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
2023(1586)
2022(1332)
2021(1225)
2020(1181)
2019(2461)
2018(2459)
2017(4881)
2016(2591)
2015(2765)
2014(2762)
2013(2694)
2012(2443)
2011(2163)
2010(2253)
2009(2227)
2008(2312)
2007(2081)
2006(1741)
2005(1678)
作者
(6913)
(5659)
(5604)
(5363)
(3652)
(2702)
(2655)
(2256)
(2255)
(2022)
(1966)
(1946)
(1907)
(1793)
(1777)
(1725)
(1715)
(1711)
(1612)
(1563)
(1492)
(1341)
(1286)
(1280)
(1273)
(1243)
(1205)
(1173)
(1110)
(1107)
学科
(10641)
保险(10550)
(10455)
(8337)
经济(8324)
管理(7189)
(6997)
企业(6997)
方法(5285)
(5020)
银行(5020)
中国(4912)
数学(4863)
数学方法(4822)
(4703)
各种(4290)
种类(4242)
各种类型(4240)
类型(4240)
(4079)
(3975)
(3833)
金融(3833)
保险业(3737)
(3125)
财务(3125)
财务管理(3115)
企业财务(2983)
业务(2573)
制度(2462)
机构
大学(35242)
学院(34622)
(15170)
经济(14847)
管理(14739)
中国(12270)
理学(11903)
理学院(11821)
管理学(11644)
管理学院(11580)
(10597)
研究(9039)
财经(8094)
(7412)
(6918)
(6731)
金融(6635)
财经大学(6294)
公司(5277)
(5204)
中心(5130)
经济学(5095)
(5075)
(4935)
银行(4883)
经济学院(4660)
北京(4622)
(4570)
保险(4569)
科学(4482)
基金
项目(21084)
科学(16857)
基金(16609)
研究(15093)
(13841)
国家(13727)
科学基金(12395)
社会(10508)
社会科(9916)
社会科学(9912)
基金项目(8510)
自然(8205)
自然科(8041)
自然科学(8038)
自然科学基金(7906)
资助(7547)
(7293)
教育(6547)
(6272)
编号(5688)
(5146)
(4957)
成果(4537)
教育部(4530)
国家社会(4450)
(4438)
人文(4430)
重点(4429)
(4403)
科研(4270)
期刊
(14677)
经济(14677)
研究(13766)
(10760)
金融(10760)
(8204)
中国(6381)
管理(4829)
保险(4278)
(4278)
财经(3997)
学报(3915)
科学(3844)
(3351)
大学(3342)
学学(3302)
(3207)
理论(2549)
财会(2523)
实践(2351)
(2351)
经济研究(2315)
技术(2182)
统计(2074)
会计(2031)
农业(1852)
(1841)
决策(1712)
技术经济(1695)
通讯(1666)
共检索到5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鹏  袁丽君  
“以农立国”是杰斐逊在美国建国之初所提出的立国政策构想。以农立国思想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也有着促进商品性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大农场经济出现等积极作用,本文分别从局限性与积极性两方面对杰斐逊的立国思想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探讨以农立国思想的双重性质,从而进一步认识杰斐逊以农立国思想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鹏  袁丽君  
"以农立国"是杰斐逊在美国建国之初所提出的立国政策构想。以农立国思想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也有着促进商品性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大农场经济出现等积极作用,本文分别从局限性与积极性两方面对杰斐逊的立国思想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探讨以农立国思想的双重性质,从而进一步认识杰斐逊以农立国思想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质,提供基于市场失灵的保护和基于经济利益的保护。不同性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效应有所不同,并将导致不同的政策取向,因而其性质区分是很重要的。规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TBT和SPS协议为识别可疑壁垒提供了一些基本准则。本文从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两个层面剖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质及其甄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自由化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立  
会计科目按要素分类,不能允许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存在,医院现行的“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既有属于资产性质的,也有属于负债性质的,从而使会计报告的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存在大量泡沫,信息显著失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随着12个谈判国在美国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作为新的国际贸易投资制度安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一定意义上讲,TPP可以看作世贸组织贸易规则的升级版。TPP从传统、单一、狭义的贸易协定拓展为现代、广义、综合的贸易协定,突破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了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无例外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TPP还包含了许多非经济元素。TPP成员不仅要受到贸易机制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法律法规、社会团体、生态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性质上的双重性,政府干预可能出于基于市场失灵的目的或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公共利益理论强调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失灵,认为基于市场失灵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俘获理论认为基于经济利益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导致国民净福利下降,政府政策的制订过程受到经济和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斌  
大学内部权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从其共性来看,它是沿着行政权力系统与学术权力系统两条主线运行的,而且各条主线都有其运行的组织结构。案例表明了大学内部两大权力系统的复杂组合。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采薇  
行为属性决定犯罪性质,犯罪性质决定法益指向。洗钱行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从属于上游犯罪,二是因其资金活动的本质而具备天然、独立的金融属性。我国洗钱罪最初从传统赃物罪中脱离而生,受国际社会反洗钱立法的影响与推动,通过三次修正刑法,从上游犯罪逐渐转向本体犯罪,刑事立法之于洗钱罪的态度经历了“从属性——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的变化。相对应地,洗钱罪所保护的法益由司法管理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两部分构成。在当前金融领域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洗钱的行为手段与模式复杂多变,洗钱罪的独立性愈发凸显,其法益保护目的也逐渐向金融一侧倾斜,未来这一嬗变将持续反作用于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并为我国洗钱罪划定新的规制边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一虹  牛成喆  杨肃昌  
在公司股东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团体或组织、公众的压力下,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在其会计年报或单独的环境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目前,国外大多数公司对外公布环境报告和进行环境报告鉴定都是自愿的,且环境报告鉴定尚缺乏财务报表审计所具备的公认报告准则。环境报告及其鉴定会给公司带来许多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比双重性影响,可以揭示公司自愿实施环境报告及其鉴定的内在必要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舒志定  
教育理论界运用福柯等一批思想家的权力概念分析教育问题,认为现代学校教育变成强制性控制力量,是一种教育权力。其实,教育权力具有双重作用,关键是通过学校教育改革,消解教育权力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燕  孙耀远  
论中国企业家的双重性程燕,孙耀远中国是一个商品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目前,又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由此产生的企业家及企业家阶层,必然会带有旧经济体制的痕迹,呈现出诸多的双重性。1.双重身份──即是官员又是企业家企业家和官员的内涵是有着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伟东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虽然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渐进地实现了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但绝不是因为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才取得了今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是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形式,通过进行体制变革等内在因素来实现的。或者说,如果没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如果没有“民族经济至上”的意识以及经济运行的序列制度等,很难判断日本经济会出现今天的奇迹。笔者寄望于从内在要素的角度探讨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即将加入WT0之际,将会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