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4)
2023(10904)
2022(9793)
2021(9272)
2020(7816)
2019(17946)
2018(17986)
2017(34626)
2016(19170)
2015(21273)
2014(21344)
2013(21096)
2012(19241)
2011(17242)
2010(17035)
2009(15316)
2008(14891)
2007(12725)
2006(10825)
2005(9257)
作者
(57919)
(48089)
(47663)
(45427)
(30553)
(23424)
(21649)
(19129)
(18179)
(17101)
(16424)
(16181)
(15216)
(15121)
(15013)
(14875)
(14829)
(14247)
(13699)
(13696)
(12252)
(11711)
(11613)
(10858)
(10828)
(10807)
(10799)
(10521)
(9791)
(9778)
学科
(70343)
经济(70261)
管理(52347)
(50320)
(42480)
企业(42480)
方法(36280)
数学(31423)
数学方法(30949)
(19363)
(17825)
(17722)
中国(16759)
业经(15141)
地方(13699)
理论(12637)
(12116)
财务(12053)
财务管理(12030)
农业(11967)
技术(11947)
(11901)
(11797)
(11767)
贸易(11762)
企业财务(11466)
(11420)
环境(11004)
(10038)
(9976)
机构
大学(269470)
学院(267341)
管理(105438)
(96918)
经济(94640)
理学(92634)
理学院(91549)
研究(90940)
管理学(89641)
管理学院(89183)
中国(63270)
科学(62625)
(57383)
(51990)
(47610)
业大(46878)
研究所(44269)
(43336)
农业(41582)
中心(40352)
(37328)
财经(35860)
北京(35704)
(34643)
师范(34203)
(32837)
(32705)
(31013)
技术(30290)
经济学(28074)
基金
项目(194557)
科学(150708)
基金(140415)
研究(134393)
(125717)
国家(124733)
科学基金(105381)
社会(81597)
社会科(77250)
社会科学(77227)
(77203)
基金项目(75210)
自然(72878)
自然科(71229)
自然科学(71205)
自然科学基金(69900)
(65832)
教育(61321)
资助(58616)
编号(53502)
重点(43667)
成果(42969)
(41729)
(40581)
(40445)
计划(38811)
科研(38416)
创新(37781)
课题(37082)
大学(35378)
期刊
(98937)
经济(98937)
研究(72766)
学报(53460)
(46670)
中国(46125)
科学(45543)
大学(38210)
管理(36966)
学学(36362)
农业(32852)
(31523)
教育(27752)
技术(21714)
(18320)
金融(18320)
(17180)
财经(16548)
业经(16183)
经济研究(15692)
科技(14749)
业大(14703)
图书(14519)
(14207)
(13933)
理论(13139)
问题(12781)
林业(12490)
技术经济(12457)
实践(12330)
共检索到368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滑金锋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陈天渊  
【目的】探索甘薯品种对小象甲抗性的鉴定方法,并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为选育抗小象甲的甘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不同的抗性指标,在单因素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网室和实验室试验,对泉薯17、榕薯819、福薯604、广薯214和普薯32号5个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检测不同甘薯品种对小象甲的抗性。【结果】明确了茎叶和薯块危害减退率相关抗性指标,制定了高感、感、抗、中抗、高抗5个抗性级别。甘薯品种的茎叶比薯块危害指数较轻,差异不显著。除泉薯17和广薯214外,其余品种之间危害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冬静  徐振  赵永强  张成玲  孙厚俊  谢逸萍  
通过对甘薯软腐病菌侵染甘薯的发病特征进行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甘薯软腐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每个品种取3块中等大小的薯块,经严格消毒晾干后,切薯块中部薯片,每薯块切3个薯片,每薯片厚度约为8 mm,置于放有灭菌湿润滤纸保湿的灭菌培养皿中,接种1块6 mm的甘薯软腐病菌菌碟于薯片中央,将接种好的薯片置于26℃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期间加无菌水保湿1次。21 h后将鉴定材料取出,量取薯片发病直径,根据病斑直径进行分级,计算病情指数,进行抗感评价。该方法的建立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该方法对44份品种资源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显示,鲁薯4号和广紫8号对甘薯软腐病的抗性级别为中抗;湛薯271、泰中1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万宽  姜子德  杨湛端  刘睿  陈健文  邓海华  
为建立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新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进行单孢分离和交配型鉴定,以相异交配型1∶1的混合菌体注射接种甘蔗小苗生长点或其下嫩梢,并对接种菌体的浓度、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注射接种较适合的交配型孢子浓度为5×105个/mL,接种菌液注射量以每株90μL较为适宜;与浸渍接种相比,注射接种发病潜伏期短、发病率高,能较充分地评价寄主的抗性水平及生理小种类型。应用新建立的注射接种和常用浸渍接种对22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注射接种有感病品种1个,高感品种21个;浸渍接种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11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君  王金生  方中达  洪霞  郑景明  
4年内测定了来自全国6省区的597个马铃薯品种(系)对软腐病(E.carotovora 的 subsp.carotovora 和subsp.atroseptica)的抗性反应.进一步证实了马铃薯块茎对软腐病的抗性具有皮孔抗侵染和伤口抗侵染两种相互独立类型的理论,并将皮孔抗侵染能力进一步分成抗侵入和抗扩展两个部分.试验鉴定出了一批两类抗性兼有的好品种,如 Murlur,Diamant,Jnongtvia,高原4号等;只具伤口抗侵染的有:Isola,S_2-91-2-2-19,紫花里外黄,长薯4号;只具皮孔抗侵染的有 Alaska Red,Советский,Wauseon(10A-1),临薯7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孙厚俊  陈晓宇  邢继英  谢逸萍  
为了明确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以胜利百号(Triumph 100)薯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预处理5 d后接种甘薯黑斑病菌,每24 h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硅能够延长甘薯黑斑病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减轻其对薯苗的危害,提高甘薯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万宽  杨湛端  刘福业  
为探明甘蔗品种(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浸渍接种与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对34个甘蔗品种(品系)进行新植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品种(品系)有00-319、01-121、00-256、01-125、01-79,占供试品种的14.7%;抗性水平为抗(R)的品种(品系)有01-120、粤糖03-233、CP93-1634,占8.8%;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品种(品系)有粤糖96-86、99-57,占5.9%;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品种(品系)有01-246、粤糖95-168、01-160、粤糖91-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军  杨小军  喻大昭  赵永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宗胜  胡方平  洪永聪  蔡学清  
在大田中用菌液浸种法对 1 0 8个花生品种 (系 )对福建地区青枯病菌的抗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供试花生品种 (系 )中没有高抗品种 (系 ) ;中抗品种 (系 )有金花 1 0 1 2、泉花 1 0号、泉花 646、粤油 1 93、3 8F5-45 -2 1 -CS1 等 3 0个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 2 7.78%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系 ) ,占 72 .2 2 % .花生不同品种 (系 )对青枯菌的抗性差异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李智敏  陈佳  高春生  余永廷  严准  
选择22个玉米品种,在苗期采用注射法人工接种玉米黑粉菌,对玉米瘤黑粉病发病时间、发病率、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鉴定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接种8 d后,玉米品种陆续开始发病,第13天进入发病增速期,第16天达到发病高峰期,第18天后病情基本稳定;玉米品种间对瘤黑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LD901、太平洋891表现为高抗,京科665、金糯628表现为中抗,耐斯1号、京单38、南美1号等12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糯2000、太平洋98、Golden Bautam、中彩甜糯8号、15H–09、绿色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张安  唐君  曹清河  赵冬兰  马代夫  李宗芸  
为建立一种适宜甘薯抗性材料快速初筛方法。以烟薯8号、商薯19等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的光氧化胁迫抗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结果表明:在甲基紫精(MV)介导的光氧化胁迫下,烟薯8号、商薯19、徐薯28的细胞膜稳定较好,尤其烟薯8号其电解质泄漏率最低,仅为处理前的1.6倍;光氧化胁迫下,商薯19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其次为烟薯8号和徐薯28;综合表明:烟薯8号、商薯19、徐薯28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MV处理下,细胞膜稳定性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具有较高相关性(R~2=0.841)。因此,可以利用MV处理下细胞膜稳定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甘薯品种进行抗氧化能力的初步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明联  杨玉珠  李根泽  罗延青  奚俊玉  徐海燕  张晓兰  原小燕  杨卫国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个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性可分为3类,其中A35、花油7号和云油双1号3个品种在全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作为云南根肿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和育种材料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建力  惠红霞  黄丽丽  王敬东  朱永兴  陈孝  叶兴国  
【目的】为小麦抗全蚀病育种提供更有效的抗病鉴定方法和便于利用的抗源材料。【方法】以感病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将小麦全蚀病(G.graminis var tritici)菌种制成菌饼或菌粒,设菌饼法、菌粒法、菌粒+菌饼法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调查统计病根率、严重度和病茎率,用于筛选有效的抗病鉴定方法;选择22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材料,采用优选出的抗病鉴定方法对其进行抗性鉴定,筛选便于利用的抗源材料。【结果】菌饼+菌粒法对宁春4号的致病力明显高于菌饼法和菌粒法,其病根率、严重度和病茎率分别达到100.0%,57.3%和28.6%。22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材料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其中小麦-簇毛麦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立强   江如   朱波汁   彭焕   许翀   宋家雄   陈敏   李永青   黄文坤   彭德良  
【目的】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已在云南、贵州、四川3省7县(市)发生危害,产区内多个种薯基地受到传播威胁。通过西南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的抗性鉴定、分子标记检测及田间抗性评价,明确已知抗病基因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马铃薯金线虫应急防控、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和良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云南马铃薯金线虫群体对15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室内盆栽接种,计算最终单株孢囊数和相对感病性,根据抗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抗性评价;同时利用57R和TG689分子标记鉴定抗马铃薯金线虫H1,以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的BCH分子标记为对照;并于2020年和2021年在云南省昭通市开展两年度的田间试验,在播种前和收获后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并分离孢囊,计算播种前初始群体密度(Pi)、最终群体密度(Pf)及平均繁殖系数(Pf/Pi)。马铃薯现蕾至始花期测定株高,收获时测定产量。【结果】15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中的云薯505、宣薯5号、会薯15号、会薯19号以及云薯304共5个品种为高抗品种,马铃薯金线虫基本不能在这些品种上繁殖;丽薯6号、宣薯6号为中感品种;其余8个为高感品种,尤其是会-2、丽薯15号以及宣薯8号的平均繁殖系数高于感病对照品种会薯16号(Pf/Pi=17.15)。两个H1基因鉴定分子标记结果大致相同,5个马铃薯品种,即云薯505、宣薯5号、会薯15号、云薯304和宣薯6号含H1。马铃薯金线虫的繁殖系数在田间抗/感马铃薯品种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抗性等级为9的高抗品种田间平均繁殖系数在2021年(0.04—0.12)和2022年(0.05—0.14)均<1.00,表明高抗品种种植后线虫田间群体密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感品种平均繁殖系数在2021年(1.18—2.75)和2022年(1.76—3.24)均>1.00,高感品种种植后田间线虫种群数量增加。不同品种间株高和产量差异显著(P<0.05),5个高抗品种株高的均值在两年间均显著高于8个高感品种。宣薯5号、会薯15号和会薯19号产量最高,两年度分别为51.67—56.48和33.28—40.57 t·hm-2,会-2产量最低。【结论】西南混作区主栽马铃薯高抗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具有优良抗性,主要携带H1抗病基因且能够显著减少田间马铃薯金线虫群体密度。高抗品种中宣薯5号、会薯15号和会薯19号为高产抗病良种,云薯304为富锌薯片加工型品种。亟待根据马铃薯金线虫的发生分布,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扩大对主栽品种抗性水平的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学  青学刚  刘俊凤  刘刚  肖金树  徐安英  
对中国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家蚕品种871C×872C进行了BmNPV攻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871C×872C在同浓度添食病毒条件下,全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品种,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109,较对照品种提高了4,5个数量级,抗BmNPV能力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