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5)
- 2023(14741)
- 2022(12320)
- 2021(11495)
- 2020(9618)
- 2019(21985)
- 2018(22060)
- 2017(41854)
- 2016(23654)
- 2015(26230)
- 2014(26514)
- 2013(26004)
- 2012(23841)
- 2011(21391)
- 2010(21339)
- 2009(19386)
- 2008(19049)
- 2007(16632)
- 2006(14408)
- 2005(12745)
- 学科
- 济(88574)
- 经济(88464)
- 管理(63037)
- 业(61140)
- 企(50401)
- 企业(50401)
- 方法(40919)
- 数学(34982)
- 数学方法(34525)
- 学(25387)
- 农(24714)
- 中国(24018)
- 财(21497)
- 业经(20615)
- 地方(17869)
- 农业(16644)
- 制(15925)
- 理论(15832)
- 贸(15056)
- 贸易(15049)
- 和(14617)
- 易(14538)
- 技术(14218)
- 务(13867)
- 财务(13796)
- 财务管理(13772)
- 环境(13530)
- 银(13385)
- 银行(13286)
- 企业财务(13150)
- 机构
- 大学(339911)
- 学院(335893)
- 管理(125727)
- 济(122183)
- 研究(119543)
- 经济(119345)
- 理学(109728)
- 理学院(108310)
- 管理学(105895)
- 管理学院(105329)
- 中国(83613)
- 科学(82155)
- 京(73500)
- 农(69503)
- 所(63819)
- 业大(59825)
- 研究所(59215)
- 农业(55347)
- 财(55322)
- 中心(51792)
- 江(49265)
- 北京(45695)
- 范(45645)
- 财经(45193)
- 师范(45056)
- 院(43126)
- 经(41199)
- 州(40008)
- 技术(38081)
- 省(37216)
- 基金
- 项目(239966)
- 科学(185619)
- 基金(172762)
- 研究(165001)
- 家(155898)
- 国家(154642)
- 科学基金(129356)
- 社会(100761)
- 社会科(95169)
- 社会科学(95140)
- 省(94888)
- 基金项目(92016)
- 自然(88744)
- 自然科(86702)
- 自然科学(86669)
- 自然科学基金(85100)
- 划(81243)
- 教育(75492)
- 资助(71256)
- 编号(65184)
- 重点(54948)
- 成果(53538)
- 部(51191)
- 发(50760)
- 创(49488)
- 计划(47969)
- 科研(47016)
- 创新(46308)
- 课题(46216)
- 大学(43180)
- 期刊
- 济(130857)
- 经济(130857)
- 研究(92959)
- 学报(70756)
- 农(64291)
- 中国(61993)
- 科学(60128)
- 大学(50807)
- 学学(48273)
- 管理(44978)
- 农业(44314)
- 财(40379)
- 教育(36674)
- 技术(26280)
- 融(24945)
- 金融(24945)
- 业(23261)
- 财经(21624)
- 业经(21461)
- 经济研究(20722)
- 业大(20094)
- 版(19337)
- 经(18358)
- 科技(18091)
- 图书(17729)
- 问题(17535)
- 林业(16291)
- 农业大学(16099)
- 理论(15317)
- 技术经济(14818)
共检索到47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X同工酶总是比抗病品种多1条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古旭 胡道分
对40个小麦、4个黑麦和2个小黑麦品种及品系的胚和盾片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抗病和感病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酶谱的主要差异在酶谱中部(B区).B区中一级酶带多,且在具有Rf0.50、0.56两条一级酶带的材料中,86%表现为抗白粉病.B区中一级酶带少的或缺少0.50、0.56带的材料中,91%感白粉病.因此认为用胚和盾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既简便易行,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白粉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传毒介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具体表现为抗病品种SK-4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均强,SN7859抗病毒能力强,但抗介体能力较弱;感病品种81-5抗病毒能力弱,但抗介体能力较强,而8201-69则抗病毒和抗介体的能力均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选利 李振岐 康振生
综述了过氧化物酶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认为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种类发生改变。这些高活性的过氧化物酶或特异性的同工酶 ,或由于催化合成了杀菌物质 ,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木栓质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 ,或者由于参与乳突形成和颗粒状沉积物的积累 ,从而构成了植物的一般抗病性和非专化抗病性。各种过氧化物酶的专化性有所不同 ,它们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也不尽一样。导入过氧化物酶基因 ,构成组成型表达的转基因植物 ,不一定能有效地抵抗病原物的侵袭。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通过对14个抗白粉病、23个感白粉病的冬小麦品种、品系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由于对白粉病反应不同,在拔节至抽穗期,抗、感品种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对田间大量育种材料进行早期预测,以防使用感病材料接种花药和进行杂交。用叶片同工酶鉴定抗病性,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可与育种试验同时进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冬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白粉病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艳芳 梁永超 娄运生 孙万春
以抗 /感白粉病的南农 99 18和苏麦 3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硅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和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接种的情况下 ,施硅与否对抗 /感品种植株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无影响。而在感病情况下 ,施硅能显著提高小麦感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但对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降低小麦感病品种的SOD活性 ,但提高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 ,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 ,相对免疫效果达38.79%,其中硅的浓度以 1.7mmol·L-1为最佳。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POD SOD 木质素 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跃 金开璇 张锐 王敏
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汪跃,金开璇,张锐,王敏关键词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var.majorN.E.Br)为我国特产果树,全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北京市即达400万株左右,成为山区发展经济的...
关键词:
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蒙 张建华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来自山东境内黄河流域种植的20个谷子农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用极点排序的方法对谷子品种酶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个品种可分为六个类型,品种间、类群间酶谱相似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存在着近缘关系;同时表明从分子水平上分类更具有准确性。用极点排序的方法研究谷子同工酶酶谱可以达到差异定量比较的目的
关键词:
谷子,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极点排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I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
关键词:
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生化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魁英 赵宗芸 王同坤
利用PAGE分离酶谱、考马斯亮蓝R_(350)和醋酸-联苯胺分别染色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苹果砧木叶片中不同迁移率过氧化物酶带的活性和比活性,用萨尔科夫斯基试剂分析了同一叶样酶液的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与不同砧木不同迁移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比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迁移率在0.49和0.70的两条过氧化物酶带与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迁移率在0.57附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袁文海 金爱武 任孝蓉
9年生檫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有A_1,A_2,B,C_1,C_2,C_36条酶带;以树冠中部的幼叶分析最好;在树冠阳面与阴面采样,酶谱无差别;在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采样酶谱分离无影响;不同种源、不同家系的酶谱基本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萍 宇克莉 郝泗城
冬小麦幼苗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后,对胚根、胚芽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有较明显影响。在常温(25℃)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不依品种、取材部位而异;在较高温度(30℃)下,则呈曲线式变化,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谱带数增加,到一定时间以后又减少,高峰值与品种特性、取材部位有关;在高温(40℃、50℃)下,谱带数呈减少趋势,处理一定时间以后锐减。不同品种耐高温的能力差异很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学平 杨恒山 郭宏 宋彩琴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冬小麦根 (三叶期 )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的影响 ,电泳结果显示 :1mg/ gNaCl胁迫电泳图谱A区酶带较对照组增加2条 ,B区酶带增加 1~ 3条 ;2mg/ gNaCl胁迫时 ,A区为 1条酶带 ,B区酶带增加了 3条 ;t检验表明 :1mg/ gNaCl胁迫时B区新增 3条酶带的品种的株高和穗长极显著 (P
关键词:
冬小麦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盐胁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文飚 徐朗莱 胡蕴珠 智海剑 孔军礼
研究了对SMV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在接种SMV-a株系后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功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侵染的早期(接种后3d),抗病品种科丰1号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上升,出现了新的PI为4.40和9.73的同功酶;感病品种徐豆1号和1138-2的变化则相对较小。侵染的中后期(接种后6d和9d),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上升,且徐豆1号也出现了PI为4.40和9.73的同功酶;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略有下降,PI为4.40和9.73的同功酶消失。SMV侵染早期,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急剧增加以及PI为4.40和9.73的同功酶的出现可能与抗病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冰 郝建平 裴雁曦 李国柱 刘晓琴
甜荞种子经60Co-γ射线照射后从10000rad的剂量组中选出了两个优良高产突变体Ⅱ-45-1和Ⅲ-36-1。研究表明,Ⅱ-45-1、Ⅲ-36-1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对照(未经辐照处理的甜荞种子)高2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显示,Ⅱ-45-1和Ⅲ-36-1均比对照增加一条Rf值为0.43的酶带,减少一条Rf值为0.84的酶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