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
2023(775)
2022(690)
2021(662)
2020(499)
2019(1131)
2018(1095)
2017(1583)
2016(1225)
2015(1376)
2014(1413)
2013(1325)
2012(1288)
2011(1309)
2010(1269)
2009(1125)
2008(1163)
2007(1044)
2006(837)
2005(733)
作者
(6585)
(5838)
(5738)
(5280)
(3433)
(2883)
(2476)
(2337)
(2090)
(2038)
(1982)
(1961)
(1928)
(1908)
(1715)
(1710)
(1693)
(1670)
(1662)
(1638)
(1535)
(1436)
(1415)
(1410)
(1371)
(1332)
(1325)
(1325)
(1316)
(1244)
学科
(2451)
(1880)
小麦(1629)
(1560)
经济(1559)
(1276)
管理(1141)
(1015)
教育(1007)
水产(979)
(954)
动物(905)
(886)
动物学(812)
(801)
企业(801)
虫害(773)
理论(703)
病虫(696)
病虫害(696)
农业(668)
中国(664)
生物(651)
(647)
及其(641)
(628)
防治(601)
(597)
方法(540)
(528)
机构
学院(19483)
大学(19021)
(13305)
农业(11047)
研究(10767)
科学(10350)
业大(8083)
(7698)
研究所(7331)
农业大学(6934)
(6574)
(6260)
实验(6073)
实验室(5890)
(5769)
中国(5703)
重点(5588)
科学院(5121)
(4821)
技术(4798)
中心(4220)
生物(3648)
(3494)
农业科学(3421)
(3418)
(3199)
(3195)
科技(3153)
(3147)
工程(2896)
基金
项目(15966)
(12240)
国家(12143)
科学(11017)
基金(10640)
科学基金(8439)
(7618)
自然(7528)
自然科(7366)
自然科学(7359)
自然科学基金(7228)
(7008)
研究(6687)
科技(6070)
计划(5972)
基金项目(5377)
(5216)
专项(4650)
(4436)
资助(4200)
农业(4176)
重点(4174)
(3730)
技术(3687)
科研(3572)
(3549)
创新(3400)
教育(3189)
(2658)
社会(2552)
期刊
(13189)
学报(12216)
农业(8752)
科学(7635)
大学(7094)
学学(6896)
中国(6126)
(5217)
业大(4273)
农业大学(3789)
中国农业(3405)
研究(2890)
(2532)
(2532)
经济(2532)
农学(2470)
华北(2470)
农业科学(2449)
教育(2382)
自然(2360)
自然科(2205)
自然科学(2205)
林业(1856)
科技(1762)
农林(1739)
(1739)
西南(1691)
(1598)
科技大(1546)
科技大学(1546)
共检索到2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曹丽蓉  刘培园  李映辉  耿妙苗  邱丽娜  张强  解超杰  
为从分子水平对小麦渝麦13号进行细胞质类型鉴定,本研究以野生燕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薛早)及30份具有小麦属和山羊草属不同细胞质类型的核质代换系为参照,利用24个小麦叶绿体SSR分子标记对小麦品种渝13号及其衍生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5个标记的扩增带型在渝麦13号及其衍生后代和普通小麦材料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说明小麦品种渝麦13号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质类型与普通小麦材料不同。通过比对野生燕麦细胞质和T型细胞质的带型发现,在24个标记中,有15个分子标记在野生燕麦细胞质和T型细胞质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在这些多态性分子标记中,渝麦13号及其衍生材料细胞质的扩增带型与T型细胞质的带型完全一致,而与野生燕麦的带型不一致。通过比对渝麦13号和其他29份小麦核质代换系的细胞质扩增带型后发现,渝麦13号与这些代换系均不同。因此,小麦品种渝麦13号及其衍生系的细胞质类型很可能为T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士杰  刘双月  康明辉  杭向前  
对AL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的性状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比保持系单株分蘖增加1.358个,抽穗提早0.564天,穗长增加0.633cm,分别达到5%或1%水平;但是,在叶片电导率、株高、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旗叶长宽诸方面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AL型胞质败育花粉中有高度和轻度皱缩型及极少数的饱满圆型;而T型胞质的败育花粉几乎全属高度皱缩型。AL型与T型胞质的杂种间除穗长差异0.717cm,达1%水平外,其它7项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总之,AL型胞质与可育的普通小麦胞质和T型胞质相比,无不利的副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华  张爱民  安玉麟  李元清  白海  于美玲  
通过春 季在田间 分期播 种,冬 季在 温室 中 不补 光种 植, 研究 了 具有 D2 型 细胞 质( 胞 质供体为粗 厚山羊草 Ae .crassa)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 呼 和浩 特自 然 光生 长条 件 下的 育 性表 现。 结果表明:(1) 不同播期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田 间的不 育株 率均 达到 了100 % ; 不育 性 在形 态上 表 现为雄蕊心皮 化。(2) 三 个播期 的自交结 实率分 别为:3 月 28 日 播 种的 为 4085 % ( 半不 育) ,4 月 7 日播种的 为1872 % ( 高 不 育) ,4 月 17 日 播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云  李伯群  余国东  马强  高志宏  杨明  
渝麦13号是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渝麦1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渝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子涵  石晓艺  闫鹏娇  段阳  耿兴侠  叶佳丽  李莎  杨雪桐  张高明  贾雨林  张玲丽  宋喜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涵  蒙立颖  姚盟  宋喜悦  
为明确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及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是否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另外,为揭示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败育发生的时期和败育的细胞学机理,以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Ju87B1-706A)和其同型保持系(706B)为供试材料,采用I2-K染色、醋酸洋红染色、DAPI染色和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药形态特征及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Ju87B1-706A具有黑麦1RS的特异扩增条带(1 500BP),但缺少1BS的特异扩增条带(220BP),与其在A-PAGE结果的ω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正  
运用基因─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粟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厂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作楫  金先春  揭声慧  张玲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抗性或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竹林  李美霞  奚亚军  刘曙东  
采用室内苗期鉴定、大田人工接种鉴定和Pm4b分子标记对黄淮麦区的98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白粉病抗性分析。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被测品种中,抗病品种5个,占参试品种的5%。田间接种鉴定发现,抗病品种39个,占参试品种的39%。分子标记检测发现,98份供试材料中有3份样品检测到Pm4b基因的标记片段,占供试材料的3%。苗期感病而在成株期表现中等抗病有可能是慢病性品种,是一种更有利用前途的抗病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游光霞  孙京燕  张秀英  武淑祯  苑菲  王海波  肖世和  
为了培育抗穗发芽品种,对我国10个小麦主产省份的75个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3个分子标记Vp1B3、Xbarc310和Barc294对上述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p1基因的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关系不密切,Vp1B3标记难以用于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筛选。主效QTL(QPhs-3AS)与种子休眠关系密切,Xbarc310和Barc294可作为穗发芽抗性选择的重要参考,且Barc294较Xbarc310的选择效果好。上述结果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提供了重要信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国芳  张鲁刚  李冬霞  
【目的】明确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恢保关系及其多样性。【方法】采用遗传学方法和已报道的5个不育细胞质orf138、orf222、orf224、orf263和orf288的特异引物的分子鉴定方法,对8种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CMS3411-7、CMS7311、00S54-m-1、00S54-m-2、12XC4、00S11-1、00S11-3和00S11-8)进行鉴定。【结果】恢保关系分析表明,Pol CMS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对于Ogu类型(12XC4)及Ogu和Nap综合类型(00S54-m-1、00S54-m-2、00S11-1、00S11-3和00S11-8)雄性不育(简称Ogu-Nap C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式昭  伍玲  郑建敏  朱华忠  
【目的】鉴定澳白麦面条相关品质基因构成,为改良中国小麦面条品质提供信息。【方法】利用38个已知面条品质相关基因的功能标记,对从澳白麦群体中分离出的36个穗系的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LMW-GS)、1B/1R易位、Waxy蛋白亚基、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黄色素含量、籽粒硬度和穗发芽(PHS)抗性等相关基因进行鉴定。【结果】共发现13个对面条品质有正向效应的基因,其中非1B/1R易位类型和HMW-GS基因Bx7频率达100%,HMW-GS基因By8、LMW-GS基因Glu-A3b和Glu-B3b分别占供试材料的88.9%、88.9%和83.3%,淀粉品质相关Wx-B1蛋白亚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荣华  奚亚军  马翎健  胡银岗  徐洁  刘曙东  杨存义  宋喜悦  何蓓如  
对粗厚山羊草 (Ae.crassa)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进行 2a人工控光试验及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具有光敏雄性不育特性 ,温度对育性亦有一定效应 ;不同异质系的光周期敏感性与核供体品种的光周期敏感性相关 ;六倍体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异质系与四倍体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有差异 ,前者对光周期较为敏感 ;由于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同时又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 ,有可能选育成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光温敏不育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阳  姚盟  蒙立颖  石晓艺  齐智  叶佳丽  闫鹏娇  刘子涵  宋喜悦  
为了明确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特点及对T763A恢复系的选用提供依据,以不育系T763A,保持系763B,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为供试材料,进行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和花粉粒制片(醋酸洋红、I2-KI和DAPI);并以中国春和黑麦为对照试材,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核型鉴定。结果表明:T763A败育类型为典败和圆败,成熟花粉粒皱缩无规则,内含物少,花粉败育,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所有供试材料均为非1B/1R类型;3个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恢复能力均较强,其中以Tm504B对T763A的恢复能力相对最好,这可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宝存  葛荣朝  沈银柱  黄占景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其不育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利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75 3369B线粒体的基因文库,选取其中所载外源片段较大的重组子转化T型不育系小麦75 3369A,结果重组子ME252和ME317的转化后代变成可育,表明线粒体的部分片段可以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