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5)
2023(6956)
2022(6188)
2021(5631)
2020(5089)
2019(11750)
2018(11950)
2017(22396)
2016(12911)
2015(14983)
2014(15532)
2013(15216)
2012(14461)
2011(13166)
2010(13376)
2009(12538)
2008(12650)
2007(11769)
2006(9928)
2005(8913)
作者
(41669)
(35006)
(34996)
(33300)
(21970)
(16875)
(16164)
(13994)
(13100)
(12606)
(11847)
(11736)
(11240)
(11205)
(11181)
(11050)
(10906)
(10323)
(10276)
(9970)
(8991)
(8777)
(8728)
(8063)
(8036)
(7946)
(7886)
(7765)
(7403)
(7333)
学科
(50421)
经济(50361)
管理(32484)
(30401)
方法(24375)
(23473)
企业(23473)
数学(21552)
数学方法(21361)
(15355)
(14038)
(13199)
中国(13167)
(11189)
地方(10311)
农业(9613)
(9479)
贸易(9478)
业经(9431)
(9164)
理论(8719)
(8531)
(8457)
(8437)
银行(8397)
(8060)
金融(8052)
(8004)
(7664)
财务(7634)
机构
大学(190736)
学院(190415)
(72285)
经济(70487)
研究(68527)
管理(65954)
理学(56187)
理学院(55492)
管理学(54257)
管理学院(53934)
中国(50333)
科学(46745)
(45646)
(41513)
(37939)
农业(36891)
业大(35393)
研究所(34790)
(33600)
中心(31745)
(30594)
财经(26334)
北京(25815)
(25123)
师范(24716)
技术(23976)
农业大学(23907)
(23740)
(23720)
(23704)
基金
项目(125511)
科学(95020)
基金(87496)
研究(87156)
(78583)
国家(77935)
科学基金(63496)
(51439)
社会(51180)
社会科(48174)
社会科学(48156)
基金项目(46198)
(43551)
自然(42510)
自然科(41485)
自然科学(41466)
教育(40919)
自然科学基金(40699)
资助(36542)
编号(36367)
成果(30714)
重点(28957)
(27204)
(27126)
课题(26068)
计划(25923)
(25559)
科研(24761)
创新(24034)
科技(23645)
期刊
(80362)
经济(80362)
研究(51520)
(42071)
学报(40791)
中国(39746)
科学(32313)
大学(28703)
农业(28085)
(27422)
学学(27310)
管理(21840)
教育(21711)
技术(16712)
(15516)
金融(15516)
(15125)
业经(13556)
财经(13092)
经济研究(12877)
(11896)
业大(11316)
(11249)
问题(11094)
农业大学(9828)
图书(9219)
统计(9208)
技术经济(9158)
科技(9063)
理论(8982)
共检索到282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祥坤  贡成良  薛仁宇  曹广力  朱越雄  
【目的】研究杆状病毒lef-3基因的起源与进化,从分子水平明确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通过常规PCR方法获得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晚期基因表达调控因子lef-3的基因片段,克隆后测序,然后利用软件对lef-3及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PiraGVlef-3基因ORF序列中存在4个突变位点,但氨基酸性质未发生改变,推导PiraGV LEF-3蛋白含39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99kD;通过高级结构预测及其编码序列与其它杆状病毒的LEF-3同源性比对表明,该基因可能编码单链DNA结合蛋白;BLAST比对发现lef-3基因只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为宿主的杆状病毒基因组;进化分析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扶晓琴  王娜  王佳林  陈松林  赵法箴  
颗粒酶(granzyme, Gzm) B是免疫炎症反应必不可少的介质,可激活半胱天冬酶3,进而诱导靶细胞的凋亡。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RACE技术获得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颗粒酶B基因(CsGzmBl)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sGzmBl cDNA全长为923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前19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5′非编码区为49 bp,3′非编码区为94 bp。CsGzmBl的基因组结构比较保守,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CsGzmBl蛋白包含2个N端糖基化位点、1个催化三联体“His63Asp112Ser207”、1个“PHSRPYMA”结构域及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sGzmBl在半滑舌鳎健康成鱼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头肾、中肾、肝脏和鳃中次之,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与对照组0 h相比,CsGzmBl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脾脏、肠、肝脏、皮肤、鳃和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这些结果表明,CsGzmBl基因在半滑舌鳎抵御哈维氏弧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容  匡石滋  吴洁芳  石尧清  张慧  连书亭  
在温度为 20~22℃的实验室条件下,用AfMNPV和PrGV的混合病毒悬液感染 3龄期菜粉蝶幼虫,可有效降低 2种病毒的用量,并显示出良好的增效作用,PrGV和AfMNPV毒力倍数分别为单剂的 600倍和 400倍以上。不同浓度混合病毒悬液的LT50分别比AfMNPV和PrGV单剂的LT50缩短 1. 10 ~2. 06d和 0. 40 ~1. 93d。用PrGV病毒悬液感染 4龄期菜粉蝶幼虫,其LT50比 3龄期增加 3. 43~6. 06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世良  肖圣燕  杨荣贵  高建华  高翔  朱峰  张永红  廖鹏飞  
为分析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不同龄期的感染力差异,利用在云南省蒙自市收集的菜粉蝶,对其体内的微孢子虫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通过叶面添食的方法,先后将菜粉蝶微孢子虫(约1.21×108粒)分别添给2、3、4、5龄起蚕各160头食用,随后正常饲养至上蔟结茧、化蛹、羽化。检验死蚕、不结茧蚕、死笼茧及蛾子中菜粉蝶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综合统计分析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各龄期家蚕的危害性和感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不同龄期的感染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家蚕龄期的增加,菜粉蝶微孢子虫的感染力逐渐降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兰韶  曾爱平  文礼章  
1979—1980年,中国从加拿大引进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rubecular(Marshall))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 L.),尔后,北京寄生菜粉蝶的一个土著种被误定为微红盘绒茧蜂。进一步检查两国的盘绒茧蜂标本,认为虽然两者形态相似,但仍有很明显的不同,差异在于前翅翅痣及后翅后肘室形状、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背突形状、齿数、阳茎基侧突形状等。为此,将北京菜粉蝶幼虫育出的盘绒茧蜂定名为拟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sp.(nr.rubecula Marshal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新  吴文伟  宋敦伦  管致和  
对菜粉蝶Pierisrapae的产卵行为观察表明,它先用前足跗节感受植物叶片表面的特征,再用腹端检测适宜产卵的部位,最后才产卵。菜粉蝶对寄主(甘蓝)与非寄主(番茄、烟草)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差异极显著;菜粉蝶在甘蓝叶片背面所产的卵量显著多于叶正面;甘蓝附近种植番茄或烟草作为伴生植物,对菜粉蝶在甘蓝上产卵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甘蓝上有同种卵,对菜粉蝶继续产卵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也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明辉  林尤洞  梁世平  袁爱华  孙富林  
迁粉蝶(Catopsilia pomana F.),又名铁刀木粉蝶,是铁刀木、腊肠树、愈疮木等热带林木的食叶害虫。虫情严重时,树木仅留下秃枝光杆。在海南省,该虫一年发生13~14代,终年危害。在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区)也有分布。1990年,在海南尖峰岭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树木园采到迁粉蝶幼虫自然罹病死亡虫尸,从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容  
对取食过无色杆菌毒蛋白的菜粉蝶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与对照相比,酯酶酶谱发生变化,对照吸光度为处理组的2 ~10 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伟军  尤燕春  仲帆  任娜娜  许贤美  谢苗  
克隆和分析了2个小菜蛾的储存蛋白基因——Px AJSP-1和Px BJHSP-2.其中,Px AJSP-1属于芳基贮存蛋白,而Px BJHSP-2属于富甲硫氨酸储存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在同一目昆虫中相对保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表达模式,发现Px AJSP-1和Px BJHSP-2在4龄幼虫和蛹期高表达,且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组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冷春玲  李文利  
以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DNA为模板,运用PCR技术钓取ApNPV(IE-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分析。将测序的2.7 kb DNA片段用EcoRⅠ和BglⅡ双酶切,回收3'端1.6 kb的DNA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pGFP-N2表达载体上构建以其作为启动子的IE-1/pGFP-N2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结果可见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中的表达,证明钓取的IE-1基因启动子片段具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生林  刘彦群  潘敏慧  鲁成  
为丰富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通过PCR扩增克隆了ApNPVp11基因并进行了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pNPVp11基因编码10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11.2 kDa;氨基酸序列N端1~33位是信号肽序列,中部50~72位是跨膜区。PSI-BLAST搜索表明有20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编码蛋白与ApNPV P11蛋白有显著性匹配;比对分析发现P1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部相对保守,两端变异较大。进化分析表明ApNPV属于NPV类群I且与EppoNPV、AgMNPV、CfDefNPV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  韩昊莹  张鸿鑫  卢婷婷  王文静  陈红英  
为了分析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毒株S和ORF3基因变异情况,于2015年1-12月收集河南省规模化猪场的150份PED疑似病料利用RT-PCR方法进行S和ORF3基因检测,共扩增到15株PEDV的S和ORF3基因,回收纯化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株S基因与CV777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3. 6%~93. 9%,氨基酸同源性为92. 2%~93. 1%,而且存在不同碱基插入和缺失; ORF3基因与CV777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7. 7%~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3. 7%~100%,与疫苗毒株相比,不存在氨基酸的缺失现象。进化树分析基于S基因扩增的15株独立成群,与其他参考毒株亲缘较远;基于ORF3基因扩增的15个毒株与国内分离株、美国株及韩国株均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经典毒株CV777株亲缘关系较远。对于S和ORF3基因在整个进化关系中,试验中的15个河南株均相对独立成群,与经典毒株CV777及国内所使用的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15株河南株的S和ORF3基因存在基因变异,为河南省PED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锴  王远  胡蝶  袁敬平  侯喜林  李英  
[目的]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催化12-氧-植物二烯(OPDA)还原反应生成茉莉酸化合物,广泛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防御系统。本文旨在克隆和研究不结球白菜Bc OPR3基因,研究其对信号分子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影响。[方法]对不结球白菜OPR3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分析、亚细胞定位,并对其在霜霉病菌、脱落酸(ABA)、茉莉酸(JA)、水杨酸(SA)、机械伤害、低温和热激胁迫下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世良  高翔  张金祥  高建华  张永红  杨荣贵  
微孢子虫是一种营专性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它可以传染多种昆虫,致使昆虫死亡。在野外昆虫体内已发现许多种微孢子虫,以鳞翅目昆虫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有多种微孢子虫对家蚕有感染性、致病性,且有部分微孢子虫能通过胚种传染而使下一代致病。本研究对云南蒙自地区桑园四周收集到的菜粉蝶进行镜检,将检测出的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并对菜粉蝶微孢子虫病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有很强的食下感染能力,虽然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很低,由于它的存在,提高了家蚕母蛾微孢子虫病的检出率,增加了蚕种淘汰的风险率,对蚕种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这种微孢子虫引起的垂直传播应当引起重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海滨  朱西儒  田世尧  曾杨  潘建平  王晓容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法 ,测定了无色杆菌毒蛋白 (PLPT)对棉铃虫和菜粉蝶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无色杆菌毒蛋白感染的棉铃虫和菜粉蝶 ,3h后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比活力和酯酶活力有明显的变化。各处理中 ,酚氧化酶比活力变化与对照相比 ,均有下降 ,其中以 6h后的活力下降最显著 ;酯酶活力则有所增强 ,其中以 2 4h后的活力增强最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