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2)
2023(6885)
2022(4908)
2021(4344)
2020(3501)
2019(7778)
2018(7506)
2017(15238)
2016(7723)
2015(8665)
2014(8791)
2013(8266)
2012(7185)
2011(6302)
2010(6616)
2009(6881)
2008(5738)
2007(5242)
2006(4936)
2005(4997)
作者
(20873)
(17085)
(16732)
(16353)
(10754)
(7867)
(7827)
(6862)
(6362)
(6102)
(5836)
(5767)
(5441)
(5440)
(5329)
(5291)
(5005)
(4937)
(4925)
(4600)
(4381)
(4277)
(3967)
(3946)
(3863)
(3823)
(3811)
(3767)
(3381)
(3379)
学科
(31179)
经济(31152)
(26499)
银行(26494)
(26198)
金融(26198)
(25371)
(22781)
管理(19414)
中国(19027)
(18329)
企业(18329)
(13409)
中国金融(11055)
方法(10007)
业经(9983)
(9978)
(9786)
地方(9391)
数学(8740)
数学方法(8702)
业务(7498)
农业(7419)
制度(7327)
(7327)
(7322)
(7190)
财务(7163)
财务管理(7154)
企业财务(6900)
机构
学院(102682)
大学(101070)
(46743)
经济(45740)
中国(38949)
管理(37042)
研究(33370)
理学(30651)
理学院(30402)
管理学(29935)
管理学院(29777)
(25049)
银行(24247)
(24163)
(22836)
(20779)
(19366)
中心(19321)
金融(19005)
财经(18990)
(17222)
科学(17092)
(16849)
(16720)
经济学(16329)
人民(16220)
(15725)
经济学院(14860)
国人(14762)
中国人(14693)
基金
项目(64155)
科学(50997)
研究(49716)
基金(47009)
(39493)
国家(39129)
科学基金(34349)
社会(33438)
社会科(31933)
社会科学(31926)
(25441)
基金项目(24385)
教育(21761)
编号(20362)
(20315)
自然(19701)
自然科(19292)
自然科学(19290)
自然科学基金(18960)
资助(18814)
成果(16645)
(15088)
重点(14576)
国家社会(14430)
(14156)
课题(13909)
(13823)
(13538)
创新(13276)
(13053)
期刊
(51234)
经济(51234)
(40076)
金融(40076)
研究(36498)
中国(21412)
(18790)
(16935)
管理(14203)
学报(12855)
科学(12134)
大学(10640)
学学(10126)
财经(9972)
农业(9051)
教育(8778)
业经(8772)
经济研究(8658)
(8416)
技术(7678)
理论(6972)
问题(6840)
农村(6537)
(6537)
实践(6352)
(6352)
中国金融(5959)
国际(5609)
商业(5404)
现代(5245)
共检索到172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蕊  
小额信贷已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并出现金融化、正规化趋势,它不只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其社会效应以外的金融和经济功能愈益突出。小额信贷已被纳入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框架,成为普惠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小额信贷的新趋势,大力加强,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永诚  
在小额信贷的正规化变迁中,小额信贷逐渐发展成为在信贷市场分割状态下,异于普通信贷的独立信贷模式,并形成独特的信贷运行机制。本文研究了现代小额信贷的一般性运行机制,包括信息管理机制、客户信用评价机制、贷款定价机制、风险管理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揭示,有利于促进小额信贷的良好运行和模式复制,有助于金融发展与结构均衡。值得注意的是,小额信贷具备极强的区域性,一般性运行机制的应用还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特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正平  圣英  
基于2009~2011年中国77家小额信贷机构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商业化对其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影响。在本文中,商业化被定义为小额信贷机构发放单笔额度大于10万元的贷款总额占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比例,同时以机构规模、经营效率、成立年限、经济发展水平等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实证结果表明:商业化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社会绩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机构的经营效率与社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此,改善机构经营效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商业化对小额信贷机构绩效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蕊  
从国际经验考察中国小额信贷商业化进程,存在市场化运作不充分,垄断现象突出,金融开放政策不彻底等问题。基于我国国情与现实,未来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应在创造多元有序竞争的金融环境、探索多层次农村资金批发零售机制、发展各种小额信贷商业合作创新机制、加强立法并重视NGOs等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的要求等方面不断加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海  刘鹏翔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不断高速成长和发展的日益多元化,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活动日益活跃,规模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等民间金融活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资金需求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并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不利影响,一些民间资本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了因资金链断裂造成中小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倒闭、关停和企业主逃债等情况,使这些地区的民间金融问题凸显,民间金融市场开始偏离健康的发展轨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我国农村金融一直实施的是"存量式"改革,但效果并不好,在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中,小额信贷发展很快而且商业化现象较明显,但小额信贷商业化过程中有偏离国家政策预期的倾向,因此避免出现"目标偏移"是当前小额信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小额信贷目标偏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贷款利率、预期效用、自有资金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同时基于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实况发现控制交易成本是避免出现目标偏移的关键,最后提出了控制小额信贷交易成本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薇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倡导商业性小额信贷的试点。小额信贷的投入使农村经济发展中突破了资金约束,有利于农户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及产权配置不明晰等问题制约着其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乐韵  
小额信贷是指一定区域内,面向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满足服务目标群体和保持商业可持续两个条件。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以及资金供求等方面分析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效率,并针对我国目前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认为应该从明确定位目标群体、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促进模式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发展,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剑伟  
在商业化改革的趋势下,一些小额信贷机构的客户群上移,出现了目标偏移。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了在两类借款人交易成本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目标定位对目标偏移问题的影响。利用西部小额贷款公司调研数据,本文验证了小额信贷商业化中的目标偏移问题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目标定位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差异化补贴、制定贷款对象监控机制以及考核社会绩效等建议,以期解决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偏移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传林  王莹莹  
尽管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有助于降低私人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强化权力中心的调控能力与监管水平,从而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但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仍面临着法律制度障碍、主流意识形态约束、既得利益集团阻扰等诸多约束。不过,内在利益驱动、学术界和外部压力等因素在推动着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最后,从转型途径、差异化政策、财税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青  王洪亮  
小额信贷商业化经营是近年出现的新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小额信贷商业化理论分析,检验印尼人民信贷银行(BPR)小额信贷商业化绩效,旨在为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运行机制的创新做出积极探索。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BPR资产回报率和运营效率较高,但稳定性较弱;BPR更多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金融服务,但受机构商业化和正规化进程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曾泽莹  高亚佳  
农地转出不仅是资本对土地的要素替代,更是农户职业选择的深刻变迁,这就促进了资本深化并衍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信贷需求升级既促进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也深刻影响融资渠道和信贷契约的模式选择。使用广东等9省份465个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的非农化以及相伴而来的创业活动激活了农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与此同时,农户的融资行为也趋于正规化,融资渠道更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契约类型更倾向于基于制度信任的正式契约。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的结构转换,要积极探索宅基地、房屋和农地承包经营权等新型抵押品,通过产品设计和流程再造,使农村金融能通过供给侧转换而有效地满足土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曾泽莹  高亚佳  
农地转出不仅是资本对土地的要素替代,更是农户职业选择的深刻变迁,这就促进了资本深化并衍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信贷需求升级既促进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也深刻影响融资渠道和信贷契约的模式选择。使用广东等9省份465个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的非农化以及相伴而来的创业活动激活了农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与此同时,农户的融资行为也趋于正规化,融资渠道更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契约类型更倾向于基于制度信任的正式契约。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的结构转换,要积极探索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运生  廖祥乐  吴怡  
农地产权变得日益强化而完整,农地流转也正在常态化;农地流转既标志着农户要素配置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着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的优化也可能产生金融影响:既提升农户信贷可得性,也改变其融资渠道。利用广东、江西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对于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等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从几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营格局从细碎化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生产,种植品种从以消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升级为利润导向的经济作物。此外,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进而从改善供给与增加需求方面提升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农户在选择融资渠道时更偏向于正规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