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6)
2023(14791)
2022(12880)
2021(12000)
2020(10079)
2019(23232)
2018(23179)
2017(43798)
2016(24374)
2015(27462)
2014(27487)
2013(27255)
2012(25491)
2011(23190)
2010(23274)
2009(21199)
2008(20546)
2007(18119)
2006(16076)
2005(14441)
作者
(75114)
(62348)
(62125)
(58688)
(39821)
(30061)
(28183)
(24678)
(23746)
(22484)
(21204)
(21091)
(20152)
(19957)
(19656)
(19290)
(18789)
(18561)
(17865)
(17852)
(15886)
(15494)
(15294)
(14226)
(14125)
(14078)
(13938)
(13748)
(12863)
(12551)
学科
(100837)
经济(100739)
管理(64743)
(62467)
(50498)
企业(50498)
方法(43732)
数学(37867)
数学方法(37289)
中国(28814)
(26835)
地方(25406)
(24220)
业经(22349)
(21191)
农业(18319)
(17156)
贸易(17140)
(16694)
(16542)
理论(16510)
(15943)
环境(15796)
技术(15617)
(15453)
银行(15385)
(15122)
金融(15120)
(14823)
(14050)
机构
大学(346312)
学院(345485)
管理(131367)
(131129)
经济(128063)
研究(125819)
理学(113169)
理学院(111754)
管理学(109344)
管理学院(108753)
中国(91660)
科学(83592)
(76481)
(68570)
(66718)
研究所(61174)
(58063)
业大(57986)
中心(55780)
农业(54352)
(52045)
北京(48851)
(47294)
师范(46663)
财经(45917)
(45530)
(42599)
(41669)
技术(40492)
(40050)
基金
项目(238136)
科学(184957)
基金(169877)
研究(168061)
(151542)
国家(150248)
科学基金(126330)
社会(101468)
社会科(95931)
社会科学(95904)
(95810)
基金项目(89582)
自然(85717)
自然科(83714)
自然科学(83692)
自然科学基金(82134)
(81445)
教育(77398)
资助(71453)
编号(68082)
成果(55582)
(54474)
重点(54337)
(50814)
(49448)
课题(48937)
计划(46599)
科研(46253)
创新(46101)
大学(43053)
期刊
(148477)
经济(148477)
研究(101295)
中国(72274)
学报(64499)
(63345)
科学(56699)
管理(49702)
大学(46294)
农业(43936)
学学(43579)
教育(42564)
(41364)
技术(30594)
(29688)
金融(29688)
业经(25078)
经济研究(23446)
(23320)
财经(21537)
图书(19616)
问题(18983)
(18309)
科技(18186)
业大(17325)
(16864)
技术经济(16731)
理论(16191)
资源(15271)
统计(15196)
共检索到51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嵩午  王长发  
小麦低温基因型是一类具有偏低冠层温度(株温)的小麦,国内外已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证实自然界确有冠层温度偏低的小麦基因型存在;这些具有冷温特征的小麦基因型和其它一般小麦材料相比在一些重要生物学性状上占有优势,尤其代谢功能和细胞结构方面较为突出;在受到干旱、高温或连阴雨胁迫时,它们的一些重要性状的优势地位能够继续保持,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这些基因型的冠温所以偏低和第二热源温度偏低、植株活力较好密切相关;它们偏低的株温可以遗传,通过和其它小麦材料杂交,能对后代的温度状态产生较好影响,尤其小麦冷温供体——冷源的发现,更为产量又高又稳且质优质稳的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经川  刘兆晔  姜鸿明  刘维正  赵倩  丁晓义  邱化蛟  
利用 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重穗型品种的茎质系数极显著地高于多穗型品种 ,但其经济系数、子粒产量 /草产量 (库源比 )极显著地低于多穗型品种 ,选育中间型品种可以实现高产与抗倒的有机结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全国  贾秀领  马瑞昆  
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发育有明显促进 ,春季返青后供水对其促进作用很小 ,但对叶片大小促进作用明显。水分和养分输导组织在茎秆结构中体现出基因型差异。完全控水条件下水分及养分输导组织发育均受到抑制 ,不同供水对叶片形态及维管束结构的发育均有明显效应 ,供水对前者效应大于后者。拔节水对茎秆维管系统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大年  李保云  梁荣奇  刘广田  
 研究了 15个冬小麦品种的 11个面粉、淀粉和面条品质性状在 5个生态试验点的表现。结果表明 :1基因型方差在所有性状上达到极显著 ,环境方差在 8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 ,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在7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变异在多数品质性状上大于环境变异 ,环境变异对一些重要品质性状的作用较大。基因型变异在所有性状上大于基因型×环境互作变异。 2多数性状的稳定性因品种而异 ,一些重要品质性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的淀粉性状和面条品质选择提供了有关基因型和环境作用的数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黛静  姜丽娜  邵云  李召虎  李春喜  
采用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新麦19、矮抗58和豫麦18),对其进行萌发期不同浓度Cr2(SO4)3胁迫处理。研究幼苗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叶绿素、根系活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Cr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均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浓度Cr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表现为新麦19>矮抗58>豫麦18,根长为豫麦18>新麦19>矮抗58;150 mg/L的Cr胁迫下,小麦幼芽叶绿素含量、幼根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随Cr浓度的升高,幼芽SOD、POD活性升高;SOD、POD活性在新麦19中变幅最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葛台明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EFFECTSOFGENOTYPESANDMEDIAONWHEATANTHERCULTUREGeTaimingYuYujun(Huazhon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海燕  康明辉  郭景战  何宁  张丹  
选用3个年度10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F1的组合进行花药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不周浓度的稀土元素 (RE)作为添加剂,研究稀土对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在含有不同浓度的稀土(0-3.0 mg/L)的培养基中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转愈伤组织初期,R3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25.8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选择 34个冬小麦品种 ,研究它们对缺钼反应的差异。在同一严重缺钼酸性黄棕壤上 ,比较苗期地上部干物重 ,初筛及复筛中籽粒产量及钼效率系数 ,最后筛选出钼高效品种 970 0 3和钼低效品种 970 14。缺钼条件下 ,高效品种 970 0 3能获得与施钼处理相当的产量 ,而低效品种只能获得施钼处理产量的一半。初步研究表明970 0 3钼效率高的可能机理是缺钼逆境下钼的吸收能力和韧皮部的钼运输能力较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保松  曹林奎  
研究了镉污染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的差异 ,结果发现 ,小麦生长发育品种间差异很大 ;根的长度、单株地上部重量、地下部重量、每株分蘖数是反应比较敏感的指标 ;小麦对镉的吸收和分配由根部特性决定 ,不同品种根部吸收镉的能力比对照高 10 0倍以上 ,而地上部吸收镉的能力仅是对照的 10倍左右 ;同时 ,根部吸收镉的总量约是茎部 10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台萃  武泰存  王景安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京冬8号、临远7069为材料,研究了缺锰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锰浓度为0.001 μmol/L时对两品种茎叶干重影响明显不同,京冬8号显著降低,而临远7069却显著升高;两品种在完全缺锰时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低锰时显著升高;缺锰、低锰抑制了京冬8号NO3--N的吸收,但对临远7069无显著影响;缺锰胁迫对两品种的碳氮代谢影响各不相同,对临远7069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糖合成氨基酸的过程,对京冬8号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瑞昆  贾秀领  蹇家利  刘淑贞  鲁建立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的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以离体2~3h为测定RWL的适宜时间。否定了国外多年延用6~9hRWL作为指标的结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瑜  王晓丽  孙晓燕  刘进英  杨燕  
为了比较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以及在白粒小麦品种中筛选出抗穗发芽的基因型材料,选择已报道的2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Tamyb10D和Ta DFR-b,对2套白粒小麦试材(78,103份)的穗发芽抗性进行综合筛选。结果表明:标记Tamyb10D可有效地用于白粒小麦穗发芽抗性筛选,而标记Ta DFR-b不适用于白粒小麦品种(系)材料的穗发芽抗性筛选的鉴定。通过分子标记Tamyb10D的筛选结果和发芽指数的评价,结合以前用分子标记Vp1b3的检测结果,在103份试材中筛选出5份具有高抗穗发芽基因型材料(GI<10%),分别是:阆中白麦子、万县白麦子、陪陵须须白麦、川362和小白玉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国  安调过  李俊明  童依平  安忠民  
通过水培培养,研究了生产上主栽的不同小麦基因型在充分供氮条件下孕穗期的根系、根系生理活性及根系与地上部干重以及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根活性及植株吸氮量不同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不同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植株吸氮量与地上部干重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达0.634,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吸氮量的差异和地上部干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植株根干重和根体积不同造成的。研究表明,选择根干重和根体积大的小麦品种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氮利用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兆麟  孙其信  
以 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 ,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 ,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 ,表现为 :①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 ,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②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 ,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 ;③叶绿素含量平均高 1 1%~ 15 6 % ;④SOD酶活性高 5 6 %~ 16 0 % ;⑤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 ;⑥上三叶光合速率平均高 15 6 %。相关分析表明 ,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