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2)
2023(5663)
2022(4720)
2021(4408)
2020(3762)
2019(8581)
2018(8913)
2017(16387)
2016(9161)
2015(9988)
2014(10106)
2013(9558)
2012(8677)
2011(7859)
2010(8086)
2009(7853)
2008(7983)
2007(6986)
2006(6455)
2005(6099)
作者
(24231)
(20477)
(20326)
(19610)
(12989)
(9606)
(9268)
(7800)
(7751)
(7340)
(7057)
(6828)
(6801)
(6687)
(6669)
(6277)
(6023)
(5946)
(5881)
(5880)
(5341)
(4974)
(4904)
(4741)
(4694)
(4551)
(4545)
(4544)
(4121)
(4000)
学科
管理(31126)
(30820)
经济(30744)
(25699)
(23406)
企业(23406)
(14964)
(13045)
(10685)
方法(10608)
中国(9617)
体制(9394)
数学(8804)
业经(8734)
数学方法(8644)
(8315)
(7834)
银行(7825)
(7492)
(7263)
金融(7261)
(7192)
财务(7172)
财务管理(7148)
(6940)
企业财务(6779)
税收(6519)
(6472)
(6180)
(6160)
机构
大学(124249)
学院(122797)
(51627)
经济(50507)
管理(45092)
研究(43362)
理学(37941)
理学院(37515)
管理学(36925)
管理学院(36668)
中国(34668)
(30226)
(26125)
科学(23999)
财经(21937)
(21630)
(20344)
(19779)
中心(19459)
研究所(18918)
(17992)
北京(16628)
经济学(16365)
财经大学(16190)
(16103)
(15854)
师范(15703)
业大(15589)
(15295)
经济学院(14453)
基金
项目(77579)
科学(61619)
研究(59069)
基金(56755)
(48865)
国家(48448)
科学基金(41742)
社会(38492)
社会科(36434)
社会科学(36428)
(29769)
基金项目(29409)
教育(28110)
自然(25550)
(25086)
自然科(24920)
自然科学(24914)
自然科学基金(24489)
编号(23464)
资助(22601)
(21287)
成果(20827)
(18049)
重点(17836)
课题(17406)
(16409)
(16241)
国家社会(16237)
(15998)
教育部(15992)
期刊
(62566)
经济(62566)
研究(42916)
中国(31254)
(25979)
管理(19408)
学报(17460)
教育(17409)
(16902)
科学(16504)
(15634)
金融(15634)
大学(14220)
学学(13196)
财经(11855)
技术(10457)
农业(10261)
(10164)
经济研究(9697)
业经(9180)
问题(7881)
(6326)
(6262)
改革(6185)
(6185)
会计(6168)
理论(6077)
财会(5997)
(5837)
国际(5561)
共检索到202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涛  刘新星  
我国现阶段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运作,还无法真正实现案件分流、缓解司法资源紧张、使普通民众获得高效率低成本定纷止争渠道的期许,究其原因是其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制度创设后,正在迎来相关救济机制和配套规制的设计讨论。从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上诉权限制的正当性,再从宪法学解释的角度出发归纳分析,为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奠定法理基础;通过对当前小额诉讼程序实践改革情况的分析,提出构建专项救济流程和异步审理模式的衔接适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完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有力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天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起正式实施,其中的一大亮点是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然而在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采用的是强制适用原则,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本文通过对小额诉讼程序选择权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小额诉讼程序选择权的方法,以期为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的正面价值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湖勇  
我国普通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劳动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因而劳动诉讼的审级制度也实行两审终审制,加上我国劳动诉讼实行仲裁前置,劳动诉讼审级制度变成事实上的三审终审制度,不利于及时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因此,需要借鉴域外先进做法,重构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关系,对小额劳动诉讼实行一裁终审,复杂案件实行两审终审,二审法院只审查法律,不审查事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小英  
举证期限制度出台后,其实施遇到一定阻力,究其原因,除"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影响外,主要是这一制度缺乏程序保障。应当完善相应的配套规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楼伯坤  
海事海商是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经济现象 ,海事海商纠纷也有自己的特点。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海商事案件是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来审理的。 2 0 0 0年施行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也是以民事诉讼程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局限性很大。海商事诉讼制度的现状不能适应“入世”以后解决此类案件的需要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进行程序法的体制改革 ,制定独立的海事诉讼法是举措之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锦生  
财政预算作为政府的基本收支计划,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目标,是政府施政纲领得以具体实现的首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文旭  
202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投服中心)随即发布了业务规则,细化了新《证券法》中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各项程序,其中启动程序的有关规定凸显出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公益性和示范性特征。特别代表人诉讼以普通代表人诉讼为前提程序,以投服中心为特别代表人,并赋予投服中心选取案件的权利,有利于发挥特别代表人诉讼的示范和震慑作用。然而,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启动程序仍存在着递进关系可能产生适用冲突、关于案件选取因素的规定过于宽泛、特别代表人诉讼职能与投服中心传统职能之间的协调机制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坚持普通代表人与特别代表人诉讼间的递进关系,制定相关实践规则以解决适用冲突;细化投服中心选取案件的考虑因素,确保案件选取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特别代表人诉讼职能与投服中心传统职能之间的协调配合,使投服中心能根据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解决证券纠纷。
[期刊] 求索  [作者] 栗峥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需要对刑事诉讼进行全方面再改造:重建侦查、起诉、辩护、审判四方司法框架体系,重设庭前审查程序与庭前准备程序,重构裁判确定力与再审程序,并矫正相应的理论误读。我们需要在现有诉讼程序的内部重新考察制度问题与结构缺失,寻找"以审判为中心"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得以搭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基础,以协同的考量标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造方案,以此进一步推进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亦乐  
人格权禁令与人格权纠纷诉讼并行情况下的具体安排应当按照二者发生的时间节点分类作出判断。这种安排取决于人格权禁令是否具有既判力,一概地认为人格权禁令不具有既判力并不妥当,应当根据人格权禁令的作出过程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程度具体判断。人格权禁令不同于行为保全,人格权禁令程序原则上应当是诉讼程序,只是由于人格权禁令的紧迫性而不得不适当运用非讼法理,无法做到对诉讼审判原则的彻底运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新龙  
集体成员代表诉讼制度对保护农村集体财产具有重要价值。农村集体作为特别法人具有团体人格,代表诉讼之价值即是纠正团体人格异化,二者在团体法逻辑上实质契合。由于立法不完备和司法的弱救济,侵犯集体财产权的现象频发且普遍游离于司法审查之外,亟需赋予集体成员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但是,在集体成员代表诉讼中,原本集受害人、代言人和受益人"三位一体"的原告构造发生解体,集体成员陷入成本收益严重失衡的激励困境。为此,农村集体成员代表诉讼的法律构造应以增加集体成员的诉讼激励为旨归,创设各种具体规则提高原告的预期净收益,激励集体成员积极起诉以实现保护集体财产权益的立法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永鹏  
俄罗斯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991年独立以后 ,俄罗斯对原苏联的刑诉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改革的着重点主要集中在转变原来的刑诉理念和扩大被告人与辩护人的权利。但是 ,新的刑诉制度还需要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俊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公诉部门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中间环节,一方面,要明确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质;另一方面,要明确诉讼制度改革对公诉工作在证据审核标准、监督职能履行、控辩对抗性方面的实质影响,提升自身诉讼能力与案件质量,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工作模式,确保案件"诉得出、判得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学强  
电子数据在企业跨国经营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普遍承认其独立证据地位,电子证据也就成了涉外诉讼的主要证据。但是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赋予电子数据独立的证据地位,以及企业对电子数据的收集、保管、提取制度薄弱等原因,导致企业在涉外诉讼中电子证据意识薄弱,不能举证,可能因此而败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企业应树立独立电子证据观念,完善电子数据制度,聘请专业电子数据服务商,提高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军  
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其目的在于解决公司中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公司乃至小股东的利益。但是,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尚存主体资格认定不明确、激励机制薄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军  
税务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税务纠纷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旨在保障纳税人等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监督税务机关正确执法。我国税务行政诉讼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颁布实施而正式建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行政诉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