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0)
- 2023(19351)
- 2022(16311)
- 2021(15207)
- 2020(13020)
- 2019(29750)
- 2018(29282)
- 2017(56536)
- 2016(30060)
- 2015(33639)
- 2014(33226)
- 2013(32888)
- 2012(30237)
- 2011(26868)
- 2010(26741)
- 2009(25244)
- 2008(24392)
- 2007(21732)
- 2006(19248)
- 2005(17276)
- 学科
- 济(120885)
- 经济(120746)
- 业(106650)
- 管理(98230)
- 企(95233)
- 企业(95233)
- 方法(56304)
- 数学(45969)
- 数学方法(45376)
- 财(38053)
- 业经(36157)
- 农(35679)
- 银(34837)
- 银行(34689)
- 中国(34389)
- 行(33073)
- 融(31854)
- 金融(31852)
- 制(31154)
- 务(28000)
- 财务(27921)
- 财务管理(27874)
- 企业财务(26400)
- 农业(25292)
- 理论(23644)
- 地方(23281)
- 学(23171)
- 技术(22201)
- 贸(21036)
- 贸易(21017)
- 机构
- 学院(422392)
- 大学(421336)
- 管理(170930)
- 济(169996)
- 经济(166369)
- 理学(146168)
- 理学院(144687)
- 管理学(142201)
- 管理学院(141446)
- 研究(137190)
- 中国(115257)
- 京(89770)
- 科学(83558)
- 财(81521)
- 农(72377)
- 所(68501)
- 中心(66156)
- 财经(64885)
- 江(63494)
- 业大(63088)
- 研究所(61947)
- 经(58970)
- 农业(56911)
- 北京(56486)
- 州(52056)
- 范(51393)
- 经济学(50946)
- 师范(50748)
- 院(49975)
- 财经大学(48375)
- 基金
- 项目(284222)
- 科学(223640)
- 基金(207136)
- 研究(206768)
- 家(180526)
- 国家(178964)
- 科学基金(155065)
- 社会(129623)
- 社会科(122951)
- 社会科学(122916)
- 省(111335)
- 基金项目(109523)
- 自然(102280)
- 自然科(99979)
- 自然科学(99950)
- 自然科学基金(98189)
- 教育(94758)
- 划(92784)
- 资助(85949)
- 编号(83978)
- 成果(67200)
- 重点(63429)
- 部(62177)
- 创(60736)
- 发(60093)
- 课题(57057)
- 创新(56263)
- 科研(54634)
- 大学(53616)
- 教育部(53447)
- 期刊
- 济(185670)
- 经济(185670)
- 研究(124500)
- 中国(81268)
- 管理(68009)
- 财(66987)
- 学报(65704)
- 农(65597)
- 科学(60353)
- 融(57775)
- 金融(57775)
- 大学(50170)
- 学学(47381)
- 农业(43952)
- 教育(41483)
- 技术(39517)
- 财经(32429)
- 业经(31266)
- 经济研究(29100)
- 经(27792)
- 业(25061)
- 问题(23441)
- 图书(21964)
- 技术经济(21900)
- 理论(21790)
- 财会(20239)
- 现代(19853)
- 实践(19795)
- 践(19795)
- 版(19576)
共检索到63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妙薇 谭雪 熊浩
根据“小银行优势”理论,建立中小规模银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这一理论是否成立和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缺乏实证检验。城商行在2004年后发生的一系列合并,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条件。本文采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数据,研究城商行合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发现它能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增加信息生产地和决策机构之间的地理距离,弱化城商行立足地方的信息优势;但城商行合并后企业贷款成本下降,城商行合并削弱但没有完全抵消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本文提出,银行优化组织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技术,才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林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推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由传统的两级管理体制,逐渐演变成为总分行制的三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改变,对城商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关各方应重视由此带来的中小企业融资弱化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婷婷 陆岷峰
商业银行是社会间接融资的主体,更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旨在推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小企业金融部等途径试图化解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在动力,所以融资难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存贷利差实际上是相对的恒利差体制,客观上鼓励商业银行做大放小。从台湾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客户结构选择导向来分析,缩小存贷利差是台湾商业银行主动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客户对象的根本动因。不解决存贷利差相对固定的问题,就改变不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
关键词:
恒利差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向嵩楷
本文尝试运用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地方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中小银行利用存贷款合约的形式将市场上的融资活动内部化,从交易成本角度分别论述了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小银行对民间市场化运作的替代、对大型银行的替代,然后从广义金融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中小银行自身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向嵩楷
本文尝试运用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地方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中小银行利用存贷款合约的形式将市场上的融资活动内部化,从交易成本角度分别论述了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小银行对民间市场化运作的替代、对大型银行的替代,然后从广义金融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中小银行自身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军辉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大银行信贷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我们的研究认为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企业本身处于哪个阶段,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大银行不适合向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放贷,而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该成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另外,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健全、银行欠缺高效的贷款技术之前,大银行不适合直接面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应该借助信息中介,例如民间金融、中小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才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竹枝 冯中朝
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融资遭遇银行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的缓解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所在。从理论上分析,杠杆型融资关系比保持距离型融资关系更能达到这一目的,不失为当前最适宜的选择,但需要注意银行介入的广度与深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赟
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框架。文章发现 ,中小企业的非匀质性 (heterogeneity)、贷款抵押和交易成本是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的三个主要因素 ;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贷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 ,都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进一步 ,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下 ,文章将中小金融机构引入模型 ,发现引入中小金融机构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 ,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 ;并且在中小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数量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总额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文章最后按照这一框架的思路 ,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龙建成 樊晓静 张雄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利率上升会对影子银行的规模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的持续期较长;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冲击较小且持续期较短;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小企业以及利率的影响显著但持续期较短。回归分析也发现,影子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并且影子银行还通过影响短期贷款利率间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缺失的情况下,影子银行弥补了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足,所以应适时鼓励和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协调影子银行、短期贷款利率和中小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影子银行和中小企业的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建勇
本文通过发放两套调查问卷,对淮海地区50家企业、30家银行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银行对向其借款的中小企业的具体要求,就二者存在的冲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就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向银行和中小企业征求意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银行融资 问卷调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建高 曹敏
降低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突破点。作者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银行合作模型,就大银行和小银行依靠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合作,来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大银行、小银行的"双赢",还有助于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使民营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信贷支持。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交易成本 银行 合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欣炜 林乐芬
通过对江苏省450家中小企业(含1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317家一般中小企业)的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本文从企业、银行、政府和贷款本身等4个角度构建融资特征指标体系,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比考察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一般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影响因素上的相同点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证实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一般中小企业更易获得商业银行贷款;非银行渠道融资与银行渠道融资并非替代关系;金融产品创新是最重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企业类型、金融优惠政策和是否进驻园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易程度的影响不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军辉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大银行信贷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文章研究认为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企业本身处于哪个阶段,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大银行不适合向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放贷,而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该成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次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健全,银行欠缺高效的贷款技术之前,大银行不适合直接面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应该借助信息中介,例如民间金融、中小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才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健
"影子银行"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本文探讨了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局限性,指出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国必须不断提升和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