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7)
2023(10059)
2022(9120)
2021(8729)
2020(7399)
2019(17309)
2018(17329)
2017(33214)
2016(18537)
2015(20828)
2014(20765)
2013(20516)
2012(18602)
2011(16654)
2010(16491)
2009(14952)
2008(14345)
2007(12161)
2006(10335)
2005(8752)
作者
(56259)
(46676)
(46511)
(43868)
(29701)
(22636)
(20970)
(18697)
(17685)
(16523)
(16017)
(15534)
(14796)
(14776)
(14432)
(14407)
(14365)
(13936)
(13288)
(13101)
(11974)
(11495)
(11312)
(10583)
(10455)
(10421)
(10363)
(10228)
(9562)
(9515)
学科
(70809)
经济(70738)
管理(50284)
(47362)
(40307)
企业(40307)
方法(38573)
数学(34165)
数学方法(33637)
(18227)
(16887)
中国(15962)
(15773)
业经(14398)
地方(13541)
理论(12478)
(11571)
(11340)
农业(11338)
贸易(11335)
环境(11139)
技术(11113)
(10994)
(10582)
财务(10515)
财务管理(10497)
(9992)
企业财务(9951)
(9795)
教育(9085)
机构
大学(259981)
学院(258704)
管理(103379)
(93017)
理学(91388)
经济(90892)
理学院(90297)
管理学(88193)
管理学院(87766)
研究(86307)
科学(60721)
中国(59785)
(55199)
(51184)
业大(46563)
(45236)
研究所(42201)
农业(40945)
(39715)
中心(38296)
(35537)
北京(34325)
(33164)
财经(33140)
师范(32716)
(31089)
(30209)
技术(29922)
(29487)
农业大学(27226)
基金
项目(190205)
科学(147312)
基金(136962)
研究(130519)
(122515)
国家(121554)
科学基金(102912)
社会(78353)
(76522)
社会科(74153)
社会科学(74133)
基金项目(73238)
自然(72046)
自然科(70400)
自然科学(70377)
自然科学基金(69042)
(64915)
教育(60242)
资助(57962)
编号(52406)
重点(42916)
成果(41397)
(40304)
(39834)
(39700)
计划(38445)
科研(37545)
创新(37024)
课题(36472)
大学(34648)
期刊
(93535)
经济(93535)
研究(67905)
学报(51631)
(45894)
科学(44031)
中国(43442)
大学(36690)
管理(36252)
学学(35008)
农业(32433)
(27794)
教育(26833)
技术(22276)
(17010)
(15609)
金融(15609)
业经(15506)
经济研究(14865)
财经(14792)
业大(14616)
科技(14583)
图书(13814)
(13275)
理论(12658)
技术经济(12627)
(12383)
问题(12115)
林业(12072)
统计(12038)
共检索到35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雄飞  张凯强  任文来  韩长志  
【目的】通过对小麦3种不同营养型病原真菌的候选GPCR蛋白进行找寻及性质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找寻新型农药作用靶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小麦3种营养型病原真菌,基于GPCR蛋白所具有的7重跨膜结构典型特征,利用3种蛋白跨膜在线预测程序(TOPCONS、TMHMM、Philius)对上述病原真菌的候选GPCR蛋白开展找寻,以及候选GPCR蛋白序列长度、理论等电点、不稳定系数、最强亲(疏)水性残基等特征和遗传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麦白粉病菌、叶枯病菌、叶斑病菌中分别含有候选GPCR蛋白11、32、69个,蛋白序列平均长度为396 a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平均值在8.78左右、不稳定系数在40左右,亲水性在-2.70左右,疏水性在3.20左右,而最强亲(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分布不一致。上述112个候选GPCR蛋白的遗传关系聚类为三大类,分别具有71、36、5个蛋白。【结论】小麦不同营养型病原真菌的候选GPCR蛋白数量以活体型真菌数量最少、死体型真菌数量最多,半活体型真菌介于两者之间。不同候选GPCR蛋白在理论等电点、不稳定系数等理化性质及遗传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同质性特征,然而最强亲(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相对具有较大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长志  薄淑文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实现外界信号感知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GPCR蛋白所具有的典型7个跨膜保守结构域及非典型保守结构域,通过总结前人已报道的候选GPCR的同源比对方法,对其跨膜结构域数量预测方法及跨膜结构蛋白数据库进行对比,明确TOPCONS是目前开展GPCR跨膜结构域预测的较好方法。选择NCBI数据库中223个不同真菌的GPCR蛋白序列开展TOPCONS和TMHMM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软件对GPCR的跨膜结构域数量预测结果不尽相同,TOPCONS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较高;进一步对上述GPCR蛋白序列的氨基酸数目进行分析,明确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的GPCR蛋白氨基酸数目为200~1 406个。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PCR蛋白的结构预测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用琏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双向电泳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24,48,72h叶片细胞间洗脱液的蛋白质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22种病原相关蛋白(PR)被诱导合成,接种后48h,PR蛋白的表达量达最大值,72h后相应减少。其中20种组分在抗、感品系间的表达动态没有差异。Western杂交分析证明,其中有7种为β-1,3-葡聚糖酶,4种为几丁酶,1种为PR-1蛋白,属非特异性抗性反应。研究还发现pI5.2、22kd和pI6.6、19kd的两种蛋白仅在感病品系内被诱导合成,与特异抗性反应有关。从凝胶中回收了这两种组分,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阮景军  唐自钟  陈惠  程剑平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lipore离心超滤等分离纯化方法,从核桃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WTi。测得纯化的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为0.3,对白腐病病原真菌(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和叶斑病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WTi蛋白浓度的增加对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愈加明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爱荣  陈新  张冬梅  陈惠红  鲁国东  王宗华  
ROP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小G蛋白,在植物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拟南芥共编码11种ROP蛋白,为明确ROP蛋白在拟南芥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将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DC3000接种于各AtROP的激活和失活突变体后,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表明,AtROP2和AtROP11抑制病原菌的增殖,而AtROP10则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其他At-ROP对Pst.DC3000的增殖没有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喻璋  李大伟  朱明德  马奇祥  张忠山  刘红彦  
1987~1990年在河南省洛宁等13个县、市调查40余个品种(系)小麦的病害情况表明,除锈病和白粉病引起小麦叶片枯黄外,尚有12种由真菌病原引起的叶枯病.其中黄斑叶枯病、雪腐叶枯病、根腐叶枯病和针孢叶枯病等为害较重,平均发病率在40%以上;交孢叶枯病和芽孢叶枯病发生最为普遍;球孢叶枯病、球黑孢叶枯病和匐柄孢叶枯病出现较少.在这12种真菌病原中,黄斑叶枯菌等10种为河南省新纪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景秀  
为探讨青海高原特殊环境因素下小麦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以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青海高原春小麦品种为材料,提取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籽粒各组分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水平对籽粒蛋白质较品种间的影响差异大,随着小麦籽粒的不断发育成熟,两品种对照与处理之间籽粒的各组分蛋白差异也均随之增大,适温对照的各蛋白组分均有多条条带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并在15,29.3,51.1,55.4kDa处有特异条带的出现,特别是在29.3 kDa处两品种的清、球蛋白均有一条表达量明显增强的条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郝转芳  李润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高荣岐  尹燕枰  管延安  张华文  
以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下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关系,以及小麦生育期功能叶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及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营养水平下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都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籽粒的蛋白质积累过程品种间存在差异,PH82-2-2一直处于最高水平,而PH97-4一直处于最低水平,PH97-5在籽粒发育后期蛋白质含量超过济南17,低于PH82-2-2,高于PH97-4。籽粒GS活性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籽粒GS活性较高,反之,较低,PH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旭  Theo van de Lee  陆维忠  喻大昭  马鸿翔  
【目的】赤霉病是危害大麦、小麦生产的世界性病害,研究病原菌的致病过程对于病害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禾谷镰刀菌回复突变体以单花滴注方法进行人工接种研究不同突变体的致病力差异及其在小麦穗部的侵染过程。【结果】269株回复突变体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接种6d后,致病力明显降低的突变体,只有接种小穗发病,致病力明显增强的突变体,病症可扩展至5个小穗。GFP荧光信号检测表明,弱致病突变体在接种后仅在接种小穗内生长、延伸,并终止于小穗基部的致密组织处。而强致病力突变体在接种小穗内生长2d后,即能够通过小穗基部的致密组织到达小麦穗轴,并沿着穗轴内部微管束组织和皮层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萍  唐朝晖  刘少翔  张兰萍  逯成芳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了山西100份小麦品种(系)Waxy蛋白的缺失类型,筛选出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材料8份。利用2个STS标记和1个SSR标记对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进行鉴定,验证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Wx-7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450 bp的特异带,而在缺失Wx-A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扩增出1条327 bp的特异带;Wx-4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440 bp的特异带,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该扩增片段;Wx-7A,Wx-7D位点的SSR引物在野生型中分别扩增出1条265 bp和1条204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新健  
以由小麦面筋蛋白制得的可食性保鲜膜为研究对象 ,对影响其贮藏保鲜性较大的透湿性的 5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控制小麦面筋蛋白膜的 p H值为 5~ 11,乙醇体积分数为 10 % ,热处理温度为 6 0℃ ,热处理时间为 4h,同时添加 1.5 %的增塑剂和 2 .0 %的硬脂酸 ,膜的透湿性较低 ,效果较好 ,说明可食性小麦面筋蛋白膜是有良好阻湿性能的保鲜膜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兆华  夏兰芹  陈新民  夏先春  何中虎  
利用SDS-PAGE分析了国内外306份小麦品种(系)Waxy蛋白的缺失类型,筛选出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材料46份;通过对济麦19×豫麦47的120个F2单株Waxy蛋白亚基分析,发现缺失Wx-B1的比例接近1/4,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利用3个STS标记和1个SSR标记对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进行鉴定,验证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Wx-7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1172bp的特异带,而缺失Wx-A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扩增出该特异带;Wx-4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440bp的特异带,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该扩增片段;Wx...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月明  刘广田  S.Prodanovic  D.Zoric  G.Surlan-Momirovic  N.Mladenov  
用酸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A-PAGE,pH3.1)研究了4对醇溶蛋白群(Block)和19个组分在杂种后代的遗传特点。用已知醇溶蛋白Block(等位基因)组成的标准品种鉴定了2个亲本Sana和Francuska4对Block,即Alm和Alf,Ble和Bib,A2f和A21,D2m和D2g,它们分别由同源群1和6组染色体短臂上的Gli-1和Gli2位点编码。正反交F1和F2世代群体的遗传分析显示,每对醇溶蛋白Block呈共显性遗传,由一个等位位点支配,并观察到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19个不同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分析表明,16个组分由显性单基因控制,3个组分则受控于两对等位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波  李云荫  
应用双相电泳技术对冬小麦干旱诱导蛋白研究结果表明,10×10~(-6)脱落酸(ABA)对于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太原633和抗旱性弱的C609干旱诱导蛋白的形成没有作用,100×10~(-6)ABA可以使太原633产生分子量为17.5~20KD,PI4.7~5.5的一些新蛋白;50×10~(-6)和100×10~(-6)ABA能诱导C609形成15~17.5KD,PI5.2~5.7的几个新蛋白和一个26KD、PI5.8的新蛋白。而在干旱胁迫下,太原633产生的一些诱导蛋白为17.5、20KD,PI4.7~5.5,C609仅产生26KD、PI5.8的新蛋白。由此表明,不同浓度的ABA对冬小麦干旱诱导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