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3)
- 2023(8464)
- 2022(7690)
- 2021(7374)
- 2020(6162)
- 2019(14484)
- 2018(14599)
- 2017(28308)
- 2016(15551)
- 2015(17586)
- 2014(17567)
- 2013(17382)
- 2012(15824)
- 2011(14059)
- 2010(13770)
- 2009(12380)
- 2008(11816)
- 2007(10014)
- 2006(8598)
- 2005(7255)
- 学科
- 济(58458)
- 经济(58394)
- 管理(43773)
- 业(41907)
- 企(35627)
- 企业(35627)
- 方法(29522)
- 数学(25508)
- 数学方法(25223)
- 农(15047)
- 中国(14130)
- 学(14087)
- 财(13990)
- 业经(13019)
- 地方(12151)
- 理论(10523)
- 和(10289)
- 贸(10182)
- 贸易(10178)
- 农业(10114)
- 易(9867)
- 技术(9736)
- 环境(9514)
- 务(9324)
- 财务(9267)
- 财务管理(9252)
- 制(9083)
- 企业财务(8769)
- 教育(8749)
- 划(8416)
- 机构
- 大学(216522)
- 学院(214287)
- 管理(89787)
- 济(79647)
- 理学(78856)
- 理学院(78007)
- 经济(77765)
- 管理学(76649)
- 管理学院(76283)
- 研究(69429)
- 中国(49278)
- 京(46438)
- 科学(45723)
- 所(34866)
- 财(34581)
- 农(34490)
- 业大(34453)
- 研究所(32251)
- 中心(30892)
- 江(29211)
- 北京(29189)
- 财经(28693)
- 范(28646)
- 师范(28395)
- 农业(27193)
- 经(26147)
- 院(25520)
- 州(24527)
- 师范大学(23094)
- 技术(22901)
- 基金
- 项目(155104)
- 科学(121166)
- 研究(113009)
- 基金(111881)
- 家(97374)
- 国家(96566)
- 科学基金(83040)
- 社会(68618)
- 社会科(64902)
- 社会科学(64884)
- 省(60889)
- 基金项目(60667)
- 自然(55771)
- 自然科(54442)
- 自然科学(54431)
- 自然科学基金(53430)
- 教育(51374)
- 划(51280)
- 编号(46851)
- 资助(46109)
- 成果(37409)
- 重点(34109)
- 部(33562)
- 发(32345)
- 创(32208)
- 课题(31564)
- 科研(29985)
- 创新(29916)
- 项目编号(29223)
- 大学(28837)
共检索到295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卫建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离体小鞘指环虫的产卵特点。运用方差与均数之比和聚集度 2个指标 ,并结合Lorenz曲线分析了个体产卵量的差异 ,结果发现成熟个体产卵数量的离散程度不高。温度对产卵量有重要的影响 ,小鞘指环虫在 14℃产卵最多 ,估计该虫在寄生状态下平均每虫每小时可产 0 .3枚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晓勤 王伟俊 姚卫建
对小鞘指环虫纤毛幼虫和成虫的存活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的纤毛幼虫在22℃时一般可在曝气自来水中存活0.5~77.7h,在12℃可达5.0~310.5h;将成虫置于曝气自来水中,在4,12,20和28℃的最长存活时间分别是305.7,283.6,101.2和78.8h。在15~24℃的水温条件下,该虫感染宿主后大约可存活1个月。
关键词:
小鞘指环虫 纤毛幼虫 寿命 死亡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宽 于翔 闻秀荣 任长林 裴立新 范世勋
在1991-1993年,笔者在清原县金家水库和后楼水库用敌敌畏进行了鲢小鞘指环虫病的防治试验,并对大水面防治鱼病的施药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0.08-0.20ppm的敌敌畏均能有效杀灭此虫。组织病理研究发现,病鱼鳃瓣缺损,粘液增多,鳃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呼吸上皮肿胀。上皮细胞增生,使鳃小片融合,鳃丝呈棍棒状;相邻几条鳃丝发生融合,形成一片上皮细胞板。病状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解体。
关键词:
鲢,指环虫病,鳃组织病理,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希民 何志华 李春才 唐陆法 程圣富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在浙江省杭州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初结束。产卵最多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20日.产卵高峰出现在一年中最炎热干旱的时间。不同产卵开始期的成虫产卵量不同,以6月30日开始产卵的成虫产卵量高,产卵历期长,有卵的刻槽比例高,成虫咬啮的刻槽卵粒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部或中部偏上。树皮厚度在0.2~0.4cm内刻槽卵粒数量最多。松墨天牛成虫能在生长健康的雪松树干和树枝上咬啮刻槽和产卵,但是幼虫不能蛀食树皮,对雪松生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
松墨天牛,马尾松,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凤 嵇保中 刘曙雯 田铃 高洁
桑天牛刻槽产卵行为主要包括刻槽位置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制作刻槽时头部向下,先咬“川”字形浅槽,再于浅槽下方咬椭圆形深槽,然后产卵器伸入深槽底部翘起的木缝并产卵于木质部中,封好的刻槽呈“U”字形,且中部突起。产卵器长14.28±1.91 mm,其上分布多数毛状感器。刻槽长13.78±1.75 mm,宽6.94±0.99 mm。在2年生枝条上,刻槽宽与枝条直径、木质部厚度相关极显著;刻槽深度与木质部厚度相关极显著。空槽与有效刻槽在长度与宽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空槽深槽较浅,难以形成木缝。
关键词:
桑天牛 产卵器 刻槽 产卵习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鹿 吴珍泉
哈氏啮小蜂对美洲大蠊卵荚的日龄具有识别能力.该蜂能寄生1-20日龄的卵荚,但偏爱寄生1-3日龄的卵荚.该雌蜂对卵荚的攻击力和产卵数随着卵荚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其雌蜂产卵管在60 s内插入5-10日龄的卵荚次数是插入1-3日龄卵荚次数的3倍多.哈氏啮小蜂雌蜂能辨别已寄生和未寄生美洲大蠊卵荚.该蜂对已寄生和未寄生卵荚的攻击率均为100%,该雌蜂产卵管在60 s内对已寄生卵荚的插入次数是对未寄生卵荚插入次数的3倍多,插入1次未寄生卵荚需要的时间是插入1次已寄生卵荚需要时间的5倍多.在同时提供已寄生和未寄生卵荚时,雌蜂选择未寄生卵荚产卵.
关键词:
哈氏啮小蜂 美洲大蠊 卵荚 产卵选择行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宇翀 周成理 陈晓鸣
本文主要从怀卵雌成虫对寄主的搜寻与定位,雌成虫对适宜寄主的识别与选择,植食性昆虫对昆虫产卵的直接和间接防御,以及昆虫为了减少后代资源竞争而产生产卵忌避物质等4个方面综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概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的生态机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祝培福 郑向旭 姚建华
人工光照对温室亲甲鱼产卵影响的研究祝培福郑向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姚建华(中国水产科技发展中心潍坊特种水产研究所有关人工光照对甲鱼产卵影响的试验研究,国外报道不多见。日本川崎义一用普通荧光灯对温室亲甲鱼进行照射处理(14L∶10D,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杖黎 李涛 石章红 陈政 张宏宇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柑橘 分布 产卵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锡鸿 宋英波
用模糊推理法预测害虫产卵期宫锡鸿,宋英波(山东省乳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64500)(山东省乳山市宾馆)本文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对胶东半岛越冬代玉米螟的产卵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可以对越冬代玉米螟的产卵盛期进行预测。1前言玉米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颖 王竹红 黄建
研究了刺桐姬小蜂雌虫的逐日产卵量、对寄主的产卵选择性及在不同寄主上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蜂在交配后第2天开始产卵,第3天达到产卵高峰.刺桐姬小蜂对不同寄主具有产卵选择性差异,在黄脉刺桐与刺桐东方变种上产生的虫瘿量最多,其次是刺桐,在鸡冠刺桐上未发现虫瘿.雌蜂最喜欢产卵于长1-2 cm的未展开或半展开的刺桐幼嫩叶片上,当新梢叶片大于3.5 cm时不产卵.刺桐姬小蜂一般在新梢叶片、叶柄上产生虫瘿,偶尔也在刺桐东方变种的嫩茎上产生虫瘿.黄脉刺桐和刺桐东方变种上虫瘿的出瘿率分别为49.73%和53.32%,虫瘿重量分别为32.90和38.67mg.个-1,在刺桐上虫瘿的出瘿率为0,且虫瘿重量...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日产卵量 寄主种类 产卵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高学 赵云奎 姚嘉赟 申烨华 郑伟 王建华
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测定了其含量,并对其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中银杏酚酸的总含量为867 m g/g,各单体C15∶1,C17∶1,C13∶0,C15∶0,C17∶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99,226,201,32和29 m g/g;银杏酚酸对鱼害粘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BC)均为7.81μg/mL,对鳗弧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3株病原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其M IC和M BC值均大于1 000μg/mL;银杏酚酸对指环虫的最佳杀虫浓度为1.70 m g/L,48 h杀灭率达95%~100%;其质量浓度为3.5m...
关键词:
银杏酚酸 抑菌活性 指环虫 杀虫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高学 马秋丽 程超 赵云奎 徐钰 申烨华 袁明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杀灭指环虫的生物活性,根据其杀虫效果来确定8种植物各自的活性部位。【结果】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石油醚提取物及木通和槟榔的正丁醇提取物对金鱼指环虫的杀灭活性较强。【结论】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杀灭指环虫的活性部位为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木通和槟榔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
关键词:
渔药 植物提取物 活性部位 指环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高学 徐钰 王建华 申烨华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鸦胆子、云南重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 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萹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指环虫 杀虫活性 动物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