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5)
- 2023(8774)
- 2022(7673)
- 2021(7036)
- 2020(6278)
- 2019(14614)
- 2018(14336)
- 2017(27777)
- 2016(15701)
- 2015(17728)
- 2014(18035)
- 2013(18104)
- 2012(17360)
- 2011(15916)
- 2010(16150)
- 2009(15017)
- 2008(15487)
- 2007(14188)
- 2006(12140)
- 2005(11070)
- 学科
- 济(64508)
- 经济(64424)
- 管理(41432)
- 业(41323)
- 企(32791)
- 企业(32791)
- 方法(32753)
- 数学(28771)
- 数学方法(28426)
- 学(18092)
- 农(17682)
- 财(17337)
- 中国(15689)
- 制(12496)
- 贸(12473)
- 贸易(12472)
- 业经(12325)
- 易(12105)
- 农业(11732)
- 地方(11575)
- 务(10862)
- 财务(10840)
- 财务管理(10807)
- 银(10441)
- 银行(10379)
- 企业财务(10289)
- 融(10264)
- 金融(10261)
- 理论(10179)
- 和(10075)
- 机构
- 大学(242219)
- 学院(237874)
- 济(93039)
- 经济(90971)
- 研究(88579)
- 管理(83891)
- 理学(72405)
- 理学院(71421)
- 管理学(69804)
- 管理学院(69377)
- 中国(64195)
- 科学(60073)
- 农(55328)
- 京(52791)
- 所(49145)
- 研究所(45256)
- 农业(44671)
- 业大(43212)
- 财(43029)
- 中心(39631)
- 江(37049)
- 财经(34463)
- 北京(32987)
- 范(31758)
- 经(31291)
- 师范(31258)
- 院(30848)
- 经济学(29222)
- 州(28957)
- 农业大学(28708)
- 基金
- 项目(159992)
- 科学(123147)
- 基金(115918)
- 研究(107176)
- 家(106044)
- 国家(105220)
- 科学基金(86033)
- 社会(65598)
- 省(62290)
- 社会科(61984)
- 社会科学(61959)
- 基金项目(60976)
- 自然(59438)
- 自然科(58064)
- 自然科学(58031)
- 自然科学基金(57036)
- 划(54670)
- 教育(49914)
- 资助(49032)
- 编号(41491)
- 重点(37744)
- 部(35625)
- 成果(35098)
- 发(34372)
- 计划(33499)
- 创(32427)
- 科研(32056)
- 创新(30531)
- 课题(30066)
- 科技(29750)
- 期刊
- 济(99203)
- 经济(99203)
- 研究(66027)
- 学报(51552)
- 农(49585)
- 中国(45779)
- 科学(43018)
- 大学(36401)
- 学学(34606)
- 财(34029)
- 农业(33238)
- 管理(28698)
- 教育(23251)
- 融(20295)
- 金融(20295)
- 业(18396)
- 技术(18209)
- 财经(17454)
- 经济研究(16213)
- 业经(15095)
- 经(14955)
- 版(14503)
- 业大(14033)
- 问题(13695)
- 农业大学(11889)
- 技术经济(11552)
- 贸(11279)
- 统计(11252)
- 科技(11105)
- 理论(10846)
共检索到34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玉贤 田霄鸿 杨习文 陆欣春 南雄雄
【目的】研究小麦和小黑麦籽粒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小麦主产区的31种面包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和6种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分析了籽粒中全磷、全钾、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锌、铁、植酸含量的变异较大,全磷、全钾以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稳定。小黑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不高,而植酸含量相对小麦品种而言较高。不同地区间各小麦和小黑麦品种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且变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2(F_1,对照),75 kg/hm~2(F_2),150kg/hm~2(F_3)和225 kg/hm~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向宇 王斌 王腾飞 冯琴 倪旺 邓建强
筛选适宜的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品种是宁夏引黄灌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小黑麦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营养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小黑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饲草3号’的株高最高,为171.17 cm,与‘鉴46’‘鉴12’和‘晋饲草1号’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鉴46’的节数最多,为5.33;‘晋饲草1号’的穗长、穗重、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4.32 cm、5.56 g、31.67、55.14 g、4.47 g和7 478.95 kg·hm-2;小黑麦的籽粒粗脂肪含量介于2.77%~3.82%,籽粒粗蛋白含量介于12.31%~13.63%,其中‘冀饲草1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3.63%和3.82%;对小黑麦饲草营养品质而言,‘普瑞’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31%,‘晋饲草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3%,‘优能’的粗灰分含量最高,为7.46%,‘甘农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7.07%和31.16%。经主成分分析得出,‘晋饲草1号’综合得分最高,相比于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霞 王斌 王腾飞 明雪花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筛选适合宁夏盐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方法】2021年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开展晋饲草1号、冀饲草1号、鉴47、鉴46、优能、普瑞、冀饲3号、石大1号、中饲1048和甘农2号共10个品种(系)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其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有供试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均能在宁夏盐碱地安全越冬并完成生育期。晋饲草1号株高、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最突出,分别达131.11 cm、4.40个和9.34 t/hm~2;冀饲3号和晋饲草1号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9.95%和9.86%;冀饲3号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94.2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普瑞和优能,第Ⅱ类群为甘农2号、中饲1048和鉴47,第Ⅲ类群为晋饲草1号、冀饲3号、冀饲草1号、鉴46和石大1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小黑麦品种(系)为冀饲3号、晋饲草1号和石大1号。【结论】冀饲3号、晋饲草1号和石大1号均可在宁夏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植义 张召铎 沈银柱 司智海 李继彪 邵素霞
普通小麦、小黑麦和丹麦黑麦在花粉粒形状。花粉粒表面纹饰和叶表皮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上述特征介于普通小麦和丹麦黑麦之间。因此,花粉粒形状及其表面纹饰特征和叶表皮结构特征可能适于作为种属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新物种的鉴定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参考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习文
不断的遗传改良使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的核型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染色体相互易位、异染色质的丢失和外源染色质的导入三个主要方面讨论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核型的变化情况。同时,本文还将简要讨论核型的变化与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分类地位的关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六倍体小黑麦 核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俊秀 尚勋武 杨文雄 王化俊 马小乐
选用强、中筋10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四期播种,研究不同筋力类型、不同播期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产量与面粉筋力可同步提高,中筋小麦则相反;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延伸性间呈负相关,中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呈极显著正相关。Ⅰ播期时,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呈正相关,其余播期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在四个播期均为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均为正相关。随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随灌浆期日照时数的增加,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逐步升高,但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的相关系数则先上升后下降。...
关键词:
春小麦 播期 产量 品质性状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侯红军 刘玉平 兰素缺 祝玉英
利用色素基因来源于 6种不同的遗传背景的 15份蓝、紫粒小麦种质资源材料 ,进行了子粒品质分析 ,结果证明 ,无论色素基因来源于哪种遗传背景 ,蓝、紫粒的品质性状普遍好于白粒品种 ,同一粒色不同色素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的子粒品质不同 ,这些蓝紫粒材料不仅可用于小麦优质育种 ,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保健食品
关键词:
小麦 色素基因 子粒品质 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福平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瑞 冀彩萍
利用RAPD标记对10份六倍体小黑麦、1份普通小麦和1份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9个RAPD引物中,有10个引物(52.63%)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10个引物共产生385条DNA片段,其中3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9.74%,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变幅为8~71条,平均为38.5条,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98~3 054 bp,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724~0.833之间。对12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在平均GD值0.77水平上可将12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为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跃林 张庆国 张仕定 岳伟 谢超群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 含量 ,对小麦籽粒品质实验测定 ,研究了大气CO2 增长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氨基酸组分含量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气CO2 含量 (摩尔分数 )为 5 5 0和 75 0μmol/mol时 ,与正常大气CO2 水平相比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有降低趋势 ,但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明显增加 ,蛋氨酸升幅为 8 2 %和 2 9 6 % ,苯丙氨酸升幅为 7 0 %和 17 9% ;小麦籽粒氨基酸评分值提高 3 1和 4 6。小麦籽粒中磷、铁、钾含量随大气CO2 含量增加而下降 ,分别下降 8 9%~ 11 8% ,7...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营养品质 CO2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用广麦74(六倍体小黑麦)与繁六远缘杂交育成的3个特殊类型育种新材料86—1,86—741和86—749及其小麦亲本繁六,分别与黑麦杂交,分析比较了4个杂种F_1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结果为:(1)小麦亲本繁六与黑麦的杂种F_1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成0.76个棒状二价体;(2)86—1、86—741、86—749与黑麦的杂种F_1PMC减数分裂中期Ⅰ分别成2.60、2.82、1.80个棒状二价体。表明三个特殊类型材料的1~3条染色体含有黑麦染色体易位片段。
关键词:
小黑麦 小麦 黑麦 特殊类型染色体配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志广 赵颂民 沈银柱 黄占景
对普通小麦{[(A)京引39A×75-3369]A2×806}A7×7269-10和小黑麦杂交后代的24个株系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抗虫性、有效分蘖、生育期、株高和千粒重等性状上都表现了超亲的变异,增加了普通小麦常规育种的遗传资源,有利于进行新品系的选育。是一套具有筛选价值的远缘杂交后代株系。
关键词:
小麦 小黑麦 农艺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华 段晓亮 侯春雨 张婷 许兰杰 吕延华 梁荣奇 尤明山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考察了其与千粒重和容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籽粒无机磷含量为0.42~1.60μg/mg,平均值为0.84μg/mg,变异系数是0.24,变异范围较大;2)籽粒植酸含量为17.54~28.71μg/mg,平均值为23.27μg/mg,变异系数是0.09,变异范围较小;3)小麦籽粒植酸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 2),与其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达...
关键词:
小麦 植酸含量 无机磷含量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饶世达 廖小虹 杨武云
对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可杂交性、小黑麦×普通小麦杂种F1、F2自交结实性及性状分离表现进行了分析。利用小黑麦×普通小麦杂交方式育成了几个特殊材料,并对特殊材料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分析,发现含有黑麦血缘,现正在用于小麦育种实践中。
关键词:
小黑麦,普通小麦,遗传转育,育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俊秀 姚晓华 谢德庆 姚有华
为寻求适于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的高产优质禾豆混作饲草生产模式,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饲用蚕豆(Vicia faba)、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为研究对象,对小黑麦、4种豆科作物单作和不同比例混作下的物候期、株高、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混作,显著影响豆科作物物候期和株高(P<0.05),对小黑麦物候期和株高无显著影响;总干重M处理(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8500.4 kg·hm~(-2)且混作优势较强;混作处理粗蛋白与小黑麦单作稍高或持平,而粗脂肪、可溶性糖、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大多混作组合高于小黑麦单作;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最优混作组合和最佳混作播量为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可在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以期为农牧交错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