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9205)
2022(7632)
2021(6915)
2020(5730)
2019(12716)
2018(12118)
2017(22804)
2016(12643)
2015(13476)
2014(13027)
2013(12893)
2012(12016)
2011(10782)
2010(10755)
2009(9593)
2008(9434)
2007(8397)
2006(7145)
2005(6391)
作者
(40875)
(34310)
(34000)
(32004)
(21639)
(16760)
(15084)
(13419)
(13018)
(12022)
(11895)
(11454)
(11231)
(10947)
(10755)
(10624)
(10584)
(10164)
(9866)
(9845)
(8884)
(8424)
(8095)
(7909)
(7798)
(7655)
(7446)
(7402)
(7046)
(7003)
学科
(46236)
经济(46171)
管理(35578)
(34194)
(26853)
企业(26853)
方法(21973)
数学(19572)
数学方法(19373)
(13657)
(13484)
(12827)
中国(12255)
(10361)
贸易(10359)
业经(10348)
(10121)
(9541)
农业(9330)
技术(8624)
(8587)
财务(8578)
财务管理(8556)
企业财务(8237)
(8002)
银行(7950)
环境(7909)
(7799)
金融(7799)
地方(7672)
机构
大学(180812)
学院(178811)
(70525)
经济(69108)
研究(67531)
管理(64593)
理学(56597)
理学院(55854)
管理学(54697)
管理学院(54407)
中国(49035)
科学(46548)
(46225)
(38691)
农业(37380)
(36818)
业大(36351)
研究所(34203)
(31608)
中心(30032)
(26331)
财经(25577)
农业大学(24521)
(24466)
北京(23832)
(23586)
(23100)
经济学(21917)
科学院(21794)
(21446)
基金
项目(131079)
科学(101846)
基金(97384)
(91360)
国家(90664)
研究(83419)
科学基金(74950)
社会(53915)
自然(53045)
自然科(51797)
自然科学(51772)
基金项目(51617)
社会科(51200)
社会科学(51179)
自然科学基金(50926)
(50326)
(44550)
资助(39398)
教育(37531)
重点(30499)
编号(29621)
(28642)
计划(28611)
(27477)
(27337)
科研(26570)
创新(25733)
科技(25234)
(24845)
国家社会(23460)
期刊
(71095)
经济(71095)
研究(46796)
学报(43495)
(40633)
中国(36486)
科学(35632)
大学(30572)
学学(29590)
农业(27432)
(24053)
管理(22435)
(15502)
(15362)
金融(15362)
教育(13989)
业大(12805)
财经(12701)
经济研究(12679)
技术(12052)
业经(11415)
(11185)
(10902)
农业大学(10807)
科技(9818)
问题(9776)
林业(8689)
资源(8592)
中国农业(8356)
(8148)
共检索到256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兵  廖植樨  邓健  张进  古润生  
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小麦地的传统、免耕和深松3种耕作措施和0,25%,50%和75%4种覆盖度以及拖拉机轮胎压实与非压实对土壤水分保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耕作措施、覆盖度和压实3种因素中,压实对土壤水分保护效果的影响最大,可以使具有25%~75%残茬覆盖的保护性耕作地的平均径流强度增大3倍之多。传统耕作加覆盖的保水效果好于免耕加覆盖和深松加覆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水江  王耀发  
针对旱地保护性耕作中播种与施肥不当导致的烧苗、缺苗问题,以旱地冬小麦为例,对保护性耕作的种肥分施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出苗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苗情指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苗情指数与种肥间距和化肥施用量间的数学关系式,得出了旱地冬小麦在一定种肥间距下的化肥施用极限和在一定施肥量下的合理种肥间距,为种肥间距的合理调整及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春芝  李升东  
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以济麦22、烟农19、济南17和烟农21四个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旗叶SPAD值、旗叶光合速率(Pn)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LAI、SPAD值、Pn和NDVI与该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呈非线性的关系,经济产量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不同基因型小麦的LAI、SPAD值、Pn和NDV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济麦22和烟农21能够充分利用土壤的有限水资源,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可以作为旱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娟  李琳  陈阜  张海林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免耕冬小麦田0~18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翻耕,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含水量之间差异减少。土体0~30 cm贮水量呈波浪状变化,其中免耕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作用;耕作处理之间0~180 cm的土体贮水量虽无显著差异,但免耕处理土体贮水量高于翻耕,秸秆还田高于无秸秆处理。秸秆直立免耕(ZT1)处理作物耗水量最少,分别比翻耕(CT),翻耕+秸秆还田(CTR),旋耕+秸秆还田(RTR),秸秆粉碎免耕(ZT2)少消耗3.8,39.6,55.8,61.8 mm的水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雪松  曹永胜  曹克强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因其具有诸多优点,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采用,但在采用该技术的同时,也使各地的土传病害加重,使植物保护工作面临新问题。文章对土传病害在河北省的发生现状进行了简介,并在分析土传病害加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张玉亭  潘晓莹  丁晋利  张洁梅  何方  王越  
为探明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下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利用特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普通耕作、深松、秸秆覆盖、保水剂、有机肥等措施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以秸秆覆盖和深松处理的保墒、储水效果较佳。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有机肥处理的耗水量最大,而深松和秸秆覆盖处理较少。在小麦拔节期前,有机肥处理更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在小麦拔节-孕穗期,以保水剂和深松处理积累的干物质量较高。孕穗期以后,秸秆覆盖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秸秆覆盖处理在小麦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除返青-拔节期和孕穗-扬花期外,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金刚  樊高琼  汤永禄  李朝苏  吴春  陈溢  黄伟仁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雯  赵洪亮  丛巍巍  侯立白  
以东北冷凉风沙区普遍采用的玉米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试验(2004~2007年),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大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留茬(B1)>灭茬(B3)。灭茬方式(B3)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留茬覆盖(B2)处理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低,但后期增长迅速。留茬覆盖(B2)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比对照高1.58%,但差异不显著。同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表现出随覆盖年限的延长而提高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张洁梅  潘晓莹  王越  何方  韩伟锋  
为探明土壤结构改良与保墒耕作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作用机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保水剂、有机肥、免耕、深松、深松+秸秆覆盖等措施对小麦、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耗水特征、光合特征及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覆盖在小麦生育期内储水量较高。从小麦播种-返青期,深松+秸秆覆盖处理的耗水量最低。而在返青-拔节期,该处理最大,而其在孕穗-抽穗期的耗水量却最低。在拔节-孕穗期,保水剂处理的耗水量最大,而在抽穗-灌浆期,其耗水量最小。在灌浆-收获期,秸秆还田和保水剂处理的耗水量较其他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文  高焕文  
在2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寿阳县年雨量、气温与蒸散量的分析,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模型及其相关子模型。用此模型能预测特定地区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任意年的降水量、任一天的平均气温和年蒸散量与径流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种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文倩  赵锦  杨晓光  
为探究东北水热资源限制下春玉米农田保护性耕作的合理推广,本研究基于44篇已发表文献中的2 705对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4种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SM、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M和深松SN)与传统耕作CK下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对生长季内的玉米农田有增湿降温的效应,土壤含水量提升5.93%和土壤温度降低2.93%;土壤含水量增加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SM>NM>SN>NT;土壤温度在SM、NT下显著降温,NM、SN显著增温,但NM增温幅度仅为0.006%。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在各亚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部分亚组内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依次为:土壤质地>土层深度>生育期>年均气温>年降雨量>秸秆覆盖量,土壤温度仅在秸秆覆盖量亚组内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覆盖(3 000,6 000]kg/hm~2秸秆时,蓄水保墒效果最佳。综上,在年均气温[0,10]℃的东北春玉米可种植区实施4种保护性耕作均有显著的增湿降温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兵  邓健  李问盈  寥植犀  
对 6种保护性耕作法和传统耕作法进行了连续 6 a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保护性耕作法的冬小麦地夏休闲期蓄水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 ,平均多蓄水 9 ,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平均高13.2 ;产量比传统耕作平均增加约 14 ,其中旱年增产幅度较大 ,平、丰水年增产幅度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凡杰  于晓芳  高聚林  赵益平  
保护性耕作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新世纪以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经历了从农机主导向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历程,呈现出技术结构集成化、推广主体多元化、应用主体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农户认知、技术结构、土地规模、推广体系、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现实障碍。因此,需要从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加强先进适用的技术研发与集成、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法制建设等方面营造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光乔  张宗毅  
本文基于山西、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份调研样本的基础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项技术农户采纳情况分别构建logit模型,定量分析农户采纳这两项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两项技术的采纳倾向都受到政府的强制或补贴措施、粮食商品化程度、户主身体健康状况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此外,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还受到秸秆是否有经济用途、农户劳均土地块数两个因素的负向影响;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纳还受到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农户对免耕播种技术的评价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