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3)
- 2023(10859)
- 2022(9627)
- 2021(8985)
- 2020(7545)
- 2019(17273)
- 2018(17404)
- 2017(33111)
- 2016(18197)
- 2015(20556)
- 2014(20486)
- 2013(20414)
- 2012(18552)
- 2011(16588)
- 2010(16313)
- 2009(14561)
- 2008(13990)
- 2007(12053)
- 2006(10330)
- 2005(8812)
- 学科
- 济(70333)
- 经济(70263)
- 管理(52563)
- 业(51504)
- 企(42769)
- 企业(42769)
- 方法(35584)
- 数学(30978)
- 数学方法(30646)
- 农(19029)
- 学(17099)
- 技术(16894)
- 中国(16745)
- 业经(15792)
- 财(15460)
- 地方(13626)
- 农业(13117)
- 贸(12663)
- 贸易(12659)
- 理论(12484)
- 易(12276)
- 环境(11914)
- 和(11636)
- 制(10257)
- 务(10204)
- 财务(10138)
- 财务管理(10123)
- 划(10117)
- 教育(10102)
- 企业财务(9589)
- 机构
- 大学(260017)
- 学院(258530)
- 管理(105609)
- 济(97063)
- 经济(94860)
- 理学(92711)
- 理学院(91673)
- 管理学(90040)
- 管理学院(89586)
- 研究(85166)
- 中国(59459)
- 科学(57253)
- 京(55608)
- 农(47399)
- 业大(44792)
- 所(43328)
- 财(40233)
- 研究所(40188)
- 中心(38152)
- 农业(37514)
- 江(36011)
- 北京(34802)
- 范(34143)
- 师范(33780)
- 财经(33562)
- 院(30679)
- 经(30657)
- 技术(30237)
- 州(29448)
- 经济学(27691)
- 基金
- 项目(187648)
- 科学(146576)
- 基金(135156)
- 研究(133795)
- 家(119465)
- 国家(118504)
- 科学基金(101111)
- 社会(81907)
- 社会科(77652)
- 社会科学(77628)
- 省(74598)
- 基金项目(73075)
- 自然(68231)
- 自然科(66592)
- 自然科学(66574)
- 自然科学基金(65376)
- 划(62937)
- 教育(61376)
- 资助(55163)
- 编号(54396)
- 成果(42754)
- 重点(42094)
- 部(40522)
- 发(39762)
- 创(39693)
- 课题(37221)
- 创新(37009)
- 科研(36186)
- 计划(35577)
- 大学(34455)
共检索到35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郭波莉 张波 魏益民 孙淑敏 严军辉 张磊
【目的】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小麦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出判别小麦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来自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4个地域120份小麦样品中24种矿物元素(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Se、Mo、Ag、Cd、Sb、Ba、Tl、Pb、Th和U)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小麦样品的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V含量最高,Ca含量最低;河南样品的Cr含量最高;山东样品的Ba和Ni含量最高;陕西样品的Na、Al、Mn、Fe、Co、Cu、Ag、S...
关键词:
小麦 产地 溯源 ICP-MS 矿物元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兴德 薛颖
本文用ICPS-1000Ⅱ型等离子光谱仪,分别测定了苋菜、油菜、芹菜中的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锰、锶十种元素的含量,标准曲线浓度与强度的相关系数(r=0.999)。在几种蔬菜中苋菜铁的含量高,苋菜5个品种中棠东红最高,而且锌、铜、钙、镁等也比较高。测定的7种油菜中,徐州苔菜锌铜比、锰铜比及锌铜锰总量高于其它品种。
关键词:
等离子光谱 苋菜 油菜 芹菜 矿物元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娟 杨日红 李家存
由于ASTER卫星数据具有6个短波红外(SWIR)波段,对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化类矿物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的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常见蚀变矿物波谱曲线特征,特别是其吸收谷和反射峰对应ASTER卫星数据波段的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基于ASTER数据开展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法和比值分析法,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主要适用区域,并简要介绍了2个典型蚀变矿物组合信息提取的实例。认为ASTER数据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方法的选择应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而定,即根据研究区地理地貌、植被覆盖度、蚀变类型及其蚀变矿物特征选择最优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郭波莉 魏益民 张波 孙淑敏 严军辉 张磊
【目的】对不同产地来源小麦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判别分析,为小麦的产地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共240份小麦籽粒样品,对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均值标准化、一阶求导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DPLS)分析预处理后的数据。【结果】2007/2008年度小麦籽粒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7.5%,2008/2009年度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91.7%;用2007/2008年度样品所建模型来预测2008/2009年度的样品,结果总体正确判别率为48.3%;两年样品混...
关键词:
小麦 产地 近红外光谱 DPL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长春 刘涛 仲崇超 谭肖英 张电光 刘璐璐 雷锡俊 罗智
黄颡鱼具有良好的口感以及营养价值。食用黄颡鱼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矿物元素。为了探究鱼类不同组织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实验以养殖黄颡鱼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黄颡鱼18个组织(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肌肉、脂肪、前肠、中后肠、眼睛、鳃、尾鳍、鱼鳔、骨骼、胃、皮肤、血液、全鱼)中7种矿物元素(Ca、Mg、Zn、Fe、Cu、Mn和Se)的含量与分布。结果显示,Ca在骨骼、鳃、尾鳍和肌肉中占比较高,而且在尾鳍和骨骼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Mg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而且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最高,在眼睛中含量最低;Zn在骨骼、肌肉、皮肤和眼睛中占比较高,而且在眼睛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Fe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占比较高,而在血液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Cu在骨骼、肌肉和肝脏中占比较高,而且在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高,而在脂肪和眼睛中含量最低;Mn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而且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较高,在眼睛和脂肪中含量较低;Se在肌肉、骨骼、皮肤和肝脏中占比较高,而且在脾脏、肝脏、肾脏和前肠中含量较高,在肌肉和脂肪中含量较低。结果发现黄颡鱼体内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Ca、Mg、Zn、Fe、Cu、Mn、Se),而且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ICP-MS的方法,阐明黄颡鱼不同组织中矿物元素(Ca、Mg、Zn、Fe、Cu、Mn和Se)的分布及含量,为黄颡鱼矿物元素营养价值的判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同时也对其他鱼类中矿物元素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瑞珍 林燕 郭庆 曾丽莉 罗绪刚 刘彬
40 0只试验鸭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分别喂以添加了 0、3 0、60、90和 1 2 0 mg·kg- 1烟酰胺的玉米 -豆粕型饲粮 .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 3 0 -1 2 0 mg· kg- 1 烟酰胺可促进 P、Mg、K和 Zn在鸭肝中的沉积 ,但降低了 Na和 Cr在肝和骨中以及K、Cu和 Mn在骨中的沉积 ,说明饲料中添加烟酰胺可影响番鸭体内部分矿物元素的代谢
关键词:
烟酰胺 矿物元素 番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王德森 张艳 何中虎
【目的】小麦品种籽粒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6省区240个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于1997~1998年度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场试验田,收获后分析籽粒中包括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钾、磷、硫等常量元素在内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品种间各微量和常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微量元素中,铁平均含量最高,为41.9mg·kg-1;铜含量最低,为5.54mg·kg-1。常量元素中,钾平均含量最高,达4747mg·kg-1;钙含量最低,为465mg·kg-1。除镁和硫元素外,其它各元素含量变幅均较大...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 矿物质元素 生物强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亚军 林文辉 杨智慧 陈东明 石存斌 吴淑勤
对比分析了6口处于不同养殖阶段的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池塘水体、水源、底泥及饲料中的矿物元素,探讨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生产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养鳗池塘水体矿物元素与所处养殖阶段投入饲料的品种相关,底泥中矿物元素部分在养殖过程中积累而来;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钙、镁、铝元素是池塘水体、底泥样本聚类的主因子,而不同养殖阶段投入的黑仔鳗料、幼鳗料和成鳗料三种饲料中铝、镁、钙三种矿物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间接证明了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饲料品种对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具有较大影响;3)水源和6口池塘水体样本都未检测到锰元素,水源样本中磷元素也未检测到,说明在养殖初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益民 郭波莉 魏帅 孙淑敏 赵海燕
食品产地溯源和确证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或特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探析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方法,推动食品溯源及确证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通过对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应用分析,总结出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的基本研究思路为:分析表征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立判别模型、验证判别模型、建立数据库、判别和举证分析;应用的基本方法为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是基于能够表征食品地域特征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多元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 吴静珠 石庆兰 冯磊 徐义田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快速鉴别小麦的产地,可为小麦流通监管、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保护和国际贸易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来自中国不同地域的202份小麦样品为例,在已知样品组分含量(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的前提下,结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利用Total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对小麦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在构建分类模型的过程中,使正确分类的小麦样品尽可能地远离分类超平面,使错误分类的小麦样品尽可能地靠近分类超平面,可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通过100个小麦样品构建分类模型,对另外的102个小麦样品产地进行预测,有80个与实际产地相符,预测精度为78.43%。为小麦产地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臻 陈辉 王胜军
对健康和蓝变真菌侵染的华山松韧皮部以及华山松大小蠹排泄物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游离态氨基酸和Na,K,Ca,Mg,Fe,Cu,Mn,Zn等8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依次为:还原性糖>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粗纤维>淀粉>粗蛋白。华山松韧皮部的17种游离态氨基酸中含有华山松大小蠹必需的9种氨基酸;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的Na,K,Ca,Mg,Fe,Cu,Mn,Zn等8种矿物元素需求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K元素的需求量最大,而对Cu,Mn,Zn3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同时,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能够加速华山松木质部和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俊伟 刘雪纯 张朋振 薛琳琳 赵龙妹 曹平华 范收武 李旺
【目的】研究不同菌株组合及不同矿物元素含量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风干粉碎过2 mm筛的玉米秸秆为供试样品,以预试验筛选的降解玉米秸秆细菌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以及真菌菌株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供试菌株(分别命名为HL-1、HM-6、MN-1、M1-2),根据菌株的多样性,以丰富度为依据,用4株菌株组配了15组降解组合,并通过抽样分析确定4株菌株在复合菌系中的贡献程度,以降解秸秆中粗纤维(CF)质量分数为指标来筛选最佳复合菌系。在确定最佳复合菌系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含量P、N、Ca对秸秆CF降解的影响;最后以CF质量分数为主要指标、活菌数及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ase)活性为辅助指标,确定最佳矿物元素含量组合。【结果】(1)由菌株多样性和抽样效应分析结果可知,复合菌系J(HL-1+HM-6+M1-2)降解效果最好,秸秆降解后CF质量分数为31.59%,较原始玉米秸秆CF质量分数(34.65%)降低了3.06个百分点,CF降解率达到8.83%。(2)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向复合菌系J中添加0.7 g/kg P、0.7 g/kg N和0.5g/kg Ca,降解6 d后秸秆中活菌数为10.73×10~8 CFU/mL,CMCase和FPAase活性分别为8.12和2.51 U/g,CF质量分数为27.49%,较原始玉米秸秆下降了7.16个百分点,CF降解率达到20.66%。【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向筛选的最佳复合菌系J(HL-1+HM-6+M1-2)中添加适宜矿物元素P、N、Ca,有利于玉米秸秆的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喻修道 徐兆师 陈明 李连城 马有志
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迅速发展,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等转基因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自1992年第一株转基因小麦诞生以来,小麦转基因技术发展较快,为开展小麦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目前,小麦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占68.8%和15.9%。研究涉及抗病、抗虫、抗逆、品质改良、提高产量等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为抗病(39.7%)和品质改良(25.6%),部分转基因小麦品系已进行环境释放及生产性试验。本文综述了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小麦转基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技术 分子育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建川 张浩 王宗礼 张英俊
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М.А.格拉佐夫斯卡婭 陈傳康 陈靜生
俄国特别是苏联科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关于生物圈的学说,生物圈是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的层次,在此层内的一切过程都是在活质的必然的与积极的参加下发生的。这个学说的创始者B.B.道库恰耶夫曾揭开了作为活的自然界与死的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自然体中的特殊的世界。对这自然形成物的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