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
2023(64)
2022(53)
2021(48)
2020(36)
2019(85)
2018(68)
2017(122)
2016(76)
2015(83)
2014(84)
2013(78)
2012(88)
2011(91)
2010(72)
2009(64)
2008(74)
2007(62)
2006(67)
2005(70)
作者
(227)
(187)
(165)
(158)
(126)
(94)
(90)
(85)
(84)
(82)
(82)
(79)
(64)
(63)
(63)
(58)
(57)
(52)
(51)
(47)
(47)
(46)
(45)
(45)
(45)
(44)
(43)
(43)
(41)
(41)
学科
文献(285)
(285)
编目(220)
教学(215)
(169)
语言(142)
语文(116)
文教(103)
管理(85)
理论(83)
(82)
学法(79)
教学法(79)
(74)
(74)
企业(74)
(72)
决策(68)
(68)
经济(68)
关系(64)
教育(62)
(58)
汉语(57)
文献标引(56)
标引(56)
其他(55)
决策学(55)
(55)
与其(51)
机构
大学(1305)
学院(1138)
图书(422)
(417)
师范(416)
书馆(413)
图书馆(413)
(337)
管理(325)
师范大学(323)
研究(269)
理学(251)
理学院(238)
科学(229)
北京(228)
教育(228)
信息(221)
管理学(219)
管理学院(218)
大学图书馆(217)
(196)
(173)
中国(170)
(165)
经济(159)
(157)
上海(147)
中心(147)
信息管理(130)
国语(128)
基金
项目(670)
研究(586)
科学(511)
基金(462)
(412)
国家(405)
成果(384)
编号(330)
科学基金(319)
教育(315)
社会(315)
社会科(303)
社会科学(303)
项目编号(281)
(234)
(224)
(223)
基金项目(210)
资助(204)
自然(201)
自然科(198)
自然科学(198)
自然科学基金(195)
研究成果(191)
(166)
之一(162)
(162)
(160)
课题(158)
规划(157)
期刊
图书(585)
教育(529)
书馆(500)
图书馆(500)
研究(345)
中国(344)
学报(303)
大学(233)
情报(203)
(156)
经济(156)
学学(152)
(150)
(150)
杂志(150)
管理(139)
科学(131)
民族(129)
建设(125)
民族教育(124)
国特(116)
(116)
特殊(116)
特殊教育(116)
(113)
(100)
论坛(100)
图书馆学(98)
实践(97)
理论(97)
共检索到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绍平  
著录用语言文字可分为编目机构的工作语言和文献本身的语言文字。《文献著录总则》及其分则对著录文字的规定比较含糊,导致人们对这一问题在认识上与实践中均有偏颇之处,文章对此作了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美娣  吴蓓珠  
本文针对文献编目中首先会遇到的著录用文字在各种编目规则中规定不明确、举例有矛盾等问题,就各种规则的适用范围、繁体字问题、多语种问题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春林   杨胜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厘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概念内涵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政策制定、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双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构建了“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分析框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活动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涵盖语言技能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语言技能教育通过语文课程和书法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传承教育以经典诵读为载体,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文化理解与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则结合多种教育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春林   杨胜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厘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概念内涵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政策制定、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双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构建了“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分析框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活动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涵盖语言技能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语言技能教育通过语文课程和书法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经典诵读为载体,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文化理解与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则结合多种教育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桑尔璇  李晓贺  
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象征。在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各民族的团结,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将其等同于"汉族语言文字",并与"双语教育"相对立的认识误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诸多教育资源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更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蕴。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首先厘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澄清误解;其次,充分肯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价值,认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最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因地制宜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铁刚  王阿舒  
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民语言文字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政策实践,在教学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其理论逻辑表现为以教育性教学解决属性问题,以发展性教学解决场域问题,以社会性教学解决过程问题。据此,在实践理念层面上,应着力全面达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价值逻辑预设的多重教育目标,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须重视教学节奏与学习节奏的关系,精炼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核心素养;在组织建设层面上,应完善学校治理文化,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打造良好环境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昕玫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在集体行为、系统复杂性和子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三个方面与协同理论契合。立足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中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和地区差异,应构建以个体协同、群体协同和区域协同为协同单元,以协同合作意识、协同互动行为和协同制度保障为协作框架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机制,其中协同合作意识作为序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的内在动因,协同互动行为的涨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精准推广的重要动力,协同保障机制作为控制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的具体路径:增强不同少数民族个体、群体和区域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目标的认同,强化协同合作意识;创建“内容精准、方式精准、频率精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模式,落实协同互动行为;创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协同体系、学习资源建设协同保障体系和协同推广平台,建立协同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晓霞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表述,是自1904年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以来首次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从百余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来看,对“语文”的界定经历了清末的官话,民国的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等,最终科学、全面地表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代替了以往“语言文字”等课程对象的含混表达,凸显了“代表一国之语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言文统一、文道统一到价值统一,这是一个逐步明确、完善和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涵的逻辑演进过程。深入挖掘和理解新表述的内涵与特征,对我们今天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理念、构建“以文化人”的课程实践等具有重要启示。同时,新表述是实现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从“语言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基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瑞华   杨成环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的战略需要,也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际,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目标的更新、教育功能的转向和教育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征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着力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广泛凝聚共识、着力补齐短板,加强供给保障,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燕妮   张旸  
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是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协同学的理论视阈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协同育人工作集中体现在目标关联维度、自组织有序度和序参量与模变换度三个维度上,“目标关联维度”是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指南;“自组织有序度”是衡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协同育人实践的效率标度;“序参量与模变换度”是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协同育人实践的系统集成,反映了协同育人工作理论应然的预见性、操作实然的过程性和系统集成的审思性。从语文新课标的同源共通性与差异互补性出发,有利于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关联目标、有序组织、聚焦主模的协同育人新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春梅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双语教师培训顺利实施的瓶颈。目前,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已使用7年之久,随着培训工程的深入推进,不少教材制约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修订或重编。教材选编应遵循的原则为:重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设计与编写要有弹性;内容选材应融入新疆本土特色;学科专业知识应与时俱进,体现新理念;制定教材评价标准,建立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玉杰  杨清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区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向纵深方向迈进,呈现出互嵌格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是加速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从历史进程看,民族团结始终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重要载体;从现实意义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方向,凝聚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动力。这一内生逻辑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路径:完善制度供给,助推“互嵌”格局的公共性建设;补齐语言短板,提升区域“互嵌”发展的“内生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新华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流行过多种语言和文字,汉语言文字是汉代以来唯一贯穿新疆历史的语言文字。清末民国时期,中央及新疆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新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举措的实施,加强了新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互相理解,减少了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民族隔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胜晖  刘义兵  宁莎莎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论,从“大语言观”和“大教育观”出发,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一个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两个功能维度是承接外部支持与培育内生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五条路径包括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次,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学习者内生动力不足、利益相关者协同不够、教育内容针对性有所缺失、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有效性评估缺失等现实挑战。最后,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家校社一体化、坚持乡土性与技术性相统一、坚持专兼职并重、坚持评价引领的“五个坚持”层面提出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炯梅  陈燕燕  
基于民族地区乡村国家通用语学习实际,结合村民国家通用语学习意愿及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即孩子教父母学习国家通用语路径。自“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在乡村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学习氛围建设有待加强,教的方式有待提高,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学习效果提升缓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政府、村委会、学生、家长、研究者多主体出发,提出推广“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的学习路径,加强国家通用语推广顶层设计,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各司其职、监督到位,创设国家通用语学习氛围,建立激励机制等七方面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