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5)
- 2023(17220)
- 2022(14789)
- 2021(13976)
- 2020(11565)
- 2019(26265)
- 2018(25997)
- 2017(50452)
- 2016(27251)
- 2015(30549)
- 2014(30059)
- 2013(29678)
- 2012(27011)
- 2011(24400)
- 2010(24435)
- 2009(22956)
- 2008(22425)
- 2007(20037)
- 2006(17990)
- 2005(16028)
- 学科
- 济(106342)
- 经济(106189)
- 业(84360)
- 管理(78722)
- 企(63071)
- 企业(63071)
- 农(51582)
- 方法(44539)
- 数学(38167)
- 数学方法(37775)
- 农业(34257)
- 制(31158)
- 财(30350)
- 业经(29661)
- 中国(27942)
- 银(25660)
- 银行(25513)
- 行(24073)
- 地方(21039)
- 学(20347)
- 融(19992)
- 金融(19988)
- 体(19324)
- 务(19278)
- 财务(19207)
- 财务管理(19168)
- 贸(19108)
- 贸易(19093)
- 易(18582)
- 企业财务(18237)
- 机构
- 学院(380886)
- 大学(378577)
- 济(154115)
- 管理(151439)
- 经济(150786)
- 理学(130617)
- 理学院(129279)
- 管理学(127231)
- 管理学院(126540)
- 研究(126106)
- 中国(102096)
- 京(79747)
- 科学(74988)
- 农(74935)
- 财(73506)
- 所(62449)
- 业大(59507)
- 中心(59502)
- 财经(57852)
- 农业(57383)
- 江(56730)
- 研究所(56229)
- 经(52625)
- 北京(49901)
- 范(48673)
- 师范(48274)
- 州(46196)
- 经济学(45243)
- 院(44891)
- 财经大学(42907)
- 基金
- 项目(255934)
- 科学(201914)
- 研究(191849)
- 基金(186019)
- 家(160373)
- 国家(158966)
- 科学基金(137446)
- 社会(121446)
- 社会科(114732)
- 社会科学(114705)
- 省(99975)
- 基金项目(98931)
- 自然(87736)
- 教育(87031)
- 自然科(85666)
- 自然科学(85649)
- 自然科学基金(84119)
- 划(82898)
- 编号(80110)
- 资助(75337)
- 成果(64985)
- 部(57014)
- 重点(56527)
- 发(54388)
- 课题(53583)
- 创(53443)
- 制(50864)
- 创新(49772)
- 国家社会(49593)
- 教育部(49113)
- 期刊
- 济(175149)
- 经济(175149)
- 研究(114870)
- 中国(76401)
- 农(75895)
- 学报(58379)
- 财(56801)
- 科学(54162)
- 管理(53394)
- 农业(50499)
- 融(49404)
- 金融(49404)
- 大学(45618)
- 学学(43215)
- 教育(40547)
- 业经(33109)
- 技术(31129)
- 财经(28353)
- 经济研究(25523)
- 经(24021)
- 业(23849)
- 问题(23399)
- 版(19666)
- 理论(19573)
- 实践(17912)
- 践(17912)
- 现代(17908)
- 科技(17724)
- 技术经济(17643)
- 图书(17539)
共检索到573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鸿卫 文慧
形成和发挥小银行优势是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的关键,小银行优势的本质是小银行对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形成该种优势的因素主要包括简单的组织结构和较少的管理层次、地方性、存在所有权激励等,因此银行并不是规模小就能自然形成小银行优势。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时应使股权适度集中、追求简单的组织结构并向基层分支机构适度分权、主要在县(区)域内经营、对省联社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股份制改造 小银行优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武龙
农村信用社向股份制合作商业银行转化的思考□宋武龙股份制合作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供选择的目标模式之一,是由国家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按照股份制原则,各自资金投入,财产折价入股为主,企事业职工适当参股的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金融企业。目前,由于外部环境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宏
本文对比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产权模式,结合我国现今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行股份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股份制 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种方案,近年又推出建立股份制的改革。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引起人们更多的争议,理论上的困惑也随之增加,现在试对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经济上最终表现为风险和利润。农村信用社50年代初建立时系入股社员按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雪飞
本文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逻辑和经济条件约束的基础上 ,提出了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并行不悖的两种制度选择的基本观点 :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而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于它已经存在。不应该把合作制原则或合作金融特征作为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互助融资是合作金融的基本目的 ,同时也应该是衡量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标准。在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无必要 ,也无可能 ,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股份制 合作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学鑫 范群周 王葆秀
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同志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也就是说,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就是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那么,在与农业银行有着特殊隶属关系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在哪里呢?是维持目前现状,还是另起炉灶?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已经明确,经济形势的发展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已是车到山前,势在必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波
社区银行将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方向。为把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社区银行,本文从社区银行的视角出发,就如何培育农信社社区银行意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以及如何加强法规制度支持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区银行 农村信用社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春柱
近年来,股份制改革在不少地方推开,这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股份制在搞活企业经营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制经营的同时,作为群众性集体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能不能实行股份制经营,怎样实行股份制经营,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韵轩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作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产权形式之一,试点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其战略选择:流程再造。本文通过探讨农村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战略路径,构思农村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战略执行体系,研究银行绩效管理系统再造以及渗透于银行战略性整体再造之中的流程再造,试图为农村信用社改制转型中的流程再造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农村金融特色的路径,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绩效,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奉化农信联社课题组 单国辉
现代银行管理学研究表明,银行之间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未来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服务质量和业务流程设计上,业务转型已成为各银行构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与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较,农村信用社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资本、效益、产品、技术等有形资源和技术指标方面,以及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方面,更大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随即进入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低潮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十二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改革与全面展开三大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恢复和健全信用社的民主管理组织,扩大信用社的群众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范亚辰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股份制改革是否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461个县(市、旗) 2010-2022年县域特征数据及农信社(农商行)经营数据,运用渐进DID模型实证检验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机制分析显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通过促进县域企业发展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渠道以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且改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新一轮以股权变更为主要方式的并购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结果表明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扩大了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控股合并有助缩小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此,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统筹考虑所在地的财政状况、并购方式等因素协同推进。
关键词:
农信社 股份制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并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福海
一、把行、社改造成股份合作银行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1、恢复信用社“三性”,未触及产权制度,因而收效甚微。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的性质越来越被扭曲。改革十多年来,曾一度力图从恢复“三性”入手,进行尝试。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甚微。其要害是未触及产权关系,时至今日,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徒有虚名,理、监事会形同虚设,其资产名义上属社员集体所有,实际上农民对信用社的财产所有权不明确、利益不直接,因而农民对信用社的经营效益,乃至生存和发展并不关系,更不用说积极参与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建立农村合作银行问题韩雷自从1994年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以来,农村合作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金融组织?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还要坚持合作金融的改革方向?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一直是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