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3)
- 2023(9526)
- 2022(8594)
- 2021(8194)
- 2020(6915)
- 2019(16151)
- 2018(16262)
- 2017(31330)
- 2016(17361)
- 2015(19668)
- 2014(19693)
- 2013(19499)
- 2012(17836)
- 2011(15971)
- 2010(15725)
- 2009(14198)
- 2008(13803)
- 2007(11836)
- 2006(10168)
- 2005(8658)
- 学科
- 济(65235)
- 经济(65157)
- 管理(47438)
- 业(45015)
- 企(38128)
- 企业(38128)
- 方法(33946)
- 数学(29327)
- 数学方法(28859)
- 学(17434)
- 农(16172)
- 财(15710)
- 中国(15000)
- 业经(13852)
- 地方(12865)
- 理论(11739)
- 和(11388)
- 贸(11385)
- 贸易(11380)
- 易(11046)
- 农业(10872)
- 技术(10601)
- 环境(10385)
- 务(10375)
- 财务(10313)
- 财务管理(10293)
- 制(10077)
- 企业财务(9758)
- 教育(9331)
- 划(9145)
- 机构
- 大学(247266)
- 学院(244574)
- 管理(98224)
- 济(88751)
- 经济(86646)
- 理学(86138)
- 理学院(85164)
- 管理学(83423)
- 管理学院(83017)
- 研究(82121)
- 中国(57689)
- 科学(56274)
- 京(53292)
- 农(45730)
- 业大(42799)
- 所(42726)
- 研究所(39697)
- 财(38914)
- 农业(36502)
- 中心(36493)
- 江(33755)
- 北京(33581)
- 财经(32250)
- 范(31797)
- 师范(31425)
- 院(29820)
- 经(29306)
- 州(28096)
- 技术(27397)
- 师范大学(25504)
- 基金
- 项目(177163)
- 科学(136818)
- 基金(127123)
- 研究(123866)
- 家(113402)
- 国家(112515)
- 科学基金(94884)
- 社会(74286)
- 社会科(70265)
- 社会科学(70244)
- 省(69965)
- 基金项目(68150)
- 自然(65470)
- 自然科(63918)
- 自然科学(63902)
- 自然科学基金(62703)
- 划(59820)
- 教育(56364)
- 资助(53504)
- 编号(50137)
- 成果(40245)
- 重点(39721)
- 部(38031)
- 发(37098)
- 创(36625)
- 计划(34829)
- 科研(34719)
- 课题(34576)
- 创新(34188)
- 大学(32359)
共检索到33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秀梅 康振生 崔素萍 赵杰
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小麦幼叶、幼茎、幼根及乳熟期籽粒的总RNA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所提取的总RNA均能满足一般的下游操作,其中TR Izo l法提取的总RNA产量最高,用该法提取的小麦叶片总RNA产量为其他方法的2~4倍;天为时代试剂盒提取时间短,可在常温下操作;而醋酸钠/乙醇沉淀法具有提取步骤少、操作时间短、可用于大量样品提取且价格便宜等优点,适于小麦不同器官的总RNA提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样品总RNA的A260/A280均在1.88~2.09,表明所提取的总RNA中没有蛋白质及其他有机溶剂的污染,且A260/A230在1.89~2.41,表明盐类小分子的污染也较少,所...
关键词:
小麦 总RNA含量 提取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晓庆 侯智霞 张兰 朴蕾
【目的】探讨榛子总RNA提取的有效方法,为今后开展榛子的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榛子的成龄叶片、幼嫩叶片和雄花芽为试材,采用植物RNA提取试剂盒、Trizol法、改良的CTAB法Ⅰ、改良的CTAB法Ⅱ、CTAB法和改良的SDS法提取其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和PCR检测所提取总RNA样品的品质。【结果】除了Trizol法,其他5种方法都能提取到总RNA,但是改良的CTAB法Ⅰ更适合榛子幼嫩叶片、成龄叶片和雄花芽总RNA的提取,此方法提得的总RNA较完整,条带清晰,品质较优,28SrRNA亮度约是18SrRNA的2倍,且无降解现象。经RT-PCR验证,以改良的CT...
关键词:
榛子 总RNA CTAB SD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敦公 王灿国 郭军 曹新有 刘成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为了解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特性的作用,以明确产量和品质的穗粒位差异。以中筋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1-2012年小麦季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通过对穗部遮光或剪掉叶片等6个处理,研究了小麦叶片与非叶光合器官对不同穗粒位籽粒粒数、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处理对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同时包穗和减掉全部叶片可显著降低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并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在单个处理条件下,剪掉旗叶对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包穗处理。济麦22强势粒穗粒数以及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均高于济麦229,而济麦229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更高。不同处理下,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较一致,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相反。因此,提高叶片光合效率的同时,增强穗部等非叶器官的光合能力,对保证籽粒灌浆、培育高产稳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强势粒 弱势粒 光合作用 千粒质量 高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洋 段承俐
从三七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RNA。采用CTAB法、天根试剂盒法、普通Trizol法、改良Trizol法对三七种子总RNA进行提取比较。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三七种子RNA纯度好、浓度高、无DNA污染,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质量符合后续的基因克隆、cDNA文库构建、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三七种子 总RNA 提取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荣健 周韬 王平 孙吉康 彭昕
蚬壳花椒种子中富含油脂、多糖和多酚类等成分复杂的次生代谢物质,影响其总RNA的提取,一般的提取方法无法获得总RNA或者总RNA降解严重。本实验采用改良CTAB法、TRNzol法、试剂盒法、传统CTAB法提取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以及RT-PCR验证等对提取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TRNzol法、试剂盒法、传统CTAB法未能从蚬壳花椒种子中提取到总RNA,改良CTAB法能提取完整性较好、纯度较高的RNA,28S及18S条带清晰整齐,D260/D280值为2.07,提取的总R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道海 周志刚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缺刻缘绿藻总RNA,采用CTAB法、TRIzol法和RNAplant法3种方法对该藻总RNA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提取获得的总RNA产率最高,但因可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使得纯度最低;TRIzol法提取的总RNA纯度较CTAB法稍高,但产率最低,且仍含有DNA带;RNAplant法提取的总RNA电泳图清晰,OD260nm/OD280nm值为2.0,高于前2种方法,产率在2种方法之间,表明RNAplant法更适于缺刻缘绿藻总RNA的提取。对后者提取的总RNA,经反转录合成的cDNA产物大小在500 bp~2 kb,并能通过RT-PCR获得18 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慧 杨月娥 王朝辉 李富翠 李可懿 杨宁 王森 王慧 何刚 戴健
【目的】通过取样调查和田间叶喷硒肥试验,研究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状况、硒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硒含量的农艺措施。【方法】分别于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年小麦季收集中国不同麦区73份春小麦和582份冬小麦共计655份田间小麦样品,调查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硒含量。于2010—2011年在14个省(市)的30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叶面喷施硒肥试验,设叶面喷施清水或0.017%亚硒酸钠2个处理,于拔节中、末期各喷施1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测定拔节前植株样品的硒含量和收获后籽粒产量和硒含量。【结果】655份小麦籽粒样品平均硒含量为64.6μg...
关键词:
小麦 硒 籽粒 土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范红波 张高磊 严宇庭 李瑞阳
采用RNAiso Plus法、RNApure Plant Kit法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麻疯树种子总RNA,以期筛选适合于麻疯树种子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用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完整性,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纯度和得率。结果表明:RNAiso Plus法提取麻疯树种子总RNA的A260/A280比值为2.030,28S和18S rRNA条带清晰,且前者的亮度约为后者的2倍,无可见的弥散现象,利用该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RT-PCR,成功克隆获得了麻疯树oleosin基因长603 bp的cDNA序列。证明RNAiso Plus法提取麻疯树种子总RNA可满足后续RT-P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开玉 卢美英 于萍 陈殿余
针对龙眼组织富含多糖、单宁、色素及酚类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进行龙眼顶芽、叶片和茎皮3种组织总RNA的提取与纯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总RNA均具有28、18、5S 3条清晰、完整的条带,且无降解现象;A260/A280均介于1.8~2.0之间,A260/A230均大于2.0。说明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希华 陆海 高述民 李凤兰
以文冠果花药为材料 ,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异硫氰酸胍法和CTAB法提取花药总RNA .通过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mRNA差异显示等分析来确立适于文冠果花药RNA分离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CTAB法提取的RNA呈现出 2 8SrRNA、18SrRNA和 5SrRNA三条较清晰的条带 ,很少有降解 ,其A2 6 0 A2 80 值可达 1 94 4 ,A2 6 0 A2 30 值为2 16 5 ,具有很高的纯度 .另 2种方法获得的RNA纯度较低 ,降解严重 ,有较多小分子和盐存在 ;RNA无明显条带出现 ,而是以小分子RNA弥散状分布 .使用差异显示法分析发现 ,用C...
关键词:
文冠果 花药 RNA 分离提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鑫 杜国强 师校欣
利用CTAB_异硫氰酸胍法、改良CTAB法和RNAplant试剂盒法,从富含多糖和酚类物质的苹果组培苗继代苗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CTAB_异硫氰酸胍法对苹果组培苗总RNA的提取有较好的效果,所得RNA的A260/A230大于2.0,A260/A280为1.8~2.0,产率在16.95μg/g左右。改良CTAB法和RNAplant试剂盒法提取的RNA均有少量DNA污染,但RNAplant试剂盒法比CTAB法更快捷,简便。
关键词:
苹果 总RNA 提取方法 组培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志 邓子牛 熊兴耀 谢丙炎
从RNA的完整性、纯度和产量等方面比较了TRIzol,RNAplant,TRIpure等3种RNA提取试剂对番茄不同组织部位总R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RNAplant能从成熟组织中获得较高质量和产量的总RNA,用该方法提取的番茄老化组织总RNA经RT-PCR能成功进行内参检测.
关键词:
番茄 总RNA RT-PCR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淑贞 胡元亮 张宝康 刘家国 王德云 王玉英
分别采用水提取(WE)、半仿生提取(SBE)、水提醇沉(WAE)和半仿生醇沉(SBAE)法提取中药新型促孕灌注液(NFPL),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小檗碱、总生物碱和干浸膏的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NFPL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E法4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最大,达26.4160,大于WE法的-2.3243,SBAE法的为-4.0980,大于WAE法的-19.9953.可见SBE法优于WE法,SBAE法优于WAE法,用SBAE法能够提高NFPL有效成分的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敏 王振林 尹燕枰 高荣岐 李圣福 闫素辉 于安玲
【目的】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旗叶、籽粒氮代谢主要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其源、库氮形态以及相关酶活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中、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各2个,研究籽粒形成期硝态氮、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积累量呈现为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随籽粒发育,3种类型品种籽粒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成熟时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旗叶氨态氮含量与籽粒硝态氮含量呈类似变化趋势,成熟时氨态氮含量因品种而异。...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 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小云 陈信波 徐向丽 刘爱玲 邹杰 高国赋
以水稻成熟叶片为材料,用氯仿和正己烷两种溶剂,采用常温法、加热法和常温加热结合法提取稻叶表皮蜡质.结果表明,氯仿作溶剂的提取效果好于正己烷,常温加热结合法提取表皮蜡质含量最高,加热法居中,常温法最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用两种溶剂都能将叶表皮蜡质完全提取干净;采用加热法,用氯仿为溶剂能将叶表皮蜡质提取干净,而用正己烷为溶剂,叶片表皮蜡质还有少量呈不规则的小粒状残存;用常温法则两种溶剂都不能将稻叶表皮蜡质提取干净.提取时间对蜡质提取效果有明显影响,高温下(氯仿60℃或正己烷67℃)提取超过30 s,导致细胞内脂溶性成分渗出.综合蜡质含量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以氯仿为溶剂、6...
关键词:
水稻 表皮蜡质 氯仿 正己烷 显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