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3938)
- 2022(11429)
- 2021(10810)
- 2020(8607)
- 2019(19521)
- 2018(18909)
- 2017(35732)
- 2016(19084)
- 2015(21291)
- 2014(20999)
- 2013(21031)
- 2012(20185)
- 2011(18562)
- 2010(18903)
- 2009(17602)
- 2008(17430)
- 2007(15544)
- 2006(14086)
- 2005(13140)
- 学科
- 济(89613)
- 经济(89501)
- 业(56668)
- 农(50816)
- 管理(42999)
- 农业(33915)
- 中国(33728)
- 企(30649)
- 企业(30649)
- 方法(29181)
- 数学(26226)
- 数学方法(26077)
- 地方(23357)
- 业经(22799)
- 制(19858)
- 银(18744)
- 银行(18729)
- 贸(18383)
- 贸易(18366)
- 行(18224)
- 易(17926)
- 融(17696)
- 金融(17696)
- 财(17694)
- 发(16824)
- 学(14241)
- 环境(13758)
- 发展(13355)
- 展(13328)
- 体(12888)
- 机构
- 学院(274676)
- 大学(273098)
- 济(127993)
- 经济(125677)
- 研究(105533)
- 管理(101616)
- 中国(87686)
- 理学(85563)
- 理学院(84555)
- 管理学(83501)
- 管理学院(82977)
- 农(60378)
- 京(59386)
- 科学(58634)
- 财(58135)
- 所(53209)
- 中心(48720)
- 研究所(47656)
- 农业(45607)
- 财经(44964)
- 江(41903)
- 业大(41297)
- 经(41224)
- 经济学(40288)
- 北京(38721)
- 范(37403)
- 师范(37135)
- 院(36892)
- 经济学院(36345)
- 财经大学(33213)
- 基金
- 项目(176578)
- 科学(140478)
- 研究(134939)
- 基金(130175)
- 家(113421)
- 国家(112060)
- 科学基金(94882)
- 社会(90574)
- 社会科(85517)
- 社会科学(85497)
- 基金项目(67371)
- 省(66151)
- 教育(58520)
- 自然(55933)
- 划(55674)
- 自然科(54398)
- 自然科学(54379)
- 编号(54030)
- 自然科学基金(53457)
- 资助(52587)
- 成果(44743)
- 发(44158)
- 部(41130)
- 重点(39592)
- 国家社会(39225)
- 课题(37471)
- 发展(36775)
- 展(36193)
- 创(36102)
- 性(35312)
- 期刊
- 济(153326)
- 经济(153326)
- 研究(93274)
- 中国(65881)
- 农(65097)
- 农业(44131)
- 科学(40759)
- 财(40566)
- 学报(40128)
- 融(39216)
- 金融(39216)
- 管理(34917)
- 大学(32382)
- 学学(30627)
- 业经(28839)
- 教育(27529)
- 经济研究(23191)
- 财经(22123)
- 业(21545)
- 问题(21166)
- 技术(21048)
- 经(19137)
- 世界(18638)
- 贸(16520)
- 农村(15939)
- 村(15939)
- 农业经济(15617)
- 国际(15304)
- 版(14475)
- 经济问题(14474)
共检索到44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韧强 黄蔚 任朝江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巨灾对农村人口影响深远。为了给农村人口提供巨灾保障,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小额巨灾保险,有效化解了农村人口面对的巨灾风险。该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小额巨灾保险产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结合发展中国家经验,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应通过银保模式将小额巨灾保险融入农村金融体系,同时研发指数型小额巨灾保险,重视产品销售中的性别因素,积极扩大市场规模,并向巨灾基金购买再保险,最终有条件地逐步推进定额保费小额巨灾保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慧彦 赵晗萍 黄崇福 陈艳
保险是风险转移和分担的管理工具之一,保险在自然灾害灾后恢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本文对日本灾害保险的保险体系、费率厘定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中国自然灾害保险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管理体制、产品设计、风险研究等方面的借鉴启示。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保险 日本 中国 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新立 赵雪
中国灾害高风险区分布有大量中低收入群体,巨灾小额保险是使其避免因灾导致更深层贫困循环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强制性小额信贷附加的巨灾小额保险经验、自愿性小额信贷附加的巨灾小额保险经验、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定补偿巨灾小额保险计划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中国指数型巨灾小额保险的初步构想,并对捐赠款、区域子基金、参数机制、交叉补贴及基金的财务稳定进行了讨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熙 林义
农村小额保险是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的创新型保险业务。印度农村小额保险计划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率先推行,取得了积极的经济保障效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借鉴印度的经验,我国应充分重视小额保险发挥的重要社会风险管理作用;政府应积极支持小额保险的快速发展;因地制宜,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市场及社区组织的作用;创新产品,强化宣传,拓展小额保险市场;强化小额保险的监管与风险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保险 小额医疗保险计划 小额信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霞 李毅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融资型风险转移方式,与政府救助和社会捐赠这两种或有无偿融资方式相比,资金来源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充足性。尽管中国农业保险的业务规模、产品种类和补贴区域等均已大幅增长,但损失补偿效果仍然不佳,风险管理优势尚待发挥。有必要通过发挥农业保险双重功效、明确农业保险经营性质、开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等措施,以农业保险提升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涛
利用DEA方法对1978-2010年无灾害投入和灾害投入的中国农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变量的引入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效率,导致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下降、有效单元数及农业规模收益递增的年份增多;尽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趋于下降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效率变动的动因趋于分散,但是自然灾害仍是30多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效率不高的主要动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默如
美、日、韩、澳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税收政策并不相同,但其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结合我国税收政策中应对灾害条款的现状和不足,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使应对灾害的税收优惠条款常态化层次化,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分级迅速赋予;新增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措施;加大所得税领域税收优惠力度;对税式支出的成效定期统计和检查;参与国际互助合作;将税收政策嵌入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等。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税收政策 国际经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慧 蔡冬冬
目前,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同为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印度、巴西、泰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本文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参考并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道路。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东
本文分析了四项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指数保险项目,总结认为政府财政支持、合作移动通信公司、整合性风险管理、高相关性替代指数选择等经验促进了指数保险在小规模农户中的推广。通过借鉴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乃毅 徐敏
墨西哥和巴西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有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保险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 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一群 曹玲
天气灾害小额保险既是直接针对农业生产高风险的小额财产保险,又可作为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具有准公共品属性。文章阐释了天气灾害小额保险和小额贷款的外部性效应和市场失灵,基于效用理论和VNM效用函数构建模型,论证了天气灾害小额保险与农村小额贷款合作发展的效用,并提出促进合作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刘斐 夏显力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年调研数据,构建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选择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会随着自然灾害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嵌入,会弱化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信贷约束却会强化这一影响。这意味着现阶段面对自然灾害冲击,农户家庭成员应积极尝试非农就业,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存量重构,还可以缓解家庭生计压力,增加农户家庭收入,避免农户家庭因灾致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聂峰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保险 巨灾救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刘煌 许俊鑫 林晓刚 周永务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众多小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刻画农户的风险规避特性,构建风险规避农户和风险中性保险公司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机制下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双方的险种选择。研究发现:(1)产量保险会抑制农户生产投入的努力水平,气象指数保险却能激励农户提升努力水平进而增加市场中农产品的供应量,但是气象指数保险下农户的效用并不一定优于产量保险。(2)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其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农户才会选择投保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而且随着农户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其最优险种选择将由产量保险转为气象指数保险。数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