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8)
- 2023(13747)
- 2022(12006)
- 2021(11260)
- 2020(9506)
- 2019(21947)
- 2018(22283)
- 2017(42809)
- 2016(23370)
- 2015(26216)
- 2014(26225)
- 2013(25918)
- 2012(23547)
- 2011(21257)
- 2010(21411)
- 2009(19765)
- 2008(19540)
- 2007(17033)
- 2006(15135)
- 2005(13587)
- 学科
- 济(93634)
- 经济(93509)
- 管理(71254)
- 业(66665)
- 企(57631)
- 企业(57631)
- 方法(40011)
- 数学(33942)
- 数学方法(33576)
- 农(25370)
- 财(24751)
- 中国(23685)
- 制(23198)
- 业经(23099)
- 地方(18815)
- 学(18435)
- 体(16659)
- 贸(16177)
- 贸易(16170)
- 理论(15910)
- 易(15694)
- 农业(15369)
- 银(15311)
- 银行(15273)
- 技术(15039)
- 务(14859)
- 和(14840)
- 财务(14787)
- 财务管理(14750)
- 融(14709)
- 机构
- 大学(328624)
- 学院(327249)
- 济(133219)
- 管理(130916)
- 经济(130343)
- 理学(112925)
- 研究(111816)
- 理学院(111699)
- 管理学(109994)
- 管理学院(109378)
- 中国(82262)
- 京(70593)
- 科学(67084)
- 财(63059)
- 所(55974)
- 农(51825)
- 研究所(50514)
- 中心(49987)
- 财经(49361)
- 江(48364)
- 业大(47916)
- 北京(44964)
- 经(44710)
- 范(42685)
- 师范(42327)
- 农业(40396)
- 院(40353)
- 经济学(39440)
- 州(38809)
- 财经大学(36638)
- 基金
- 项目(221142)
- 科学(174370)
- 研究(164474)
- 基金(160140)
- 家(138855)
- 国家(137723)
- 科学基金(118472)
- 社会(103240)
- 社会科(97899)
- 社会科学(97875)
- 省(86558)
- 基金项目(85013)
- 自然(76314)
- 教育(74996)
- 自然科(74470)
- 自然科学(74453)
- 自然科学基金(73121)
- 划(72487)
- 编号(67339)
- 资助(65488)
- 成果(55431)
- 重点(49300)
- 部(49034)
- 发(47474)
- 课题(46572)
- 创(46549)
- 制(43666)
- 创新(43442)
- 教育部(42284)
- 国家社会(42069)
- 期刊
- 济(149772)
- 经济(149772)
- 研究(100955)
- 中国(65187)
- 管理(50312)
- 学报(49415)
- 财(48133)
- 农(47690)
- 科学(46100)
- 教育(38746)
- 大学(37583)
- 学学(35075)
- 农业(32426)
- 融(28919)
- 金融(28919)
- 技术(28769)
- 业经(24579)
- 财经(24132)
- 经济研究(23725)
- 经(20680)
- 问题(19136)
- 理论(18220)
- 业(17049)
- 实践(16705)
- 践(16705)
- 图书(16085)
- 科技(15875)
- 技术经济(15694)
- 现代(15246)
- 商业(14468)
共检索到48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圣军
小麦全产业链定价主体主要由生产者、贸易商、政策储备库和加工饲料厂构成,而这四大主体形成了三条价格链,分别为"规模户直售价格链""小农户间接价格链""政策储备粮拍卖链"。在这三条价格链中,主要有市场和政策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其中贸易商"收、储、销"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模糊定价、预期定价和标准定价;"国储、地储、托市"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财政补贴自负盈亏、财政补贴或兜底、托市收购顺价销售。对此,应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改革的同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引导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政策性小麦定价灵活性。
关键词:
小麦 全产业链 定价主体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瑞 马远
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使能源危机演变成为全球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联动愈加紧密,国内价格波动特征凸显,高价天然气资源与终端用户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价格“标杆”的建立更加紧迫。应进一步推进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以消除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系统梳理中国天然气上、中、下游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从产业链视角提出了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关键词:
产业链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桂芹 王丽丽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蔬菜价格月度数据测算了蔬菜生产与批发、生产与零售、批发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同期相关系数,认为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有超越"线性"的影响关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特点,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的传递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与零售价格相比,蔬菜批发价格的上涨更能带动生产价格的提高。因此,要实现蔬菜全产业链价格的科学传递和合理分配,必须提高菜农组织化水平,发展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优化蔬菜零售终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圣军
根据2004年1月~2012年6月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月度数据,在5%的置信度下,各环节价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彼此之间超越传统的"线性"影响关系。根据脉冲响应图,对于生猪价格1个标准差的冲击,仔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在10个月内的最大累计响应系数分别为3.96、1.79和2.07,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根据方差分解表,在仔猪价格、生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10个月内的预测误差中,生猪价格的解释力度总体保持在60%以上,充分显示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条价格传递的"核心发动者"和"最大影响者"。因此,稳定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核心是通过加强屠宰...
关键词:
生猪及猪肉 全产业链 价格传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栋 鲍峰
随着风电产业链发展的日益完善,风电产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期,而稳定的风电价格有利于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风电电价入手,分析风电产业利益链对风电价格形成的影响。即通过对风电产业上游设备供应商、风力发电企业和风电下游产业的有效整合来有效控制风电价格,提高风电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风电与火电等行业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环境。
关键词:
风电价格 风电产业链 风电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 郝晓燕 韩一军
以1998-2016年的小麦和面粉月度价格数据,实证分析小麦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和市场整合。首先在线性假设前提下验证面粉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然后建立基于小麦价格的LSTR1和面粉价格的LSTR1模型,实证分析小麦和面粉价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面粉价格对小麦的影响力度要强于小麦价格对面粉的影响,在非线性制度下,面粉价格变动对小麦影响更大。因此,市场主体要注意把握麦粉价格在不同区制之间的转换规律,合理调控小麦生产和加工市场。
关键词:
小麦价格 面粉价格 价格传导 市场整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承龙 郭伟伟 郑丽丽
在探讨了林业产业链的内涵基础上,勾勒了林业产业链结构。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始于社会分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尔后产生新的细致化、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周而复始,形成蛛网结构的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之后基于蛛网模型3个维度,提出林业产业链形成的价值模型,并举例说明,验证了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林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4个途径,为积极拓展和完善林业产业链功能和优化结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林业产业链 形成机制 蛛网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邵昶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反映在实践中,除了这只“无形之手,”还有“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和行业间的调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三只“有形之手”对产业链的形成进行调控。“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过程就是现实中对产业链进行“四维调控”的过程和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即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产业链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维对接、四维调控以及四种具体模式就构成了说明...
关键词:
产业链 形成机制 “4+4+4”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马辉 李芬芳
废旧电器的回收再生利用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其产业化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应以产业链协调发展为原则,用循环经济理论,兼顾我国现阶段废旧电器的垃圾和商品两个属性,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层次研究其回收再生利用物质、价值和行为三个形态循环机理与互动关系;考虑自然资源资本,基于新价值观用资源经济学理论研究产业链价格理论、定价模型、形成机制与协调原理;以产业链有效运行为目的,研究特许经营下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形成价格市场竞争与合理补贴系统理论,提供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明
中国大豆产业是农产品中开放最早也是受跨国公司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对于中国的大豆产业链,跨国公司都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将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豆产业链的控制策略总结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的策略、产业链多环节共同控制的策略和以价值链高端为重点的控制策略,分析这种产业链控制策略能够成功推行的原因及控制继续发展的趋势和危害,提出增加大豆种植补贴,理顺粮食收购关系;加快培训大豆新品种;适当限制跨国并购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大豆产业链 控制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富 李先德 吕新业 卢向虎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细致调研,利用调研的第一手数据全面剖析了小麦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收益情况。研究发现,粮食涨价是由于成本推动的,小麦制品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业之外的因素引起的。控制粮食价格上涨的重点不在于小麦生产、收购环节,而是要限制投入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适当压缩销售环节小麦制品过大的利润空间。最后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麦 产业链 成本收益 河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 辛翔飞 王济民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从快速发展期进入调整阶段。本文分析了肉鸡价格、肉雏鸡价格和肉鸡配合饲料价格的波动特征,并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肉鸡产业链中上述三者价格传导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肉鸡、肉雏鸡及配合饲料的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肉雏鸡价格对活鸡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强,肉鸡配合饲料价格对活鸡价格波动影响较弱;短期内,活鸡价格与其自身滞后期价格波动、肉鸡配合饲料滞后期价格波动和肉雏鸡滞后期价格波动显著相关,且相关程度随滞后期的增加而减弱。本文最后结合当前我国肉鸡供需形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秀兰 章政 王兴旺
选取2003年~2013年的月度玉米价格数据,分为2008年以前和2008年以后两个样本区间,采用脉冲效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机制,其中重点考察了玉米饲用消费产业链和以玉米淀粉为代表的工业深加工消费产业链。研究表明: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在产业链上的价格传导作用明显增强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争艳 王兆瑞 陈彦斌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分化,直观上说明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产业链价格的传导视角,利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比分析新常态前后中国PPI与CPI传导机制的变化。研究发现,新常态之前中国PPI与CPI之间产业链价格的传导机制较为通畅,主要表现为上游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动可以有效传导至中游流通环节进而带动下游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动。新常态以来,中国PPI与CPI的传导机制不通畅,主要是由产业链的中游流通环节向下游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受阻引起的。其直接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增长乏力;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低端化,这导致中游去产能进程缓慢,进一步加剧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由于产业链价格的传导机制失效,未来中国PPI与CPI走势的分化可能是长期现象,因此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时就不能只关注CPI,应将PPI等其他重要的价格指数也纳入指标体系中,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智华
以张喜才编著的《农产品价格之谜:农业产业链价格传导及调控机制》一书为对象,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并从农业产业链角度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提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产业链 调控机制 价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