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7)
2023(8104)
2022(7126)
2021(6525)
2020(5771)
2019(13231)
2018(13388)
2017(24885)
2016(14254)
2015(16561)
2014(17141)
2013(16806)
2012(16040)
2011(14570)
2010(14779)
2009(13706)
2008(13847)
2007(12784)
2006(10922)
2005(9829)
作者
(45695)
(38314)
(38222)
(36294)
(23972)
(18505)
(17659)
(15169)
(14309)
(13667)
(12862)
(12745)
(12314)
(12226)
(12135)
(12072)
(11959)
(11265)
(11159)
(10930)
(9846)
(9475)
(9430)
(8838)
(8748)
(8669)
(8570)
(8510)
(8019)
(7959)
学科
(56200)
经济(56124)
管理(36815)
(34159)
(26646)
企业(26646)
方法(26160)
数学(22995)
数学方法(22733)
(16989)
(15295)
中国(15021)
(14744)
地方(12706)
(12496)
业经(10913)
(10859)
贸易(10856)
农业(10826)
(10500)
理论(9717)
(9405)
(9398)
银行(9354)
(9193)
(8945)
金融(8937)
(8902)
(8571)
财务(8540)
机构
大学(209157)
学院(209038)
(79294)
经济(77340)
研究(75901)
管理(73005)
理学(62042)
理学院(61249)
管理学(59861)
管理学院(59499)
中国(56404)
科学(51239)
(48107)
(45831)
(41579)
农业(38586)
研究所(38050)
业大(37429)
(37249)
中心(35054)
(33850)
财经(28940)
北京(28448)
(28249)
师范(27820)
(26533)
(26370)
(26044)
技术(25887)
(25556)
基金
项目(137901)
科学(105225)
基金(96671)
研究(96527)
(86826)
国家(86110)
科学基金(70519)
社会(57123)
(56040)
社会科(53830)
社会科学(53808)
基金项目(51003)
(47790)
自然(47096)
自然科(45952)
自然科学(45932)
教育(45229)
自然科学基金(45081)
编号(40229)
资助(39842)
成果(33987)
重点(32042)
(30202)
(29763)
课题(28961)
(28100)
计划(28072)
科研(27025)
创新(26422)
科技(25145)
期刊
(89174)
经济(89174)
研究(57730)
中国(45561)
(44597)
学报(43224)
科学(35041)
(30612)
大学(30386)
农业(29478)
学学(28805)
管理(25047)
教育(24789)
技术(18546)
(18071)
金融(18071)
(16525)
业经(14823)
财经(14304)
经济研究(14168)
(12573)
(12317)
问题(12192)
业大(11563)
图书(10302)
统计(10197)
(10143)
技术经济(9958)
科技(9943)
农业大学(9896)
共检索到316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育伟  彭正松  杨在君  魏淑红  廖明莉  赵欢  杨会  杨宇凤  王清海  
为探讨Ta AP1-3基因在小麦三雌蕊性状形成中的作用,从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和CM28TP中克隆得到3个同源基因Ta AP1-3a、Ta AP1-3b和Ta AP1-3c。通过碱基序列、氨基酸序列、聚类及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TaAP1-3a、Ta AP1-3b和Ta AP1-3c基因c DNA序列分别为1 210,1 208,1 199 bp,ORF分别为825,816,855 bp,分别编码274,271,284个氨基酸残基。Ta AP1-3a、Ta AP1-3b和Ta AP1-3c与中国春Ta AP1-3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6.02%,93.1%,93.56%,氨基酸序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玲  陈晓琼  杜康兮  韩保林  冉秀华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目的】利用EMS对水稻(Oryza sativa L.)保持系品种宜香1B进行诱变,筛选出3份长护颖突变体。通过基因定位和克隆,探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并在不同器官进行表达分析,了解该基因表达特点。【方法】以3份水稻长护颖突变体Oslg-1、Oslg-2和Oslg-3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等位性鉴定、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 RT-PCR定量表达分析。【结果】Oslg-1突变体小穗在幼穗发育早期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在成熟期其护颖的远轴表皮细胞凸起且粗糙,形成的结节轴向对齐排列,且毛状物较多,形成垂直相间的横纵沟,与外稃表皮细胞结构相似。遗传分析表明,该类突变表型受1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邦宁  龙武华  刘喜  刘世家  田云录  陈亮明  江玲  王益华  万建民  
[目的]对水稻矮秆突变体htr进行表型分析与基因克隆,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矮秆基因资源。[方法]对矮秆突变体htr茎秆进行细胞学观察,并将htr与‘N22’和‘9311’杂交构建F2群体,提取隐性极端个体定位基因HTR。[结果]htr是一个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其株高、穗长、千粒质量、分蘖数等性状均降低,但其叶片变宽,叶色深绿,茎秆增粗。成熟期对htr倒二节间进行切片观察发现:相比‘9311’,htr在茎秆的纵轴方向细胞未能正常伸长,横向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小。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htr的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子平  翟清华  曾令锋  邓西平  杨淑慎  
为了研究催化活性半胱氨酸Cys154、Cys158残基对小麦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Ta GaPC)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分别将这2个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丝氨酸,并分别连入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在25℃条件下,Ta GaPC及其定点基因Ta Cys154s/Ta Cys158s经0.25 mmol/l 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目标重组蛋白均为可溶性且大小约为40 k Da,与预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经超声波破菌及镍柱纯化获得3种纯化重组蛋白。这为后续Ta GaPC及其定点突变体蛋白酶活性测定及活性位点分析提供试验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沛沛  陈涛  景凡丽  刘媛  马靖福  田甜  王鹏  杨德龙  
植物磺化肽激素受体(PSK receptor, PSKR)在促进植物细胞增殖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小麦PSKR的序列特征和生物学功能,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普通小麦品种晋麦47根组织中克隆出TaPSKR1 3个部分同源基因的cDNA序列,因3个基因分别位于6A、6B和6D染色体上,故分别命名为TaPSKR1-6A、TaPSKR1-6B和TaPSKR1-6D。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顺式作用元件、功能结构域及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通过qRT-PCR分析TaPSKR1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aPSKR1-6A、TaPSKR1-6B和TaPSKR1-6D均包含一个外显子,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3 153,3 132,3 156 bp,分别编码1 050,1 043,1 05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aPSKR1定位在细胞膜上,具有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8个LRRs结构域及胞内激酶结构域,属于PSKR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显示,TaPSKR1蛋白与小麦近缘物种及水稻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上。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TaPSKR1基因在根、茎、叶片、穗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极高;逆境胁迫分析表明,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叶片中TaPSKR1的3个部分同源基因的表达急剧上调,推测TaPSKR1可能在小麦抵抗逆境胁迫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燕正民  王勇  
从番茄长花柱突变体T431的低温差减文库中筛选出了1个编码转录辅激活因子基因的EST,获得全长后命名为LeMBF1。LeMBF1基因包含一个42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的StMBF1相似性最高为97%。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LeMBF1在常温下于T431的根、茎尖生长点、叶中均有表达,但茎尖生长点中表达量极低;将花芽分化期的T431经低温处理3,6,9d后,LeMBF1在根中的表达量不变;在低温处理初期叶中表达量略有增加,随后降低;低温处理3d在茎尖生长点表达量明显增加,其后逐渐降低,推测LeMBF1可能参与花器官的形态建成,抑制T431的花柱伸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剑锋  张海娟  卢海宇  王芳展  余小林  
【目的】基于转录组水平分析芜菁雌蕊退化突变(turnip pistil aborted,tpa)发生的可能原因,为揭示芸薹属作物雌蕊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利用tpa及其野生型植株的开放花制备的mRNA反转录成cDNA与拟南芥ATH1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在tpa及其野生型植株中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并利用RT-PCR技术对芯片筛选出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了152个在野生型(W1)和完全退化株(M3)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61个在W1和部分退化株(I2)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及24个在I2和M3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上述差异基因分别属于细胞壁合成与调控、防卫与胁迫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琦  王倩  
【目的】分析拟南芥xtc1突变体茎部表皮蜡的组分和含量,并鉴定导致xtc1突变体表型的基因。【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拟南芥xtc1突变体与Ler野生型茎部表皮蜡的成分;利用图位克隆确定突变基因位点,通过在拟南芥xtc1突变体中过量表达FATB基因,验证突变位点与FATB基因的关系。【结果】拟南芥xtc1突变体茎部表皮蜡总量约为Ler野生型的1/3,且各组分含量均明显减少;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顶端物理距离为80kb的2个标记T27G7-3和F22O13-1之间,该区域含有21个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观察及测序分析表明,xtc1突变体在At1g08510(FATB)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国湘  蔡跃  尤小满  燕海刚  王亮  金洁  张文伟  江玲  
[目的]对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b140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克隆,为阐明水稻淀粉合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粳稻品种‘W017’为野生型,测量‘W017’和突变体b140的农艺性状,分析籽粒的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理化性质,并观察淀粉颗粒的结构;构建b140与‘南京11’的F2群体,取隐性极端个体定位基因;利用qRT-PCR测定籽粒灌浆时期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相关淀粉合成酶活性。[结果]b140表现为粉质胚乳,粒宽、粒厚和千粒质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粒长和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变化。b140种子的总淀粉和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召杉  杨在君  彭正松  
【目的】为了寻找与小麦三雌蕊基因Pis1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川麦28(CM28)与其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TP杂交的F2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分组混合分析法(BSA)筛选与Pis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1)1936个SRAP引物组合在两亲本CM28和CM28TP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为224对,多态性引物比例为11.57%;(2)利用三雌蕊池和正常池进一步筛选得到m2e36和m16e26 2个与Pis1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3)利用218个F2分离群体检测,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武  张萌  曹明娜  翟春花  李爱宁  王源超  
[目的]促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是真核生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激酶,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与侵染致病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发现1个MAPK基因Ps MPK1参与调控大豆疫霉的细胞壁完整性、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形成,以及对大豆的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本文旨在进一步探究Ps MPK1如何调控大豆疫霉的上述性状。[方法]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大豆疫霉Ps MPK1沉默突变体在游动孢子囊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的整体相关性分析和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s MPK1沉默突变体中分别有1 451个显著下调和981个显著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垚   王瑾   戴丽   何长征   刘峰  
以EMS诱变的辣椒绿茎突变体gh1和紫茎野生型樟树港辣椒(ST–8)为材料,测定茎中花青素含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与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体gh1茎中的花青素含量极显著低于ST–8茎中的花青素含量;与ST–8相比,gh1共获得1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03个上调表达基因,791个下调表达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9个结构基因(DFR、UF3GT、F3H、ANS、CHI、CHS、C4H、PAL、4CL)和3个转录因子(TT8、AN1、TTG1);对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量分析和qRT–PCR分析,筛选出4个结构基因(CHS、CHI、DFR、UF3GT)和1个转录因子(AN1),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在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垚   王瑾   戴丽   何长征   刘峰  
以EMS诱变的辣椒绿茎突变体gh1和紫茎野生型樟树港辣椒(ST–8)为材料,测定茎中花青素含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与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体gh1茎中的花青素含量极显著低于ST–8茎中的花青素含量;与ST–8相比,gh1共获得1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03个上调表达基因,791个下调表达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9个结构基因(DFR、UF3GT、F3H、ANS、CHI、CHS、C4H、PAL、4CL)和3个转录因子(TT8、AN1、TTG1);对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量分析和qRT–PCR分析,筛选出4个结构基因(CHS、CHI、DFR、UF3GT)和1个转录因子(AN1),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在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肖政  李纪元  范正琪  李辛雷  殷恒福  
[目的]GA2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酶之一,GA2ox家族基因常被用于植物矮化基因工程育种。[方法]根据植物GA2氧化酶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茶属荔波连蕊茶嫩枝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RT-PCR。采用RACE技术扩增获得1 371 bP的GA2ox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l GA2ox1(GEN bANk登录号kJ502290)。[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 GA2ox1放阅读框(oRF)为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59 bP,3’非编码区310 bP。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7.31 k D,等电点为5.92,具有GA2ox超基因家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雪玲  冯浩  康振生  
【目的】克隆小麦蒜氨酸酶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实时定量表达检测。【方法】采用电子延伸结合RT-PCR方法,从小麦叶片分离出蒜氨酸酶基因,网络资源分析其序列特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到1个小麦蒜氨酸酶基因TaAly1,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水稻和玉米蒜氨酸酶基因的同源性为70%,其基因组DNA序列含有3个内含子;TaAly1在小麦幼苗根部几乎不表达,在叶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部;植物激素GA、MeJA、SA处理及条锈菌接种和干旱、低温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量迅速增加。【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麦TaAly1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