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6)
2023(11894)
2022(10028)
2021(9546)
2020(7998)
2019(18362)
2018(18294)
2017(35942)
2016(18938)
2015(21050)
2014(21073)
2013(20591)
2012(18943)
2011(16879)
2010(16551)
2009(15324)
2008(14636)
2007(12796)
2006(11228)
2005(9682)
作者
(51244)
(43629)
(42862)
(40927)
(27231)
(20856)
(19458)
(16984)
(16677)
(15233)
(14713)
(14595)
(13455)
(13328)
(13270)
(13131)
(12650)
(12618)
(12527)
(12102)
(10488)
(10428)
(10342)
(10333)
(9889)
(9826)
(9383)
(9280)
(8679)
(8630)
学科
(82404)
经济(82323)
(58068)
管理(48516)
(47676)
(37084)
企业(37084)
方法(35295)
农业(31748)
数学(30992)
数学方法(30552)
业经(21193)
地方(19866)
中国(19400)
(18752)
(15463)
(15106)
(14196)
贸易(14188)
(13793)
理论(12035)
环境(12006)
(11904)
技术(11623)
(11202)
银行(11187)
(11171)
金融(11167)
(11160)
农业经济(10836)
机构
学院(261093)
大学(258110)
(111653)
经济(109493)
管理(106877)
理学(93093)
理学院(92191)
管理学(90675)
管理学院(90199)
研究(83714)
中国(66659)
(57875)
(52241)
科学(49932)
(48127)
农业(43951)
业大(43273)
中心(42379)
(40054)
(39500)
财经(38824)
研究所(36454)
(35636)
(34123)
经济学(33952)
师范(33856)
北京(31308)
(31126)
经济管理(30832)
经济学院(30701)
基金
项目(183470)
科学(146439)
研究(136888)
基金(134875)
(116154)
国家(115128)
科学基金(100709)
社会(88907)
社会科(83971)
社会科学(83950)
(73240)
基金项目(72344)
自然(64382)
自然科(62841)
自然科学(62828)
自然科学基金(61670)
教育(61627)
(59606)
编号(56484)
资助(53539)
成果(43945)
(41256)
重点(40619)
(40288)
(38433)
课题(36927)
国家社会(36852)
创新(35877)
教育部(35564)
人文(35548)
期刊
(125024)
经济(125024)
研究(72392)
(60459)
中国(49410)
农业(40722)
学报(37649)
科学(36458)
(35535)
管理(34874)
大学(30521)
学学(29022)
(28852)
金融(28852)
业经(26096)
教育(24303)
技术(23440)
(19257)
财经(18034)
问题(17647)
经济研究(16501)
(15500)
农村(15133)
(15133)
农业经济(14128)
(13835)
资源(13541)
技术经济(12828)
世界(12818)
经济问题(12565)
共检索到38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西川  黄祖辉  程恩江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组织的三省(区)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项目区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项目的实际瞄准目标已从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上移到中等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甚至高收入户。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需求方面讲,目标上移是因为贫困户对现有的小额信贷产品需求不足,同时,部分富裕户有较强的非农生产性信贷需求。小额信贷机构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所做的变通,包括放松对贷款金额、联保小组和中心会议的要求,直接降低了富裕户参与小额信贷的机会成本。从供给方面讲,目标上移是由于在机构可持续性的压力下,小额信贷机构的中心主任和信贷员倾向于贷款给有非农经营项目和可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恩江  刘西川  
与正规信贷机构相比,小额信贷机构更接近借款人的社会网络,并在其甄别、监督客户以及实施合约的过程中更能发挥这种优势。利用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小额信贷对不同正规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并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模型分别估计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小额信贷机构的放款行为。研究发现:(1)小额信贷机构将服务对象从富裕农户扩展到比较富裕的农户;(2)小额信贷有效缓解了农户所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问题,其中,对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影响较大,而对风险配给的影响较小;(3)小额信贷机构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原因在于其通过特殊的组织、制度安排有效地利用了当地信息。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扩展对农户的贷款服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玉韫   杨军  
近年来,小额信贷机构逐步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本文基于6省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小额信贷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后与非正规信贷的关系以及对非正规信贷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小额信贷进入市场后会挤出非正规信贷,并且这种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高资产、高收入和非贫困地区的农户,能够降低这部分农户对高利率非正规信贷的依赖,并将其纳入到正规金融体系中。同时,随着小额信贷机构的市场扩张,当地非正规信贷市场利率会提高,原因是客户风险结构的变化,即小额信贷机构具有撇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政府在发展普惠金融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时,需要正确认识不同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作用和增量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边际影响,特别是对非目标客户福利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荣  杨秀珍  
本文利用Liker五级量表对陕西、甘肃162户农户小额信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业务整体上比较满意,小额信贷已经成为农户重要的筹资渠道。具体来看,农户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还款方式、小额信贷的作用等表示满意,但对贷款授信额度、偿还期限设计、贷款手续、利率和贷款的可获得性等方面不太满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淑玲  
改善农户小额信贷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金融机构实施战略转移,尽快调整业务发展方向;进行制度创新,采用团体贷款方式;调整和规范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力;强化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庭强  王冀宁  
一般认为信用风险的发生源于违约,信用风险控制应重点解决好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信用风险度量;一是主观信用风险控制。本文主要将论及后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实施有效积极的管理措施,激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信贷后活动,有效控制小额信贷的风险的发生概率。研究认为:农户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安全的关键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林娟  杜静  柴洪  张军  
通过对开展NGO小额信贷服务的甘肃省安定区民富鑫荣小额信贷服务中心的走访和接受其服务的200户农户的问卷调研,从目标客户、贷款速度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NGO小额信贷存在产权制度模糊、融资来源不足、盈利性和扶贫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提出了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放贷资金来源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  朱满红  
由于农户小额信贷无需抵押和担保,对其风险的测度和控制愈发重要。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突变级数理论和突变系统中三种常用类型,并利用归一化公式对农户信用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陕西省杨凌区农信社提供的15户典型性样本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客观合理性,为评价农户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本文采用2009—2013年山东省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小额信贷实现支农目标的情况。回归结果表明,小额信贷确实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并且这一作用在相对贫困的地区更为明显。基于小额信贷空间集聚的特征,采用相邻区县小额信贷发展水平作为工具变量,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小额信贷支农的作用通过扶持地方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在地方产业结构中的优化调整来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本文采用2009—2013年山东省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小额信贷实现支农目标的情况。回归结果表明,小额信贷确实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并且这一作用在相对贫困的地区更为明显。基于小额信贷空间集聚的特征,采用相邻区县小额信贷发展水平作为工具变量,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小额信贷支农的作用通过扶持地方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在地方产业结构中的优化调整来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绍新  
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农户小额贷款产品的结构体系、市场营销、盈利模式、风险与收益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实际的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毛建森  朴之水  
中国的小额信贷汪三贵毛建森朴之水经过二十年的经济改革,许多中国人的物质条件得到迅速改善,市场发育趋于成熟。1980-1995年间人均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改革初(1978年)的3.75倍。据中国政府估计,农村贫困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丽  
小额农贷属于自然人贷款,对农户的自有资金没有严格的比例规定,主要是以农户的信誉和偿还能力为依据发放信用贷款。目前,小额农贷工作在我国广大农村正得到推广,这种贷款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业务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颖慧  聂强  
通过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分析,本文分析了小额信贷的目标偏移问题,从机构层面验证贫困客户有效需求不足对目标偏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偏移现象在中端以下市场明显存在,在面向底端市场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小额信贷机构的资产规模对覆盖深度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因此,小额信贷社会绩效管理应集中于中端市场以下部分,对目标市场定位为底端市场的小型小额信贷机构更应给予特别的财税支持与技术服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邓  季珏  
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这表明小额信贷作为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金融方式,已经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户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户由于经济行为的不同,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存在多层次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