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8)
2023(7652)
2022(6649)
2021(6325)
2020(5493)
2019(12746)
2018(12786)
2017(24906)
2016(14105)
2015(16174)
2014(16430)
2013(16674)
2012(15755)
2011(14516)
2010(14787)
2009(14068)
2008(14360)
2007(13449)
2006(11830)
2005(10599)
作者
(44073)
(37811)
(37535)
(35539)
(23390)
(18158)
(17012)
(14993)
(14008)
(13295)
(12772)
(12437)
(12018)
(11878)
(11760)
(11687)
(11476)
(10923)
(10875)
(10591)
(9611)
(9320)
(9260)
(8682)
(8680)
(8590)
(8479)
(8284)
(7951)
(7828)
学科
(62589)
经济(62539)
(46068)
(43822)
管理(33323)
农业(30309)
方法(26084)
数学(23480)
数学方法(23297)
(22682)
企业(22682)
业经(16588)
中国(15190)
地方(13523)
(12878)
(12528)
(12528)
(11560)
贸易(11558)
(11255)
(10926)
农业经济(10120)
(9183)
(9082)
农村(9073)
环境(9029)
(8976)
(8782)
银行(8747)
(8574)
机构
学院(213499)
大学(208622)
(87302)
经济(85386)
管理(79154)
研究(74685)
理学(67983)
理学院(67235)
管理学(66063)
管理学院(65685)
(64391)
中国(57509)
农业(50021)
科学(49148)
(44759)
业大(42400)
(40988)
研究所(37355)
(36485)
中心(36018)
(33905)
农业大学(30588)
财经(28936)
(27988)
北京(27830)
师范(27726)
(26959)
(26674)
(26209)
(26017)
基金
项目(139262)
科学(106515)
研究(100999)
基金(97670)
(86469)
国家(85624)
科学基金(70598)
社会(61686)
社会科(57900)
社会科学(57874)
(57297)
基金项目(52392)
(46922)
自然(45450)
教育(44820)
自然科(44153)
自然科学(44134)
编号(44008)
自然科学基金(43332)
资助(39677)
成果(35346)
(35155)
(32265)
重点(31407)
(31029)
课题(29090)
(28297)
(26985)
科研(26811)
计划(26576)
期刊
(102241)
经济(102241)
(67919)
研究(55672)
农业(45823)
中国(44453)
学报(40540)
科学(34601)
大学(29031)
学学(27562)
(26948)
业经(23399)
(22685)
管理(22054)
(20839)
金融(20839)
教育(19002)
技术(17372)
问题(15427)
农村(14098)
(14098)
农业经济(13953)
(13628)
财经(13626)
经济研究(13307)
资源(13164)
世界(11964)
业大(11748)
(11652)
经济问题(11342)
共检索到31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志广  杨立霞  杨倩  沈银柱  
对8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有效分蘖、生育期、株高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着较大的极差。不同品种(系)间开花期的最大极差为25d,有效分蘖的最大极差达18个,株高的极差达0.91m,穗粒数极差达到47.8粒,千粒重的最大极差达39.6g,质量性状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这些表明在河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园地的小麦品种资源中存在着极其显著的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宝建  姚占军  王嘉瑞  任欣欣  岳艳丽  
运用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15个小麦新品系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以探讨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8240)>穗粒重(0.7490)>千粒重(0.4035)>单穗结实小穗数(0.1346)>穗粒数(-0.0575)>株高(-0.1892);偏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5705)>穗粒重(0.3766)>千粒重(-0.2565)>穗粒数(-0.2396)>株高(-0.2296)>单穗结实小穗数(-0.0646);直接通径系数表示为:每公顷穗数(0.6100)>穗粒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凡华  崔淑兰  刘秉华  
本文对 36个半矮秆小麦品种 (系 )的 16个性状进行了主成份分析。从品种的多花多粒性、繁茂性、丰产性、抗倒性、抗病性和优质性几个方面对参试品种 (系 )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咸阳 894 91和 94中 2 6具有突出的多花多粒性、优良的抗倒性 ,后者兼有较好的丰产性 ,BPM3 0、山东 830 0 76集矮秆、抗病 (白粉病 )性、繁茂性于一身 ;烟农 15具有较好的繁茂性、抗倒性、丰产性和较好的品质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晓丽  包维楷  
为了在小麦育种中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以成穗数、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粒数、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8个性状为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1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成穗数多、产量高、千粒重大、穗长、穗粒数和株高适中,单株生物学产量表现一般,可作为高产亲本材料;第Ⅲ类的综合表现相对较弱,不宜选作杂交亲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健民  戴双  李豪圣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建军  赵振东  
【目的】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演变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方法】统计1999年至2010年山东省审定的55个小麦品种的18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61.65 kg.hm-2,但产量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只有粒重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尽管相关系数非常低。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57 d,株高、最大分蘖数呈下降趋势,成穗率逐年上升。高产品种单位面积穗数较多,成穗率显著较高,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蛋白质和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彦慧  赵轩宇  杨文香  刘大群  
为确定8个来自土耳其的普通小麦品种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全生育期农艺性状观察,并利用44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抗性和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利用20个与Lr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8个土耳其小麦品种进行抗叶锈病基因的进一步鉴定。推测YJ000900中可能含有Lr1、Lr3、Lr17、Lr20;YJ000906中可能含有Lr1、Lr17、Lr20;YJ000901、YJ000902、YJ000904、YJ000905、YJ000907中可能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辉  李会敏  孟祥海  乔文臣  赵凤梧  Daniela Benedikova  Pavol Hauptvogel  Edita Gregova  
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欣欣  姚占军  岳艳丽  王莉  
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育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黄淮海麦区四省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本研究以所收集的黄淮海麦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四省的近十几年来(1992-2008年)审定的部分(42份)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9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孕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1.39%,其次为有效分蘖和穗粒数,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6%。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四省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3,1.82,1.73和1.62,平均值为1.75。在此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42份材料聚为三大类,但是第Ⅱ大类和第Ⅲ大类相差不大,这说明上述四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婷  陈华萍  蒲至恩  陈国跃  苟璐璐  
对99份北美主要栽培大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与评价,并对各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这批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株高为半矮秆或中间型,有效穗数大于10的较多,分蘖性较强,穗长在中等或中等以上长度,小穗数较多,穗粒数不高,千粒重较低,无大粒资源,成穗率主要表现为高或中高型。从中筛选出18份综合性状较好的和一些单一性状优良的材料。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与穗长和小穗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可通过增加千粒重来提高大麦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朱旭彤  王维金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受2个独立公因子制约。被确认和命名的公因子是:F1,光合同化因子;F2,产量构成及植株碳、氮营养因子;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4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2个公因子F1,F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以公因子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将11个品种分为三大类型。不同类型品种F1、F2的大小和相互协调方式不同,直接导致品种(系)产量水平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英  张正斌  徐萍  卫云宗  刘新江  
【目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育种必须重新定位。文章对黄淮地区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化以及对单株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分析,为未来小麦适应气候变化和高产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个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进化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进化趋势分析。并对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麦进化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通过对农艺性状的进化趋势分析和多重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果:①黄淮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抽穗期、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等有减少的趋势,但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收获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万喜  乔岩  盖琼辉  
陇育4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0年以西峰20号作母本,中210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陇育4号2008-2010年甘肃省及国家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22.50~4089.45 kg/hm2,比统一对照增产13.39%~6.05%,增产差异极显著,3年增产均居第1,第1位率100%,增产点(次)率86.7%;2010年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22.9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5.21%,2年国家区域试验Shukla变异系数3.9576%~7.3098%,变异系数17.19%~29.34%,适应度77.8%~80%,抗旱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礼凤  李伟  徐冉  戴海英  王彩洁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掌军  刘妍  王姣  付青青  刘凤楼  张双喜  张文杰  张晓岗  刘生祥  
【目的】本文拓宽了宁夏小麦遗传基础为育种提供优异资源。【方法】以外引和宁夏自育的81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借助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手段,对不同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部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成株期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1)依变异系数大小,9个农艺性状依次为有效穗(14.77%)﹥穗粒重(14.41%)﹥穗粒数(8.94%)﹥穗下茎长(7.03%)﹥结实数(5.69%)﹥小穗数(5.03%)﹥穗长(4.98%)﹥株高(3.21%)﹥千粒重(0.65%);(2)过多的有效穗不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经济系数,穗长越长有利于增多穗粒数和提高粒重,较多小穗数有利于提高单株粒数和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在距离为21.83时,将81份种质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材料平均有效穗最多(6.83±1.986)个,第Ⅱ类群材料平均株高最矮(83.94±13.42)cm,第Ⅲ类群材料穗下茎节最长(51.50±0.500)cm,第Ⅵ类群材料的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均最高[分别为(11.00±2.370)cm、(61.00±4.359)粒、(2.69±0.303)g、(44.13±0.006)g、0.533],第Ⅶ类群材料的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最多[分别为(24.33±1.528)、(23.33±1.528)个];(4)9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引物,检测到携带1、2、3、4个基因标记的材料分别为11、23、38和5份。【结论】总体上,地方和农家品种平均有效穗最多,自育和外引种质平均株高最矮,而唯有外引种质携带有Pm~21基因,携带Pm6和Pm~21基因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素琴  
应用NCⅡ设计方法对烤烟7个亲本(3个品质亲本作母本,4个农艺亲本作父本)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和单叶重的特殊配合力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讨论了亲本品种(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