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1)
- 2023(7893)
- 2022(6495)
- 2021(5888)
- 2020(5023)
- 2019(10963)
- 2018(10871)
- 2017(20566)
- 2016(10802)
- 2015(12394)
- 2014(12417)
- 2013(11979)
- 2012(11106)
- 2011(9750)
- 2010(10076)
- 2009(9587)
- 2008(8381)
- 2007(7470)
- 2006(6691)
- 2005(6183)
- 学科
- 济(34167)
- 经济(34118)
- 业(33593)
- 管理(30769)
- 融(26722)
- 金融(26715)
- 银(25008)
- 银行(24995)
- 行(24258)
- 企(23656)
- 企业(23656)
- 中国(19729)
- 财(18032)
- 制(16365)
- 方法(12836)
- 农(11795)
- 数学(11307)
- 数学方法(11220)
- 中国金融(11147)
- 体(10467)
- 务(9607)
- 地方(9569)
- 财务(9569)
- 财务管理(9541)
- 业经(9243)
- 企业财务(9121)
- 制度(8837)
- 度(8837)
- 农业(8570)
- 收入(8566)
- 机构
- 学院(140226)
- 大学(139412)
- 济(58047)
- 经济(56408)
- 管理(51572)
- 研究(47965)
- 中国(46732)
- 理学(42710)
- 理学院(42300)
- 管理学(41628)
- 管理学院(41375)
- 财(32182)
- 京(29614)
- 科学(26930)
- 中心(25652)
- 农(24217)
- 财经(24061)
- 所(23950)
- 江(23022)
- 经(21893)
- 研究所(21288)
- 银(21008)
- 银行(20116)
- 业大(19090)
- 州(18967)
- 北京(18838)
- 融(18830)
- 行(18818)
- 经济学(18758)
- 农业(18578)
- 基金
- 项目(92270)
- 科学(71494)
- 研究(70220)
- 基金(65589)
- 家(56793)
- 国家(56267)
- 科学基金(47902)
- 社会(44601)
- 社会科(42324)
- 社会科学(42316)
- 省(36512)
- 基金项目(33969)
- 教育(30964)
- 划(29853)
- 编号(29624)
- 自然(28694)
- 自然科(28092)
- 自然科学(28082)
- 自然科学基金(27608)
- 资助(26830)
- 成果(25572)
- 重点(20772)
- 课题(20314)
- 发(20307)
- 部(19780)
- 创(19587)
- 项目编号(19235)
- 性(18888)
- 国家社会(18827)
- 创新(18371)
共检索到23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以服务低收入群体为宗旨的小额金融机构(MFI)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其监管制度正在探索之中。国际经验表明,接受监管与不接受监管的两类机构在业务深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监管似乎抑制了MFI对低收入群体的服务,违背了其创立初衷。充足资本有助于MFI拓展业务深度,是监管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MFI的其他微观控制变量及所在国的宏观背景也会影响其业务深度。中国要防止简单套用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体制和方法,谨防业务出现漂移。
关键词:
小额金融机构 监管 业务漂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春
小额金融信贷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融资、为贫困者服务的金融活动。本文就现阶段我国推行小额金融信贷的积极作用、推行过程中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应提出了发展小额金融信贷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小额金融信贷 低收入群体 摆脱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审慎监管体系。本文对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小额金融机构(MFI)风险控制核心部分规定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考察,包括最低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贷款分类、损失准备计提与坏账冲销,存款准备金与流动性要求,风险集中、内部人借贷与所有权集中,以及纠偏和处罚。国际经验表明,对于接受审慎监管的MFI,应该采用与传统银行严厉程度不同的监管工具;对于接受非审慎监管的MFI,应该发布某些稳健性规则以引导其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适度选择小额金融机构审慎监管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
小额金融机构 审慎监管 国际最新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荣伟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等诉福州天策有限公司营业信托纠纷案中依据金融监管规章作出保险公司股权代持无效的裁决后,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陡然成为一个近两年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在学者、金融实务和司法审判者之间引起诸多讨论、疑问和反思。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也通过不同渠道对之予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例如,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激励冲突 激励相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升峰
在世界范围内,微型金融是对贫困及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形式,其发展目标有所谓"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之分。我国早期设立的微型金融以缓贫为目标,现阶段的亮点是发展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互助资金组织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实证表明,我国新型微型农村金融在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发展目标定位尚不清晰,覆盖面、盈利性及可持续性受到挑战。解决思路是重点提高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调整监管指标,并加强监管与政策扶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支付服务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广泛参与支付服务市场。这些非金融机构顺应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伯格 王宇
美国的金融机构大致分为商业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类别。其中,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实施资本金要求和其他审慎监管,并受到存款保险和央行"最后贷款人"支持;银行控股公司受联邦储备系统及专业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储蓄机构也处在严格监管下;信用社由国家信用社管理局监管并提供存款保险;财务公司受到的监管少;投资银行可以获取流动性支持,也受到银行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的严格约束。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监管机构 流动性 中央银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崔慧霞一、金融机构出现丑闻的原因简析近年来世界传媒所曝光的金融事件及丑闻,大多不是发生在什么无名的中小型的金融机构,而往往是发生在一些有一定历史的,甚至发生在一些有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上。如拥有233年辉煌历史的金融大帝国,由曾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世华 梁志军
浅谈金融机构监管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金融管理处邓世华,梁志军根据我国中央银行各职能部门分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监管、金融资产质量监管、金融财务结算监管和金融稽核审计监管等诸多金融监管形入所组成。下面浅谈的是金融机构监管的有关问题。一、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德华 肖友华
国库单一账户的推行和集中支付中心的成立规范了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缺陷,削弱了人民银行国库监督职能。主要问题一是规章制度操作性不强,制约了国库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对代理银行的监管缺乏制度安排。目前,代理银行的代理资格虽然由人民银行确定,财政部门与之签订代理协议,而对于代理业务的违规情况,并没有制度明确规定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因而弱化了国库部门对代理银行的监管职能。另一方面,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弱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燕
我国现对准金融机构采取"多头分层"监管模式,但是,监管主体缺乏专业性且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主体不独立、监管权配置不充分等问题突出。准金融机构监管体制的核心问题是监管权的配置。监管权的纵向配置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监管权的横向配置涉及监管主体的选择。本文建议将准金融机构监管权下放至地方政府,由省级政府成立具有独立性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统一监管,以完善准金融机构监管体制,实现有效监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