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9.87.23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3)
2023(18408)
2022(15924)
2021(15040)
2020(12681)
2019(29688)
2018(29573)
2017(57110)
2016(31063)
2015(35368)
2014(35554)
2013(35112)
2012(32273)
2011(28982)
2010(29237)
2009(27158)
2008(26642)
2007(24002)
2006(20857)
2005(18106)
作者
(90743)
(76195)
(75533)
(71924)
(47996)
(36601)
(34460)
(29963)
(28701)
(27131)
(25833)
(25445)
(23998)
(23838)
(23449)
(23388)
(23193)
(22369)
(21738)
(21714)
(18998)
(18673)
(18641)
(17480)
(17123)
(17067)
(16973)
(16852)
(15431)
(15290)
学科
(127631)
经济(127489)
(91030)
管理(86149)
(67975)
企业(67975)
方法(60286)
(53891)
数学(53216)
数学方法(52383)
农业(36014)
(31904)
中国(31632)
业经(30956)
(26852)
地方(25659)
(23229)
(22589)
贸易(22579)
(21952)
理论(20831)
(20032)
财务(19942)
财务管理(19892)
技术(18979)
企业财务(18802)
环境(18742)
(18570)
(18289)
银行(18233)
机构
学院(445645)
大学(442141)
管理(175595)
(174554)
经济(170662)
理学(152819)
理学院(151168)
管理学(148081)
管理学院(147295)
研究(144692)
中国(110123)
(93191)
科学(92680)
(88911)
(78213)
(73325)
业大(72978)
农业(68790)
中心(68527)
研究所(66986)
(66030)
财经(62762)
北京(58328)
(58246)
师范(57676)
(57083)
(53388)
(51819)
经济学(51484)
技术(47912)
基金
项目(304891)
科学(238323)
研究(221004)
基金(219303)
(191435)
国家(189790)
科学基金(162645)
社会(136783)
社会科(129256)
社会科学(129217)
(121306)
基金项目(116345)
自然(107274)
自然科(104744)
自然科学(104716)
自然科学基金(102792)
教育(102372)
(100956)
编号(92125)
资助(91214)
成果(73869)
重点(68027)
(66511)
(64972)
课题(62850)
(62799)
科研(58637)
创新(58540)
大学(56607)
教育部(56463)
期刊
(190133)
经济(190133)
研究(123576)
(86806)
中国(83305)
学报(73686)
科学(66805)
(59925)
管理(59806)
农业(58636)
大学(56147)
学学(53187)
教育(48524)
(40959)
金融(40959)
技术(40601)
业经(36317)
财经(29408)
(28779)
经济研究(28593)
问题(26050)
(24988)
(23847)
技术经济(22156)
统计(21792)
图书(21695)
科技(21155)
理论(20817)
资源(20027)
业大(19981)
共检索到64185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罗柳丹  
缓减贫困一直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2003~2011年中国26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定量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缓解农村贫困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降低农村绝对贫困的程度效应要大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收入短缺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效应,应进一步放开小额信贷发展的约束成分,改进贫困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的方式,提高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精确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智伟  
文章基于对山东省嘉祥县3个乡镇(卧龙山镇、大张楼镇、马村镇)小额信贷情况的农户调查数据,从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得出小额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和贫困农户需求不足的原因。发现以扶贫为设计初衷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实际参与对象已从中、低收入贫困户转向进行非农生产性经营的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农户,并且生产性小额信贷资金多被农户用于消费性支出。最后,文章尝试提出了一些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俊淼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组织嵌入型的农村小额信贷减贫模式,以建立社区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并嵌入到小额信贷减贫体系中,不仅可以推动小额信贷资金更为精确地"瞄准""发展型的穷人",而且还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户提供服务,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贫困农户的经营风险,节约两者进行金融交易的成本,实现金融机构、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三方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银华  李晟  
运用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贫困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这一渠道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形成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拉动而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但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其农村地区贫困减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并不能减缓农村贫困,从而使得中国金融发展效应较大的地区差异在政策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昕宇  马昱  
本文基于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运用熵权TOPSIS测算农村基础设施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平滑转化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减贫质量和数量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农村基础建设能力较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能力与农村减贫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同转换机制下的非线性影响,均呈现单门限特征,对减贫质量影响呈现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发生门限转换的位置为0.4056;对减贫数量影响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大,发生门限转换的位置为0.3440,转换过程较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婧  
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能否有效促进其核心业务,是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进程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是把“双刃剑”,与小额信贷之间存在双重门槛导致的非线性关系。相对较低的数字化水平能有效促进小额信贷,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消极影响,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水平能够削弱这种不利影响。机制检验还发现,提高账户覆盖率能大幅缓解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对小额信贷的不利影响。因此,要促进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应稳妥推进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进程,借助提高账户覆盖率的正向中介机制跨越数字排斥门槛,寻求数字化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雪梅  苑文胜  
信用风险是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加强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管理,不仅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立足博弈论视角,通过构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借款农户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来探求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风险管理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王春蕊  
本文利用2007年河北省7县717个计生贫困家庭NGO(非盈利组织)小额信贷情况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的经济救助效果。研究发现,NGO小额信贷各项指标对农村计生贫困妇女个人、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家庭达到小康水平的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项目是否盈利对其家庭达到小康水平概率的边际影响为26.88%。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的经济救助效果显著,作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内容,其推广对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问题和贫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肖攀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利用30省市1999~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医疗贫困、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各自门槛水平前后,农村金融发展对医疗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促进,并且促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收入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但抑制效应只有在跨越门槛之后才能有效显现;对教育贫困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但仅抑制效应显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不仅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单德朋  王英  
基于信贷需求内生的视角,引入信贷约束和经济机会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金融发展、经济机会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并利用门限面板模型对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统计监测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金融可得性对平均收入改善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金融发展和金融可得性并未体现出显著的益贫性,经济机会对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升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减少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贫困人口经济机会的缺乏将导致贫困人口生产性信贷需求不足,除非个人随机能力足够强,或者不存在消费信贷,否则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因消费信贷而停止增长,甚至体现为负增长。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阶段,改善农村经济机会是比盯住金融发展更为精准的减贫目标设定方式。"金融撬动"应该更倾向于瞄准对贫困人口能力和经济机会的撬动,并在金融扶贫过程中从信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疏导和改善,增加贫困人口实际可得的信贷匹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单德朋  王英  
基于信贷需求内生的视角,引入信贷约束和经济机会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金融发展、经济机会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并利用门限面板模型对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统计监测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金融可得性对平均收入改善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金融发展和金融可得性并未体现出显著的益贫性,经济机会对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升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减少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贫困人口经济机会的缺乏将导致贫困人口生产性信贷需求不足,除非个人随机能力足够强,或者不存在消费信贷,否则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因消费信贷而停止增长,甚至体现为负增长。因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俊淼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减贫模式创新需要融合农村现有的经济合作组织平台,构建组织嵌入式减贫模式,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嵌入小额信贷机构与贫困农户之间,实现小额信贷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融合,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结构、技术和业务的嵌入,增强贫困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实现小额信贷减贫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肖攀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非线性影响,其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水平分别为0.309、0.312和0.575。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提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地区差异显著,在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更加明...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