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3)
- 2023(3686)
- 2022(3097)
- 2021(3134)
- 2020(2627)
- 2019(5910)
- 2018(5994)
- 2017(12386)
- 2016(6874)
- 2015(7769)
- 2014(7861)
- 2013(7947)
- 2012(7496)
- 2011(6769)
- 2010(7023)
- 2009(6935)
- 2008(6886)
- 2007(6563)
- 2006(6197)
- 2005(5711)
- 学科
- 农(43670)
- 济(30724)
- 经济(30687)
- 农业(29008)
- 业(28718)
- 管理(12873)
- 业经(11881)
- 农业经济(9625)
- 制(8968)
- 村(8871)
- 农村(8867)
- 企(8547)
- 企业(8547)
- 中国(8261)
- 发(7557)
- 方法(7498)
- 土地(7084)
- 劳(6973)
- 劳动(6970)
- 地方(6965)
- 数学(6828)
- 数学方法(6696)
- 发展(6557)
- 展(6549)
- 财(6538)
- 收入(6499)
- 体(6409)
- 农业劳动(6323)
- 人口(6300)
- 贸(6085)
- 机构
- 学院(100035)
- 大学(93793)
- 济(45237)
- 经济(44284)
- 农(41157)
- 管理(37945)
- 研究(34355)
- 中国(32531)
- 理学(31952)
- 理学院(31707)
- 管理学(31185)
- 管理学院(31037)
- 农业(30906)
- 业大(22449)
- 科学(19954)
- 财(19598)
- 京(19518)
- 中心(18492)
- 所(18392)
- 农业大学(18290)
- 江(17497)
- 研究所(15996)
- 业(15049)
- 省(14554)
- 财经(14528)
- 经济管理(14444)
- 州(13652)
- 银(13603)
- 银行(13118)
- 经(13054)
- 基金
- 项目(59468)
- 研究(47443)
- 科学(46364)
- 基金(42070)
- 家(35666)
- 国家(35191)
- 社会(30155)
- 科学基金(29740)
- 社会科(28005)
- 社会科学(27997)
- 省(25161)
- 农(24994)
- 基金项目(22532)
- 编号(21909)
- 教育(19662)
- 划(19174)
- 成果(17645)
- 自然(17350)
- 自然科(16897)
- 自然科学(16893)
- 资助(16696)
- 自然科学基金(16571)
- 发(14450)
- 课题(13749)
- 部(13616)
- 业(13380)
- 性(13242)
- 制(12796)
- 重点(12730)
- 发展(12234)
共检索到167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繁瑜 李莉 房文斌
综述了小额信贷的研究与实践,描述了目前城市农民工住房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借鉴小额信贷在国内外的发展模式,扶助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通过对比不同行业就业条件下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经过合理假设,设计出一个扶助解决城市农民工就业地居住问题的实验性住房小额信贷模式,并就模式的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民工 住房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春宇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解释小额信贷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及其高利率的成因:从供给角度看,小额信贷操作成本比一般商业性贷款高;从需求角度看,农村"角点"资源禀赋状况使得小额信贷项目具有较高的边际资本产出,农户愿意和能够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利率管制使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大大降低。短期内,并没有降低小额信贷利率的捷径;中长期内,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促进市场竞争等方式降低小额信贷利率。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利率决定 利率管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恩江 刘西川
与正规信贷机构相比,小额信贷机构更接近借款人的社会网络,并在其甄别、监督客户以及实施合约的过程中更能发挥这种优势。利用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小额信贷对不同正规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并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模型分别估计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小额信贷机构的放款行为。研究发现:(1)小额信贷机构将服务对象从富裕农户扩展到比较富裕的农户;(2)小额信贷有效缓解了农户所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问题,其中,对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影响较大,而对风险配给的影响较小;(3)小额信贷机构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原因在于其通过特殊的组织、制度安排有效地利用了当地信息。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扩展对农户的贷款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海英 史清华 程英 单文豪
农民身份转化滞后于农民就业转移,导致原有未解决或破解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向城市延伸,形成"新二元结构"问题,这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必须正视并致力于要缓解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抽样调查,在考察外来农民工的基本性状,揭示"新二元结构"问题的经济社会特征,评价现有缓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的政策效应,了解并分析"外来农民工"对解决"新二元结构"的政策需求基础上,认为:基于现阶段缓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的目标,即消除外来农民工不能享有与城市户籍从业人员甚或人才类居住证获得者同等机会和待遇的排斥性体制,必须构建"淡化"户籍、"强化"常住的制度安排,并要衔接、协调现有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关键词:
新二元结构 外来农民工 缓解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大哲 朱红根 钱龙
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异质性。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缓解了农民工相对贫困。在控制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使用财政透明度作为工具变量、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获取份额临界值、替换不同的相对贫困标准后,结果依然稳健。本文还探索了不同维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社会保险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缓解作用较为突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没有显著缓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基本劳动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反而加剧了农民工的相对贫困。进一步地,本文从城市规模差异和农民工群体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缓解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在大城市更为突出,且主要缓解了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流动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群体的相对贫困。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民工 相对贫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长流
现行城乡差别、政府观念以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使就业需求有失公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进入使得农民工以其健康负投资行为作为一种“必要”的择业“筹码”低价挤入城市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其健康负担面临多重束缚与压力。因此必须提升农民工健康负担能力,主要应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累积过程入手,以制度和培训为突破口去构建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负担 社会化服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陈华帅 沈波澜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非正规就业的主体。作为劳动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是缓解农民工当前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城乡医保统筹为切入点,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医保权益均等化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城乡医保统筹有效降低了农民工过度劳动发生率,缩减了农民工超时劳动时间。机制分析表明,城乡医保统筹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关键在于提高了农民工应对健康风险冲击的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在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多档制”统筹模式、省级统筹层次能更有效地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进一步讨论发现,务工地城乡医保统筹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缓解作用显著大于户籍地城乡医保统筹。本文研究结论为持续完善城乡医保统筹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邢道均 叶依广
小额信贷中国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广大农村地区既存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又存在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准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能否缓解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江苏省苏北五市360家农村中小企业2008—2010年的调研数据,在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控制信贷需求影响的基础上,比较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行为与覆盖面,检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能否缓解农村中小企业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研究发现,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向与农业相关的农村中小企业放款,将信贷服务由富裕群体延伸到中等富裕群体,从富裕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承斌
小额信贷作为缓解贫困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在亚洲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担负的作用不只是盈利,更是缓解农村贫困。本文通过对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的运作模式进行特点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并由此提出中国应当建立以NGO为主导,以市场化经营为基础,联系政府和国有银行,相互配合,以小额信贷为手段的扶贫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Jonathan Richter 温则圣 何国俊 徐冲
2006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邀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Muhammad Yunus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发表演讲,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向尤纳斯先生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任证书并发表了欢迎辞。本刊根据录音整理,将其演讲部分内容摘登如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本学 毛慧青 高国栋 张海天
农民身份转化滞后于其就业转移,导致原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向城市延伸,从而形成了"新二元结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缓解矛盾、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本文作者依据专项调查,重点揭示"新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现有制度和政策的效应、外来农民工的基本诉求,并同时提出缓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农民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蓓蓓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是国际小额信贷不断发展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其蓬勃发展彰显了当前市场融资的迫切需要,不仅有力缓解了农村地区及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在促进我国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建设、疏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小贷公司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受身份不明、"只贷不存"及其他不利融资政策的影响,小贷公司在经营中普遍感到后续资金不足,资金链条十分脆弱,其可持续发展受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易莹莹 陆书馨
基于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代际视角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就业机会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多维贫困均有明显的减缓作用,且对老一代农民工的作用更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缓解作用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会缓解其多维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建立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的倾向分回归调整模型,分析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签订劳动合同有助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缓解,且主要是通过限制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降低企业对农民工的加班需求实现的。因此,政府部门应提升农民工群体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加强对工作时间的监督,并为农民工维护自身工作时间决定权提供便利通道。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现阶段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缓解。
关键词:
过度劳动 劳动合同 农民工 工作时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宏宇 周燕华 张建君
基于对广东省73家企业1724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和Logit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工会和企业社会责任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即SA8000)认证对缓解农民工疲惫感的作用。在理论框架上,本文用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来探索缓解疲惫感的制度性因素,突破了以往从微观视角来研究疲惫感的局限,对制度理论和工作疲惫感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本研究发现,企业的某些"仪式性"行为,如设立工会和通过SA8000认证,都能够帮助农民工缓解疲惫感,但是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工会主要通过提供社会支持来缓解农民工的疲惫感,而SA8000认证主要通过组织支持来...
关键词:
疲惫感 制度理论 工会 SA80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