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4)
2023(4517)
2022(3875)
2021(3758)
2020(3229)
2019(7904)
2018(7870)
2017(16012)
2016(8625)
2015(9933)
2014(10021)
2013(9725)
2012(8563)
2011(7694)
2010(8106)
2009(7701)
2008(7433)
2007(6687)
2006(5861)
2005(5362)
作者
(24665)
(20570)
(20457)
(19448)
(13174)
(9728)
(9318)
(7936)
(7918)
(7535)
(7201)
(6889)
(6653)
(6492)
(6423)
(6385)
(6097)
(6054)
(5946)
(5650)
(5263)
(5085)
(4884)
(4773)
(4625)
(4612)
(4589)
(4458)
(4226)
(3996)
学科
(37887)
经济(37862)
管理(24201)
(23532)
方法(21871)
(20441)
企业(20441)
数学(20304)
数学方法(19827)
中国(8311)
(8008)
(7312)
(7296)
贸易(7288)
(7082)
理论(6893)
业经(6626)
(6547)
(6541)
金融(6541)
(6122)
银行(6116)
(6064)
(5812)
市场(5178)
技术(5023)
(4979)
财务(4950)
财务管理(4941)
地方(4803)
机构
学院(123430)
大学(122629)
(52530)
经济(51482)
管理(51177)
理学(44128)
理学院(43752)
管理学(42667)
管理学院(42460)
研究(37287)
中国(32979)
(25397)
(23842)
科学(21529)
(19528)
财经(19306)
中心(18661)
(18548)
(18457)
业大(17724)
(17546)
研究所(16577)
经济学(16381)
北京(16067)
农业(15214)
(14939)
经济学院(14703)
财经大学(14659)
经济管理(13520)
商学(13460)
基金
项目(81266)
科学(64642)
基金(60278)
研究(57268)
(52213)
国家(51853)
科学基金(45797)
社会(36060)
社会科(34404)
社会科学(34390)
(31961)
自然(31441)
基金项目(30980)
自然科(30836)
自然科学(30831)
自然科学基金(30278)
教育(28148)
资助(27193)
(26822)
编号(23065)
重点(18096)
(18067)
成果(17691)
(17338)
(16377)
创新(16152)
课题(15927)
教育部(15912)
大学(15589)
科研(15566)
期刊
(54332)
经济(54332)
研究(36223)
中国(22937)
管理(20167)
(19835)
金融(19835)
(18539)
(16994)
学报(16865)
科学(16591)
大学(13313)
技术(12937)
学学(12676)
教育(12285)
农业(10557)
财经(10300)
经济研究(8996)
统计(8852)
业经(8760)
(8710)
(7966)
决策(7312)
技术经济(7216)
理论(7018)
问题(6805)
实践(6295)
(6295)
商业(6220)
(6079)
共检索到18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宗君  李守伟  王作功  
随着小额信贷机构的不断进入,小额信贷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从而导致市场缺乏效率。针对借款人的差异性贷款合同可以实现市场信贷的双重分离。文章基于小额信贷机构进入市场的先后顺序以及借款人风险的高低,构建了以信贷配给和信贷利率为贷款合同策略的竞争模型。结果发现:小额信贷市场中的在位者无法阻止进入者的进入,但可以通过设计贷款合同来激励进入者并对借款人进行分离筛选。当安全借款人比例超过一定阈值时,在位者和进入者分别服务安全借款人和风险借款人;当安全借款人比例低于一定阈值时,在位者和进入者分别服务风险借款人和安全借款人;这两种情况都实现了小额信贷市场的双重分离均衡。当安全借款人比例等于一定阈值时,混同均衡将出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正平  夏玉洁  杨丹丹  
本文基于国内外499家小额信贷机构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双重目标(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发现两大目标间的关系在国外表现为相互促进,在国内则表现为社会目标对财务目标有负向影响,运营效率、风控能力等是影响机构兼顾双重目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上述结论对中国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雪梅  苑文胜  
信用风险是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加强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管理,不仅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立足博弈论视角,通过构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借款农户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来探求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风险管理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峤  潘春玲  兰庆高  
建立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对改善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绩效作用巨大。选取数量、质量和收益变化三方面的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满意度评分函数计算各指标的得分、模糊评价方法确定综合得分及其所属等级,得出评价结果,使小额信贷经理绩效评价方法更客观、公正、科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乾宇  
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关于小额信贷的影响评价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探讨了小额信贷影响评价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鉴于当前国内外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于小额信贷对个人、家庭的影响评价,作者以实证的角度具体考察了农户小额信贷对信贷机构农信社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Turvey  罗剑朝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世春  杨芝  
小额信贷绩效包括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改善和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是小额信贷的社会绩效,实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小额信贷的财务绩效。现有的绩效评价主要集中于财务绩效评价,然而,在财务绩效指标约束下,小额信贷行业出现了忽视穷人利益、偏离社会绩效目标的现象和趋势。因此,应该建立社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协调好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目标之间的矛盾,小额信贷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地为穷人服务的双重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农村小额信贷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新型金融业务。依托小额信贷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分析,旨在规范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总结经验,为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苏  苏小松  何广文  
论文采用DEA模型分析34家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2008~2011年生产效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按地域和机构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效率的建议。研究发现:总体生产效率不高、规模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和长期原因,58.82%的机构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的生产效率存在差异;2008~2011年间32.35%的机构生产效率有所改进,8.82%的机构能维持生产有效率;建议机构从规模和管理两方面提高生产效率,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侧重点不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实施存在科层激励与市场激励两种路径。地方政府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主要委托人,追求科层激励、集中决策的社会最优理想状态;商业银行和贫困农户作为项目的主要代理人,追求市场激励、分散决策的预期效用最大目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最优激励安排和有效激励架构,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的社会最优理想状态实质上是一种隐性激励方式,需要建立在科层激励、促进银政内部科层压力传导和改善银政对接贫困农户的"反科层治理"基础之上;分散决策的预期效用最大模式作为一种显性激励安排,在批量扶贫小额贷款项目的激励中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推进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地方政府面临科层激励成本不可控;无风险收益较低导致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无风险收益较高又会导致商业银行努力程度不足;项目风险较大抑制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方不努力导致项目风险失控;贫困农户信用风险损害项目可持续发展;难以运用法律手段,导致项目风险市场出清成本高等。为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激励目标要瞄准金融排斥的突出问题,降低参与各方努力成本系数;科层激励要增强项目共识、共商、共建、共享,为集中决策创造条件;激励方向要突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科层激励和政府谈判能力形成向贫困农户利益倾斜的扶贫产业链定价机制;激励安排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各方主体的合作水平和努力程度;要加强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协调配合,实现科层激励的短期效应和市场激励的长期效应的有效叠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吉伟  
小额信贷机构效率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利用DEA模型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柬埔寨8个亚洲国家109家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小额信贷机构整体效率不高,纯效率较低是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改进信贷技术、内部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吉伟  
小额信贷机构效率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利用DEA模型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柬埔寨8个亚洲国家109家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小额信贷机构整体效率不高,纯效率较低是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改进信贷技术、内部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文勤  孔荣  杨秀珍  
本文利用陕西省杨凌区三家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建立Logit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识别能力较好,对违约农户的识别正确率达85.9%,农村信用社可借助Logit模型评估农户信用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农户的农业收入、非农收入、房屋价值、贷款用途、贷款数额与农户信用风险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农户的年龄、耕地面积、年总支出对农户的信用风险影响不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婷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在实践中,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都是从自身效用更大化出发,制定贷款发放政策和做出贷款决策,致使农村信贷市场整体的效用水平并未提升。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生产和供给市场的"帕累托改进"原理,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取得"帕累托改进"中的作用。旨在说明,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不仅可以通过其达到借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目的,更能在服务"三农"和创新银保合作模式方面探索出一条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涛  郭沛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低端客户普遍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形式,对市场低端客户服务显著不足。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小额贷款公司股权结构的强逐利性与低端客户的低盈利性矛盾;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足和信贷员激励制度缺失也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缺乏服务低端客户的能力。通过机构-信贷员利益最大化模型分析认为:加强外部力量对机构的低端客户业务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并通过机构改革逐步建立适当的信贷员激励机制是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扩大金融市场低端客户业务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