP处理使小麦植株磷素累积量及磷素利用效率较其他磷肥处理显著提高。红壤中施用不同磷肥使磷素累积量和产量分别较不施磷提高123.7%—643.9%和75.5%—337.2%,其中TSP处理的小麦产量、植株磷素累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较其他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结论】砂姜黑土施用重过磷酸钙和聚磷酸铵显著提高土壤H2O-P和NaHCO3-Pi含量,红壤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可显著提高土壤NaHCO3-Pi和NaOH-Pi含量。因此,从提高磷肥利用效率角度考虑,两种土壤均适合施用重过磷酸钙,种植小麦时,砂姜黑土还可推荐施用聚磷酸铵,红壤可选用磷酸二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久凯  袁亮  温延臣  张水勤  林治安  李燕婷  李海燕  赵秉强  
【目的】近年来化学磷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造成了磷矿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畜禽粪便是一种很好的化肥磷替代资源,但由于其成分复杂,转化过程影响因素较多,畜禽粪便中磷素相对化肥磷素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不同结论。明确畜禽粪便中磷素替代化肥磷当量,能够确定有机肥磷素替代化肥磷素的准确比例,为有机肥磷素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和化肥为材料,施磷(P2O5)量均设置6个水平,分别为0、20、40、60、80、100mg·kg-1干土,利用土柱栽培试验在冬小麦上研究粪肥磷和化肥磷对小麦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并对3种粪肥中磷素替代化肥磷素的相对替代当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种粪肥中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猪粪、鸡粪和牛粪中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25.9%、17.6%和56.5%。从磷组分看,牛粪中磷素形态主要以活性磷(H2O-P和NaHCO3-P)为主,而鸡粪和猪粪以高稳定态磷(HCl-P)为主。(2)等磷施用粪肥和化肥条件下,各处理间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化肥处理的小麦磷素吸收量略高于3种粪肥处理。(3)本试验条件下,若以磷素的当季回收率作为参考指标,鸡粪、猪粪和牛粪中磷素相对化肥磷素的等效值分别为80.3%、84.3%和90.4%。以化肥磷用量与籽粒产量、生物量、籽粒吸磷量及地上部吸磷量的回归关系函数计算的3种粪肥磷素的相对替代当量,猪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90.0%、93.6%、80.6%、80.2%,鸡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78.4%、87.9%、73.4%、67.6%,牛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89.6%、99.9%、90.0%、87.3%。(4)粪肥磷和化肥磷均可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但短期内粪肥磷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提高稍弱于化肥磷。【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几种计算磷素相对替代当量的方法,猪粪能够替代85.7%的化肥磷素,鸡粪能够替代77.6%的化肥磷素,而牛粪能够替代91.4%的化肥磷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文菊  李美茹  赵全利  李科江  张西科  刘微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磷量、施磷深度和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NO3-_N随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素需求量而变化,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出现最低谷;土壤中的NH4+_N的含量在孕穗期出现高峰,其他生育期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同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出现低谷,而拔节或孕穗期达到高峰。根据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动态变化,推荐整个生育期灌水2次,施磷量及施磷深度分别为225 kg/hm2和30 cm。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守明  
本文讨论了商水县汤庄乡小麦培肥及肥料效应的研究。经过4年培肥,由于合理调整肥料的投入结构,改变了氮、磷比例,稳定又肥用量,增加了磷肥力度。使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由中产进入高产数量级,为小麦高产创造有利环境,1992年全乡小麦一均单产突破350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杰  王帅  韩晓飞  谢德体  左志中  
【目的】本文探索了长江上游紫色土旱坡地麦玉轮作系统减少农田磷素流失和有效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最佳施肥模式,以期降低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方法】2011-2015年,以紫色土旱坡地典型农作冬小麦和夏玉米为材料,在西南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田间定点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7个田间小区试验,依次为不施用磷肥(P0)、优化施肥(P)、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量磷肥减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肥减量20%+秸秆还田(SDP)。测定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海青  张敬智  陈晨  郜红建  常江  章力干  丁玉宇  
为研究磷肥后移及磷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通过对比分析配方施肥与磷肥后移及减量条件下水稻磷素吸收累积量、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磷水平下,与磷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磷肥后移30%处理(m_(基肥)∶m_(穗肥)=7∶3)使水稻成熟期磷素含量提高了4.3%,磷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2%和25.6%,磷肥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吸收利用率提高了27.7%、33.6%、8.2%和27.3%,水稻产量提高了8.2%;而磷肥减量30%后移30%处理和磷肥减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德明  徐建铭  徐秋明  刘素华  张廷顺  张义民  谭宝义  
在京郊大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小麦增产量最高,其增量在中、高肥力试验点上大于低肥力试验点.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时的增产作用是它们各自增产效应之和,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高肥力土壤上甚至有负的交互效应,即配台施用时的增产量小于分施时各自增产量之和.根据肥料试验,本文提出了京郊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小麦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量,并发现在低肥力土壤上随着有机肥的施用,化肥氮的用量增加,化肥磷用量可减少;在高肥力土壤上随有机肥的施用,化肥氮用量减少,化肥磷用量增加;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配合有机肥的施用,氮磷化肥用量均个应减少,应略为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晓辉  郝明德  
【目的】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监测旱地农田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动向,研究施肥量与硝态氮累积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试验小区0~300cm土壤剖面中,每20cm深度取一个土样,1mol·L-1KCl浸提后以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单施氮肥土壤硝态氮累积峰出现在80~100cm土层和300cm以下土层,当施氮量达到180kg·hm-2·a-1时,0~3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相当于8年的施氮量。单施磷肥对土壤硝态氮分布无影响;氮、磷肥配施时,施氮量增加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配施磷肥后可以减少硝态氮累积量,且施氮量越大减少的越多。过量施用氮肥,即使配施磷肥,硝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明尧  沈重阳  陈署晃  唐光木  李青军  闫翠侠  耿庆龙  傅国海  
【目的】明确新疆小麦、玉米化肥利用效率现状,进一步优化养分管理,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为新疆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2020年,在新疆主要粮食种植区开展72个田间试验(小麦40个、玉米32个),设置氮磷钾(NP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4个处理,3次重复,分析新疆当前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的养分吸收,氮、磷、钾肥产量反应,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等特征。【结果】(1)新疆小麦氮(N)、磷(P_2O_5)、钾肥(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33.1、128.0和75.5 kg·hm~(-2),玉米氮、磷、钾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54.9、148.0和67.8 kg·hm~(-2)。(2)小麦NPK处理平均产量为7 504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 206 kg·hm~(-2)(500—3 795 kg·hm~(-2))、2 016 kg·hm~(-2)(288—4 230 kg·hm~(-2))和1 362 kg·hm~(-2)(105—2 91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5.0%、39.7%和23.0%;玉米NPK处理平均产量为13 715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4 657 kg·hm~(-2)(1 559—6 900 kg·hm~(-2))、1 942kg·hm~(-2)(473—4 699 kg·hm~(-2))和1 297 kg·hm~(-2)(113—5 44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2.2%、21.2%和15.5%。玉米施氮肥的产量反应明显高于小麦。(3)NPK处理中,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需氮(N)2.7 kg(1.7—4.0 kg)、磷(P_2O_5)0.8 kg(0.4 1.3 kg)、钾(K_2O)2.1 kg(1.2—3.9 kg);每形成100 kg玉米籽粒需氮(N)2.1 kg(1.5 2.9kg)、磷(P_2O_5)0.8 kg(0.4 1.2 kg)、钾(K_2O)2.1 kg(0.7—3.4 kg)。(4)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9.6、15.9和18.7 kg·kg~(-1),磷、钾肥显著高于氮肥;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8.7、13.4和18.1 kg·kg~(-1),氮、钾肥显著高于磷肥。玉米氮肥的农学效率高于小麦,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两种作物差异不大。(5)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1.4%、21.8%和45.2%;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6.9%、20.5%和49.6%。小麦、玉米的氮、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磷肥。【结论】当前新疆小麦、玉米产量水平较高,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已处于较高水平,氮、钾肥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磷肥。小麦、玉米对缺氮最为敏感,其次对缺磷,缺钾的减产幅度最低。当前新疆小麦、玉米的氮肥施用量较合理,施钾量不足,小麦存在过量施磷。今后需加大小麦、玉米的钾肥投入,减少小麦的磷肥投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朱小平  王绪奎  史瑞和  
田间试验于1984年秋播开始,分别在淮阴县渔沟乡、新渡乡和涟水县胡集乡的淤土、二合上和沙土上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O、CK,施过磷酸钙375,1125,2250,3375kg/hm~2。稻麦轮作,种植5a 共10季作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 looke 经验公式(P=R√t+b)和倒数方程(1/P_1=1/P_0+1/t)求得的土壤磷释放速率常数 R 值和最大释放量 P_0值和土壤水溶性磷,Olscn-P,Colwclc-P 及植株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苹  谭德水  徐钰  林海涛  李彦  宋效宗  沈玉文  刘兆辉  
【目的】探索小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控释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方法,为小麦控释肥的一次性机械化施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均不同的3个小麦优势产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同等优化施肥情况下,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的不同施用方法(撒施旋耕CRF1、种子正下条施CRF2、种子侧下条施CRF3)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同时与常规尿素施肥(尿素一半基施一半返青拔节期追施CK1、尿素全部作为基肥撒施旋耕CK2)和不施氮肥(CK0)肥效进行对比。【结果】泰安棕壤小麦产量介于7 021-7 683 kg·hm~(-2),CRF1与CRF2分别比CK1增产6.1%和3.5%,但差异不显著,CRF3与CK1产量差异不显著,CRF1、CRF2小麦产量显著高于CK2,分别增产9.4%和6.7%。茌平潮土小麦产量介于4 576-5 193 kg·hm~(-2),CRF1与CK1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2,增产11.3%。桓台褐土各施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介于5 222-5 830 kg·hm~(-2),CRF1、CRF2、CRF3均与CK1产量无显著差异,CRF1产量显著高于CK2,增产10.8%。三地均以CRF1的小麦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较高,CRF2与CRF3无显著差异。在泰安棕壤,CRF1与CRF3的籽粒氮素分配率显著高于CK1与CK2。桓台褐土CRF1、CRF2和CRF3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7%、49.5%和50.2%,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CK1和CK2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的3种施肥方法对干物质在小麦籽粒与秸秆的分配、籽粒氮含量与积累量以及氮素的盈余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茌平和桓台0-90 cm土层以CRF2和CRF3的硝态氮含量较高,泰安以CK1与CK2的硝态氮含量较高,CRF1相对最低。【结论】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在减量优化施肥的情况下,采用撒施旋耕的施肥方法有利于小麦的稳产或增产以及生产成本的节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祖梁  王飞  张传辉  顾东祥  顾克军  杨四军  张斯梅  
为给稻茬麦磷素合理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基追比(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开花期为植株磷素积累高峰期,植株磷素吸收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N5/5处理积累量最高。拔节前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拔节后则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降后增。表观土壤磷素盈亏呈明显的阶段特征,拔节前土壤磷素出现显著的表观盈余,拔节至成熟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观亏缺。全生育期两品种磷素表观盈余量均以N5/5处理最低,N1/9处理较高。综合考虑小麦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