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0)
2023(6713)
2022(6016)
2021(5468)
2020(4932)
2019(11375)
2018(11149)
2017(21374)
2016(12391)
2015(14128)
2014(14225)
2013(14283)
2012(13706)
2011(12604)
2010(12703)
2009(11837)
2008(12076)
2007(11216)
2006(9598)
2005(8622)
作者
(41610)
(35011)
(34970)
(33394)
(22040)
(16978)
(15846)
(14023)
(13004)
(12589)
(11903)
(11501)
(11381)
(11306)
(11254)
(11212)
(10944)
(10476)
(10107)
(10104)
(9136)
(8670)
(8652)
(8188)
(7942)
(7867)
(7856)
(7761)
(7374)
(7303)
学科
(51253)
经济(51204)
(31195)
管理(30941)
方法(26395)
数学(23771)
(23767)
企业(23767)
数学方法(23555)
(14931)
(13454)
(13382)
中国(12504)
(10560)
贸易(10558)
(10234)
地方(9905)
农业(9830)
业经(9615)
(9345)
(7947)
财务(7933)
财务管理(7909)
(7775)
银行(7725)
(7595)
企业财务(7459)
(7400)
金融(7398)
环境(7341)
机构
大学(187809)
学院(186711)
(73776)
经济(72162)
研究(68959)
管理(65287)
理学(56212)
理学院(55498)
管理学(54390)
管理学院(54055)
中国(49595)
科学(47730)
(47243)
(40323)
(39042)
农业(38253)
研究所(36065)
业大(36050)
(33318)
中心(31358)
(29358)
财经(26828)
北京(25168)
农业大学(24458)
(24301)
(24021)
(23892)
(23774)
师范(23373)
经济学(23277)
基金
项目(126797)
科学(96270)
基金(90224)
研究(84525)
(82953)
国家(82285)
科学基金(66562)
(51071)
社会(51032)
社会科(48303)
社会科学(48283)
基金项目(47829)
自然(45761)
自然科(44684)
自然科学(44664)
(44164)
自然科学基金(43867)
教育(38874)
资助(37751)
编号(33255)
重点(29788)
(27900)
(27803)
计划(27535)
成果(27170)
(26078)
科研(25632)
科技(25301)
创新(24583)
课题(23821)
期刊
(77838)
经济(77838)
研究(50367)
(42376)
学报(42341)
中国(35087)
科学(33406)
大学(28857)
农业(28021)
学学(27572)
(26398)
管理(20879)
教育(16233)
(15882)
(15271)
金融(15271)
技术(14595)
财经(13443)
经济研究(12875)
业经(12809)
(11563)
业大(11145)
(11009)
问题(11005)
技术经济(9581)
科技(9428)
农业大学(9426)
(9206)
统计(9158)
理论(8535)
共检索到26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云凤  唐朝晖  李希陵  任荫汉  李关健  
依据Logistic生长拟合曲线,把小麦株高、单株叶数和千粒重等性状建成划分为四个生长时期。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对不同生长时期的净增量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不同生长时期基因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具有明显差异,遗传模型也有所不同,并且各个时期的基因效应相互独立。上位性效应对于株高和单株叶数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而粒重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显性三参摸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偏低,不宜在早代进行严格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霞  张秀英  伍玲  王瑞  海林  游光霞  闫长生  肖世和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合肥(2007)和成都(2007)4个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93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的QTL,这些QTL分布在除1D和6A之外的所有小麦染色体上。在检测到的QTL中,与籽粒长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春光  苏文文  饶念贤  龙云川  王加国  李苇洁  
【目的】探究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养分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猕猴桃苗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运用CANOCO和R语言软件对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RDA和相关性热图分析。【结果】随着猕猴桃苗不断生长,土壤pH值、速效N、速效P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K则随着猕猴桃苗生长逐渐降低;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5822个细菌OTUs,分属于28门53纲172科226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84%)、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7.69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2.6 %)是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的优势菌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猕猴桃生长初期与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有显著差异;不同生长时期相对丰富度大于1 %的菌门中,Cyanobacteria随着猕猴桃苗不断生长而逐渐减少,Actinobacteria、Latescibacteria、Acidobacteria的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猕猴桃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根际土壤养分发生变化受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时期的影响,土壤根际主要养分和pH值是影响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比例变化的重要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锋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选取未出土、露土5 cm、生长期3个时期的毛竹笋,取同节笋肉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检测并作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到428种代谢物,其中,152种代谢物存在标志性差异,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苷类、核苷酸、酚类、黄酮类、胺类、生物碱等;在毛竹笋生长过程中大部分代谢物含量逐渐降低,仅3-吲哚乙腈、磷酸二乙酯含量呈上升趋势。利用KEGG Pathway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得到225条代谢通路,其中,78条差异显著,41条差异极显著;差异极显著且差异代谢产物富集数量多的代谢通路包含ABC转运蛋白、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途径。通过分析差异代谢物与代谢通路筛选到8种代谢物,包括苯丙氨酸、赖氨酸、莽草酸、酪胺、谷氨酸、鸟氨酸、L-哌甲酸酯、柠檬酸,其中,苯丙氨酸的上调表达最为显著。而苯丙氨酸参与的氨基酸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是造成毛竹笋适口性变差、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宝建  姚占军  王嘉瑞  任欣欣  岳艳丽  
运用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15个小麦新品系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以探讨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8240)>穗粒重(0.7490)>千粒重(0.4035)>单穗结实小穗数(0.1346)>穗粒数(-0.0575)>株高(-0.1892);偏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5705)>穗粒重(0.3766)>千粒重(-0.2565)>穗粒数(-0.2396)>株高(-0.2296)>单穗结实小穗数(-0.0646);直接通径系数表示为:每公顷穗数(0.6100)>穗粒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毅  孙东发  
以主穗小穗数在 2 5~ 30个的二个普通小麦多小穗品系 85DH5 0 15、SW94 30 92 1与三个普通小麦品种(系 )组配成 6个组合的P1 、P2 、F1 、F2 、B1 、B2 为材料 ,用世代均值法分析了 6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并估算了各类基因效应值 ,比较分析了两个不同来源多小穗小麦品系六个性状各类基因效应的异同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 :六个性状都符合加性 显性 上位性模型 ,加性效应对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遗传有重要作用 ,部分性状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 ,不同类型上位性效应对各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各性状之间各类基因效应平方和百分比差异较大 ,不同类型上位性基因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茹  罗莎莎  王如月  杨梦思  孙雅丽  虎海防  张萍  
【目的】探索不同生长时期核桃叶片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明确核桃叶片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构建不同生长时期核桃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气味指纹图谱,为开展核桃种质资源叶片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5、6、7和8月)8个核桃品种叶片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利用GC-IMS二维谱图、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比较不同生长时期核桃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GC-IMS对4个生长时期8个核桃品种叶片共检测出10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12种、酯类30种、醛类24种、醇类19种、酮类9种、其他类8种,其中32种挥发性物质是4个生长时期核桃叶片共同检测到的组分,包括芳香醇、壬醛、桉叶油醇、桉叶油醇二聚体、正己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二聚体、乙酸戊酯、正乙醇、2-已烯醛、正己醛、庚醛、异丁酸乙酯、丙酸乙酯、2-甲基丁醛、异戊醛、乙酸乙酯、乙醇、异戊酸乙酯、3-甲基-1-戊醇、1-戊醇、丁酸己酯、丁酸丙酯。核桃叶片生长程度对其挥发性组分影响很大,‘温185’、‘新新2’、‘纸皮’、‘美国红核桃’、和‘紫金’核桃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5—8月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6月挥发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山核桃’、‘美国东部黑核桃’和‘小果黑核桃’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5—7月呈上升趋势,7—8月呈下降趋势,7月挥发性物质含量达到最高。不同生长时期核桃叶片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变化明显,部分挥发性物质随核桃叶片生长逐步减少。【结论】不同生长时期核桃叶片挥发性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差异较小,但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物质随核桃叶片生长发育先增加后减少,醇类物质随生长时期变化先降低后升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云  张国君  路超  刘书文  
对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部位叶片的粗蛋白质、Ca、P等常规营养成分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氨基酸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在生长时期极显著高于叶片变色期,中性洗涤纤维在7月15日显著低于10月5日;7月15日不同部位叶片的营养成分中,上部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及P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片,而粗纤维、粗灰分及Ca含量则是下部叶片高于上部叶片;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均含18种氨基酸,其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在生长时期较苜蓿草粉高或与之相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采用条件数量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重性状不同生长期进行遗传分析;基于von Bertalanffy模型,对大菱鲆6种交配组合的生长曲线划分为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前期、快速生长后期和渐进期,并与各生长期所对应的遗传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6种交配组合的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前期和快速生长后期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缓慢生长期,检测到新的条件加性方差和条件显性方差,其相应的条件加性方差分量比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应的条件显性方差分量比率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快速生长前期,交互检测到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龙植  乔永利  张三元  曹桂兰  叶昌荣  徐福荣  戴陆园  芮钟斗  高熙宗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200个F2:3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北京(正常生长环境)、昆明(自然低温胁迫)、公主岭(冷水胁迫)、韩国春川(正常生长环境和冷水胁迫)等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了水稻秆长、穗长、穗粒数和穗抽出度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异地鉴定,并利用SSR标记进行了上述农艺性状的QTL分析。检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环境下检测到与上述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共44个,分布于除第9染色体外的11条染色体上。qCL1a、qCL1b、qCL5a、qCL6b、qPL1a、qPL3a、qPL6b、qPL6c、qPL7b、qSP8b、qSP1c、qSP11a、qSP12和qPE1至少在2种不同生长环境下均检测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仪治本  梁小红  侯旭东  
运用多元遗传分析法分析了高粱16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参数。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一级枝梗数表型的选择可以明显提高二级枝梗数和穗粒数。对其他性状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都比性状的直接选择效率要低。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表型对穗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二级枝梗数。各性状通过穗粒数都有最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因此,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超过其他性状,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相关遗传力的应用,拓展了遗传力的概念,符合高粱育种实践,对确定杂交育种选择方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朋  张鹏  姚金保  吴磊  何漪  李畅  马鸿翔  张旭  
【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麦系列23个已审定品种及51份高代品系为材料,对产量、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表型进行分析,利用Affymetrix 50K基因芯片筛选品种基因型,并补充检测部分功能基因。【结果】宁麦系列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中弱筋品质及赤霉病抗性优良,白粉病、锈病抗性水平相对较差等特点。经过筛选获得28 253个高质量SNP位点,已审定的2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7—0.964,平均为0.600;51个高代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6—0.985,平均为0.684。宁麦系列品种(系)的春性主要由Vrn-D1的位点变异造成,Ppd-D1位点变异使所有材料均为光周期迟钝型;Rht-B1b变异使株高降低,宁麦系列品种还含有较多的提高千粒重与抗穗发芽基因的优势等位变异。宁麦系列品种(系)中含有赤霉病主效抗病基因Fhb1的材料占比达到48.6%,约30%的高代品系携带白粉病主效抗病基因Pm21。【结论】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有必要加强种质创新,拓宽育种群体遗传背景;宁麦系列品种(系)携带较多的抗赤霉病及提高千粒重、抗穗发芽的基因或QTL位点,可作为亲本应用于小麦品种诸多性状的遗传改良。宁麦系列品种以中弱筋小麦为主,需加强中强筋、强筋品质类型的品种选育,同时注重白粉病、锈病的抗性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雪  徐秀容  许尚忠  张英汉  
【目的】研究牛GH基因的遗传多态以及各多态位点对肉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以期找到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分析了牛GH基因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和5′侧翼区的位点遗传多态,并分析了5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肉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肉用指数的基因型效应,以及GH基因的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组合基因型效应。【结果】GH基因的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的基因型效应在肉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肉用指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这2个位点等位基因B为优势等位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冰  农素群  卢健琴  孙俊丽  
探讨陆川猪和大白猪IGF-Ι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猪生产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中进行了IGF-Ι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IGF-Ι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